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心赋注最新章节!

自了故。故云性觉妙明。以始觉般若。明性觉之妙。故云本觉明妙。又以始觉之智。了本性故。则本觉明妙。故经中常说真如。为迷悟依。故言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以本性清净。是性觉义。但以性中说觉。如木中火性。非是悟己。而更起迷。故悟时始立本觉之号。悟本觉己。更不复迷。故将二觉之名。以答富楼那难讫。上来虽於迷悟二门。说二觉相。而未广辩起妄因由。先真后妄。故次下明。即当第二明三相门。文分为二。初立因相。次立果相。即起信论三细义。初立因相。文又分三。第一总问觉明之号。第二别答能所斯分。第三同异发明。结成三相。且初总问觉明之号者。经曰。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释曰。何故作此问耶。谓前标二觉之号。性体即是觉明。妄起必托於真。故使依真起问。且佛问意。汝称觉明。为复觉性自明。名为觉明。为复觉体不明。能觉於明。故称觉明是明之觉。第二别答能所斯分者。经曰。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释曰。准富楼那答意。必有所明当情。为其所觉。若无觉之明。则无觉明之号。但可称觉。而无所明。故云则无所明。据佛本意。性觉体性自明。不因能觉所明。方称觉明。以真如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祇缘迷一法界。强分能所。故成於妄。第三同异发明。结成三相者。经曰。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释曰。此文正释迷真起妄之相也。若无所明。则无明觉者。牒富楼那语也。有所非觉。无所非明者。正破也。若要因所明。方称觉明者。此乃因他而立。非自性觉。故言有所非觉。如缘尘分别。而有妄心。离尘则无有体。岂成真觉。又释若以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者。故知觉体。本无明相。佛证真际。实不见明。若见於明。即是所明。既立所明。便有能觉。但除能所之明。方称妙明。此妙之明。是不明之明。不同所明故。华严经云。无见即是见。能见一切法。肇论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矣。若因明起照。则随照失宗。此则元因觉明起照生所。所立照性遂亡。则是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乃是但随能缘之相。覆真唯识性。一向能所相生。如风鼓水。波浪相续。澄湛之性。隐而不现。后此迷妄生虚空之相。复因虚空成立世界之形。於真空一心。毕竟无同异中。炽然建立。成诸法究竟之异。皆因情想扰乱。劳发世界之尘。迷妄昏沈。引起虚空之界。分世界差别为异。立虚空清净为同。於分别识中。又立无同无异。皆是有为之法。尽成生灭之缘。未洞本心。终成戏论。无所非明者。若能觉之体。要因所明。方称觉明者。若无所觉之明。则能觉之体。便非是明。故云无所非明。故知觉之与明。互相假立。本无自体。岂成自性觉。故云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此文虽简约。道理昭然。无明又非觉湛明性者。纵破也。显妄觉之体。无湛明之用。若言但觉於明。何须觉体自明者。则自性非明。便无觉湛之用。故云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者。释妄觉托真之相也。何以得知妄觉初起。有觉明之相耶。祇缘性觉必有真明。所以妄觉托此性明。而起影明之觉。执影像之明。起攀缘之觉。迷真认影。见相二分。自此而生。觉明之号。因兹而立。问曰。此之妄觉。为见性明而起。为不见明而起。若见真明。不合成妄。若不见真。则不名为觉明。答曰。本性真明。非妄所见。妄心想像。变影而缘。不了从自影生。妄谓见明之觉。以初无别相。唯有真明。妄心想像此明。故有觉明之号。觉非所明。因明立所者。次下正明三相。相因而起也。夫一真之觉。体性虽明。不分能所。故云觉非所明。由影明起觉。能所即分。故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者。最初立异相也。即如起信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名为动相。即是业相。既云不了一法界相。不觉而起。即是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者。即转相也。异彼动相。故云异彼所异。初之动相。异一真故。此之同相。异动相故。因异立同者。前之初起。名之为动。动必有静。相形而立。故云因异立同。静相似真。故名同相。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者。即现相也。形前二相而立。