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永觉元贤禅师广录最新章节!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法语下

    示茅蔚起居士

    本来面目。体自常明。才落言诠。便成千里。所以诸佛不敢正眼觑着。诸祖不敢一语犯着。但今曲为方便。不免饶舌一场。盖真如不守自性故。无明突起。能所横生。能所既生。谬成四见。或见为有。或见为无。或见亦有亦无。或见非有非无。四见既兴。百非斯作。而去道日远矣。正如睫在眼前。而长不能见。岂睫之果远哉。是知祇此四见。便是生死之根。脱此四见。便无生死可出。然要脱此四见。非在经书讲究上得来。非在师友商量上得来。非在修止习观上得来。非在作善崇福上得来。的须反己而参。看个父母未生前。是甚么面目。这话头。乃香严已验之良方。昔香严在百丈会中。问一答十。驰骋知解。后到沩山。山问渠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却答不得乃。将从前所学所解底。一抛在东洋大海。去向南阳。结茅以居。一日因击竹大悟。作偈呈沩山。沩山乃抚而印之。居士但将此语。着实究心。直须勇猛精勤。如救头然。则疑情自切。疑情既切。则灵机自豁。譬之穷冬闭极故。一阳来复。三阳启泰。乃理之自然。亦势之自然也。勉之。

    示尼净光

    禅学之弊。大都有二。一则失於儱侗。一则失於支离。而吾道丧矣。失於儱侗者。守着个颟顸。佛性一味。虚骄逢人。则胡喝乱棒。强作主宰。於差别门庭。全过不得。祇成个担板俗汉。失於支离者。逐件商量。用尽心力。批判益精。支离益甚。於本源中。依旧黑如漆桶。祇成个盐铁判官。欲免儱侗之弊。非是从商量学解中得。要免支离之弊。非是从痴守一橛中得。须是百尺竿头。透出一步。自然日轮当空。山河无隐。七纵八横。通身是口。於诸法门。或立或扫。或开或合。罔不自在。所谓二弊不遣而自无矣。太仓尼净光。执纸请法语。聊书数语。以勉之。

    示瑞云上人

    曦轮在天。无有弗照。而覆盆之下。其暗自若。此岂日照之弗徧哉。则盆之为障深也。上人若参有年。而大事未明。此亦非他能障汝。祇缘汝自己昏散二魔。日为之盖覆耳。此之二魔。来於何所。去於何方。有何种姓。有何形迹。而能为汝障乎。其病皆由汝主人精力不猛故。客邪得乘隙而入。若能猛力提撕。看个话头。如捄头然。如拯子溺。如父母忽丧。如大敌忽临。有此诚切。则昏散二魔。无隙可乘矣。更能乾乾不息。如万里一条铁去。久之虑渐清志渐一一旦磕着撞着。打翻窠臼。便能顶门开眼。脑后放光。而三千诸佛。千七百祖。皆不劳一麾而退矣。况昏散二魔乎。上人勉之。

    示约心上人

    天下之至约者。莫如心。天下之至博者。亦莫如心。何以言其约也。以其体之至微。而为万有之所共宗也。何以言其博也。以其用之至广。而非虚空之所能囿也。然则求心者。将安所致力乎。亦惟致力於约而已。致力於约者。毋分其志。毋淆其神。终日亟亟焉。如有所失。务必得之。且持之以久。守之以纯。如水之必东。而逝者弗回也。如日之必运。而照者弗息也。诚如是。则可以默契其约之体。既契其约之体。则其用之博。自能弥纶宇宙。焜耀古今。又何待修而后成。学而后得哉。上人勉之。

    示孙冶堂居士

    禅之道微矣。非语言之所能传。心思之所能及。而况仿效於声容之际。担当於气魄之间。又奚异卜肆而挂羲皇。山鸡而冒凤冠也。必须识得古人道底。如古有僧问。如何是禅。答曰。碌砖。又有问。如何是禅。答曰。猛火着油煎。又有问。如何是禅。答曰。猢狲上树尾连颠。此三转语。一人能杀不能活。一人能活不能杀。一人杀活双行。若能辨得。方许向老僧处。吃痛棒去也。

    示颐浩寺禅堂大众

    法当末运。魔风炽盛。人多懈怠。乐於放逸。营世缘。则百难而不厌。修正道。则三拜而犹烦。况复各怀轻薄之心。好逞无根之见。以贡高为事。唇舌争长。考实则半点全无。论过则千尤并集。不知惭愧。妄作人师。自谓。高登祖域。下视尘寰。一旦祇遭一芥子便打得。七花八裂。全无主宰了也。况生死乎。此等非独佛祖门庭。非渠可滥。即泥犁苦趣。应自难逃。诸仁者。若是好心出家。此等魔民。切莫相近。先以戒德律身。秋毫勿犯。然后或参禅。而求妙悟。或念佛而冀往生。老实精勤。自然到家有日矣。

    示汪子野居士

    娑婆火宅。是五浊并聚之乡。五欲奔驰之境。众生生居此中。若无佛法为之拯拔。鲜有不沦堕者。今欲出此火宅。更无别法。止是自净其心而已。净心之法。佛有多门。求其简径易行。直出轮回者。无若念佛之一门也。此门不须多学问。不须多才干。不论是老是少。是贵是贱。是男是女。是僧是俗。祇要你会念得一句。阿弥陀佛将此四字。如一产须弥山相似。一切时无能摇动。他亦如一把金刚宝剑相似。一切境缘。逢之即破。有如是之功力。则现生即见弥陀。踞莲华台。游清净七宝池中。更不消问。往生了也。如其功力有间。亦须急自鞭逼。将娑婆世界事。日生厌离。日至澹泊。急急忙忙。求生净域。如雏儿忆母。如久客思归。借此欣厌二情。便为往生舟楫。临命终时。必能移神极乐。终至菩提矣。

