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天童寺志最新章节!

    山川考

    太白山

    又名天童山,在浙江寧波府鄞縣之東。其鄉曰陽堂,里曰太白,距城而遙者六十里。

    〔從正〕宋羅參軍濬《寶慶四明志》,太白、天童分為二山,其圖上下遠裂。元袁學士桷《延祐志》,王總管元恭《至正續志》,明《永樂鈔志》,黃憲副潤玉《簡要志》,楊外翰寔《成化志》,張大司馬時徹《嘉靖志》,皆分兩山,?濬志也。今山本合體,名難岐指。濬家廬陵,未經躳歷,筆屬傅會;惟「一山二名」為定論。

    山之名,始晉義興師結茅此山,感太白星幻為童子,日供薪水,遂以「太白」稱師,并以名山。又唐法璿禪師,日虔誦《法華經》,亦感天童進供,故又以「天童」名。

    〔尚論〕考義師結茅之歲,正孝惠之太子遭毒賈后之年。《晉書》云:「凡五星盈縮失位,其精降于地為人……太白降為壯夫,處于林麓。」兹以壯變少,執有道者之役,太史失于占奏耳。

    山之本,自天台摘星峰來(歷四明、奉化諸山,起金峩、大梅,循屈而結太白。)

    山之支,從東而起者,曰雲峰,曰明角,?衍為盤山。繇盤山折而北,稍伏,度太白嶺,更起為大雲山。落大雲而復聳者曰東峰,闢其下為東谷,即古天童也。復起一峰曰乳,折而東北峙者曰中峰。繇此逶迤頓伏,卸為高原,而梵剎今奠於斯。

    峰之著者凡六,一曰太白峰,在山之絕頂,雄尊深秀,為一郡之望。每風雨時,雷電多從頂出。

    宋(龍圖.懶堂)舒亶詩

    千峯下視盡兒孫 仙事寥寥不可聞 長作人間三月雨 請看膚寸嶺頭雲

    明(密雲和尚)圓悟偈

    昔人錯露個消息 惹得人傳太白峯 今我直豋峯頂上 那來名字挂虛空

    (泡園)汪樞詩

    太白倚雲端 凌霄幾百盤 幽禽啼蜀帝 喬木挺秦官 鳥道青蘿滑 龍湫白日寒

    兒孫羅立處 一望失巑岏

    國朝(費隱)通容偈

    此時日月晉時天 太白名高布大千 海濶天空懷抱放 把筇指點萬山川

    又峰曰鉢盂,圓秀特起,狀如覆鉢,障於寺後。

    明(白川)楊明詩

    太白聳奇峯 宛然類僧鉢 肖形天地初 爐火幾滅沒 淨水不可持 降龍亦虛說

    留與登高人 倚雲觀海月

    國朝(五磊拙巖)期懷詩

    團圞蒼翠暎穹窿 名字誰安應量同 縱使德山全妙用 難教托向法堂中

    又有中峰,左東谷,右太白,巍然萬山中,故名。又名曰青鳳者,因愚谷禪師〈埽密菴塔偈〉有「青鳳山前古澗邊」之句也。

    明(東閒居士)張嘉慶詩

    孤空容鶴夢 來作片雲觀 絕壑晴猶雨 高峯午尚寒 豈知青鳳影 只在碧霄端

    為笑投閒客 相期借一竿

    又有峰曰聿旂,陡峻驚揚,勢如旂展。更有二峰,曰東,曰乳。東峰在中峰之東,乳以形肖,在東谷後。

    明(雪竇石奇)通雲:聿旂峯偈

    莫作人間布影看 聿旂峯聳石頭寒 相逢若便知消息 豈用人呼倒剎竿

    (住山林野)通奇:東、乳二峯詩

    一峯霜外立溪東 為送歸人指顧中 可是東峯疑未定 樵人說是案山蓬

    千丈嵓頭雪未鎔 幾囘清夢欲相從 偶來東谷尋遺跡 又見雲泉滴乳峯

    崖之顯者曰祖印,在寺西北。

    明(梅菴)如用詩

    隱映凉飇蒼翠冷 白花古壁暮雲浮 多言祖印重崖上 空使猿猱泣露愁

    巖之奇者曰??瓏,峙寺西南,循磴而上,可二里許。傾崖反捍,怪石臨危,若墜復倚。其上多石窗、嵓竇,如蠭房、螘穴。外峭中空,??穿欹入,錯落猶纍疉然。其絕頂倏突倏平,古樹野藤,雲巒相抗。

