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律宗会元最新章节!

大。不识教相。妄自云云)。问。上品心者。为全是大。为分通耶。答。扶成本宗。分通义耳。(私释曰。言扶成者。能扶即圆义。所扶即分通。分通虽是佛乘。犹是小中密意。未敢直示。故须以圆而扶成之。问。既是扶成。何以钞中直引为证。既直引分通而证发心。验之发心即分通义。何云扶成。又问。前引业疏。发心依於善戒。今钞发心乃据分通。发心是一同。文据有异。未审若何。要知的义。不可笼通)问。分通之义。出自何人。答。如来立教。被此机缘。部主深知。还符佛意。别立成宗。是以前后律序。法正所安。多伸此意。岂不明乎(世有口传。南山不合立分通义。然不知分通。乃是佛意。部主承用南山。但伸明耳)。

    嘱受者。须明心境及法

    钞又云。如是发戒缘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时。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不得临时。方言发心。若约临时师授法相。尚自虚浮。岂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发。岂非大事。记云。心须念念无间。境必法法无昧。毫差即失。可不慎手。今时昧教。事同儿戏。乍登坛上。心志惊惶。况师授昏冥但知学语。自无所晓。将何示人。岂非宿业所追。致使此生虚丧。深须责己。期遂将来。

    叹戒法。嘱受者用心

    钞又云。此戒法。唯佛出世。树立此法。秘故胜故。不令俗人闻之。故六道之中。唯人得受。犹含遮难。不得具受。汝今既无。甚是净器。当深心乞戒。须臾之间。人三宝数。若轻浮心。戒不可得。

    羯磨前总示戒法。令发上心

    钞又云。但深戒上善。广周法界。当发上心。可得上法。今受此戒。为趣泥洹果。向三解脱门。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记云。显前发戒。且令预习。未是正用。今将纳法。纵令已解。更须委示。选择要语。激动蒙心。我师当此。不可率易。策导开解。纳法之本。

    教开广身心容纳戒法

    (前既以圆开导。而受者已悟心境一如。今正纳法。故此略示)。

    又云。由尘沙戒法。注汝身中。终不以报得身心。而得容受。应发心作虚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论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当入汝身。作天崩地裂之声。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觉。汝当发惊悚意。发上品殷重心。今为汝作羯磨圣法。此是如来所制。发得尘沙法界善法。注汝身心。汝须知之。记云。初教运想。五蕴色心。宿因所感。故云报得。法既周广。劣报难容。必须运动方堪领纳。虚空无边。身量亦等。心法相称。揽法归心。还依报得。但法非心色。非异非同。犹如结界。无作依地。不与地连。非不相及故也。

    三羯磨前切要提示之语

    又云(次番前云)我已作白。僧皆随喜。今作羯磨。动彼戒法。莫令心沉举。当用心承仰(次番前云)。已作初羯磨。僧皆默可。令十方法界善法。并皆动转。当起欣心。忽纵怠意。(三番前云)已作二羯磨法。僧并和合。今十方法界善法。并举集空中。至第三羯磨竟时。当法界功德。入汝身心。余一羯磨在汝当发身。总虚空界。心缘救摄三有众生。并欲护持。三世佛法。记云。以前白告情。令众知委。此正量处。举发前法。初则鼓令动转。次则举集在空。后则注入身心。领纳究竟。三法次第各有所主。由心业力。不思议故。随所施为。无非成遂。三番羯磨。并先策进受者。白告众僧。然后秉唱。寻文可见。

    (问。文云注入者。前既开导。圆发妙解。色心诸法。即性本具。究竟一相。清净湛然。若有一法。从外入者。不为圆妙。今之云入。甚乖圆旨。答。无始迷背。认为外物。今日开解。顿悟唯心。法本自如。悟故言入。故祖师曰。开示不由外来悟入。诚因内起者。是也。问。初则动转。次则举集。其相如何。答。既了诸法。唯我一念。一念动而万法动。一念集而万法集。但初犹运心作念。故云动转。次渐明照凝寂。故云举集。三则能所泯亡。微妙融会。故云注入。动集即性。事理一如。皆不思议故也)。

    诸文心境门第三

    诸文戒法门第四

    四科之前叙意总列

    事钞(中一)云。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受者法界为量。持者麟角犹多。良由未晓本诠。故得随尘生染。此既圣贤同有钦序。何得抑忍不论。直笔舒之。略分四别。一者戒法。此即体通出离之道。二者戒体。即谓出生众行之本。三者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受体。四者戒相。即此篇所明。亘通篇聚。

    资相(中一)云。何以不但释相。而总论四戒者。答。戒是一也。轨凡从圣名法。总摄归心名体。三业造修名行。贤而可别名相。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当知相者。即是法相。复是体相。又是行相。无别相也。若昧余三。直示释相。既无由序。不知所来。徒自寻条。终难究本。故戒体中云。人并受戒。少有明识。故於随相之首。诸门示现。准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后持犯。方可修离。圣意昭显。学者宜知。

    又(上一上)云。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有云。未受名法。受己名体。今谓不然。法之为义。贯摄始终。安有受己不得名法。须知下三。从初得号。是故一一皆得称戒。或可并以法字贯之。方显体及行相。非余泛善。问。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摄修始终。无缺剩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后。问。法之与体同异如何。答。业疏云。体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则法为能依。体是所依。不可云同。又云戒体者。所谓纳圣法於心[离-蹂+月]。即法是所纳之戒体。据此不可云异。问。行相何异。答。三业分之。

    齐缘(三下)云。问。即法是体。法体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体是无情。若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功。乃名为体。是故言法未必是体。言体其必是法。如药丸喻。药味各别。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丸体也。九非他物。即药成丸。虽异而同。虽同而别。如是知之。依体起用。即随行也。

    戒法体相

    资持(中四上持犯篇)云。问。事法是何。答。欲识事法。且对释相。即是戒本。一切诸戒。若通今钞。即是三卷三行。一切制法。若通祖教。即是一宗。大小部文。所诠行相。若通所宗。即是本律。始终止作之法。若通诸部。即五百十八。五部二部。大毗尼藏。若通佛制。则二千八万。乃至无量。若通诸境。则三世十方。数等尘沙。量同法界。若望佛佛道同。三乘齐奉。前圣后贤。相承不绝。即是戒法。

    示戒法功力

    (记云。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学者思之)。

    事钞(上一)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言戒法通被也。凡即人天内外两凡。圣即三乘圣位)。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虽通凡修。终是权摄。据本制意。出离为要)。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言已成者。谓此戒法。即三乘圣人。已修成之法。我虽在凡。法是圣法。因中果号也。既是圣法。岂容易而得。故云但令等。属令建志高远也)。但令反彼生死。仰厕僧徒。建志要期。高栖累外者。必豫长养此心。使随人成就(戒法无碍任机优劣)。乃可秉圣法在怀。习圣行居体。故得名为随法之行也(此显法体行相不可相离故也)。

    又列示诸义

    (中一钞云。就初法者。受缘已明。今略标举。显知由径。且分七门。一圣道本基。二戒有大用。三略知名趣。四具缘不同。五优劣有异。六重受通塞。七震岭受缘。时代不同。第一与前原教中叙教宗同。第三亦与原教翻名略同。第四亦与原教出家意同。同者不录。异者略引。又上七科并明戒法功力轨成之义也)。