    示王心宰居士

    山河大地。以及无边虚空。谓之万法。此万法全同泡影。虚幻不实。皆不出一心之所变现。但今人皆知一心变现。而不知此心果在何处。以为身内乎。以为身外乎。以为不在内外。将在中间乎。悉属妄见。无有是处。又况以为心者。念起念灭。倏忽不定。乍善乍恶。变迁靡常。将以何者为心乎。既此等处。各不是心。将以为无心乎。岂有人而无心哉。居士可於此中。着实参究。讨个下落处。但恁么参去。不得作解说。不得生卜度。不得求人说破。不得或进或退。一味死心究去。不管二十年三十年。力参无间。自然彻去有日也。勉之。

    示黄尔巽居士

    学无多术。祇要识得自己真心而已。今观此身之内。四大假合。日趋於尽。所谓真心者。何在意念纷起。生灭不常。非真心也。或善或恶。迁变靡定。非真心也。又全因外物。而现外物。若无此心。安在非真心也。况此心於一膜之内。不能自见。是暗於内。非真心也。一膜之外。痛疾全不相干。是隔於外。非真心也。若曰回光内照。觉有幽闲静一者。将以为真心乎。殊不知。此幽闲静一。乃由妄心所照。有能照之心。有所照之境。则此幽闲静一。总属内境。即楞严所谓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岂真心哉。既此等俱非真心。将以何者。为真心乎。居士。试於二六时中。看如何是自己真心。不用生卜度。不用下注解。不用求人说破。不用别求方便。不用计年月久近。不用计己力强弱。但如是默默自追自究。毕竟如何是我自己真心。聻。有朝忽然撞破。方知三教九流。决无二致。万圣千贤。决无异辙。为儒为释。经世出世。无一毫头许可为间隔也。居士勉之。

    示善侍者

    鼓山禅。与诸方大不相同。诸方要人学偈颂。这里不要人学偈颂。诸方要人学答话。这里不要人学答话。诸方要人学上堂小参。这里不要人学上堂小参。所以诸方禅易参。老僧禅难参。老僧只要你向解说不通处。愤愤地。如捄头然。如丧考妣。急着力钻研。钻研来钻研去。忽然大地平沉。通身脱落。跳出虚空之外。跨上毗卢之顶。方称真正参学人。若委委琐琐。向他人脚跟后步趋。向他人[口*弟]唾下咀嚼。向他人门壁外倚靠。正如生盲倚杖。却道。我是临济宗。我是曹洞宗。不知。面皮厚多少。古人云。不慕诸圣。不重己灵。若是当家种草。自然不入他家社火。勉之。

    示羽吉居士

    众生本有之性。无不辉天鉴地。怎奈无明横起於无起之中。由是妄识突生。既有妄识。则有妄境。既有妄境。则有好丑。既有好丑。则有爱憎。既有爱憎。则有去取。既有去取。则有善恶。既有善恶。则有升降。善恶相倾起。轮回性如汲井轮。无有断绝。虽曰苦乐天殊。实皆虚妄。诸佛愍之。为说出苦之要。只在破最初无明而已。然此无明非道理可遣。非言语可除。非禅定可克。非苦行可销。非诸佛之力可去。非积善之功可灭。要在当人自发肯心。切己推穷。如擒贼必须擒王。杀草必须杀根。推来推去。穷来穷去。自有到家之日。如古人大有样子。昔大慧常教人看。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众生皆有佛性。因甚道无。这个无字。直是聪明。过於颜闵也。无你领略处。今但向这无字上推穷。不可将道理解说。不可将心思卜度。但恁么疑去。有朝捉败。赵州识得渠面目。自然七通八达。所谓辉天鉴地者。不可昧也。

    示尚实上人

    老僧自出头来。历经四剎。说出许多玄言险句。无非要诸人不落知解。得正知见而已。如今看来。也不消得不。若就平常吃紧处。说与上人去。上人欲学道。先须歇却攀缘心。知解心。使心同木石。自然与道玄会。德山云。汝但无心於事。无事於心。自然虚而灵。寂而妙。庞居士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百丈云。心地若空。慧日自现。此等皆是先德诚谛之语。盖以心自灵明。一切智慧神通。无不具足。但为外物所蔽。所以弗露。所蔽若遣。更有何事。正如治镜者。但磨去其垢。则本明自现。又何待假明於外。如销金者但炼去。其矿则本金自纯。又何待借色於他。明心之法。亦复如是。非有待於外也。今时学人。多是向外。假借许多闲骨董。怎奈转增障碍。与斯道千里万里也。上人思之。

    示灵生上人

    予年十八时。偶得六祖坛经读之。见其所说。圆妙超旷。得大欢喜。自以为有得也。但於诸师语言誵讹处。却全不会。意谓。是后人穿凿。作此隐语耳。一日见信心铭云。境由能境。能由境能。始知。前之所得。乃是意根领略。法尘前境。全同影事。非为真实。由是始下参究之功。近日诸人参禅。称悟者大率在这里。作活计。更兼商量公案。习学偈颂问答。以为操履。弄得知解日多。口头渐滑。自谓得大辩才。而去道益远矣。盖参禅祇要你忘情绝解。死尽偷心。得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