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最新章节!

    慈悲水忏序

    (序。绪也。如茧之得绪。尽一茧之丝。忏之得序。尽知一忏之旨。序主姓名莫稽)。

    窃谓圣教。经律论藏。译席所翻之外。尔后群贤制作。未有无所感而为之者乎。

    (窃。私窃也。未彰于口。先私心念之。大圣之教。分经律论三藏。经诠理智。律诠戒行。此外喆人所作。大抵遇事感心者多。生下即此等言)。

    若条陈枚举。品别而言。未易纪极。即此灵文而曰水忏者。请言其由。

    (逐欵而陈。每事而举。品类别开。难穷其数。就此灵验之忏。请试言其端由耳)。

    昔唐懿宗朝。有悟达国师知玄者。

    (唐。代名。李渊叔德之后。出制忏时也。懿宗。能信三宝之帝主。礼悟达为。师者。国师之号。由是而兴。悟达。号也。知玄。讳也)。

    未显时。尝与一僧邂逅於京师。忘其所寓之地。

    (资参时。曾与异僧休夏王都。不期而会。其邸地则忘之矣)。

    其僧乃患迦摩罗疾。众皆恶之。而知玄与之为邻。时时顾问。略无厌色。

    (迦摩罗疾。恶病也。大痲疯。故众人皆厌之。此圣僧示现恶疾。一试达老之心。二示将祸之兆。为邻。所谓邻单也。久而益勤。解苦之端。玄独怜之。时为将理)。

    因分袂。其僧感其风义。祝之曰。子向后有难。可往西蜀彭州茶陇山相寻。其山有二松为志。

    (解制各别。病僧感其高风道义。知达公后必有难。故祝之。向后有难者。他日必有荣遇。夙障自发也。西蜀。省名。今四川。彭州。州名。茶陇山。一曰九陇山。此异人现比丘身度生。及出达老脱苦处也。相寻。互相寻访。患必疗治。长松二株。竖出云表。志。谒也)。

    后悟达国师居安国寺。道德昭着。

    (长安安国寺。学识既富。洪阐法筵。声德光显。此出致荣之繇。下出昭着之实)。

    懿宗亲临法席。赐沉香为法座。恩渥甚厚。

    (咸通十二年。上幸安国寺。以沉香诸宝为法座。署为国师。故曰恩渥甚厚)。

    自尔忽生人面疮於膝上。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徧召名医。皆拱手默默。

    (尔。迭恩渥甚厚句。人面。总说。眉。目。口。齿。别明。既具口齿。饮食自受。喂。饲之也。啖。食也。既生此疮。必大苦痛。徧召明医。莫之或治。惟拱手无言。眼定口默而已。时本无异下。有其痛苦不可胜言七字)。

    因记昔日同住僧之语。竟入山相寻。值天色已晚。彷徨四顾。乃见二松於烟云间。信期约之不诬。

    (记。追思也。因名医拱手。无可救药。乃追忆未显时患僧之语。远诣成都茶陇山。当天色正晚。四望无他。惟长松苍翠。逈出烟云。多年之期。千里之约。信不谬也。言与境而虽符。达共迦而未偶)。

    即趋其所。崇楼广殿。金碧交辉。其僧立於门首。顾接甚欢。因留宿。遂以所苦告之。彼云无伤也。岩下有泉。明旦濯之即愈。

    (趋。急入也。客僧速入。主僧候门。回顾接迓。甚为欢忻。因而留宿。询问来因。乃以恶疾。仰白圣僧。迦曰。无妨。此岩之下。有泌其泉清湛映心。诘朝浣之速瘥。濯。洗也。泉。即三昧水)。

    黎明。童子引至泉所。方掬水间。其人面疮遂大呼。未可洗。公识达深远。考究古今。曾读西汉书袁盎晁错传否。曰。曾读。既曾读之。宁不知袁盎杀晁错乎。公即袁盎。吾即晁错也。错要斩东市。其冤为何如哉。