    又钞(中一)云。戒有大用。诸佛立教。并有胜能(立教者。通语三藏。经论〔即〕断证功高。毗尼则住持最胜者。兼通者。经论亦列流通住持。毗尼亦彰绝缚元始。故云并有也)。明义各别(通示三藏)。理须略举(独标律也)。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除佛道外三圣六凡。并师於戒。若据戒本。三世尊敬。则佛亦师奉也)。诸行之归凭。贤圣之依止者。必宗於戒。故律云。如是诸佛子。修行禁戒本。终不回邪流。没溺生死海。又戒经云。若有自为身。欲求於佛道。当尊重正法。此是诸佛教。故结集三藏。此教最先。善见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有情色心。存亡依命。佛法兴废肉在毗尼)。毗尼藏住。佛法方住。故先结之。所以尔者。余经但泛明化迹(化迹即往昔因缘也)。通显因果(因果即三世报应也)。事随理通(融事归理)。言无所寄(忘言遗滞)。意寔深远。昏迷未达。虽欲进修。鲜得其要。多滞答相。由迷教旨。今戒律大藏。住持功强。凡所施造。并皆粗现。以人则形服异世。法则轨用有仪。住既与俗不同。杂行条然自别。由世随相有。法逐相成。便能纲维。不坠於地。又以法能资人。亲成众行。使人能弘法。故律云。以众和合故。佛法得久住。记云。世随相有者。此明世谛依相成立。由诸众生。不知空寂。但随虚妄。有为之相。乃有世间。故云尔也。法逐相成者。如来顺世立法也。如来说法。常依二谛。一依真谛。泯绝诸法。二依俗谛。建立诸法。今此律藏。建立持犯。灭恶生善。随情附相。引接初心。是以凡所制戒。并托缘生。随有开遮。皆防讥毁。故云法逐相也。

    约总相叹戒法

    又(序文)云。夫戒德难思。冠超众像。为五乘之轨导。寔三宝之舟航。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住持佛法。群籍於兹息唱。自大师在世。偏弘斯典。爰及四依。遗风无替。

    撮略诸文以叹戒法

    资持引标宗云。是汝大师。以能轨物也。或云人足。能有所至也。或云大地。生成住持也。道品楼柱。圣道所依也。禅定城郭。定慧所凭也。乃至如池如镜如缨络。如头如器。又智论中。如重宝。如命如肛。如鸟翅等。寻之可知。又篇聚中。先明戒护。具列八喻。如王小子。如月光。如如意珠。如王一子。如人一目。如贫资粮。如王好国。如病良药。又戒本序。如海无涯。如宝无厌。僧祇戒本。如猿猴锁。如马辔勒。广在经律。不复繁引。良以戒德高广。故非一物可喻。徧举诸像。各得一端。不能全似。

    五乘之本并由戒法

    又云。五乘者。人天声闻辟支及佛。能乘人也。五戒十善谛缘六度。所乘法也。乘此法者。必由奉戒。故以戒法。通为轨导也。然戒有四位。五八十具。若约钝根。通为世善。若论上智。俱作道基。故善生云。五戒甚难。能为大比丘菩萨戒。而为根本。故知四戒。皆导五乘。

    三宝住持全由戒法

    又云。三宝四种。一体理体。就理而论。化相一种。局据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时。功由戒力。运载不绝。故如舟焉。何以然耶。由佛法二宝并假僧弘。僧宝所存。非戒不立。如标宗中。顺则三宝住持。违则覆灭正法。又如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能令三宝不断等。

    详示戒法住持之相

    又云。谓剃染禀戒。入道次第。以至僧中。受忏安恣结说治谏。师资上下。行住坐卧。饮食衣服。众法别行。此诸事相。佛法纪纲。住持万代功由於此。唯斯律藏。委示规模。余藏非宗。故所不辨。故善见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曲论来致。备如中卷。

    佛在世时偏弘戒法

    又云。虽谈众典。然於毗尼。最所留意。故篇聚云。世尊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为。必以威仪为主是也。又经通余人所说。律唯金口亲宣。大权影响。但知祇奉。况余小圣。安敢措词。又复诸经。说有时限。律则通於始终。义钞云。始於鹿苑。终至鹤林。随根制戒。乃有万差等。具斯三意。永异余经。徧弘之言。想无昧矣。

    喻显戒法

    钞(上一)云。律(即法)海(此下并喻)冲深(竖深)。津通万像(横广)。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容而不杂)。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逸而不滥)。

    钞以喻明记约法合

    记云。初合竖深。远古诸佛。三乘圣贤。由戒资成。至于现未。展转无穷。故戒疏云。前圣果圆。后贤因满。引生来业。展转住持。众生无尽。戒亦无竭。即戒本云。如过去诸佛。及以未来者。现在诸世尊。皆共尊敬戒是也。二合横广。三义释之。初明徧境者。十方法界。依正二报。情非情类。无非戒故。二约禁业者。三业四仪。施为举动。三千八万。皆圣制故。三约资行者。万行由生。众善所住。三圣道成。率由戒捡故。合第三中。戒法弘通。九道师训。人收七众。趣该非畜(本宗通受五八)。摄济不遗。故云无外。然则或违重禁。教所不容。五众则坌污清流。必加摈罚。其余则入道无益。永障出家。若论治摈。实通诸篇。然对死尸。须约四重。即律序云。譬如有死尸。大海不容受。为疾风所漂。弃之於岸上。诸作恶行者。犹如彼死尸。众所不容受。以是当持戒。合第四者。谓止作持犯。随缘兴制。诠相浩博。喻若波涛。然篇聚重轻。犯缘具缺。定犯不犯。纤毫不差。众别行相。施造有仪。如非成败。无容滥托。如潮有信。法喻弥彰。律云。海有八奇特法。一一切众流。皆往投之。二常不失潮限。三五大河皆投於海。而失本名。四五大河。及天雨。尽归於海。无有增减。五海水尽醎。同为一味。六不受死尸。七多出珍宝。八大形者所居。此中略举。未必全同。

    示戒法优劣

    又钞(中一)云。由立此门。知戒是胜缘。入道之要。便能护持。无矢於相也。记云。前后六门。并单论别脱。此兼道定。还欲对显别脱功胜。欲释此门。先须略知。道定名相。初别脱对境彰名。定道从心为目。与定慧二心同时。故并言共。亦名为俱。其定戒者。成论离禅定为二戒。色无色别故。多宗合为一。俱不动业故。道戒或名道俱。道共无漏等异。此辨名也。二别定并有漏。道共唯无漏。别脱欲界业。定共上二界业。道共非三界业。此论体也。三别定通凡圣。道共唯局圣。此位分也。四别脱假缘受。定道随心发。此明因也。五别脱但随身。要期尽形故。定道名随心。生死不绝故。此示功也。略知如此。余如后解。

    钞引婆论云。木叉戒。佛在世有。希现故胜。禅无漏戒。一切时有。二有漏木叉。通情非情。宽故言胜。余二局情。狭故不如。三有漏木叉。从慈心发故胜。能为佛道作因。四木叉戒者。被及七众。绍续三乘。三宝三道。住持功强。余二无能故劣。五木叉戒者。唯佛弟子有。余禅戒者。外道亦有。记云。多论五种。初时。二境。三心。四功。五人。如次释之。初时希常者。以木叉。须佛出世。制方有故。余二纵非佛出。亦有得定证道之者。故常有也。犹如世物。希少则贵。常者不如故。二境中。木叉遮性通禁。余二但止性恶。故境通局也。三约□者。慈即大心。故是佛因。论云。禅无漏戒。不以慈心得。谓从智得。此专自利。即二乘心劣可知也。四明功有二。一摄生广。被七众故。二住持胜。绍续等故。五约人中。外道无无漏戒。故但举禅戒耳。以彼亦得色无色定故。

    钞又引善见云。具足木叉者。诸光诸山诸学(即三学也)之中。日光须弥学中。木叉最以为胜。若非佛出。则无有人。竖此法。

    ○论重受(记云此章所明。意令行者审己所受。更求增胜故也)

    有宗不立重受

    又云。六重受者。依萨婆多宗。戒不重发。亦不重受。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罗汉心中下品戒。记云。文列三种。并异四分。言不重发者。三戒永定。如下心受五。中心受十。本俗仍下(本俗即前五条乃俗人所受戒)。余五方胜。中心受十。上心受大亦尔。彼云。木叉戒者。无有重得。若微品心。受得五戒。后以中上品心受十戒。先得五戒。更无增胜。於后五戒。乃得增耳。不重受者。彼计一受即定。既不重发。更受不增。故不立也(五八十例亦不立。八戒当日不可重)。不重犯者。此据初篇同种为言。依本定者。本谓坛场初受也。婆沙论中。年少苾刍。得上品戒。以能起上品心受故。罗汉苾刍。得下品戒。以先发下品心受。后不增胜故。问。罗汉既发定共道俱。岂得不增戒。必不增者。那得圣道。如是思之。钞又云。若尔。何故戒有羸不羸耶。答。此对随行。不论受体。亦可作戒在一念。随心一品定。无作无非尽形故。随行有增微。

