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最新章节!

    第一方坛。就人间房屋所宜。

    然亦须坛外四面。能围绕经行。

    第二圆坛。是酌古准今所立。

    於两门分上下。其制精通明辨。则颇可行。但须另建坛屋矣。

    此后再立一大圆坛图。以事必心安。量无涯涘。故称吾性而图之也。

    此遇心力并到时。颇可建。花严楼阁。弹指门开。莫作难易想。

    论曰。此以十柱成一亭。每柱左右各一席。席皆微偏向内。两席之间。一门一阶。废其七。用其三。柱各一旛。两柱间各一灯。旛之背一镜。镜在柱内。旛在柱外。中之五席(一二三及二十四二十五)。左右皆灯。背面皆镜。十灯十灯。十镜十镜。以表无尽重重之义也。亭径三丈。围九丈。阶去地七尺。亭之檐。高於阶一丈四尺。两柱相去九尺。柱外至檐五尺。此五尺中。除内尺五为席之外半。除外尺五为亭畔倚阑。中余二尺。以备外绕经行也。中阶唯真灵出入行之。主表出入。由左右阶。左右栅门。香灯司锁。余人不得入。

    纲要曰。咫观既集水陆诸书而论之。成八卷矣。客有读而疑之者。问难蜂起。一一答之。

    问。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今之论本。化上堂十席为十一席。於佛僧外。增标净土圣贤。其实净土乃花严无量门中之一耳。徒生增减。岂合普心。答。此正普心也。为十方众生。历劫以来。泛信三宝。未识专门。幸苦飘零。不得解脱。今以一佛土引其趋向。一入全真。佛佛皆现。正是贤行。岂忧不普。且十与十一。何增减之有。经云花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剎自在。

    问。发起正发起。熏修极熏修。故梁忏之功。无苦不救。一切道场之所宗敬。今乃另制法轮忏。岂能通感乎。答。梁忏虽佳。而世之礼者。多成故套。心性尚隔。事境岂通。今以真忏责之主法一人。若无其人。徒事外坛。亦无力也。且三宝之戒定慧。全显现於经律论之中。与之熏习。触发灵因。呼而拜之。正是归命於诸佛之师也。夫身心大苦。唯一缘生。若能敬一心浓。忏之立应。体通生佛。此任可肩。未易责之流俗也。积劫之苦。三毒为根。而痴尤难破。念此含灵。皆我眷属。能不求真光明以破其暗乎。花严云。譬如有人。仁慈孝友。遭逢世难。父母妻子。兄弟姊妹。并皆散失。忽於旷野道路之间。而相值遇。瞻奉抚对。情无厌足。愿行法者。深体此意。一切含灵。悉皆赴感。悉皆知归。不可空诵古人浩博悠久艰苦卓绝之愿。而勉强跪拜以塞责。孤负此道场内外人天也。

    问。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此是花严三昧力。故水陆道场。以七处九会而为定相。今乃略之。何耶。答。舍伪依真。花严乃现耳。七处九会。议本贤宗。长者已广为十处十会。今之论本。处会皆十。第一处。一念心中。诸佛众生。朗然无滞。纯一性境也。第二处。外坛也。第三处。遣使坛也。第四处。净道上虚空楼阁也。第五处。浴坛也。第六处。内坛也。第七处。净土坛也。第八处。施食坛也。第九处。花严坛也。第十处。送圣遍往十方也。法性如虚空。诸佛於中住。无去亦无住。处处皆见佛。今以一念心中生佛齐观。为第一会。十方预诵经律论咒七千二百余卷。法宝光明。交罗映带。为第二会。外坛顶礼法轮宝忏。於众生心中。吐法光音。为第三会。秽迹金刚。十大明王。天龙八部。证明结界。为第四会。圣观自在坐道场中。放眉间光。为第五会。十方毗卢遮那如来。环坐道场。放眉间光。为第六会。请上堂时。供浴及斋。祈求恩赦。为第七会。主法坐说三归菩萨戒。为一切含灵。开佛境界。为第八会。十方凡圣。同侍道场。畅行斋法。为第九会。送圣已毕。重复示现瑜伽施食仪轨。度生无极。为第十会。

    问。广博严丽。皆同虚空。不相障碍。亦无杂乱。古之内坛。止五日。施食亦止五日。各有其节。今何一律以七。答。十方国土海。无量无边佛。咸於一念中。各各现神通。既七日坛场。何妨七日内外有事。先外洒净。后内结界。非杂乱也。