    (掬。两手捧水也。疮遂大呼。口吐人言也。未可洗。欲诉疮由也。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反。以景帝之削其地也。宛不知杀晁错也反。不杀亦反。而袁盎与错并为相。盎嫉错。说景帝曰。请退左右。错当趋避东厢。心知盎之进言。则时人呼错为智囊。可验已。后错果腰斩于东市。此舌剑杀人之冤也。冤重恨深。不能相忘。故下有文累世求报云云)。

    累世求报于公。而公十世为高僧。戒律精严。报不得其便。今汝受人主宠遇过奢。名利心起。於德有损。故能害之。

    (多生求报前冤。因世世相继持守净戒。仇不可复。故报不得便。戒神护蔽故。下出得报之由。遇。犹犹相待也。人主宠遇。即前亲临法席。赐沉香座。署为国师。过于奢侈。名缰利锁既缠精严戒德有损。方能加报。故云害之。应知享福是损德之魁。造恶是致苦之本。欲求出世。须精律行。不但怨不可结日用尤宜惜福)。

    今蒙迦诺迦尊者洗我以三昧法水。自此以往。不复与汝为冤矣。

    (迦诺迦。尊者之号。出自疮口。所谓异僧也。三昧水。即慈悲心中三昧之水。由此水故。洗去积世挟怨垢心。自后两释无憾。可知昔日患僧。为达公而现。迦摩罗疾。为达公而示。苟无此举。达老之冤何由释。水忏何由兴。可知事必有繇耳)。

    悟达闻之。凛然。魂不住体。连忙掬。

    (连忙掬。时本作急握)。

    水洗之。其痛彻髓。绝而复苏。觉来其疮不见。

    (绝而复苏。死而更生也。怨心克骨附体。由佛法猛力解除。毕竟解脱。既得再生。膝复如故)。

    乃知圣贤混迹。非凡情所测。再欲瞻敬。回顾寺宇。不可复见。

    (自同童子汲泉。再欲瞻礼。重回顾寺。无能再见。应知不特迦诺迦为达老而混迹尘寰。达老亦不过为众生而示患。往昔现宰官身造恶因。今日现比丘相偿杀报。且隔十世。报在剎那。示因果不昧也。及其解脱。疮也。诺迦也。童子也。寺宇也。悉叵复见。俱成梦幻。然梵宇。未尝无也。现者虽没。新者继兴)。

    因卓庵其所。遂成招提。迨我宋朝。

    (验知序主宋时人)。

    至道年中。赐名至德禅寺。有高僧信师古。作记纪其事甚详。

    (就山树剎。表向所现之崇广者虽没。而招提又杰然新出矣。迨。及也。至道。年号也。是年勅赐招提。额曰至德禅寺。信师古。未考)。

    悟达当时感其殊异。深思积世之冤。非遇圣人。何由得释。因述为忏法。朝夕礼诵。

    (遇字。应前顾接字。诛茆结庵。制忏礼诵。忘名利。铄人我。以了余生。深培道种。述者。撮大藏之纲要。成雪罪之忏文也)。

    后传播天下。今之忏文三卷者。乃斯文也。盖取三昧水洗冤业为义。命名曰水忏。此悟达感迦诺迦之异应。正名立义。报本而为之云耳。

    (因忏文紧峭。章句字法鲜严。词可以醒人。事足以警听。故传播天下后世也。盖取下。出立名之由。为之作水忏也)。

    今辄叙夫故实。标显先猷。庶几开卷若礼若诵者。知前贤事迹之有端由。历劫果因之不昧也。

    (序主自言。擅敢叙夫旧时实事。标明先代嘉猷。庶几令末世有缘。得遇此忏者。称名瞻礼跪诵悔文〔减〕罪增福。亦粗知唐贤达老。始而风义动人。中而人主宠厚。及宿冤得便。乃至脱苦。卓庵述忏。各有端由头绪。因果不昧。以警后世之妬贤嫉能。舌剑伤人之必有定报也。戒之哉)。