    (体既肥羸。理有增减。与上常定。义实相违。故以为难)。

    空宗许重受

    故成论云。有人言。波罗提木叉有重发否。答云。一日之中。受七善律仪。随得道处。更得律仪。而本得不失。胜者受名。其七善者。谓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禅戒。定戒。道共戒也。记云。重发出彼第九七善律仪品。具云。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仪。即日受优婆塞戒。是第二律仪。即日出家作沙弥。是第三律仪。即日受具足。是第四律仪。即日得禅定。是第五律仪。即日得无色定。是第六律仪。即日得无漏。是第七律仪(上云无漏。且据初果。下复统收二三四果。故云随得道处)。本得不失者。从前体增。为后体故。胜者受名。从后彰名。前名没故。问。重发重受。如何分别。答。重发据多戒。重受约一戒。若尔。论明重发。那见重受。答。由体重发。即得重受。以彼重受。一体发故。

    又萨婆多师资传云。重受增为上品。本夏不失(记云。此即多宗。余师之义。虽违己宗。乃顺今部。故特引之)。又引僧传(即梁高僧传。乃惠皈撰。今引求那跋摩传。钞中文略。令依坛经引之)云。元嘉十一年。有僧伽跋摩(此云众铠)。时号三藏法师。与前三藏(即求那也)同至杨都。为诸僧尼等。於南林寺坛。重受具戒。于时祇桓寺(祇桓即此土杨都寺名也)僧慧照等五十人。影福寺尼慧果等。三百二十三人。同从重受。有慧义法师。禀性刚烈。不耐谊黩。谓三藏曰。大法东流。传道非一。先贤胜哲。共有常规。岂独改异。何穆众望(资持引传云。有惠义法师。擅步京邑。见跋摩行重受事。谓为矫异。执志不同。与跋摩拒论等。大意是同。但坛经作之以文也)。答。五部之异。自此常理。相与弃俗。本为弘法。法必可传。何忤众情。又问曰。夫戒非可见之色也。顷见重受戒者。或依旧腊次。或从后受为始。进退之间。足致深疑。答曰。人有二种。故不一类。若年岁不满。胎月未充。则依今受为初。若先年已满。便入得戒之位。但疑先受。有中下心。理须更求增胜而重受戒。即依本腊。而永定也。又问。自誓不杀。身口已满。有何不尽。更重受耶。答曰。戒有九品。下为上因。至於求者。心有优劣。所托缘起。亦自不同。别受重发。有何障碍。五戒十戒。生亦各异。乃至道定律仪。并防身口。不同心业。有一无二也。如是云云(已上乃跋摩行重受事迹)。坛经又云。余以乾封二年。二月八日。及以夏初。既立戒坛。仍依法载。受具足戒。于时前后预受者。二十七人。并多是诸方。谓雍州洛州。号州蒲州。晋州贝州。丹州坊州。陇州澧州。荆州台州并州。如是等州。依坛受具。故引大略。非谬缘等(已上是南山行重受事迹。既有依承。今欲重受者。无足致疑也)。

    此土受戒元始 大僧受缘

    钞又云。七震岭受缘(记云。意明此土得戒元缘。令知所从。不妄承奉故也)。余闻有人言。此土受戒。先无从始。至今受者。少乖缘具。理得何碍。但作奉戒之心。莫非得戒之限。忽闻斯语。不觉喟然。岂以雷霆震地。聋者不闻。七曜丽天。盲者不见。既同管识。岂妄措言。故引用圣教(圣教指前第四门。今在原教门中引)。明白灼然。具缘成受。不具不得。此土受具。僧传显彰。纵缘境有滥。依法亦有明诀。如前卷中(前卷见受戒篇)。所言汉境受缘者。自汉明夜梦之始。迦竺传法已来(迦竺即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也)。迄至曹魏之初(自汉明至曹魏一百九十余年)。僧徒极盛。未禀归戒。止以翦落殊俗。设复斋忏。事同祠祀。后有中天竺僧。昙摩迦罗。此云法时。诵诸部毗尼。以魏嘉平年至雒阳。立羯磨受法。中夏戒律始也。准用十僧。大行佛法。改先妄习。出僧祇戒心。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亦善律学。出昙无德羯磨。即大僧受法之初也(记引云。后汉明帝永平三年。夜梦金人飞空而至。旦集群臣占之。傅毅奏曰。臣按周书异记云。西域有神。其名曰佛。昭王时生。穆王时灭。灭时此方午时天阴。大地震动。白虹一十二道贯於太微。竟夕至晓。穆王问於群臣。时扈多秦曰。西国圣人入灭之兆。千年之后。教法合流此土。王敕刊石。埋南郊天祠之前。臣算至今。正千年矣。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遣蔡愔等十八人。往西国求佛教。至月氏国。见腾兰。迎至洛阳。此土三宝之始也)。

    尼众受缘

    又云。比丘尼受具初缘。至宋元嘉七年。有罽宾沙门。求那跋摩。至杨州译善戒等经文。后有师子国尼八人。来至云。宋地未经有尼。何得二众受戒。摩云。尼不作本法者。得戒得罪(记云。此准五分十一众受。十僧之外。须一尼为和尚。方可行之)。寻佛制意。法出大僧。但使僧法成就。自然得戒。所以先令作本法者。正欲生其信心。为受戒方便耳。至於得戒。在大僧羯磨时生也。诸尼苦求更受。答曰。善哉。夫戒定慧品。从微至着。若欲增明。甚相随喜。且令西尼学器。更往中国。请尼令足十数。至元嘉十年。有僧迦跋摩者。此云众铠。解律杂心。自涉流沙至扬州。初求那许尼重受。未备而终。俄而师子国尼。铁索罗等三人至京。足前十数。便请众铠为师。於坛上为尼重受。出高僧名僧。僧史僧录。及晋宋杂录。故略出缘起。永为龟镜。

    诸文戒法门第四

    诸文戒体门第五

    约能领心明体(显心妙体妙。乃南山圆旨)

    事钞(上一)云。明戒体者。若依通论(论有二种。别解文相为释论。通明行相为宗论。今云通论即宗论也)。明其所发之业体。今就正显。直陈能领之心相(心相之言。有事有理。以己等语。即事心相。则思等语。乃理心相。以理融事。初后一如。微妙甚深。唯一不思议心相也)。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斯乃戒法体量是。今所受之法)。以己要期(尽一形寿)施造才便(决志立誓礼敬陈词)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息绝妄念)测思明慧(测即深广玄微之貌。思即行心也。发观缘境。皆。由此心明慧。即唯识妙观)冥会前法(心与戒法。由明慧故。微妙玄合。故云冥会。尘沙戒法。以心对望。故云前法)以此要期之心(重举前语。是纳体正要故)与彼妙法相应(要期之心。缘生无性。念念真如。无边戒法。无非实相。真如实相。究竟无差。故云相应。非二物相合。乃心法一如。故即经云。心纯是法与法相应。是也。问。测等四句语义似同。如何分异。答。初二句用观照。法文二句。智圆观妙。心法一如。此为异也)於彼法上。有缘起之义(法即妙法。缘即方便。妙法融通。随缘转变。故云起也。心明理显羯磨要缘正起纳究意之处也)领纳在心。名为戒体(领纳乃六识。在心即八识。领乃能受。体即所受。心乃所依。体乃能依。济缘云。造虽在六。起必因八。造以成种。还依於八等是也)。

    通辨作无作

    业疏(三下)云。一作者是色心。无作非色心。二作者初缘。无作后业。三作是运动。无作非故。如是长短强弱。性不均通。如涅盘云。戒有二种。谓作无作。是人唯具作戒。不具无作。是则名为戒不具足。又善生云。是十种法。或有作色无无作色。或有作色及无作色。如人手执极香臭木。记云。极香臭物喻善恶业。手执喻作色。放物有余香臭。即喻无作色。木喻无记业。但有执持。而无余气。对合可见。疏又云。所言作者。身口方便。造趣营为。名之为作。如陶家轮。转动之初。故心论云。作者身动身方便也。言无作者。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如成论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曰也。用斯两法。并有悬防禁非之义。齐名为戒。

