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贤首五教仪开蒙最新章节!

    清浙水慈云沙门续法集

    门人证询较

    贤首大师。判释一代佛教。不出三时。十仪。五教。六宗。三观。

    言三时者。有别有通。

    别三时者。第一日出先照时。为圆顿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法轮。名为直显教。令彼同教一乘人等。转同成别。所谓或日初分时入。初善是也。故华严云。譬如日出。先照须弥山等诸大高山。如来亦复如是。成就无边法界智轮。常放无碍智慧光明。先照菩萨诸大山王。法华方便品云。我始坐道场。时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信解品云。尔时长者。处师子座。眷属围绕。诸人侍卫。出内财产。注记劵疏。穷子见父。驰走而去。即勑使者。追捉将来。穷子惊唤。迷闷躄地。其经即是华严梵网等也。

    第二日升转照时。先总后别。

    总者。此转照时。为下中上三类众生。转依本起末法轮。名为方便教。令彼三类人等。转三成一。所谓或日中分时入。中善是也。故华严云。但以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楞伽云。日出光等照。下中上众生。如来照世间。为分部诸法。法华方便品云。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为诸众生类。分别说三乘。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

    别者。於日中分。照有三转。谓初转。中转。后转时也。

    初转时者。谓佛初於鹿苑。为钝根下类众生。转小乘法轮。名为隐实教。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华严云。次照黑山。如来智轮。次照声闻缘觉。法华云。长者知子。愚痴狭劣。即以方便。更遣余人。眇目矬陋。无威德者。汝可语之。云当相雇。除诸粪秽。倍与汝价。穷子闻之。欢喜随来。为除粪秽。净诸房舍。其经即是提胃阿含等也。

    中转时者。谓佛次於中时。为中根一类众生。转三乘法轮。名为引摄教。令彼二乘人等。转小成大。华严云。次照高原。如来智轮。次照决定善根众生。随其心器。示广大智。法华云。长者有智。渐令入出。经二十年。执作家事。其经即是深密方广等也。

    后转时者。谓佛次於后时。为利根上类众生。转大乘法轮。名为融通教。令彼权教三乘。转权成实。华严云。然后普照一切大地。如来智轮。然后普照一切众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为作未来利益因缘。令成熟故。法华云。尔时长者。自知不久。示其金银。真珠玻璃。诸物出入。皆使令知。其经即是妙智般若等也。

    第三日没还照时。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法轮。名为开会教。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转偏成圆。所谓或日后分时入。后善是也。故古德义取出现文意说云。如日没时。还照高山。如来智轮。最后还照菩萨诸大山王。十定品云。譬如日天子。周行照曜。昼夜不住。日出名昼。日没名夜。菩萨亦复如是。法界品云。譬如日轮。无有昼夜。但出时名昼。没时名夜。菩萨智轮。亦复如是。无有分别。但随心现。教化众生。法华方便品云。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信解品云。父知子心。渐已旷大。即聚亲族。说是我子。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以付之。恣其所用。子念昔贫。今於父所。大获珍宝。甚大欢喜。其经即是法华涅盘等也。

    通三时者。第一唯约一念时。谓於一剎那中。即遍法界无尽之处。顿说无量诸法门海。

    第二尽该一化时。谓从我佛初成道时第二七日。乃至如来般涅盘夜。於此一代时化之中。普遍重重法界之处。常说种种无尽经法。

    第三遍周三际时。谓尽前后际各无边劫。常恒周遍。演说诸经。初无暂息。

    第四摄同类劫时。谓彼三际无边劫中。一一劫内。各摄无量同类劫海。如长劫唯摄长劫。短劫唯摄短劫。然时与劫。各有多相。华严明时有八。谓长。短。染。净。广。狭。多少。劫有十二。谓长。短。一。无数。有量。无量。有尽。无尽。一念。不可说。一切。非劫。於彼无量同类劫中。恒说一切权实教门。

    第五收异类劫时。谓彼无边一一劫中。各摄无量异类劫海。如长劫摄短劫。短劫摄长劫等。於彼一切异类劫内。恒说诸法。

    第六以念摄劫时。谓於一念之中。即摄前后无量无边同异类劫。一念既尔。余一切念一一念中。皆各普摄尽前后际一切劫海。如是时劫说无尽教。

    第七劫念重收时。谓一念中所摄劫内。复有诸念。而彼诸念。复摄诸劫。一念既尔。余一切念劫内诸念。摄劫亦然。是则念念既不尽。劫劫亦无穷。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於彼诸劫说诸经海。