    问。胜法微妙音。譬喻字相应。无量佛神力。咸来入我身。外坛十二部经。本当勤诵。今皆不然。但奉法轮一忏。不亦浅乎。且先时诵经。虽曰良法。然光明星散。岂合规模。答。君误矣。本非诵经。是检藏也。检藏事不行。乃代以诵经。而律论皆阁起矣。且十二部者。重颂本事等也。今以药师金刚等十二种为十二部。误中误也。今之论本。以七千二百余卷诵於先。法轮宝忏点缀於后。犹为将来检藏之引焉。字字发光。何忧不聚。摩耶不云乎。彼妙光明入我身时。我身形量。虽不踰本。然其实已超诸世间。所以者何。我身尔时。量同虚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萨受生庄严诸宫殿故。如此四天下菩萨受生。我为其母。三千大千世界。百亿四天下。阎浮提中。悉亦如是。然我此身。本来无二。非一处住。非多处住。

    问。如来咸放大光明。一一光中无量佛。今不日日正演瑜伽。唯以第七日敷陈其事。前之六日。神志稍略。答。水陆道场。本是斋法。合六道作人天。同侍食於三宝也。施食乃大斋中支流之一。专心根源。支流宜杀。其第七日必多为宣衍者。以送圣后重圆一会。示度生无己之心也。其有内坛受益未深。或可於新增进。金刚般若。两周说法。法花记毕。更演涅盘。经云。若有众生。得见菩萨修菩提行。若信若疑。菩萨皆以世出世间种种方便而摄取之。以为眷属。令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是此意也。

    问。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今之画轴。既约其数。又尽变四恶趣作人天形。其有说乎。答。佛入众生。则全乎众生。众生入佛。则全乎佛。佛形同人天。人天之形。方得受人天之供。必坐恶趣身於道场。恐无此理也。经云。一切方所。一切族类。我皆以方便示同其形。可知凡圣交接。气味必孚。岂可滞壳迷封。不回故辙。法数之减。非好为奇。吾见卷轴太多。则挂起时。多互相掩蔽。今定以一席一轴。乃为安平。且使一一轴中。以胜劣之色。表厥尊卑。而於上堂十一席。一一威严。重重显露。非敢略也。既助观力。必使勿误其初因。观者神圆。圣凡同住矣。

    问。若佛菩萨等。不出於世间。无有一众生。而能得安乐。释迦本师也。於众生最亲。一概托之毗卢。未免疎隔。果尔毗卢能利五种根。何以圆唱所被机宜。唯是上上根菩萨凡夫外道。而上根且绝分也。答。根有生熟。教有抑扬。法有偏全。事有通局。今之道场。胜中之胜。岂於我佛。不能混法报化三身而为一。且汝不闻乎。於一佛身上。化为无量佛。雷音徧众剎。演法深如海。

    问。世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何以於浴圣时。而生男女二相分别之见乎。答。圣有二。一圣身圣。如三宝是。二凡身圣。如示作金刚天及八部上首是。今之上堂。明明二种圣人。同临法会。浴之一事。众生所需。如灯之照眼。食之美口。皆凡夫情量所必求。而上以供圣则为孝。何得绝凡情而言供圣也。时彼会中。一切众生。因见如来。苦灭障除。堪受圣法。故威仪非可混蒙虚设。不坏世间相。乃满大悲心。

    问。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今之饭僧不以饭。何也。答。饭僧非常之大举。一之不易。何况於三。七日中。精神或不能贯注无漏也。今以钱代饭。用表此心。比之草草一餐。安详十倍。经云。佛身一切相。悉现无量佛。佛身如是。佛事亦然。以解脱心。供阿罗汉。不必更生系着之想也。