    的示法体警於行者

    疏问云。人皆知受。所受是何。答。相传解云。受名圣法。由此法故。奉敬守护。净如明珠。能为圣道作基址故。记云。举果目因。以其能通圣道故。钞云。就已成为言名为圣法。复令受者。不自轻故。又云。知自身心。怀佩圣法等。羯磨经云。羯磨威势。众僧力大。能举法界圣法。置汝身心。疏云。圣法假缘。缘成法满。充正报也。记云。揽无边圣法。蕴有待凡躯。五分基成。三身体具。超凡鄙秽流。入众圣宝位者。其斯之谓乎。

    先示空有所计深浅

    疏又问云。经论明体。其相不同。四分一宗。当须定指。答。首题所出。可不知耶。此方盛弘。假实二解。成论所辨。正通四分。昙无德宗。杂心俱舍。乃解十诵萨婆多宗。记云。小教入道。不出四宗。一空二有。三双亦。四双非。今取此方盛行。故唯有二。言假宗者。彼明诸法。缘生故空。故名空宗。但有名字。故名假宗。又深取大乘空义。故名经部师。实法宗者。彼明我人等。假名是空。阴界入等。并是实有。亦名一切有宗。亦即毗昙部。疏又云。故律名色。眼识能见。异於毗昙。根能见也。诸有结正。并门何心。故云造善具三业。当审观其意。不同彼宗。身口七业。皆是色中有损益故。记云。既推心识有所分别。则显通深。但不谈七八。与大异耳。毗昙不尔。既不推心故唯根见。眼耳鼻等。为浮尘根。见闻觉知。即胜义根。二皆是色。唯意是心。又云。有损益者示彼所计。如善戒。持则体肥。犯则戒羸。罪业造则更增。忏则除灭。由有此义故立为色。因四大者。亦彼所计。能造是色。所造亦然。彼宗立色。不出斯二。

    通依诸论辨定名体

    疏又云。体谓业体。正是戒法所依本也(思愿要缘。揽法成业。故尘沙戒法为能依。业体无作为所依)。经论所谈。善恶业者名也。今述作无作者。业之体也。混名从体一也。离实谈名异也。多论陈体。教无教也。成实杂心作无作也。皆略名铨体。义说动静(动即是作。静即无作)。而难显其相。如诸尘也。今且依俙。如论两传寄之取状(下依两宗之论出体。故云如论两传)。

    先依本宗假名出体 作戒体(初示名义。并总举诸师。次或言下列示二师。各计出体)

    疏云。言作戒者。谓始坛场。终白四法。缘构成者。诸师约文有多解释(诸师即弘成论之师。并遵论文。所见有异。如下二师可见)。或言色心为体。故论说云。口业者。非直音声。要以心力助成身业亦尔。论其身口。乃造业具。非善恶体如无心杀人。不得杀罪。故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记释云。色心即总三业。拜跪登降是身。陈乞对答是口。此二并色。色不自发。要由心助。故两兼之。又云。皆但是心谓心王也。心王起意思。意思起身口。若离心王。三业无托。故三并无也(上并初师约论。正立色心为体。下文遮妨)。若解色为业体。十四种色。悉是无记。非罪福性何得名业。记释云。多宗所明。身口二业。悉判为色。故此攻之。五根五尘四大。为十四色。业取有记。无记非业(若据小教。不谈心业。如上初师。约成论义。善恶等业皆是心造。即本宗通大之义也)。

    有人言。以色声为身口业体。故论云。身口业依正四大。意业依心。若身业非四大为性者。意业依心。亦不应以心为体(若下反质。彼分三业。所依各异。身口既依四大。不应以心为体。下文正出体相)。故知身业以四大动。故名动为业。业即四大。更无别体。若论口业。四大相击。於中出声。声成音曲。有所表彰。以为名字句。还即此名句。为口作业。业无别体。用声作体(次师立色声为体。下问答。遮妨)。问。此宗(此宗即指成论)五尘。非罪福性。何得以色声为体。答。非外五尘及报色。不妨内方便色也。又云。一念色声。眼耳所得。非罪福性。相续色声。法入所摄。意识所得。是罪福性。故论云。名字句者。是法名声性。法入所摄(已上约五尘难)。记释云。瞥尔一念。见闻非业。即属色声二入。缘虑相续。则有成业。即落法尘。故云法入所摄。谓拜跪俯仰。为目所缘。陈词乞戒。为耳所属。故云意识所得(有云。三师匕证意识得者。谬矣。即受者相应缘虑也)。既为意得。关乎内心。即成记业。故云是罪福性。下仍引论。且证口业。是法名声性。谓是法之名句。声为体性。判归法入。明非心业(私难云。既为目缘耳。属则属二根明矣。何云意得。既关内心。成有记业。何非心业。请细详文为答明之)。问。若色为业体者。何故论云。口业者。非直音声。要以心力助成。答。声为业体。以心助成。名字句也。用此名句。即为口业。心是助业之因。非正业体(已上明违前心助难答中意。谓心可助成。而非正业也)。问。前言离心无思。无身口业。而心即思体。身口业起。亦不离心。应同用心为体。答。破外人义。思心同时而体别。故言心即是思。然心未必是思。思必是心故。又破外道。身口二业。不假心助。故说离心无身口业(已上违前心体难答中。约破外释通论文。谓论中离心无思等文。乃是破外。非正明体也)。问。第三羯磨竟时。身业相续。为眼意缘。可说身作戒体。依声名句业。不可相续现。非耳意所缘。应无口作体。答。身业依色现。青等眼所得。亦为意缘知。是身作戒体。语业依声发。无记是方便。非常为耳得。故至羯磨竟。远从要期生。说有二业体。又云。世相义断续。皆为成一受。前乞己告情。后加是众故。不容相续现。又解。身口得互造。前跪表言故。

    无作体(初正示体相。后引诸文证)

    疏云。无作者。谓白四所发。形期业体。一成续现(三羯磨竟。一剎那顷。即成业体。故云一成。从此已后。相续发现。故云续现也)经流四心(识受想行)。不藉缘办。任运起故。记云。谓此业性。任运增长。牵生感果。不由於作。自然而作。故名无作。疏云。三聚之中。非色心摄。记云。彼论立四聚。摄一切法。一色聚(摄一切色法)。二心聚(摄一切心法)。三非色非心聚(摄十七种法。名不相应行。无作当十七也)。四无为聚(摄三无为。虚空择灭非择灭也)。疏云。言非色者。既为心起。岂尘大成(五尘四大)。故言非色。五义来证。一色有形相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种异。三色可恼坏。四色是质碍。五色为五识心所得。无作俱无此义。故不名色(谓此业体既假缘成。实有体状。但离上五义。故云非色也)。言非心者。体非缘知。记云。谓无作业。体非觉知。不能缘虑与心体异。故号非心(古云。不可缘虑而知者。非也)。疏云。五义来证一心是虑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广略。五心是报法。记云。心具五义。无作反之。初非虑知。即是上义。二谓顽善。无有愚智。迷悟之异。故无明暗。三唯是善非恶无记。四唯一定。故无广略。谓意根为略。四心六识。乃至心数。则为广也。五是三业造起。故非报法(谓此业体。既从心起。实是心业。但无上五义。故云非心也)。

    引证非心

    疏成实论。如经中说。精进(是作)感寿长(现报)福多(无作增长)受天乐(生报)。若但善心。何能感多福。何以故。不能常有善心故。记云。人心不定。岂能常善。此显无作。一发已后。任运增多。不假心作。即非心义。疏云。又复意无戒律仪。所以者何。若人在三性心时。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无有作也。记云。意无戒律者。谓意思中。无有戒体。显是非心。三性心者。谓余善心。及恶无记。彼论云。若人在不善无记无心。亦名持戒。尔时无有作者。谓意入余性。无有造作。却名持戒。即知无作。任运常存。故名持戒。疏云。以无作由作生。今行不善心。何得兼起作又发无作也(上释尔时。无有作义)。由此业体。是非色心。故虽作恶。本所作业。无有漏失(上释三性。名持戒义。无漏失即常存义也)。