    第八异类界劫时。谓前之七重。且约同类。如今娑婆一类界等。今辨树形江河形等无量无边异类界剎。剎既同处。而有时劫不同。亦有时劫相同。而有长短各别分齐。然世界形相。略开二十种。华藏品云。须弥山形。江河形。回转形。旋流形。轮辋形。坛墠形。树林形。楼阁形。山幢形。普方形。胎藏形。莲华形。佉勒迦形。众生身形。云形。诸佛相好形。圆满光明形。种种珠网形。一切门闼形。诸庄严具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又收彼界。总成八类。谓秽世界。净世界。小世界。大世界。粗世界。妙世界。狭世界。广世界。并尽彼界时劫。常说一切诸法。

    第九彼此摄入时。即彼异类界中所有时劫。亦复各别相收。或同异类界时。互相摄入。若念若劫。重重无尽。同前四五六七。悉於彼时。恒说诸门。

    第十以本收末时。谓以非劫为劫故。如华藏界中。以非劫为劫。劫即非劫。念等亦尔。以时无长短。离分限故。以染时分。说彼劫故。以时无别体。依法上立。法既融通。时亦随尔故。於此无量不可说劫。常说诸教。初无休息。

    言十仪者。第一本末差别门。谓本末同时。始终一类。各无异说。然有三位。一。若小乘中。则初度陈如。后度须跋。中间亦唯说小益小。如四阿含五部律等。二。若约三乘。则始终说三。通益三机。中亦说三益三。如密迹等。三。若约一乘。则始终唯为圆机。说於圆极。其中不通小乘三乘。复摄九世。该於前后。更无异说。如华严等。然此三类。依於此世根性定者。常开如上一类之法。故佛所演。各通如终。更无前后。

    第二依本起末门。此有五类。谓初为菩萨说大。二为缘觉。三为声闻。四为善根众生。五为邪定。如出现品。日照高山。及三千初成喻中。广辨其相。皆明先大后小。约法名从本起末。以於一佛乘。分别说三故。十八本二。皆大乘出故。约机各是一类之机。非约一机前大后小。

    第三摄末归本门。依无量义经。初时说小。次说中乘。后时说大。法华亦云。昔於波罗柰。转四谛法轮。今复转最妙。无上大法轮。深密妙智说。皆先小后大。然此门中。有二类人。一者。一人备历小大。如四大声闻等。二者。先禀小人。未必后时禀大。以小性定故。而闻后时说大。故异前始终俱小。后禀大人。未必要从小来。以有顿悟机故。而知先来说小。故非前始终俱大。

    第四本末无碍门。谓初举照山王之极说。明非本无以垂末。后显归大海之异流。明非末无以归本。故本末交映。与夺相资。方为摄生之善巧矣。是故通谕。总有五位。一根本一乘。如华严。二密意小乘。三密意大乘。四显了三乘。皆如深密。五破异一乘。如法华。

    第五随机不定门。谓上之四门。初门明三类机。始终常定。次门明五类机。异时常定。三门明一类机。自浅之深。四门明二类机。初机闻顿。后机从浅至深。更有一类不定之机。或从小乘。次入三乘。后入一乘。亦有从小。直入一乘。或多类机。随闻一句。异解不同。

    第六显密同时门。谓同听异闻。若互相知者。是显不定。若互不相知者。即是秘密。显密同时。亦无前后。

    第七一时顿演门。谓上来诸门。一时顿演。华严经云。如来於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

    第八寂寞无言门。谓从初得道。乃至涅盘。不说一句。般若云。我从成道已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

    第九该通三际门。谓此上诸门。尽通三际。经云。一法门中无量门。无量千劫如是说。

    第十重重无尽门。谓前之九门。随时随处。重重无尽。皆无前后。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

    言五教者。初。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异大乘故。逐机设故。随他语故。以明法数。一向差别。所谓拣邪正。辨圣凡。分欣厌。析因果也。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明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明一切法相。有成佛不成佛。故名为分。

    三。终教。亦名实教。由明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

    上之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故总名渐。

    四。一乘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说故。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於一地。楞伽云。初地即为八。无所有何次。不同於前渐次修行。不同於后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问。此若是教。更何是理。答。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别为一类离念机故。亦为对治空有俱存三种着相人故。即顺禅宗。

    五。圆教。统该前四。圆满具足。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依普贤法界。性相圆融。主伴无尽。身剎尘毛。交遍互入。故名圆教。华严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记。

    若约所诠法相者。初小教中。说有七十五法。唯明人空。不明法空。纵说法空。少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故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

    总相如是。别举十门。

    说唯六识。分为心意识。除佛一人有菩提性。余诸众生无佛种性。资加见修证中。忍位得不退转。声闻下根极疾三生得果。最迟经六十劫。独觉中根。极疾四生。迟经百劫。如来上根。定满三祇。