故云同异发明。非前二相。故云因此复立无同无异。起信即云。业相。转相。现相。此经即云。异相。同相。无同异相。此为无明强觉。能所初分。展转相形。立此三相。以剎那生住异灭。体虽总是赖耶。约生灭相熏。有其因种。因必有果。约当现行。所感位别。至果相中。当广料简。第二果相者。经曰。如是扰乱。相待成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释曰。彼前三相。互相形待。剎那剎那。生住异灭。动息不住。相待成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者。劳是劳累。尘是尘垢。既迷清净之体。乱成尘想。尘想相浑。能覆真性。故名为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者。觉明熏习。积妄成尘。扰恼相熏。故名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者。果相现前也。起是动相。动即是风。四风动摇。积成世界。故云起为世界。动息之处。即名为静。是前同相。结成虚空。故云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者。彼前无同异相。结成有情含藏识也。此之识体。无分别性。故云无同无异。而能变起一切之相。故云真有为法。自后一切诸尘境界。能熏所熏。随所发现。皆从此识而生。故起信论名为现识。能现六尘境界故。问曰。起信三相。总是赖耶。何故此中。别配现识。答曰。此之三相。总是无明。前后相熏。分能立所。起信揽前因种。总是赖耶。此经以果相现行。分能变所变。即世界为所变。现识为能变。能变既是赖耶。故配现识。又起信论云。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棃耶识。即此经无同无异相。名阿赖耶识。起信举初摄后。此经举后摄初。因门果门。体亦不别。第三明四轮成世界。即承前三相。起为世界。静为虚空。彼无同异真有为法。既言世界虚空。及有情相。世界即地水火风四轮。次第从何妄想变此。不同有情。即内根外尘。四生业果。受报轮回。此之分位。即有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自此已下。一一广明。今此且辩四轮成世界。文又分二。初明四轮成界。后辩草木山川。且四轮成界者。经曰。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释曰。觉明空昧。相待成摇者。释风轮及空界相也。由初妄觉。影明不了。遂成空昧。如障明生暗。二相相形。觉明即是动相。空昧即是静相。一明一昧。一动一静。剎那相生。如风激浪。相待不息。於内初起。即名为摇。於外即成风轮世界。是故世界之初。风轮为始。空昧即是虚空。既无形相。不名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者。释地相也。因空异明。相待成摇。摇能坚明。以成於碍。如胎遇风。即成坚碍。亦是执明生碍我。於内即是觉明坚执。於外即成金宝。故云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知宝性因觉明有。是故众宝皆有光明。小乘但知业感。而不知是何因种。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者。释火性也。坚执觉性。即成於宝。摇动所明。即出於风。动静不息。即是风金相摩。於外即成火光。能成熟万物。故言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者。释水轮也。宝明之体。性有光润。为火热蒸。水便流出。又觉明生爱。爱即是润。於内即是爱明。於外即成宝润。火性上蒸。融爱成水。一切业种。非爱不生。一切世间。非水不摄。故四大性。互相因籍。体不相离。同一妄心所变起故。如虚空华不离心故。愚人不了。心外执法。颠倒见故。次下辩草木山川之异者。经曰。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乾为洲潬。以是义故。大海之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炎。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释曰。妄性不恒。前后变异。所感外相。优劣不同。爱心多者。即成巨海。执心多者。即成洲潬。风性生慢。火性生瞋。於色起爱。潬中流水。违爱生瞋。海中火起。水边平地曰潬。慢增爱劣。结为高山。爱增慢轻。抽为草木。或瞋爱慢三。互相滋蔓。异类成形。草木山川。千差万品。先从妄想。结成四大。从四大性。爱慢滋生。离有情心。更无别体。故云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是以赋云。世界欲成之际。举念全收。非唯世界但有成坏。万法悉从心生。故经云。成劫之风。坏劫之风。皆是众生共业所感。业由心造。岂非心耶。