    引证非色

    又云。故彼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答。色等五尘。非罪福性。不以色性为无作也。又如佛说。色是恼坏相。无作非恼坏相。不可得故。不可名色。问。无作为身口业。身口业性。即是色也。答。言无作者。但名身口业实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业生。故说为身口业性。又无作亦从意生。如何说为色性。如无色界。亦有无作。可名色耶(生无色界天者。必因戒定无作之业。即显无作非色明矣)。

    通证非二

    又引涅盘云。戒者虽无形色而可护持。故知非色也。虽非触对。善修方便。可得具足。故非心也(此明无作。决然是有。恐谓体非形对。而不修奉。故两勉之)。十住婆沙云。律仪善根有二种。作者是色。无作非色。

    以作戒立色难

    又问云。色等是无记。无作善恶性。不用色为体。作戒善恶性。应非色为体。答。无作在后生。作戒依色灭。若是同时者。则是色无记。故灭已方续生。不用色为体。作戒与依色。同时体用生。不即不离故。还用色为体。记云。无作不与色俱。故不兼色。作戒与色同时。故须兼色。色为作戒所依。故云依色。色即是体。作戒为用。记无记别故不即。即体成用故不离。问。如上二师。论作戒体。并云心力助成。如何分异。答。前立色心。心能成业。身口是具。故心为正。后取色声。即色为体。假心兼助。故心为旁。问。二师并云。依宗立体。何以不同。答。二并据论。所见有殊。前谈心造。正取分通。后明色造。欲存小教。问。钞疏前后。并取初师。今出次解为取不取。答。初师深穷业本。於理为长。次解曲顺宗途。在教为当。今家从理。多用初师。欲辨教宗。仍通后解。问。一念相续。如何分异。答。瞥尔眼见。名一念色。重缘筹虑名相续色。一念属前眼根。相续属后意根。故云意识所得(声香味触亦然)。即知意根。通缘五尘。通归法入也。问。有犯则体羸。四舍则戒失。那云无恼坏耶。答。缺行故羸。本得无损。教权故失。业性不亡。此即成宗通深之意。问。无色天为有(色否。)答。小教但说大种粗色。彼天既无。故云无色。大教既谈识种细色。不妨彼有定果之色。余如别说。

    次依实法假宗出作无作体

    (初标章叙起下分六位。正辨作无作之体)。

    疏云。二依实法宗中分别二戒者。计非四分所通。然律中明五阴五相远近内外。亦有兼故。又重出也。俱是佛教。机执不同。五百身因无非正说。今为六位。亦有兼者。记云。以浅不通深。深得兼浅。所以假宗亦谈实法。受戒犍度。佛为五比丘。广说五阴。乃至一切色。过去未来现在色等。俱是佛教者。记云。方便之教。理非一定。机执虽异。佛意常融。故此明之。不妨两是五百身因者。如涅盘说。五百比丘。问。舍利弗。佛说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汝等各正解脱。自应识之何缘问耶。有比丘言。我未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复有言无明行识。乃至五欲即是身因。如是各各自说己所解已。共往佛所。舍利弗白佛。如是诸比丘。谁为正说。谁不正说。佛言善哉。一一比丘。无非正说。

    疏云。初有为无为分别者(色心等法皆名有为)。二戒俱有为。非三无为也(三无为如前说)。由假缘成。得彼业体。四相所为。有失坏也(四相即生住异灭。或可。即指能造四大)。

    二就有为三聚分别(彼宗亦立三聚。但无作收色聚。与成实异)二戒俱是色聚所收。以身口七业。皆色损益。若以心为业者。心念杀盗。亦应犯故。其实不尔。但以小机力劣。不约心论。且就身口。发无作体。还防身口。粗见业非。故涅盘云。从於身口。获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本所受戒不名漏失。又心论云。无作假色。牟尼所说等。记云。问。前引涅盘。虽无形色。以证非色。何以相违。答。经收众计。前后不定。但执则俱非。了则皆是。不足疑也。问。心论假色。从何得名。答。即如下云。如法入中。无作假色。此谓对前五尘实碍之色。故名假耳。问。天台菩萨戒疏。出戒体云。不起而已。起则性无作假色。与此何殊。答。彼明直性随缘变起全性成色。对真名假。名滥体别。不可混同。问。假色与下细色何别。答。若比心论。则名体俱别。若对戒疏。则名别体同。由心所造。善恶业种。微细难知故名细色。

    三就色聚三色分别。此十一色。义束为三。如身色等。为眼所属。名可见有对。如五根四尘。名不可见有对。如法入中。无作假色。是不可见无对(六尘五根名十一色。色尘一种见对两具。五根四尘九色无形。故不可见。根尘相偶。故云有对。法尘中色见对俱无)今此二戒三色所收(身作戒初。色收口作戒。次色收身口无作。后色所收)身口色声。二法业性。俱作戒体。非余八色(谓作戒体。乃属色声。非五根及香味触之八也)。二无作者(身口无作)。同用第三。无对为体。故心伽二论云。身作可见有对。口作不可见有对。身口无作。俱不可见无对。所以名无对者。有对有三。如五尘五根。障碍有对。二五根七心。境界有对。三能缘心。所缘有对。出过此三故曰无对也(障碍约十色体质各局。境界约根识取境不滥。缘对取心识。缘虑筹度。欲显无作假色之体。一非障碍实质。二无取境功能。三非缘虑筹度。但为戒体假色。微隐难知。所以此三表而出之。广义如别。兹略引示)。

    四就色声本报方便分别。身口作戒。以方便色声为体。就前身作是方便。而非报者。故心论云。身动身方便故。由报色鼓动方便。方便感二戒也(本报即四大。方便即四大动用。此但简二作。若无作色。如下自见也)。问。如何分别。答。亦一异也。鼓动报身成方便色如屈伸跪拜。何有异也。又解。不一有三别。任运酬因是报义。长矩高下是方便。报色唯无记。方便通三性。报由往业生。方便由现起。如水波喻湿动之相。可以明也。问。方便以报为体。现色是无记。何得说记业。答。色无善恶。从方便缘。故说善恶。若尔。经云何言。善恶二心起时。则善恶二色相现者。心论又云。以清净心。动身口色。答。从缘两现。不妨彼报。体是无记。由心善恶。方便转现。如刀照面。长广不同。像转纵缘。而本面不改。体虽无记。不无相善。顺上文也。言口作戒。唯是方便。以声非报法故也。二种无作。非报非方便者。以从作戒起故。作戒既非报是方便。明知无作非二色。故涅盘云。非异色因。谓非报也。以报是方便色因。方便非报。故说为异。言不作异色因果者。谓非方便色也。以方便是报色之果报非方便。故说为异。是以解者。云非二□。又人解云。如涅盘说。菩提王子。意疑比丘。余□□□。何不失戒。佛答非异色因等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本受不失。唯就方便色中辨之。非异色因者。非受中作也。以作但一念故。不作异色因果者。又非随行作无作也。以俱短故。既非此二。明是受体。无作形俱。纵入余心。不名失戒。即心论解无作云。如善受戒。秽污无记。心现在前。故法随生。不名漏失。

    五就方便色声。三性分别身口色声。局善非余。如论文。以善净心。动身口故。名善作等。然初色中。有二十种。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此十二色。俱无记故。高下长短。方圆□□□之八色。通三性也。身作戒者。唯取后八。来往跪□□收善性。就三声中。简不受声。如风铃等。体唯无□□□业性。取余二声。谓因受声。如言令等。及因俱□□击鼓等俱通三性。今取善声。为口作体。言无作者。通於二性。无记非业。局论禁警。唯局善性。

