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最新章节!

    圆觉道场修证广仪卷第十一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十六上

    叹佛

    如来净妙色身。徧一切处。徧一切众生。徧一切法。徧一切国土。非至非不至。如来身无身故。为众生故。示现其身。以智光明。普照明故。令一切众生世出世间诸善根业。皆得成就。以无量事。普益众生。灭恶生善。破愚为智。常放无碍智慧光明。光照诸大菩萨。次照缘觉声闻。次照决定善根众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为作未来利益因缘。令成就故(云云)。至心归命。礼大方广圆觉经中。大光明藏。问凡圣顺觉。清净慧菩萨。

    於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愿为一切诸来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

    从因修习终於果  此义前来说已圆  次第修成诸位地  相承义理次应宣  净慧知时而白佛  蒙前善诲至安然  大众疑情皆已尽  更无义因可谘烦  只是要闻凡圣位  恐增上慢到心前  各知分齐勤修习  永免痴心僭圣贤  众生菩萨并诸佛  皆随顺觉觉无偏  所证所修何别异  致令凡圣各相悬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於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於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佛言净慧汝应听  差别无差不异明  圆觉本来诸行性(非轮回性。及五性也)  性中各有觉圆灵  随诸性起成差别  起灭无从(智起无来处。妄灭无去处)性本冥(冥者。凝然不变也)  於实相中唯自性  实无菩萨及众生  菩萨众生皆幻化  幻化灭时何所成(无别佛也)  如彼眼根不自见  本来平等离亏盈  众生不悟如斯事  未能灭幻但随情  灭未灭中妄功用  约斯便立圣凡名  从凡至圣成差别  大圆镜里见殊形  成佛自然其寂灭(若得如来寂灭随顺)  即无寂灭及能成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鄣碍。故於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权宗位地皆称实  实教始终是假名  此唱经文当信位  初从凡地入真灵  众生妄执身为我  爱我当耽外色声  曾不自知五蕴性  剎那生灭未尝停  忽逢善友心开悟  发明生灭本无生  即知旷劫虚劳虑  与他贪爱百经营

    (上明从迷而悟了。此下明依悟息妄。得悟净力。方名信位。即是初发起大菩提心也。若虽开悟。不顿发明。断劳虑心。亦无〔直〕入信也。虽有信而无根也。经云。若复有人。即知合此两势也。文阙一翻。故以一偈补之)。

    若人虽悟如斯理  劳虑依前偈徇世荣  此则未名入信位  风吹蓬转益缘轻(诸教云。十信未满。如轻毛随风。是此意也)  若复有人劳虑断  不将主宰更当情  便见无边法界净  用斯净相作圆成  即此解心为自碍  故於圆觉不通明  此是凡夫随顺觉  信根成就可修行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进修反覆推情知  克志频观觉性常  方见解心(为碍)犹带相  未闻佛地圣凡忘(见道位。虽是圣人。而不见圣凡相)  虽超信位能治起(第二注也)  犹拘(住)见觉在真肠(此病在真法身中。如人病在色身肠肚中也)  见者(觉碍为碍)未除还是碍  此於圆觉岂无妨  未圣超凡何所目  世尊呼彼作贤良(良即贤也。为押韵故)  至今共号三贤位(三名如次下)  此经摄要举宏纲(经中不列三十心也)  还须更览同宗教  梵网(戒也)华严(经也。皆卢遮那真身所说)始广张(广张三十也)  专慕圣流十发趣(十住也)  十般长养(十行也。下相对释此两名)十金刚(十回向也)  恒常住理(故名十住)方能趣(住理故。能念念发心。趣於圣道。故菩萨戒名十发趣也。二名皆通。故起信中。分别发趣道相)  长养圣胎十行强(修施等十行。方能长养圣胎。故戒中名十长养也)  回(回谓回转。向谓趣向)己向他(众生)凡向圣(菩萨也。又回事向理实际也)  由斯佛放膝轮光(佛於华严十回向会。放膝轮光。加会主菩萨。膝足屈申回转之处。表回向心矣)  十幢高耸(会主菩萨名金刚幢。同位十菩萨。皆有幢字。表高耸义)虽(虽纵夺之词。生起下句。虽超前位。未及十地也)坚固(坚固者。金刚义也。由三回向故。行解坚固。堪入圣位。是以戒中。名十金刚。仁王经中。名十坚也)  未登十地圣人乡  既是贤人随顺觉  立名贤位始相当(此经但云未入地者。随顺觉性。不言贤位。诸经又云三贤故此二句。会通二意也)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鄣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初二述加行位为入道之由