    乘急戒圆。

    乘急者。於一心大乘种性。志力淳熟。解心明利。戒圆者。於大乘戒法。坚持无犯。故璎珞经云。一切戒。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

    因成果满。

    初发菩提心为因。后究竟心为果。故云。初与实相为因。后以实相为果。

    该括有空。

    有彻空源。空居有表。如波彻水源。水穷波末皆是一心。体用交彻。如色空章十门止观。第一会相归性门。於中有二种。一於所缘境会事归理。二於能缘心摄散归止也。第二依理起事门者。亦有二种。一者所归之理非断空故。不碍事相宛然现前。二由所入之止不滞寂故。复有随事起於妙观也。第三理事无碍门者。亦有二种。一由习前理事。融通交彻令无。二双现前故。遂使止观同於一念顿照也。第四理事双绝门者。由理事双现。互相形夺故。遂使两相俱尽。非理非事。寂然而绝。是故令止观双泯。迥然无寄也。第五心境融通门者。即彼绝理事之无碍境。与彼泯止观之无碍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冥然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坏一味而心境两分也。第六事事相在门者。由理带诸事全遍一事。是故以即止之观。於一事中见一切法。而心无散动。如一事。一切亦尔。第七彼此相是门者。由诸事悉不异於理。复不异於一事。是故以不异止之观。见於一事即是一切。而念不乱。如一事。一切亦尔。第八即入无碍门者。由交参非一。与相含非异。体无二故。是故以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三门同一法界。而心无散动也。第九帝网重现门者。如於一事中具一切故。此一切内复各具一切。如是重重不可穷尽。如一事既尔。余一切事亦然。以止观心境不异之智。顿见一切。各各重重悉无穷尽。普眼所瞩。朗然现前。而无分别。亦无散动。第十主伴圆备门者。菩萨以普门之智。顿照於此普门法界。然举一门为主。必摄一切为伴。一切亦尔。是故主伴伴主。皆悉无尽。不可称说。菩萨三昧海门。皆此安立。自在无碍。然无异念也。

    交参主伴。

    以一心为主。万法为伴。或万法为主。一心为伴。互为主伴。性相该通。如云此土文殊说。则十方国土文殊一时同说。

    十玄门之资摄。无尽无穷。

    十玄门者。一同时具足相应门。此约诸法相应无前后说。如海一滴。含百川味。二一多相容不同门。此门约理说。如一室千灯。光光涉入。三诸法相即自在门。此门约用说。就三世间圆融即入。而成无尽。如金金色。二不相离。四隐显秘密俱成门。此门约缘说。如片月澄空。晦明相并。五微细相容安立门。此门约相说。即一时齐现。似束箭齐头。如瑠璃瓶。盛多芥子。六因陀罗网境界门。此门约譬喻说。约法相即互照重现无尽门。如两镜互照。传辉相写。递出无穷。七诸藏纯杂具德门。此门约诸行说。亦名广狭门。亦名主伴门。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八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约三世说。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九唯心回转善成门。此门约心说。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像。十托事显法生解门。此门约智说。如立像竖臂。触目皆道。此十玄门。法法皆具。悉入一心无尽之旨。如海涌群波。群波即海。金成众器。众器皆金。若以平等心是一义。差别心是多义。以一心即一切心。是相即义。是同时相应义。以一切心入一心。是相入义。以一心摄一切心。是隐义。以一切心资一心。是显义。以不坏差别心而现平等心。是多中一义。以不隐平等心而现差别心。是一中多义。又微细心不碍广大心。广大心不碍微细心。是一多不同义。亦是相容义。以一心为主。一切心为伴。是主伴义。以一实心是纯义。差别心是杂义。差别心即一实心杂恒纯。一实心即差别心纯恒杂。即诸藏纯杂义。以一心带一切心还入一心。是帝网义。因心现境。见境识心。是托事显法义。长劫短劫延促时量。皆从积念而成。一心所现。是十世义。因一心正义。演难思法门。究竟指归。言亡虑绝。即唯心回转义。自心既尔。彼心亦然。涉入交罗。重重无尽矣。

    六相义之融通。不常不断。

    夫一切字一切法。皆有此六相。若善见者。得智无碍总持门。於诸法不滞有无断常等见。此六字义阙一。即理智不圆。此是初地位中。观通世间一切法门故。不可废一取一。双立双亡。虽总同时繁兴不有。纵各具别冥寂非无。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无心会。此六相义。於一一法上皆具。今於一心上具者。心是总相。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故。於一心中起善恶心。是别相。心王心所皆同真性。同一聚法。是同相。念念互起。各各差别。是异相。诸法由心回转。心生则种种法生。则是成相。心心不可得。是坏相。

    鹫山正脉。鹿苑鸿基。真风长扇。慧范恒施。

    此一心法。是十方三世诸佛得道之场。说法之本。原始要终。不离此法。该今括古。岂越斯门。如百门义海云。远近世界。佛及众生。一切事物。莫不於一念中现。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念既无碍。法亦随融。是故一念即见三世一切事物显现。故知万法不出一心矣。夫心法者大约有三。一者四分成心。二者心法四缘生。三者三量明心。四分成心者。一自证分。是心体。二见分。是心用。三相分。是心相。四证自证分。是心后边为量果。八识心王各各具四分义。心法四缘生者。一是因缘。从种子而生。二是所缘缘。境牵生心用。三是等无间缘。念念相续。四是增上缘。不相障碍。若阙一缘。心法即不生。三量明心者。一是现量。得法自性。不带名言。二是比量。比度而知。三是非量。境不现前。且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赖耶识相分。眼识於第八识相分上。又变起一重相分。同与明了意识初念中率尔心缘时。是现量。后落第二念意识作解之时。便成比量。若境不现前。缘过去独影境中。是非量。凡一代时教。说心地法门。不出四分三量料简。广说在宗镜录中。又约妄心。有五种心。一率尔心。谓闻法创初。遇境便起。二寻求心。於境未达。方有寻求。三决定心。审知法体。而起决定。四染净心。法诠欣厌。而起染净。五等流心。念念缘境。前后等故。又约境有三。一性境。是现量心得。二带质境。是比量心现。三独影境。是非量心缘。