    宋(鄞令.荊國)王安石:經遊記略

    慶曆七年十一月丁丑,余自縣山屬民使浚渠川。甲申遊天童山,宿景德寺。質明,與其長老瑞新上石望玲瓏嵓,須猿吟者久之。而還食寺之西堂,遂行。

    (再見)舒亶詩

    詭形迥與萬山殊 空洞繇來一物無 直恐虛心自天意 人間穿鑿枉工夫

    (長溪晞髮)謝翱詩

    埀雲起嶔嵌 衣被松與桂 夜合量斗光 隱若金石氣 雨來輒阻之 不得撫蒼翠

    下有桑門子 飲用陶匏器 盆中蓄海石 左顧如牡蠣 疑此磧上來 不知幾年歲 桑門却問客 所居何姓氏

    回指南海峯 蒼茫倘一至(此,雨飲嵓下作。)

    明(二見)楊明詩

    西崖千仞凌蒼穹 有嵓突出高玲瓏 朝霞遠暎赤瑪瑙 秋露澹洗青芙蓉

    朔風一夜吹寒雪 化作璇瑤更奇絕 老衲開軒靜對餘 試取冰花煮團月

    (儀部.緯真)屠隆詩

    嵓前老樹挂枯藤 辟穀仙人苦行僧 四壁秋蛩霜外杵 一牀黃葉雨中燈(嵓上訪禪作)