    因能回向心寥廓  加行精勤入圣流(暖。顶。忍。世第一等四法。是加行入圣近方便也。此法依四寻伺四如实智。初后位立四寻伺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徧知此四离识。及识非有。故名实智。名义相异。故别寻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燸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行相故〔明〕得名。即此所获道火前相。故亦名暖。次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於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故亦名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如是燸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於能取识。印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於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故彼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彼识灭已。方实安住。故今此云入圣流也)  名义性差无所取  钻研到顶印前修  顺后俱空无问所  现前少物尚弥留  虽属世间最第一  剎那后念法第俦(俦辈伴也。等流类也)

    次四述证道

    (初半觉前非余正明证相)。

    方知照觉俱名碍  将眼看眸(眼中睛也)实可着(觉照於觉。将眼看眼故。可羞於愚痴也。眼不自见不妨现见。如性不自觉。不妨常觉。故下云。常觉不住是也)  常觉不妨常不住  照与照者一时休  智於所缘无所得(唯识见道颂云。若时於所缘。智都无所得)  离能所取迥然幽(颂次云。离二取相故。尔时住唯识。此下将唯识长行。和会此经云)  常觉(此经)即无分别智(彼论文也)  不住(此经)何关戏论收(彼论自释。颂中无所远离种种戏论法故。即此经不住字是也。无所得。亦是不住之义)  尔时得住圆明觉(彼论云。尔时得住真唯识性。识性即此圆觉也。今顺经宗。故云觉矣)  智与真如等廓周(彼云。智与真如平等平等)  如日照空珠照体  亦如人自断其头  智日真空无二相  心珠本照离因由  碍心自灭於心碍  灭已即无被灭雠(有人灭我。彼即如雠。今不然也)

    次三偈将前证道。对后教道。会通华严

    华严初地经文说(初地经云。得经论智)  教证二道地中优(优胜也。天亲十地论释之。开为九对。证一一云。教道证道说二道。入地方胜。故今云优)  证道甚深成教道  天亲造论九九重□  照时只为亡能所  徧照无边百亿□(彼经云。此见多百佛土王多百世界)  悟佛教文离字句  得经论智转勤求  今经虽略还同二  当知圣理所赞流  前是证门后是教  二皆不住即更收(不住二。即二道圆也。教即证。证即教。更互相即故。更互相收也)

    次别释教道

    如人以指标初月  智者看天月似钩  遇滞指端不见月  二途俱失转成疣  理於心地非於语  语里求真岂可搜  月在空天不在指  指端觅月实悠悠  如斯不住言兼证  方可名为法病瘳(瘳者。病差也)  此入地人随顺觉  照真慧日已膢膢

    善男子。一切鄣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前辞旷劫尘劳界  创入如来法性中  一向离凡唯圣道  一心称理脱樊笼

    次通圣中因果之异

    今成佛果融凡圣  故与因门有异同(同者。同圣清净之理异者。该於凡垢等)  全合自然常究竟(自然是本觉。全合者。不住始觉故。名究竟觉也)  不俱识智故圆通

    次正述佛果之相

    一切鄣碍即灵觉  一切真如悉混融(释初总标之句。以下释十对二相不异)  念力存亡俱解脱(一也)  法界成破总真空(二也)  愚智邪正成般若(三四也)  无明真性并尊崇(五也)  戒定贪瞋皆梵行(五六也)  冥途地狱等天宫  情与非情(国土)一法性(却述七也)  有性无性证圆宗(九也)  一切齐成无上道  更何烦恼可尘蒙(十)

    后总择而结位

    法界慧光常照了  故令诸相等虚空  此是如来随顺觉  毗卢果位大威雄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於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可了知。於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地位随缘虽等级  修时不得算途程  称性本无分别念  不妨阶品自增明  佛言汝等诸菩萨  及未来时众异生  居一切时勿起念  妄心亦不息教停  住妄想中不了别  於无了别亦妄情  世尊自说安心法  南宗北祖不应争  彼诸众生闻此法  信解受持心不惊  是则真名随顺觉  圣贤位地岂难成  此人已供恒沙佛  植诸德本福充盈  佛自与他明授记  一切种智是其名