    隐显无际而晦明相并。

    百门义海云。若心摄一切法。即彼隐而此显。若一切法摄心。即彼显而此隐。由显时全隐而成显。亦全显而成隐。相由成立。是故隐时正显。显时正隐。如合日月。晦明相并。又十玄门中。秘密隐显俱成门者。谓诸法相摄之时。能摄则现。名之为显。所摄不显。名之为隐。即隐常显。即显常隐。名曰俱成。常情不知。名为秘密。次辩相者。且约一多相摄。以明隐显。有其六句。一一显多隐。一摄多故。二多显一隐。多摄一故。三俱上二句。同时无障碍故。四泯约相形。夺俱不立故。五具上四。是解境故。六绝上五。是行境故。然一显与多显不俱。一隐与多隐不并。隐显显隐。同时无碍。三昧章云。又事相随理存亡自在。亦融成十义。一以事全事。故事泯也。二以理全事。故事存也。三以前二不相离故。亦存亦泯也。四以二相夺故。非存非泯也。五以举体全理。事相方成故。即泯而存也。六以事举体全成。无不荡尽故。即存而泯也。七以二义相顺故。即存即泯俱存。八以相夺故。即存即泯俱泯也。九以前八义同一事法。存亡自在。无碍俱现。十以同时相夺义。故无不尽。圆融超绝。迥出情表。亦深思可见。

    念劫融通而延促同时。

    百门义海云。融念劫者。如见尘之时。是一念心所现。此一念之时。全是百千大劫。何以故。以百千大劫。由本一念。方成大劫。既相成立。俱无体性。由一念无体。即通大劫。大劫无体。即该一念。由念劫无体。长短之相自融。然亦不坏长短之相。故云。尘含法界。无亏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时。九世者。过去世中。有现在未来。未来世中。有过去现在。现在世中。有过去未来。三三成九世。

    微妙之境幽深。非从像设。太玄之乡绵邈。莫可心知。卓尔不群。湛然纯一。天成神授而挺生。万德千珍而共出。

    一切众生心。本具无漏功德。念念内熏。及至成佛时。便为性起功德。如懒瓒和尚偈云。我有一语。无过直与。细於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杼。又古德云。至妙灵通。目之曰道。若不镜方寸。则虚负性灵矣。

    众义咸归於此宗。百华同成於一蜜。独超紫微之表。教海宏枢。细开虚寂之闲。禅扃正律。

    问。众义咸同成一蜜者。即成佛本理但是一心。云何更立文殊普贤行位之因。释迦弥勒名号之果。乃至十方诸佛国土神通变现种种法门等。答。此是无名位之名位。无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标名。是心立位。释论云。初观实相名因。观成名果。故知初后皆心。因果同证。祇为根机莫等。所见不同。若以一法逗机。终不齐成解脱。须各各示现。引物归心。虽开种种之名。皆是一心之义。若违自心。取外佛相胜妙之境。则是颠倒。所以华严颂云。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是为病眼颠倒见。彼不能知最胜法。又颂云。假使百千劫。常见於如来。不依真实义。而观救世者。是人取诸相。增长痴惑网。系缚生死狱。盲冥不见佛。云何不见佛。一者为不识自心。二者为不明隐显。何者。众生之因隐於本觉。诸佛之果显於法身。因隐之本觉。是果显之法身。故云凡圣交彻。理事相含矣。所云释迦牟尼者。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无边。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体本寂。动静不干。故号释迦牟尼。觉此名佛。弥勒者。此云慈氏。即是一心真实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应现无方。成无缘化。故称慈氏。阿弥陀者。此云无量寿。即如理为命。以一心真如性无尽故。乃曰无量寿。阿閦者。此云不动。即一心妙性。湛然不动。妙觉位不能增。无明地不能灭。文殊即是自心无性之本理。普贤即是自心无尽之妙行。观音是自心之大悲。势至是自心之大智。乃至神通变化。皆即一心矣。故般若经云。一心具足万行。即斯旨也。