    (雲門雪嶠)圓信歌

    玲瓏嵓 在何許 相去天童寺之西 曳杖出門青鳥啼 萬工池外藤蘿低

    初一轉 怪石橫斜見虎蹄 春風隨我上山梯 漸見危嵓左右來 壘落雲根烟淒淒 行不上 脚跟疲 酸澀芒鞵路欲迷

    樹下立 數行雞 人聲嚷嚷喧鼓鼙 狹石縫 如一綫 挨身過去同猿雛 幾人笑 難扳躋 有詩在手無筆題

    再一轉 身心却與山水齊 指點村田雙眼疎 又一轉 路上行人若游魚

    長松短竹紛萋萋 石平如掌好攤書 歸去罷 踏爛泥 高高低低氣力無 嵓洞水聲不可坐 渾身汗下難支吾

    好了眼睛苦了脚 者樣遊山且躊躇 到得平坡如到家 縣崖千丈林花迃

    (臥菴牧雲)通門詩

    山洞何時鑿 嵓崖不記層 樹深難見日 壑轉一呼僧 百尺捫蒼壁 千年挂古藤

    最高吾直上 誰謂老無能

    寂寂二三侶 行行亂艸邊 不辭衣盡濕 只覺杖居先 眺望遺人世 憑虛想洞天

    隔峯聞活活 何處有流泉

    曲折投榛莽 幽深絕採樵 忽驚山鳥度 時覺野香飄

    虎豹疑蹲穴 風烟自捲瓢 數禪何好事 踵至未曾招

    陟彼崔巍上 悠然得大觀 穿松童子健 凭石老僧安

    野火邨邊赤 春雲天外寒 十年重到此 莫怪久盤桓

    (浮石)通賢詩

    石戶無非路 層樓疉數巒 不關雲氣鎖 時有鹿盤桓

    (禾菴)真樸詩

    溪雨淨松岡 墟烟散清晝 偶期汗漫儔 扶藜討深秀 既窮蒼崖巔 因之剔幌岫

    磴道隨鳥蹤 扳捫化??狖 度險心逾豪 招呼駭潛獸 古木紛離奇 青天忽雜糅 觸目崩層雲 神斧何年鏤

    厜?非一峯 嵓嵓啟幽竇 頫吸扶桑波 朝暾生井甃 嵌空自房櫳 窈窗烟屢逗

    初入灝氣深 稍深風雨驟 頂摩怒虬蟠 臂觸飢鷹咮 仰摘列星降 下驅羣羝鬬 銖拂應未磨 媧鑪躍冶舊

    更疑昆明灰 蒼然結琬琇 陰壁射奇光 丹砂鑿勾漏 仄身儗蛇穿 虎牙閉飣餖 危藤褭階梯 真居不可就

    况多宛委藏 百靈嚴呵守 須臾毛骨寒 吹萬激羣吼 韸韸鐘鼓音 星嵓儼遙扣

    乳泉自何來 冰雪資枕潄 轉矚空濛濛 千峯失踐蹂 談笑振蘇門 林壑爭鈞奏 指指下巑蚖 奇英燦左右

    目送去雲前 心投倦鳥後 歸途記所經 夷嶮泯襟袖 因推開鑿端 造物亦乳臭

    何如抱不雕 保兹渾沌壽 邈哉起遐思 庶與蒙莊究

    國朝(海陵寄翁)陸朝詩

    曾望玲瓏嵓竇好 今隨老衲坐雲霄 亂山疊障海天暗 叢樹紛披霜色驕

    自借筇枝扶足健 同烹石乳與愁澆 細看木石爭奇處 蹲虎獰龍歲月遙

    (文林.寶學)張鸎詩

    青山如故人 浩浩自太古 攜書坐層岡 幽懷乍以吐 河漢西北流 日月在牖戶

    一石費盤桓 千年亦辛苦 怡情貴物先 杖屨別有取 孤磬正無聲 蒼茫悟風雨

    (遠菴)本?詩

    乍窮東谷又西岑 杖履雖勞興轉深 曲折已忘經百險 巉嵓直上出千尋

    夕陽半壁雲初斂 秋色盈眸寒欲? 萬壑泉聲詩在此 何須索句學蛩吟

    (嘯堂山曉)本晢詩

    霜雪猶在林 花已香寒谷 吾師偶曳杖 散步山之麓 乘興登玲瓏 危嵓立眉目

    峭崿徑插天 崚嶒石懸竹 置身飛鳥外 萬里空穆穆 烟際孤雲開 滄溟如可掬 俯眎清關內 皇皇聖人隩

    自非百世師 靈峯誰鎮服 暮雲停高岡 春風平萬木

    (大行雪汀)張士塤詩

    天設巉嵓鬼鑿工 蒼藤扶我上玲瓏 誤穿偪仄懸崖裏 得坐虛無古洞中

    雲氣蒸衣渾是白 楓枝照眼半含紅 欲吞海國空濛象 應倩山靈為發蒙

    巖之東北絕壁閒,有洞曰觀音,中滴細泉;稍偏者曰善財,二洞相望。有臺曰禮拜,足削、頂平,周以異石。

    明(三見)楊明詩

    山名小白華 上有觀音洞 華落洞門閒 白鸎春自哢

    聞有善財者 迹寄紫竹林

    古洞西嵓下 風雨莓苔深

    高臺禮大士 正與玲瓏對 士去臺亦荒 白華滿山碎

    (清卿僧杲)余寅詩

    石氣蒼茫拂紫烟 白衣高照是何年 誰懸綺戶遙天外 曾幻金身淥水前(相傳大士嘗現身嵓上影照池中)