    六始终分别。此善作中。义通始终。核论成业。据终非始。以从请师。至二羯磨。□□未畅。善而非戒。第三唱已剎那思满。即善是□□□切善作。尽是戒不。答。律仪所摄善作名戒。自□□□但单称善。不名为戒。又解云。始终通收。并作戒□□一念。前缘不如。亦应感戒。然既不尔。故知通□□□口色体。为发戒缘。身作色者。始终相续。为眼所□□止之业。非耳所闻。若唯第三。当时无声。应无口作。故知通缘。至三说满。论家克取。成就为言。有人云。唯第三法。一念而得。不妨身相。表口业故。今解戒是有为缘成之法。不请不乞。后戒无从。理须如前。通始终也。故光律师。因立三喻。如麝如轮。如独乐也。桑榆报色也。匠治方便也。与绳俱转作戒也。废绳独转无作戒也。善生经中。亦同斯喻。上通为言。作无作戒。俱□□体。故涅盘云。戒有七种。从於身口。有无作色□□□云。是十种法。或有作色。及无作色。谓有庄严。□□□者。或有作色。无无作色。谓无方便。及成已者。□□□多云。初念戒色。第二念知色等。故知俱也。问。无□□对复非可见。云何名色。答。不以见对。用解於色□□名为色。无作虽非见对。然为四大造。更相障碍□□可分。故名色也。记云由能造是碍。故所造业。身□□声。善恶无记。体性各异故云更相障碍。历然不□□云据所可分。问云。无作是色。色即是碍。复对□□□是障对如何上言。出三有对。答。障对有二义。□□□所俱对色故。二者能所两缘俱障碍故。如眼□□□不闻声。故名障碍有对。无作不尔。虽对意根□□□碍。色非色别。故非障对(已上依二宗出体欲显空有不滥故也)。

    次列当世异执

    疏云。三列异执。自金河已后。名教互张。五部十八。随机而举。各谓指南皆通经论。年代绵远。余执渐离。唯婆多正量。上座大众。斯之四宗。今盛西域。此方所传。四部乃翻。今时弘者。昙无德部。萨婆多部。最为段矣。(殷乃盛也)然诸讲士。偏竟不□各尚学宗鲜怀通量。自晋南迁。迄于陈世。释门义□□师成实。彼土传律(祖师居京兆。故指江南为彼也)偏弘十诵□□□□。出有部体。中原扰攘。声教奔飞。元魏高齐。□□□论。便依多杂。出四分体。后有硕学。通观两宗。□□□体。各用开律。略叙其说。须得本致。故法正部□□□作是色。何故杂心界品云。无作虽非碍。以作是□□彼亦说为碍。如影随树动。又业品云。形质名为□□作亦非色。彼部通曰。言无作非碍非色者。不同□□□见有对色碍。故言非色非碍。非不是无对色碍□□□无作。虽非色碍。谓是非色碍者。即界品云。过□□□非碍。曾碍故。未来色当碍故。现在微尘虽非碍□□□则碍。岂以微尘不可触。而得名非色。然则微□□微色。即是微碍。故知非者。谓非粗现之色碍□□□法执。次明迷执。如戒一受。愿行须同。焉有受依□□随行实教。故神洲一统。约受并诵四分之文。及论随行。皆依有部行学非唯体相乖各。亦乃缓急随情。至於戒体。理事不同。如昔光师依理明体。谓此圣法。能为道务。如钞所显齐末立体。即受五缘。由此体具。便感前法。此则说缘为体。河北魏部。虽依法数。正解四分。偏广多宗。江南晋师。崇尚成实。依论出体。用□□诵。斯并宗骨颠倒。理味差僻。摘揣过滥。何可胜□(□法执者。乃以空为有以□为空。不晓空有宗旨。浅深乃殊故也。言迷执□□□己见强生构立。非但出体或理或缘。亦且行□□□受体故也。问。江南晋师依成实出体。通於十□。□□前云。以假名宗出有部体是同。则二执何异□□□於教法执空为有。后於受随迷昧不达。前后□□□殊则二执立义乃别请□□□)。

    记云。唐朝怀素还依□□色为体。近世霅川岳师。融会假实以为一见。乃□□论。非色非心。还即是色。钞文既云。非尘大之色□□。是细色耳。且空有两宗。竖义立体。迭互斥夺。□□□反。如何和会。以为一见。若体不异。何用分宗。又□□云细色。不知细色是何等物。问。彼据天台妙□□□论人云。色是无教法。不至无色界。岂非成宗。□□□色。答。此乃成论诸师。牒难有宗之语。谓若以□□□教。则应不至无色界。无教既至彼天。则显非□□□不究本文。妄引为据聋瞽来学。为害甚极。

    立正义

    (问下列三宗。何为正义。答。三宗皆正义也。所列空有。为在决显。但能决之义。在昔未知。并出今家。岂非皆正义耶)。

    疏云。四立正义。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於心[离-蹂+月]。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后依体起用。防遏缘非。今论此法。三宗分别(此法即□□戒体克实论体本唯一法前二□□昔计意任就计决显后立圆宗故统会之则显□□本无分别但叙昔立今对古考体故云三宗分□□利即圆义盖出祖怀也)。

    记云。纳是能受之心。圣□□所受戒。能所相冥心法和合而成於业。揽法为□□□基本故名戒体。体充正报。心为总主。故云心□□□则心为能纳。法为所纳。受已则法为能依。心□□依。

    有宗 先□□示体

    疏云。如萨婆多二戒同□□彼宗明法。各有系用。戒本所起。依身口成。随□□□。通判为色。业即戒体。能持能损。既是善法。分□□□。感生集业。其行在随。论斯戒体。愿讫形俱。相□□□。善性记业以能起随生后行故。记云。各有系□□。□三界系。欲界粗段四大。色界清净四大。所造□□。□感之果。此是色法。无色界天。非四大造。则无□□□。无四大造色。不妨彼天。亦有果色。故杂心问□□□界何故无戒耶。答。戒者是色。彼中无色。无四大□故。若彼有四大者。亦应有戒。彼宗计戒为色。故说彼大无戒。成宗计为非色。故说有戒。

    疏引律显正

    (前誊彼计。□止决显。彼云。假色但非尘。对今指细□。□是心种。显彼虽得色。名未知色义也)。

    如律四分明业天眼所□□色恶色。善趣恶趣。随所造行。如实知之。以斯□□□明业体。是色法也。记云引律即本律受戒犍□□□如来成道。始得三明(宿命天眼漏尽)。天眼中云。菩萨□□□定意清净。结使已尽。以清净天眼。见众生生□□□(果报)善色恶色(业相)善趣恶趣(因中果相)。若贵若贱(善□□□贵贱此因□□□差别)。随众生所造行。皆悉知之。即自察知。此□□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邪见诽谤贤圣。造邪见□□身坏命终。堕地狱畜生饿鬼中(此释上恶色恶趣等)。复观□□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正见不诽谤贤圣造□□□报。身坏命终。生天上人中(此释善色善趣)。是谓见众□□□□等。即如律中佛诃目连。不应以天眼观人□□□诵多论。亦同制之。又十诵云。天眼观犯罪比丘□□两等。并谓彻见善恶色故。至於鬼报五通。世俗。□□尚有见者。况圣人修得天眼耶。若此明色。乃佛□□诸论牟分未穷斯意。况弘论者。罔测可知。

    斥前诸说

    疏云。如上引色。或约诸尘。此从缘说。或约无对。此从对说。虽多引明。用显业□□此色体与中阴同。微细难知。唯天眼见。见有相□□恶历然。岂约尘对。用通色性。诸师横判。分别所□□□业量。意言如此记云仍举中阴。例显业色。无□□□□类亦同之。中阴亦名中有。谓六趣之外。幽阴□□□□至前趣。在死生之间。故名中阴。有云极善□□□□趣生。非善非恶。四十九日。堕在中阴。形如□□□并小论。一途之说。若准中阴经。岁数久近不定□□大小各殊。应知中有。亦是报处。但由小教。不谈□□故非趣摄耳。如来由此说业为色。诸师不晓□□□□□□□□□□假宗业依心起。故云□□□□□□□□□□□□辨业答。若就宗限。实□□□□□□□□□□□□深决浅。故不局名教□□□□□□□□□□□□所见。那得谈体。却云□□□□□□□□□□□□谈非色。正符宗意问。□□□□□□□□□□□□约何立色。答。如上已辨□□□□□□□□□□□宗假色何异。答。彼对诸□□□□□。