    唯自不动。於彼云云。

    肇论云。既无心於动静。亦无像於去来。去来不以像。故无器而不形。动静不以心。故无感而不应。然则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注云。月若入器则一器有。而众器无。良由月体不入器中故。则能千器万器一时遍应。圣人不以像应物。则尘剎普现其身。动静不虑其心。故有感皆通。周易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者。一切圣心及佛像。皆是众生有心中而现。圣且无心无像。但本愿力故为增上缘。各令机熟众生自见如是事。

    道在心而不在事。法由我而不由君。

    万法唯识者。总有四种意识。一者明了意识。境现在前。二者独散意识境不在前。独头而起。如缘过去境等。又不在定。但是散心所缘。故云独散意识。三梦中意识。此三种意识。皆是众生自心业之影像色。四定中意识。所现境界。即是坐禅人定中所现。名定果色。如摄论云。如观行人。定中所见色相境界。识所显现。定无境界。此於九想中。所变青黄等色相。是定境。非所忆持识。忆持识有染污。此境现前所见分明清净。则唯识之旨。於此弥彰。如依镜面。但有自面。无有别影。何以故。诸法和合道理难可思议。不可见法。而令得见。定心亦尔。定心有二分。一分似识。一分似尘。此二种实唯是识。若忆持识是过去色。此定中色。若在散心五识。可言缘现在外尘起。若散意识。缘过去尘起。若在观中。必不得缘外色为境。色在现前。又非缘过去境。当知定心所缘色。即见自心。不见别境。以定中色。此定外色。应知亦无别境。是知一心即万法。万法即一心。何者。以一心不动。举体为万法故。如起信钞云。举体者。谓真如举体成生灭。生灭无性即是真如。不曾有真如处不生灭。未曾有生灭处不真如。唯我不动。於彼云云者。如长者论云。以一切众生根器为明镜。佛於一切众生心海。任物自见。各得自法。皆令向善及得菩提。

    真性与缘起同寿。不思议而可思议。有量共无量平运。居见闻而非见闻。

    一切染净诸法。是真性中缘起。一心。是缘起中真性。真性则不思议无量。缘起则可思议有量。以皆是一心同时故。不思议即可思议。无量即有量。究竟论之。二俱寂灭。如华严经颂云。菩萨入是不思议。於中思议不可尽。入是不可思议处。思与非思俱寂灭。又云。所思不可思。是名为难思。

    物外祥云。法中闲气。奇绝而异代殊珍。广大而宗徒富贵。

    古云。不读华严经。焉知佛富贵者。以华严以心为宗。故称无尽宗趣。如经云。知一切法在一念。又如大庄严法门经云。复次长者子。菩萨不应觉於余事。但觉自心。何以故。觉自心者。即觉一切众生心故。若自心清净。即是一切众生心清净故。如自心体性。即是一切众生心体性。如自心离垢。即是一切众生心离垢。如自心离贪。即是一切众生心离贪。如自心离瞋。即是一切众生心离瞋。如自心离痴。即是一切众生心离痴。如自心离烦恼。即是一切众生心离烦恼。作此觉者。名一切智知觉。又华严经颂云。心集无边业。庄严诸世间。了世皆是心。现身等众生。

    得初而即得后。犹圆珠无间隔之方。了一而便了余。似海滴总江河之味。

    一是多。一能遍於多。多是一。多能遍於一。亦如毛孔是小。剎土是大。毛因悟显。剎逐迷生。迷则有分限。悟则无边际。又若具诸剎毛孔皆有称性及不坏相义。今毛上取称性义。故如法性之无外。剎上取不坏相。故不遍称性之毛。又内外缘起非即离故者。亦有二义。一约内外共为缘起。由不即故。有能所入。由不离故。故得相入。二约内外缘起与真法性不即不离。此复二义。一由内外不即法性。有能所入。不离法性。故毛能包剎遍入。二者毛约不离法性。如理而包。剎约不即法性。不遍毛孔。思之成观。

    一法才彻。万汇皆通。直论入道之处。靡离净意之中。

    经颂云。迷时三界有。悟即十方空。欲知成道处。祇在净心中。

    诸佛不证真门。悟时无得。异生弗沈。死海。迷处全空。

    以凡圣一如。本无迷悟。但了佛是心。万法如镜。是以思益经云。思益菩萨放右掌宝光。一切四众皆如佛相。各坐宝莲华座。下方四菩萨踊出。欲礼世尊。乃发愿言。今此众会。其色无异。当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此语不虚。愿释迦如来现异相。令我礼敬。即时释迦如来。踊起七多罗树坐师子座。