    繞樹瞻依神八萬 拈花接引路三千 爾時只作尋常看 人鬼天龍盡惘然

    巖之東南有隖曰清風。

    元(學士.清容)袁桷:日禪師塔銘

    清風之隖 石列五色

    國朝(黃梅千仞)行岡詩

    寥寥何處聽颼飅 曲喻蒙莊總未周 縱使松濤千萬斛 較將隖內恐輸籌

    (雲門簡菴)本孚詩

    風來鳥不言 風去石偏響 借問山水人 清音可自賞

    (光孝冰壑)本元詩

    晴巒老盡千竿竹 隊隊陰森時可掬 相過絕勝上樊桐 吹落浮雲不敢宿

    清涼界亦世間有 如坐春風人在否 誰栽一片亂濤聲 又夢柴桑菊半畞 夜深月照冷菰蒲 謾把南華名自呼

    忽然騎蝶隨風至 秋水篇篇稿屬吾

    東谷

    在東峰下,群山繚垣,高原倏砥。上荒發軔往來,勞執役之庚星;中弼丕基廣播,繼隰州之古佛。今則乾成錐立,幻藏雲停。俗以「小天童」稱,宜正名曰「古天童」。

    明(中丞.定齋)王應鵬詩

    清瀨蕭蕭起石湍 千章雲木蔭成團 佛華長在空中現 山色偏宜雨後看

    鹿苑菁菁芝草瑞 龍宮寂寂水光寒 今宵更有東峯月 須上松樓一倚闌

    (四見)楊明詩

    日出扶桑谷口紅 數椽茅屋蔽深松 老僧出定無餘事 盡日門前看碧峯

    (二見)通門詩

    經旬懼炎威 不得過東岡 立秋喜三日 思來拂木牀 悠然雙蝴蝶 翩翩入我房

    以無瓶花遶 掠取瓦爐香 萬物抱靈智 資生咸有方 小窗欣洞開 節候知初凉 去來一無語 ??余情自長

    小室僅容膝 每來生遠心 傍有老梅樹 下有修竹林 開窗見諸峯 螺髻青森森

    日高露未睎 階樹垂濃陰 寂然無客過 山徑殊自深 空亭有碑銘 細讀閒吾襟 歲月已久邁 古人光未沉

    顧盼語諸子 兹辰可無吟 攜杖出門前 坐聽秋鳥音

    兩僧肩一輿 隱隱隔林叫

    恐余歸步遲 知余足力少 入門山雨至 相顧同一笑 野貌不外飾 山語亦臻妙 呼茗與之啜 草鞋各緊峭

    魚鳴午飯訖 無復事遠眺 殘雨若霧飛 日光隱而照 栖遲望村原 深谷何窈窕 先覺未忍忌 三塔重一弔

    隰州在其中 凌然仰高調 塔塵手自拭 層石使畢耀 憶初少林燈 猶之任公釣

    五宗何時分 混沌嗟鑿竅 歸途山更靜 凉颸滿林徼 前峯抹烟雲 佳處時領要

    嶺之通於東者曰太白,在大雲、盤山間,一名「天童大嶺」。

    宋(二見)王安石詩

    太白巃嵸東南馳 眾嶺環合青紛披 烟雲厚薄皆可愛 樹石疎密自相宜

    陽春已歸鳥語樂 溪水不動魚行遲 生民何由得處所 與兹魚鳥相熙熙

    明(飛遯.隱鱗)聞龍追和

    山雲山雨驅復馳 東來海色凌空披 有嶺蟠鬱大雲外 高下流泉與石宜

    行人注目多在足 樵子努力行亦遲 太白小白如兄弟 自卑自邇同熙熙

    通於西者曰小白嶺,舊傳其上多小白華。

    明(紀善.約菴)錢安詩

    入山遇雨出山晴 正是梅天五月程 紈扇輕揮清爽發 籃輿穩坐白雲迎

    半行竹徑分僧寺 數畝桑田守故塋 門外不知溪水漲 夜來衾枕有餘清

    (二見)余寅詩

    溪路崩騰萬樹圍 午烟明處度人微 蹇驢自覺秋風好 引領山光遠近歸

    國朝(響嵓)聞性善詩

    嵓從樹頂分 坐擁樵雲斷 行來數里松 前山還有半

    (甓堂)周容詩

    小艇載壺榼 野橋壓帽過 懷抱忽以舒 驟見春水大 桃花出墻短 黃鳥穿籬破

    兹行得晴和 庶幾窮所慕

    水遙覺山近 山翠漸成綠 入橋沙愈明 經村烟似沐 溯洄富春渚 游衍罨畫曲

    今昔何殊觀 心閒興自足

    大??山勢扼 水路似已窮 出橋轉汪洋 眾流滙羣峯

    川原互有情 動靜理自通 思得一俯察 振翼凌天風

    烟火多高樓 家在溪聲裏 百家同一姓 畊讀無遷徙

    遙望谷口山 左廻右復掎 相顧同相商 黽勉留去水

    入山問山名 樵夫為山導

    舉鎌贈竹杖 藉以驅虎豹 廻壑納窅宴-女+六 層巒卸孤峭 行行寂無人 何處答長嘯

    五步一竚立 十步一憩坐

    聊借目力寬 用紓足力惰 隴奮生波瀾 峯尊集輔佐 誤行翻得勝 回首惜既過