    假宗

    疏云。二依成实当宗分作□□□□□□□□□□中。分通大乘(小中说大。乃□□□□□□□□□□机获益之者□□□□□□□□□□无德智与教合。揽为宗□□□□□小中以教局故不敢直□□□□□)□□□□□□故胜前计。分心成色。色□□□□□□□□□□□色心为体。是则兼缘显□□□□□□□□□□□色心。无作后发。异於□□□□□□□□□□□□言分通者。四分部中。□□□□□□□□□□□□况明心造。超过有部。□□□□□□□□□□□□则内外色报。率由心□□□□□□□□□□□□是心。色是依报等者。若□□□□□□□□□□□为正。若因果相望。则色□□□□□□□□□□□报之色。显正即正因之□□□□□□□□□□□相从。次辨无作。反作为□□□□□□□□□□□法体虽有而非色心。□□□□□□□□□□□□故云强也。□□□□□□□□□□□□□□□□□□□□□约义考□□□□□□□□□□□□(□□□□□□□能□□□□□□□□□□□□□□□□□□□离□□□□□□□□□□□□□□□□□□□回则□□□□□□□□□□□□□□□□□知且□□□□□□□□□□□□□□□□□□非二□□□□□□□□□□□□□□□□□义为□□□□□□□□□)。

    疏云。考其业体。本由心□□□□□□□□□□□冥昧止可名通。故约色□□□□□□□□□□□不得。不知何目。强号非□□□□□□□□□□□是种子能为后习。何得□□□□□□□□□□□要期是愿。愿约尽形。形□□□□□□□□□□□功由心生。随心无绝故□□□□□□□□□□□来招乐果。记云。此问□□□□□□□□□□□□识种。识既常存。种则□□□□□□□□□□□□思即缘境之心。愿谓□□□□□□□□□□□□谢。思无限齐。故种子□□□□□□□□□□□□超前。问。两云。强目是何□□□□□□□□□□□今取通意识达体貌。即□□□□□□□□□□□问。此中后习。与前实法□□何异。答。彼明业为集因此示种能重习。委如下□□□传律。皆以戒体为难。虽祖训坦然。奈后贤□□□□则和会二非还同细色如前已破。增辉谓□□□□乃是聚名毕竟其体是何法耶。答。种子。义□□□□祖师谈种。乃渐入大乘。后又有人立为思□□□□录。谓非色非心名下即体。仍破增辉。名外别□□为骑牛讨牛。今详诸说。俱违祖教霅溪则全迷□□余师则不辨大小。且识藏种子非小教所谈故□□圆教。始可言之。诸师乃以四分二非。即是种子。□□大小相乱耶。若可直示。四分宗师。皆是四依。岂□□知心种之义何用别立二非号耶。又若此宗便□□子。后立圆教何为。又使假宗但有空名。而无实□□慧虽不能究出体相。而斥诸家骑牛讨牛。深有□□□谓若在假宗。定以二非为体。约后圆教。可□□□□资持云。二明本宗成论过分小乘。教虽是□□□□道虽通大乘。非全大乘。比前为胜望后还□□□□体。两楹之间。初明作戒。色心能造。色是本教□□过分。及论所发。非色非心。非色过分。非心本教□□所谓。昙无德师。覆隐法藏戒疏亦云。包括权实□□在兹。若论作戒。犹可循文。独兹无作。历代沉丧□□□□□□□□□□□别。一对作释。如上成宗□□□□□□□□□□□假色心。无作后发。异□□□□□□□□□□□□简教释。非色简小。非□□□□□□□□□□□□是具。无作名非色。即对□□□□□□□□□□□本宗作戒。五遣疑释。□□□□□□□□□□□□非色。及解无作。乃云心□□□□□□□□□□□其体。既是心成。体岂他□□□□□□□□□□□是权。体宁从实。且如成□□□□□□□□□□□六识妄心。是以非色。则□□□□□□□□□□□缘虑。良由善性记业比□□□□□□□□□□□究论体貌。实唯心业。但□□□□□□□□□□□耶故言非心。(问自入正□□□□□□□□□□□皆已知实□□□□□□□□□□□显虽皆克实但且顺计□□□□□□□□□□□□但决体教行末融故□□□□□□□□□□□□□教决空有之律乘即□□□□□□□□□诸行即是妙行使机□□□□□□□□□)□□□□圆教□□以大决□□□□□。

    疏云。后约圆教。明戒体□□□□□□□□□□□始随妄兴业动与妄□□□□□□□□□□□□心。不得随妄。还沦生死□□□□□□□□□□□者。便命召之入圣戒数□□□□□□□□□□□本。乃就傍缘。广开衢路□□□□□□□□□□□明一切诸戒。皆我心业□□□□□□□□□□□别有戒众生业无量故□□□□□□□□□□□尽。当知二百五十。三千□□□□□□□□□□□始等者。叙教本也心为□□□□□□□□□□□业习妄既久。动便随□□□□□□□□□□□□本。若非佛教。何由思反□□□□□□□□□□□业已息。苦果亦倾不沦□□□□□□□□□□□至云。初唯三语。后加白□□□□□□□□□□□境制。受从境发虽云缘□□□□□□□□□□□(故律等者。并叙小机。小□□□□□□□□□□□□须假傍缘制乃唯心受□□□□□□□□□□□□□□□□)□□□以智决愚□□□□□□□□□□□□□□(□□尘沙万境□□□□□□□□□□段开教文□□□□□□□)。

    疏云。愚人谓异。就之起□□□□□□□□□□□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有此。记云。言愚人者谓□□□□□□□□□□□亦随之。假名字说。通论□□□□□□□□□□□二僧祇计为心。三成宗□□□□□□□□□□□(据第六能造以明所造□□□□□□□所明心种此依章安涅□□□□□□□)□□□□致使灭后分宗各计。故□□□□□□□□□□□诸比丘便说为色。或说□□□□□□□□□□□不解我意。(谓不知佛方便说故)智□□□□□□□□□□□情与非情。二谛等境□□□□□□□□□□□□心作。则一切唯心。既达□□□□□□□□□□□摄心反照。但见一识。识□□□□□□□□□□□造黑白业成善恶报。故□□□□□□□□□□□有彼此也。无始不了徧□□□□□□□□□□□是故如来如法界境。制无□□□□□□□□□□如淫盗等。岂别有戒。纵妄□□□□□□□□□□未受已前。恶徧法界。今欲□□□□□□□□□□故戒发所因。还徧法界。又□□□□□□□□□□水虚空五并无边。戒亦同□□□□□□□□□□□□□□□解既圆明纳□□□□□□□□□□(□□□□□□机教俱□□□□□□□□□□□□全修即□□□□□□)。

    疏云。欲了妄情。须知妄□□□□□□□□□□□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已发大解。此明修证。先□□□□□□□□□□□积恶时深。虽达唯心。卒□□□□□□□□□□□故云佛所制戒。如猿着□□□□□□□□□□□死流发定慧力菩提基□□□□□□□□□□□并由斯迹。舍此修道。枉□□□□□□□□□□□矣作法之言。通收始终□□□□□□□□□□□境。发动胜心。此心反妄□□□□□□□□□□□起。即如钞云。以己要期□□□□□□□□□□□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熏。犹如烧香。熏业秽气□□□□□□□□□□□成业。业圆成种。种有□□□□□□□□□□□□冥伏。妄念不起。此无作重□□□□□□□□□□识是所依处。亦是所熏□□□□□□□□□□□也。善即简恶。种子是喻。如□□□□□□□□□□义。一从众缘生三体性各□□□□□□□□□□长。五含畜根条。华叶等物□□□□□□□□□□遇时开绽。八子果不差。□□□□□□□□□□□作具此。故以比焉。然种□□□□□□□□□□□四趣为恶。余六是善。次□□□□□□□□□□□三就圣中。三乘是偏是□□□□□□□□□□□文唯简恶。若望人天。是□□□□□□□□□□□行者当知。本所受体。即□□□□□□□□□□□揵云。如来功德庄严之□□□□□□□□□□□法华云。佛种从缘起。即□□□□□□□□□□□否。答。名通体别。由彼不□□□□□□□□□□□非色。故杂心云。调达造□□□□□□□□□□□种名。不专大教。问。大□□□□□□□□□□□□变造。则大小皆同。但□□□□□□□□□□□□不示所依之处。是故□□□□□□□□□□□□今明唯识。则发起有□□□□□□□□□□□□俞。浪从海起。还没海□□□□□□□□□□□□者。不起而已。起则性无□□□□□□□□□□□经生不灭。良由於此。问□□□□□□□□□□□必有同异。当自寻之。问□□□□□□□□□□□若不须受。即应纳大判□□□□□□□□□□□为重发否。问。性无作假□□□□□□□□□□□可相滥。