    幽旨罕穷。浅根难信。情见不到而理深。智解莫明而机峻。业果隳於净地。苦海收波。罪华籍於慈风。刀山落刃。

    业由心造。罪是心生。若了自他唯心。即无逆顺对治。无复结业。如阿阇世王。及央掘魔罗比丘等。遇佛悟罪性空。得入圣位。故云得道业亡。又云心生即是罪生时。今若悟境是心。心即不起。心灭即是罪消时。自然罪山摧而业海枯。镬汤息而铜柱冷矣。

    旨不可见。义不可寻。理短而甘鞭尸吼石。

    鞭尸者。佛灭后八百年。有如意论师出世。善能谈论。王礼为师。遂召外道。令如意论师立义。论师立先因后果。集苦道灭。集是有漏因。苦是有漏果。道是无漏因。灭是无漏果。外道遂来出过。外道云。汝师出世。说苦集灭道四谛。何以弟子说集苦道灭。有违师教过。如意救云。我不违师教。佛在世日说先果后因者。为对不信因果有情。先说苦果。后说集因。我今顺因果说。亦不相违。此时外道朋党炽盛。众中无证义人。王赐外道金七十两。封外道论为金七十论。如意此时堕负。嚼舌而终。至佛灭后九百年。世亲出世。披寻外道邪论。果见如意屈负。遂造论轨论式等上王。救如意论师。王加敬仰。赐世亲金七十两。封为胜金七十论。王令缚草鞭尸。表外道邪宗。鞭草尸血出。所以云世亲有鞭尸之德。故知说须逗机。无证便堕。古人嚼舌。可谓为法忘躯矣。鞭草出血者。是知理为神御。邪法难扶。无情出血。表心境一如矣。吼石者。昔劫初之时。有外道名伽毗罗。修道得五通。造略数论。知世无常。身不久住。恐后有人破我所造之论。遂欲驻身拒来破者。便往自在天所。求延寿法。天云。我今变汝为一物。最为长寿。其仙人遍报门徒。我今化为石。若有异宗来难我法者。但教书於石上。我自答通。天遂变仙人为一方石。可长一丈余。在频陀余柑林中。后陈那造因明论成。以宗因喻三支比量。破其数论。弟子莫能通答。将陈那比量。往余柑林。书於石上。寻书出答。后又书比量於石。与弟子同封记之。至明旦往看。石上书答讫。如是陈那又书比量於石上。难彼外道。至二三日方答得。陈那复书。至七日后方答。如是又书其石。并不书出答词。被陈那难诘。其石汗出。大吼振破。升在空中。所以世云陈那有吼石之能也。变身为石。而能形文对答者。可谓心境同原。自他一际。有情无情。同一体性。如漩澓颂云。若人欲识真空理。心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同一体。处处名为真法界。又首楞严经云。根尘同原。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若空华。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石吼振破者。是知妙理难亏。真心莫易。可以摧邪转正。去伪存真。且如金石至坚。尚能隳坏。岂况浮言泛解。而能移易乎。

    请说而愿捧足倾心。

    西天有陈那菩萨。世称命世。贤劫千佛之一也。山神捧菩萨足。高数百尺。唱言。佛说因明。玄妙难究。如来灭后。大义沦绝。今幸福智攸邈。深达圣旨。因明论道。愿请重弘。因许所请。遂造因明正理门论。又如释迦如来初得道时。梵王请转法轮。亦如舍利弗请佛说法华经等。皆是倾心沥恳。三请方说。

    广长舌之敷扬。

    佛说法华经。出舌至梵天。说阿弥陀佛经时。舌覆大千世界。以凡夫人舌过鼻尖。表三生不妄语。圣人出舌至发际。以佛说法华一乘等心地法门时。舌出过凡圣之上。以表所说心法真实。起众生信故。

    暂披而即能熏种。

    法华经云。须臾闻之。即得阿耨菩提。又云。一句染神。历劫不忘。如华严策林。问。罪有浅深。位有阶降。阿鼻地狱极恶罪人。如何顿超便阶十地。若言经力。或推佛光。何不狱中谈经。何借光明常照。仰申所以。用显大违。答。圆顿教海。德用难思。诸佛威神。利乐叵测。然其化物。要在有缘。地狱罪人。昔闻圆法。具金刚种。得遇佛光。光流成道之时。则是根机已熟。冥机叩圣。感应道交。亦似萠芽。久含阳气。东风一拂。顿示抽条位虽顿圆。久因积善。若非其器。亦不遇斯光。诸地久修。果无顿得。其由影随质妙。响逐声伦。理数而然。亦何致惑。善恶之法。皆是熏成矣。