    且汝未问者。尚可踵而说之。不敢苟同。非曰好异也。一主法自己发心异。必使如来量同。二不立斋主之案异。必使众生心同。三正度人名不嫌其多异。必使解脱境同。四主表饮食淡薄异。必使感应理同。五表白不必板派异。必使大愿体同。六执事不必过多异。必使清净念同。七外坛不必二十四人异。必使敬信心同。八内坛事多夜行异。必使六根用同。九内坛乐器增减异。必使昼夜音同。十布施不矜多财异。必使求度因同。主法必自发心。悲度无极。方与一切如来。同其心体。若以白金聘至。与泛泛道场何别。恐少感格也。斋无其主。一切众生。全主全宾。虚设一垫於主法旁。请上下堂。临时选一人以随叩。只要有心人。若立位安人。主宾分立。则行法反有不入神者也。第二十四席正度之机。千百同牌。十牌同位。不必以多金为美。或反致所度寥寥。必使一切人皆能勉力。以度其亲。方为无憾。彼不信入。则无如何。一动念。已入此法界矣。盖每名百钱而已。来者既易。行之不难。多请如来法住也。上下堂精美之供。出以享大众。主表持咒。不可食之。另作平淡。粗粗取足。以精心通感为急也。表白太熟则专。专其利。则利物浅矣。不限生熟。临时取知文少过之人用之。仪不求美观也。多列执事。分费计耳。能二十四人作外坛固佳。不然。十二位亦足矣。十二人亦不妨空三五人。位必十二。以便送圣分驻二十四盘耳。西一至六。二十四席至十三席盘。东六至一。十二席至一席盘。盘借位一时暂驻。令一切人天展敬也。三四五更。冬夜足以集事。日出后锁栅门。听人於栅外拜观。则动静皆成法界也。鼓钹繁琐。不如金玉随风。佐以双铃。疎密得所也。既不多索斋主金。则骄气一除。敬心朗现。三宝放光也。

    前客再问。仪节能预知乎。答。何不可。法师发此心已。前二日。询内坛外坛。事集乎。乃静居一室。为法界众生。行实相忏悔。前一日。法师亲视牌轴。遍安之。不行礼。午后。内坛鸣小钟鼓。诵金光忏文一遍。第一日。三更。外坛洒净。四更。内坛结界。五更。遣使树旛。第二日四更。请上堂。五更奉浴。第三日。四更。供上堂。五更。请赦。是日午刻。通斋内外僧皆以钱代饭。第四日。三更。请下堂。四更。奉浴。五更。说戒。第五日。四更。诵信心铭。五更。供下堂。是日午刻。斋僧。如上法。第六日。四更。主法亲祝上下堂。洞宣情恳。巳时。行放生。未时。给牲粮。第七日。五更。普供上下堂。巳时。结愿。午时。斋僧如上法。未时。迎至外坛。申时送圣。戌时。大众行瑜伽施食。亥时毕。后一日。主法接见外坛人天。示以法界无始终义焉补论曰。所奉者。三宝众生之神明也。神之所依者。旛牌画轴。皆主法之心光也。但约成数十字。该总别二相作一牌。则十牌皆无异。唯第二十四。牌牌更换百千名。则牌牌异。二十五部席。有别则异。前之二十三。不可或异。此心安理得之境也(可以请时所称字样。为牌之式)。牌皆上画宝盖。下画莲华。中用黄纸。下堂则红纸。使亦红纸(使十牌一位。合天行地行地府为一)。第四席。不称台贤而称二华。舍人就法。用通他剎。十一二十四二十五不通。普中专心。总中别相(书使赦使。文不相沿。供上堂。供下堂。结同一愿。各有义)。请与三供。称名错综。正陪二席。总同别异。所以写法界之灵心也。五菜五果。熟作一碗。碟供鲜花果香涂法小食。诚能通化。何必太烦也。除三供外。七日早粥中饭。香灯供之。不出生也。外坛洒净。亦绕内坛一匝。以示交互重重法界也。宝忏以从容展敬为佳。不可促然。第七日巳时必拜满。诵行愿品以结之(诵华严者。来同诵。华严亦巳时毕)。再接以佛。则念佛人同入念之矣。浴时焚纸[缎-几+(巨-匚)]。每席十束。供时。前二无。后一有。以备送也(共五百分)。五色用三。或兼青黑。阔三尺。长九寸。累纸迭为卷。以上好红纸银箔。作条篐之。卷时。诵治衣真言。至诚能化以为供也。净道不用仙桥之名。奉圣不用过街仙之曲。使众生无惑志也。一牌一献疏。十疏一束。加纸[缎-几+(巨-匚)]再篐之。佐以宝(此乃纸元宝。供时所用。乃经卷法宝)。第二十五席。不用盘。事毕后。化於栅内可也。缸及矗灯。皆二十四。内坛门外。通用布篷覆之。衬以油纸。下施栏木。栅内则木篷无漏。三净道旁。分立提灯提炉提旛之架。主法洒净及浴上下堂。亦皆用之。内坛净水杯。大者一。小者十。分大及小。以待种种用也。内坛唯中一间悬四灯。四长旛。一瑠璃。一欢门。四蒲墩。二琉璃照。圆坛。则灯镜旛花众矣。供牒六。香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