    资持云。三圆教者。即□□□□□□□□□□□□以祖师。深取大乘圆□□□□□□□□□□□□场受体。意使修持。投□□□□□□□□□□□□明梨耶。随缘变造。含□□□□□□□□□□□□依八起。即异小乘。纵□□□□□□□□□□□□色体别。二明所发。即心□□□□□□□□□□□心无绝。如楞伽中。识海□□□□□□□□□□□无别浪还即海水。能造□□□□□□□□□□□(戒体。即是心识。何则圆□□□法法唯心。岂有戒体。而□□□)□□□□□□□□故说为色(上召戒体。即□□□□□□□□□□□□色真如。到色□□□□□□□□□□□□得色实释论受所引□□□□无作假色与今种色□□□□)□□□□□□□□故说非二(今云非二。与□□种。故云非色□□)□□□□□□□□□便。悟入为先。(前列诸□□□□二各局□□□□)□□□□□□□(□□非二。究竟一实。随召无在。不妨悟入)大小□□□□□□□□(□□□□□□圆意见下二门)。

    二戒先后

    钞云。初解云。如牛二角□□□□□□□□□□□戒。俱有二教。第二念中□□□□□□□□□□□故善生云。世间之法。有□□□□□□□□□□□像等。

    业疏云。今解一时。非先□□□□□□□□□□□本登坛。愿心形限。即□□□□□□□□□□□□云作时具无作是也。□□□□□□□□□□□□作。此与作俱。非乖俱□□□□□□□□□□□(□□潜发。二并为因)二果时无作□□□□□□□□□□□□是形俱。方为本体。以三□□□□□□□□(□□□□□□竟故)三果后无作以通形□□□□□□□□(□□□□□□二念已去分二。即初念□□□□□□□□□□□□通三。即前二念异因时□□□□□□□□□□□□)。

    八种无作(□□□□□□□□□□□□□□□□□□□□)

    业疏云。通叙诸业。依□□□□□□□□□□□□作。随作善恶。起身口。□□□□□□□□□□□□止。能牵於后。不由心□□□□□□□□□□□□作。余七例尔(虽与作□□□缘构。故云□□)□□□□□□□□□作。如今所受。善恶律仪。□□□□□□□□□□□量。随心任运。三者要期□□□□□□□□□□□心所期。如誓而起。亦名□□□□□□□□□□□从愿生。如人发愿。设会□□□□□□□□□□□者异缘无作。如身造口□□□□□□□□□□□作。如无作品云。教人杀□□□□□□□□□□□事也。六者事在无作。论□□□□□□□□□□□若作僧坊。及以塔像□□□□□□□□□□□□一前事毁坏。二造者□□□□□□□□□□□□善例恶。可以相明。如□□□□□□□□□□□□业恒续。七从用无作。□□□□□□□□□□□□施主。得无量福。如是随□□□□□□□□□□□业。与前作俱。有可等异□□□□□□□□□□□同时。随义而别。且如持□□□□□□□□□□□律仪为形俱业要誓常□□□□□□□□□□□异缘前受行之。又是□□□□□□□□□□□□不亡。即名事在。随作。

    心俱。故举一缘便通□□□□□□□□□□□□随心无作。入定慧心无□□□□□□□□□□□定入道。有禅无漏律仪□□□□□□□□□□□入常有。常不为恶。善心转□□□□□□□□□□入本(戒禁身口为支定□□□□□□□□□□□□为本入禅时不住□□□□□□□□□□□□乃至四禅四空迭论粗细)得发无作。□□□□□□□□□□□然。出入常有。虽在事乱。□□□□□□□□□□□定慧。随生死心。恒有无□□□□□□□□□□□不尔随形非心。故经云。□□□□□□□□□□□矣。

    僧体

    (僧儿□□□□□□诸□□□□□□□)。

    业疏(一上)云。有人言。依诸□□□□□□□□□□□成人。人为别用。四人□□□□□□□□□□□□合以不隐没无记为性。□□□□□□□□(□□□□□□报法。是僧之体。上论实法为体)疏(同上)又□□□□□□□□□□□揽指成举揽阴成人。人□□□□□□□□□□□为僧之体。而用无别体□□□□□□□□□□□业。无别有体。还以色声□□□□□□□□□□□律本文。不就义理明□□□□□□□□□□□□由彼成实。正宗四分。□□□□□□□□□□□□未全宗途。揽指成拳□□□□□□□□□□□□体。阴聚为人。望阴是实□□□□□□□□□□□人。实法自体。无记非用□□□□□□□□□□□指成拳。拳能挥举。五行□□□□□□□□□□□为同为异。答。实法成人□□□□□□□□□□□既别。何名是体。答文云。□□□□□□□□□□□乎。上云。人假为体。且偏□□□□□□□□□□□依律本。约数明体。谓一人□□□□□□□□□□清净无非法相。便成僧体□□□□□□□□□□足数。虽举不成。故僧祇□□□□□□□□□□□诵云。清净同见。是名为□□□□□□□□□□□辨体。则五人十人等。□□□□□□□□□□□□列。如心念口言。即以□□□□□□□□□□□□以前证者为体。或能所□□□□□□□□□□□羯磨。能所不定。若前有□□□□□□□□□□□法。同界成僧。便无所为□□□□□□□□□□□四人为体。以三人已下□□□□□□□□□□□人若过。杂心云。四人名□□□□□□□□□□□三人已下。辨法未尽。四□□□□□□□□□□□故独名僧(上局约四人□□体。下明今□□□)□□□□□□□□□通塞。俱非尽办。应不名□□□□□□□□□□□法者。何得不名。秉法之□□□□□□□□□□□为众。止是数收。四人已□□□□□□□□□□□僧体。核论附法。弘在三缘□□□□□□□□□□界尽集。心念众法。辨与□□□□□□□□□□□用为体。(心念说恣筹花□□□□□僧一同大众。故□□□□)□□□□□□上虽约义从用。就相随□□□□□□□□□□□假法成。乖法则百千非用□□□□□□□□□□耶。修六和敬。令僧不断。故□□□□□□□□□□法为众德之基。同受故□□□□□□□□□□□虽复同戒。必同见慧。□□□□□□□□□□□□法。两各得成。故见异法□□□□□□□□□□□须同。邪命利乖。财法□□□□□□□□□□□□至於时务成济。要以三□□□□□□□□□□□和也。应与欲者。谓心和□□□□□□□□□□□三体能顺。三和。随务成□□□□□□□□□□□德用。以辨僧体。(上约德用明体)□□□□□□□□□□□云。僧和以非色心为体。□□□□□□□□□□□故。如律云。僧者四人□□□□□□□□□□□□事辨破体。论云非色□□□□□□□□□□□□揽四以成僧。四外无□□□□□□(□□□□□□□□□□□□者。即目人假。是非二□□□□□□□□□□□□□如何。答。彼乃对前实□□□□□□□□□□□□□体。又复用即德用人□□□□□□□□□□□□□谈假必兼能方济前事□□□□□□□□□□□□者。如济缘云。且偏举耳)。

    羯磨体

    (□□□□□□□□□□□□□□□□□□)。

    业疏云。然此教法。正据□□□□□□□□□□□繁。今但克相以论。实唯□□□□□□□□□□□以声相相续。善色为体。□□□□□□□□□□□(声是不可见有对色故)又见。今依□□□□□□□□□□□相明体。谓心念法。对□□□□□□。

    界体(昔□□□□□□□但□□□□□□□)

    疏(同前)云。有人言。定有□□□□□□□□□□□□无作。若作善事。发善□□□□□□□□□□□□记者。不发无作。地是无□□□□□□□□□□□不起。地是依报。何得不□□□□□□□□□□□标内。皆有业力。事钞□□□□□□□□□□□□不相及。资持云。不与地□□□□□□□□□□□不合故。非不及者。界□□□□□□□□□□□□见云。依相结已。后失□□□□□□□□□□□□失界。乃至云。若人结□□□□□□□□□□□□所。於中竖阁作法者□□□□□□□□□□□□云。结界之地。随其限□□□□□□□□□□□□毁。

    诸文戒体门(终)

    律宗会元卷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