    五实语之剖析。

    五语者。金刚经云。一真语。二实语。三如语。四不诳语。五不异语。此表所说一心金刚般若之法不虚。以金刚是不可坏义。般若即无二之旨。

    一览而须纳千金。

    因明钞云。玄鉴居士。是护法菩萨门徒。护法造得唯识稿本一百卷。临入灭时。将付玄鉴居士云。支那菩萨到。为将分付。此土如有人借看。但觅取金一百两。可借与看一遍。三藏於居士处。得此稿本归。翻为十卷。即成唯识论是也。又天亲菩萨造唯识三十颂。付一居士。亦嘱云。若有要看者。索金一两。迩后门庭来求观者。输金如市。是知古人。重教轻珍。敬人爱法。况闻之入道。便为出世之人。岂世间珍宝而为酬比耶。故法华经偈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举止施为。现大神变。

    证道歌云。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如今众生身中三身者。寂是法身。智是报身。用是化身。四智者。前眼等五识。是成所作智。第六意识。是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是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是大圆镜智。在众生时。智劣识强。但名为识。当佛地时。智强识劣。但名为智。祇转其名。不转其体。又歌云。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又志公和尚歌云。运用元来声色中。凡夫不了争为计。

    理不偏而事不孤。行常顺而道常遍。即多用之一体。同时顿具而非分。於一体之多门。前后交罗而齐现。

    出世之道。理由心成。处世之门。事由心造。若以唯心之事。一法即一切法。舒之无边。以唯心之理。一切法即一法。卷之无迹。因卷而说一。此法未曾一。因舒而说多。此法未曾多。则非一非多。有而不有。而多而一。无而不无。华严记云。一多十门分别者。一孤标独立者。即颂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二法互夺故。故得独立。亦一即多而唯多。多即一而唯一。废己同他。故云独立。二双现同时。即颂云。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无一即无多。无多即无一。故二双现。更无前后。如牛二角。三两相俱亡。即前二俱舍也。四自在无碍者。欲一即一。不坏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既如此。多亦准之。常一常多常即。故云自在。五去来不动者。一入多而一在。多入一而多存。若两镜相入。而不动本相。相即亦然。六无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无力而持一。因多有一。一无力持多。七彼此无知者。二互相依。皆无体性。故不相知。觉首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八力用交彻者。即颂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义。九自性非有者。互为因起。举体性空。十究竟离言者。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一。不可言亦一亦非一。不可言非一非非一。不可言相即。以相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即故。不可言即入。不坏相故。不可言不即入。互交彻故。口欲言而辞丧。心将缘而虑亡。唯证智知。同果海故。一多既尔。染净等无不皆然。又如善财遍求遍事。此一乃即多之一。故至普贤一时顿圆。则是即一之多。一多无碍。故曰难思。又三昧章云。一诸门融合。圆明顿现。具足一切也。二随举一门。亦具一切。三随举一义。亦具一切。四随举一句。亦具一切。五以此圆分。俱是总相。是故融摄一切。六俱是别相。莫不皆是所摄一切。七俱是同相。能所摄义齐均同故。八俱是异相。义各别不相离故。九俱是成相。缘起义门正立俱现故。十俱是坏相。缘起无作同一味故。

    美恶无体。唯想任持。声响冥合。形影相随。

    夫十恶业。因从心生。果还心受。於生报。后报。现报。总三报之中。生后二报。事在隔生。於现报之中。见闻亲验。此是增上业果。於总别报中。现身便变。如自镜录云。新罗国大兴轮寺。第一老僧。厥名道安。自小出家。即住兹寺。又薄解经论。为少长所宗。然於饮食。偏好简择。一味乖心。杖楚交至。朝夕汲汲。略无暇日。众虽患之。莫能救止。后因抱疾。更剧由来。骂詈瞋打。挥掷器物。内外亲邻。不敢瞻视。经数日。遂生变作蛇。身长百余尺。号吼出房。径赴林野。道俗见闻。莫不伤心而诫矣。此即瞋火从自心而发。还烧自身。瞋之一法既然。八万四千烦恼亦尔。