    離合見人情 去留審山勢 岡巒各無言 趨赴如受事 安能結茅屋 抱膝辨陰霽 隔澗雙鹿飲 穿林一僧至

    下山路較難 路漫不暇擇 笠拂松花低 裾引藤刺窄 崎嶇反忘疲 踴躍如有釋

    亂竹紛縱橫 杖轉難為力

    寄夕向山家 雲來吠山犬 未忍棄竹杖 險阻曾同勉 奇褱追往歷 幽勝擬繼選

    臨臥戒雨聲 先將竹聲辨

    晨嵐??山椒 須臾壓山趾 已息望晴心 忽乃得晴喜

    出巷蜂繞衣 循籬袂決雉 路因歸似近 溪店午烟起

    若夫石為氣核,金之甲根,名山硱磳,所在皆有,舉其稍異者,曰響石。下太白峰西百餘步,縱衡五尺許,扣之鏗訇鏜鞳,如鐘鼓聲。

    宋(三見)舒亶詩

    淵明休弄沒絃琴 混沌中含太古音 聞說幾回風雨夜 四山渾作老龍吟

    國朝(二見)本元詩

    聲非在石由人出 石對人言我獨難 動舌便煩左史筆 誰教相扣破雲頑

    (寶嚴爐雪)等慧詩

    石鐘鼓浪方成響 石鼓桐魚扣有聲 却笑當年癡李渤 亂敲湖石向人鳴

    又石曰佛蹟,在北山石壁上,其痕廣四寸許。

    宋(四見)舒亶詩

    蒼崖絕壁印苔痕 陳迹千年尚似新 杖屨紛紛走南北 幾人不是刻舟人

    國朝(景星湛菴)行嘗偈

    石上分明是脚蹤 不知何處現全容 東風昨夜傳消息 報道山花無賴紅

    北山又有石,曰坐禪,相傳開山祖師嘗於此坐悟。又有石曰問水,活眼泉遶之故名。

    明(蕙江)葉憲祖詩

    一片磐陀坐自呼 新苔細艸未全枯 我來試效南宮拜 石在不知禪在無

    (景心)張憬詩

    絕壑探幽蹤 迂廻踏層岌 其上饒古苔 萬木中獨立 悠然山鳥啼 活活流泉集

    鳥去泉不停 誰詢風雨急

    (太常繭菴)林時對詩

    罡風磔磔透重陰 烟樹蒼茫噪夕禽 兀坐相忘鐘磐遠 天光雲影逗禪心

    又有石曰饅頭,在小白嶺上。

    〔正疏〕《嘉靖郡志》,嶺部、石部,兩載饅頭石。〈寰宇歌〉註云:「唐心鏡禪師鎮蟒時,施食所化。其石圓絫,表白裏黑,宛肖饅頭。誠心覓之可得。」

    國朝(二見)本?偈

    聚沙作供出嬉游 法食何曾有味投 欲飽禪家無米飯 嶺頭先齩石饅頭

    亾名偈

    嶺上饅頭石 行人都不識 鐵駿餡子酬 飽供禪和食

    山之腠液曰水,水之眾流曰川,川之屬有澗、有溪、有潭、有池、有泉。

    水出自東谷,會西澗之流,同趨天童溪而歸於清水潭者,曰東澗。滙北山諸水,繞寺右,歷外萬工池,瀉清關橋外,注於舊龍湫者,曰西澗。澗中磊石異狀,素氣雲洄,澴波贔怒,可灌畦凡數十頃。

    明(五見)楊明詩

    西澗逶迤通石橋 虎泉一派來山坳 瀉月流雲響瓊珮 穿沙觸石鳴仙璈

    矮牀虛枕近溪曲 夜半繁聲滿書屋 起喚茶童眠不成 推窗山月皎如燭

    (二見)圓悟偈

    西澗源從太白來 寺西流出遶東廻 漫將竹接來廚下 飽飲諸人滿腹回

    (三見)通門詩

    春雨濛濛灑一旬 青山疊疊阻遊人 經行西澗呼童子 攜杖相隨伴老身

    山寺泉聲日在門 佇看觸石怒濤噴 老僧斫竹來為筧 抹過重嵓去討源

    溪則繇東西兩澗走天童街外者,曰天童溪。

    宋(三見)王安石詩

    溪水清漣樹老蒼 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尋處 惟有幽花渡水香

    又溪繇唐墺出,與天童溪相會者,曰乾溪。上有橋,遊寺必經焉。受天童溪而枉渚澄碧,黛石素鱗皎焉沖照者,曰清水潭,有唐「杜孝子廟」。

    國朝(二見)陸朝詩

    橋是何人構 溪乾不記年 家雞棲石罅 野菊散葑田 滑滑前泥路 潺潺別澗天

    同分山上水 昔在此中旋

    (五峯省菴)本冲詩

    影落空潭照歲寒 誰將亂石補蒼天 依依孝子思親淚 一片雲心澈九泉

    清水潭既納天童溪水,其流合凰下溪,滙東吳,出大涵,謂之三溪。

    國朝(三見)本?詩

    入山迢遰一溪曲 溪上人家隱花竹 炊烟相接雞犬連 帶有高原與平綠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