    赞佛偈

    (见佛必须伸赞。表归投恭敬之诚。为成佛因默具于心。朗彰乎口。令有缘得闻。鼓其宿因亦身心归投。彼此兼益。於道日增。善友日多。於恶日减。斯赞佛偈可缺乎。应释之)。

    大慈大悲愍众生。

    (二句。美成佛之因。慈。悲。喜。舍。菩萨所具四无量心也。四皆无量。故皆曰大。又声闻行。四等未能实益众生。今菩萨行。四等实能普利故。慈能与乐。不止在一时。一处。一众生。纵历无量时。无量处。度无量众生。与无量乐。随众生欲。如日垂影。如母应子。而此与乐之心。不休不息。直令众生得大涅盘中四乐。故曰大慈耳。大经云。调心莫如调嗔。譬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嗔心难去。如守家犬。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又如画石。其文常存。画水速灭。势不久住。嗔如画石。诸善根本。如彼画水。又如大火聚。其明久住。电光之明。不得暂停。嗔如火聚。慈如电光。是故此心。难得调伏。又云一切佛法。如三十七助等。及知他心智。诸神通。知本际智。声闻智。缘觉智。菩萨智。佛智等法。皆与慈为根本。以慈即如来。即大乘。即菩提道。即大梵。即一切众生父母。即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即众生佛性等。又慈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即一切菩萨无上之道。即甘露。具如经中说。乃至云达多教阇王放醉象踏杀佛及弟子。佛入慈定。于五指出五师子。象见。心怖失粪。举身投地。敬礼佛足。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彼调伏○大悲者。悲能拔苦。其救苦之心。於时处众生。悉皆无量。随众生所遭逆境。所欲脱者。悉皆拔之如援溺之手。拔疔之药。而此拔苦之心。常精常进。追断众生二种生死之苦而后已。众生生死不息。悲心不休。众生苦海甚大。故佛菩萨之悲心亦大也。苦言拔者。苦从前生恶惑种来。业水恒滋。苦根深入。彻骨彻髓。如油入面。如钉入木。既久且纽。非大士无量悲心之力。何以拔而出之○世间父母。亦有慈悲爱惜儿孙。止於一世。子若不孝。背恩违义。则心生恚恨。慈心薄少。故不名大。诸佛菩萨。慈心不尔。见苦众生。悲心益重。乃至入于五无间狱。大火轮中。代诸众生受无量苦。如是慈悲。过於父母无量无边。故名为大○愍众生者。愍。是哀愍。怜惜之谓。众生。对诸佛言。十法界中。除佛法界。俱名众生。唯佛不堕诸数故。菩萨正断尘沙。即等觉地。尚有生相无明。声闻缘觉。无明二字。尚未梦见。六道众生。父母与己三缘和合。乃至五阴四大众法共生故名众生。又土木金石等无情众生。因宿生修偏枯死定。故堕无知。诸佛为菩萨时。亦发愿度之。成圆满宝觉。故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大喜大舍济含识。

    (喜。是庆己庆人。皆离苦得乐也。舍者。内外二财悉施于人也。乃至憎爱心。冤亲想。度生念。涅盘乐。如此心想乐念。于大圆镜智中。略无纤毫影子。故二俱名大耳。济。是济渡。言用此四无量心。为渡苦海之巨航。博济众生。同到彼岸也。含识者。含灵抱识。六趣四生也。大经云。四无量心。能令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菩萨系心亲近。行人了知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大乘也。心地观云。大慈等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乐无量众生。速证菩提○已上二句。首四字。是能度。末二字。是所度。愍济二字。双兼能所。总明诸佛因中感报之由竟)。

    相好光明以自严。

    (此明繇因所克之果也。佛有三身。谓法报化。法身无形。故不得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今所赞者。报应二身。并有粗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及八万四千光明故。以。因也。自。非自他之自。乃自然之自也。缘因四心。皆得无量。皆已究竟。故致果上相好光明。三者皆得自然而然。不假神力。任运庄严。致人天之礼敬也)。

    众等志心归命礼。

    (前三句。赞佛之妙因妙果。可敬可承。此句明竭诚以作结。众。对独言。单己曰独。三人为众。乃至十百千万。即名大众也。等者。平等一心。无能所等异念。以一会大众。皆运至心。深患生死苦乐涅盘乐故。志者。意念端一也。志心者。一心向佛。更无异想也。梵语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