    胎狱华池。受报而自分优劣。琼林棘树。禀生而各具荣衰。

    净名经云。心净故众生净。心垢故众生垢。起信论云。染净诸法。皆相待而成。故知垢净由心。更无别体。庄严论云。诸行剎那增上者。如佛说。心将世间去。心牵世间来。由心自在。世间随转。识缘名色。此说亦尔。故知诸行是心果。又随净者。净是禅定人心。彼人诸行。随净心转。修禅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为金。则得随意。故知诸行皆是心果。如作罪众生。可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众生。可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诸行皆是心果。当知一切万法。既以心为因。亦以心为果。虽然净秽显现不同。於心镜中。如光如影。了不可得。

    明断由人。斯言可听。运意而须契正宗。举步而莫行他径。

    心镜录中。问。真心靡易。妙性无生。凡圣同伦。云何说妄。答。本心湛寂。绝相离言。性虽自尔。以不守性故。随缘染净。且如一水。若珠入则清。尘杂则浊。又如一空。若云遮则昏。月现则净。故大智度论云。譬如清净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浑浊。若清水珠入。水即清净。不得言水外无象无珠。心亦如是。烦恼入故。能令心浊。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净。然垢净不定。真妄从缘。若昧之。则念念轮回。遗失真性。若照之。则心心寂灭。圆证涅盘。故知真妄无因。空有言说。约真无说。约说无真。皆是狂迷情想建立。千途竟起。空迷演若之头。一法才生。唯现闼婆之影。

    如急湍之水。逐南北而分流。

    人性如急湍水。决东即东。决西即西。方圆任器。曲直随形。心之性柔。亦复如是。

    似蚇蠖之身。食青黄而不定。

    如蚇蠖虫。食苍而身苍。食黄而身黄。如云。心大般若大。心小般若小。则转变由心矣。

    如来之藏。万德之林。湛然无际。曷用推寻。木母变色之时。生於孝意。

    如丁兰至孝。克木为母。晨昏敬养。形喜愠之色。土木不变。唯心感耳。亦如世间致生祠堂。有政德及民。往往有遗爱去思。为立祠宇。中塑像。以四时飨之。其人当飨祭日。则酒气腹饱。

    金像舒光之日。起自诚心。

    或志心供养尊像。而放光明者。皆是志诚所感。如经云。一切化佛。从敬心起。又书云。河岳不灵。唯人所感。

    引喻何穷。证明非一。理理而悉具圆常。事事而皆谈真实。

    如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以一心是万法之实性故。又颂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是以释摩诃衍论云。一切诸法一心量。无心外法。以无心外法故。岂一心法与一心法作障碍事。亦一心法与一心法作解脱事。无有障碍。无有解脱。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无一别心。无心别一。一切诸法。平等一味。一相无相。作一种光明心地之海。

    似幻师观技而无着。了是心生。如调马见影而弗惊。知从身出。

    幻师幻出男女之形。而心不着。知是自幻术心生。如调马见影不惊。知影从我形出。则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诸尘不隔。此旨堪遵。变化莫测。绵密难论。如善财不出道场。遍历百城之法。

    李长者论云。善财遍巡诸友。历一百十城之法。不出娑罗之林。慈氏受一生成佛之功。不出一念无生性海。

    犹海幢常冥寂定。广开佛事之门。

    华严经云。海幢比丘。结跏趺坐。入於三昧。离出入息。无别思觉。身安不动。从其足下。出无数百千亿长者居士婆罗门众。皆以种种诸庄严具。庄严其身。悉着宝冠。顶系明珠。普往十方一切世界。雨一切宝。一切缨络。一切衣服。一切饮食如法上味。一切华。一切鬘。一切香。一切涂香。一切欲乐资生之具。於一切处。救摄一切贫穷众生。安慰一切苦恼众生。皆令欢喜心意清净。成就无上菩提之道。如金刚三昧经云。空心不动。足具六波罗蜜。

    最上之宗。第一之说。大悟而岂假他求。内证而应须自决。似冰含水。融通而岂有等伦。

    冬则结水成冰。春则释冰成水。时节有异。湿性不动。众生佛性亦尔。在凡身如结冰。居圣体如释水。但隔迷悟之时。一心不动。

    如金与镮。展转而更无差别。

    密严经颂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镮。展转无差别。以如来藏不守自性。随缘六道。如金逐工匠之缘。造作瓶盘众器。虽随缘转。而不失金体。如来藏亦复如是。虽随染缘作众生。是随缘义。而不失自体。是不变义。

    注心赋卷第三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