    至心忏悔

    众等前来依天鼓教。总相运於边法界众生等清净三业。普忏悔竟。今当复以次下经文。还依天鼓。别明观行。观察罪业根源。荡除细惑。泯於诸见。而为忏悔。时诸天子。闻是语已。得法曾有。心大欢喜。而问之言。菩萨摩诃萨。云何悔除一切过恶。尔时天鼓。以菩萨三昧善根力故。发声告言。诸天子。菩萨知诸业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而共积集上住於心。但从颠倒生。无有住处。菩萨如是决定明见无有疑。惑诸天子。如我天鼓。说业。说报。说行。说戒。说喜。说安。说诸三昧。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说我。说我所。说众生。说贪恚痴种种诸业。而实无我。无有我所。诸所作业。六趣果报。十方推求不可得。诸天子。譬如我声不生不灭。造恶诸天。不闻余声。唯闻以地狱觉悟之声。一切诸业。亦复如是。非生非灭。随有修集。则受其报。诸天子。如我天鼓所出音声。於无量劫。不可穷尽。无有间断。若来若去。皆不可得。而於无量世界。随众生心。皆使得闻。一切诸佛。亦复如是。随众生心。悉令得见。诸天子。如有颇梨镜。若为能照。清净鉴彻。与十方界其量正等无量无边。诸国土中。一切山川。一切众生。乃至地狱畜生饿鬼。所有影像。皆於中现。诸天子。於汝意云何。彼诸影像。可得说言来入镜中。从镜去不。答言。不也。诸天子。一切诸业。亦复如是。虽能出生诸善果报。无来去处。若如是知。是真实忏悔。一切罪恶。悉得清净。今约此品理智用心。复以普贤行愿品中忏悔偈文。而为忏悔。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恚痴  从身口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忏悔已。至心归命礼三宝。

    天鼓说业报性空忏悔法时。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等世界中。兜率诸天子。得无生法忍。无量不思议阿僧祗。六欲诸天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六欲天中。一切天女。皆舍女身。发无上菩提之意。尔时诸天子。闻说普贤广大回向。得十地故。获诸力庄严三昧。以众生数等清净三业。悔除一切诸重鄣故。即见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七宝莲华。一一华上皆有菩萨。结跏趺坐。放大光明。彼诸菩萨。一一随好。放众生数等光明。彼光明中。有众生数等诸佛。结跏趺坐。随众生心。而为说法。

    至心发愿

    (华严行愿品。十愿第四。不离善友因缘愿。及第三勤修二利愿也)。

    愿所与我同行者  於一切处总团圆(本文云。常集会)  身口意业悉皆同  所有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门(本文云行)  亦愿与我同集会  於我常生欢喜意(本文云心)  愿修清净波罗蜜  常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垢鄣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解脱心(本云得解脱)  犹如日月不住空  亦似莲华不着水(本文此句在上)

    发愿已。归命礼三宝。

    ○白众等听说此时无常偈

    凡夫得病多难起  比来曾见几人亡  街巷哭声常在耳  荒郊冢墓渐成行  定知老少终难免  思量岂不自悲伤  合堂并是黄泉客  争保吾身得久长

    悟此无常事  早愿证真常  常乐无常苦  苦乐在人心(此下引正法念处经云)  一切多用心  犹如风水火  随所得因缘  心如是行转  心能速疾去  亦能速疾回  速生将天中  速令入恶道  若能防护心  所作无不办

    第十七上

    叹佛

    如来应正等觉。知心意识俱不可得。但以知无量故。知如来心。如来智慧。为一切世间出世间智所依。而如来智无所依(一也)。又恒出生世出世智。而如来智无增减(二也)。如大海。其水潜流四天下地。及八十亿诸州中。有穿凿者。无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别我出於水。佛智海水。亦复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若诸众生。观察境界。修习法门。即得智慧清净明了。而如来智平等无二。无有分别。但随众生心行异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三也)。

    至心归命礼大方广圆觉经中大光明藏问修证方便威德自在菩萨

    於是威德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前说通明观行竟  该於利钝故云通  顿悟渐修所断证  从因至果一期终  上根依此能修断  中品虽修习气浓  威德愍之虔请佛  别开方便助前功  圣凡顺觉言虽备  利钝降心力不同  遂便宜应分路径  随机各入悉归宗  如有大城虽是一  门须四面遂面东  不可南来从北入  各随方所岂乖中  唯愿世尊广为说  方便渐次契真空  并修行人有几种  尽令悟入涅盘宫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无上妙觉。徧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於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修性差别。当有三种。

    威德发言合圣意  世尊即许为宣扬  随病虽开差别行  莫交迷欲觉心王  觉心灵妙元无上  弥满虚空徧十方  唯是出□一切佛  与诸法数等真常  众生迷此生虚妄  反妄归真前六章  修佛菩提唯此道  实无有二可筹量  若约随机方便引  机情种类数无央  对治法药随时处  未世明师自审详  应接机缘虽各别  终须契理始相当  理者觉心三谛义  顺三修观发心光  圆摄所归三种者  此三义用悉无疆  修此三门方便处  谛听次下为开张

    此后述修三观前之方便

    十四中 初三偈 标举大意

    三法能起一切禅  修之须具众因缘  因者了心元是觉  如前六段已明宣  用此觉心修炼行  犹如炼矿火为先  若用妄心还息妄  菩提圣道在何年  缘者五般又各五  二十五种总须专(此文。出天台止观。为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也)  龙树天台并五祖(天台。依智论中。纂出故。云龙树也。五祖及诸师教禅。虽不定立名数。而方便亦不於此。但或开。或合也)  及诸佛语悉如诠(教在诸经。如涅盘等。天台集为一处)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