    但分段身。至究竟位。断烦恼障。证我空理。既趣寂后。皆无回心。

    佛果相好。唯是无常。娑婆阎浮。为佛报土。三千百亿。即摄化境。此释迦身。报非法化。或立为二即有生身化身佛别。

    二始教中。广谈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

    但说诸法一切皆空。不说不空中道妙理。

    总相虽尔。别开二门。先对他教辨异。

    初。相义有十。说有八识。唯是生灭。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盘因。

    法尔种子。有无永别。是故三乘五性。决定不同。

    既所立识。唯业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变。不许随缘。

    依他起性。似有不无。非即无性真空圆成。经说空义。但约所执。

    既言三五乘性不同。故说一分众生。决不成佛。名生界不减。

    真俗二谛。迢然不同。非断非常。果生因灭。同时四相。灭表后无。根本后得。缘境断惑。义说双观。决定别照。以有为智。证无为理。义说不异。而实非一。

    既出世智。依生灭识种。故四智心品。为相所迁。佛果报身。有为无漏。

    次。空义有五。说一切法。皆无自性。即是真如。能了此者。即名真智。所诠法义。不出二谛。法相名俗。无为为真。有谓依计。空谓圆成。虽说佛身。五求不得。得即虚妄。无得乃真。离一切相。名佛功德。

    次约当教详明。亦有十门。

    说赖耶识。为诸法依。从业种生。唯是生灭。

    就有为中。立五种性。由法尔故。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无永别。

    资等五位。乾等十地。修至加行性地位中。得不退堕。

    成菩提道。定满三祇。

    亦是分段。至究竟果。

    声闻缘觉。断烦恼种。分断所知。菩萨俱断。但於二障。分别起者。地前伏现。见道断种。俱生起者。於十地中。渐次断灭。金刚定尽。

    决定性者。趣寂不回。不定性者。并回向大。

    三十二相。是化身好。八万四千。是报身德。但此修生。及佛法身。俱常无常。

    以释迦身。随他受用。实报净土。在首罗天。化身充满百亿阎浮。如来法身。唯真境界。释迦佛身。化非法报。或分生法二身。或开三佛四佛。三终教中。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尽大乘说。故无诤论。

    由明不空。真如中道。不但说空以为至极。

    总相虽尔。别亦二门。先对他教辨异。

    初。对相亦十。所说八识。通如来藏。随缘成立。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非一非异。一切众生。平等一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

    但是真如随缘成立。依他无性。即是圆成。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佛界。不增不减。

    第一义空。该通真妄。真非俗外。即俗而真故。虽空不断。虽有不常。

    四相同时。体性即灭。缘境断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断。二而不二。说为内证。照惑无本。即是智体。照体无自。即是证如。非智外如为智所证。非如外智能证於如。既世出世智。依如来藏。始本不二。则有为无为。非一非异。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堕诸数。况於报体。即体之智。非相所迁。

    次。对空亦五。但明自性常住真心。方为实理。此真如体。唯是一心。一心真实。本自能知。通於理智。彻於染净。所诠法义。具足三谛。色等即空。是为真谛。空即色等。乃为俗谛。一真心性。非色非空。能空能色。名为中道第一义谛。

    遍计执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相有性无。圆成实性。理有情无。性有相无。一切诸佛。自体皆具常乐我净真实功德。身智通光。一一无尽。性自本有。不待机缘。

    次约当教详明。亦有十门。

    说棃耶识。乃是真如随缘合成。是故八识。通如来藏非唯生灭。就真如中。立种性故。遍诸众生。皆有佛性。信等五十二位之中。修至初住。即得不退。行成佛果。不定三祇。亦无百劫修相好业。地前留惑。受分段身。初地断种。受变易身。於二障中。正使习气。三贤伏现。见道除种。地上侵习。佛位究净。一切二乘。无不回心。

    报身相好。八万四千。修生法身。亦常无常。所住依果。在三界外。数世界种无量恒沙。为一佛界所摄化境。如来法身。唯以妙智。或以境智。释迦佛身。亦法报化。或立二身三身。或建四佛五佛。

    四顿教中。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与三自性俱空。八识及二无我尽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显不二等。是其意也。

    总相如是别亦十门。

    说一切法。唯一真如。离言说相。名为种性。一念不生。即名为佛。有何行位渐次差别。既惟一念。无时可说。所依身分。亦不可说。一切烦恼。本来自离。二乘声闻。非回不回。

    一切佛身。唯一法身。相尽离念。平等平等。不可说有功德差别。亦不可说常与无常。依真而住。非有国土。如来法身。非境非智。释迦佛身。法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