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宗统编年最新章节!

    宗统编年别问

    问曰。洪荒以前。浑沌先是何状。九州之际。溟渤终於何底。世数何终。人物何止也。祥符曰。虚空无边。却数无量。世界无尽。不可思维。讵能拟议。劫之长短。界之胜劣。皆随心所见。心所种种成就。今就一劫一世界而言。劫之为言时数也。即世也。界之为言方位也。众生为情界。正报也。方位为器界。依报也。凡界总成住坏空为一大劫。谓之世界。二十小劫成。二十小劫住。二十小劫坏。二十小劫空。一增一减而成小劫。积八十小劫而成一大劫。劫初人寿皆八万四千岁。身有神光。日月未出。人寿减至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人失神光。日月出照四天下。今世史所称盘古洪荒三皇。各一万八千岁。考其时乃迦叶佛之后。第九小劫之末减矣。所云混沌者。乃身光初失。日月未出之时。非真天地开辟也。详见佛纪中。世界无尽。佛智乃知。今就娑婆世界而言。此世界在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华藏海中央。有香水海。名无边妙华光。出一莲华。持一世界种。名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中列二十重佛剎。(剎土即界也)其第十三重为娑婆世界。毗卢遮那佛之报土。释迦文佛其分身。娑婆世界仅当一世界种十九分之一。释迦化土有百亿须弥。百亿四天下。仅当娑婆界微尘数之一。然华藏庄严世界海。特微尘数世界海中之一海耳。此无尽世界海。悉依虚空。虚空在大觉中一浮沤耳。故楞严经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又曰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於太虚。世界如此广大。心量如是包容。故曰。法界量同太虚。众生心智自小。人第知肉团之心。藏於方寸腔中。而抑知性体之心。圆摄无尽边际乎。须弥(梵语。此云妙高)山深入大海八万四千由旬。(梵语此云限量也四十里为一由旬)高出大海八万四千由旬。四方面各为一天下。谓一大部洲。四方为四天下。四大部洲。各一天王统摄。为四王天。人失神光之后。世间黑暗。日月天子。从四天出见。绕须弥山腰。周行照一四天下。诸星宿佐之。便有昼夜。须弥山顶为忉利三十三天。以次而上。有夜摩天。兜率天。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此名一世界。帝释为忉利天主。今道教所称玉皇是也。如此一千世界。一千日月。一千须弥山。一千四天下。一千四天王天。一千三十三天。一千夜摩天。一千兜率天。一千乐变化天。一千他化自在天。一千梵世天。总为第二禅天所覆。名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百万日月。百万须弥山。百万四天下。乃至百万梵世天。一千二禅天。总为第三禅天所覆。名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乃至百亿梵世天。百万二禅天。一千三禅天。总为第四禅天所覆。名大千世界。(亿有四等一以十万为亿二以百万为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今言百亿者以千万为亿也)此大千世界。为一化佛世界。当娑婆界微尘数之一。大海之下为金轮。坚八万四千由旬。金轮之下复水轮。深六十八百千由旬。水轮之下为风轮所摄持。其风轮量广六万八十俱胝。(梵语此云百亿)风轮之下。乃依空轮。而凝然静住。空无所依。结业成熟。世界前后左右上下。十方次第安住。围绕周匝。四大部洲。为南阎浮提洲。又云赡部。即此土是。人寿减后。增至二万岁时。有铁轮王出。治一南洲。东弗于逮(此云胜身)洲。人寿增至四万岁时。有铜轮王出。治东南二洲。西瞿耶尼(此云牛贺)洲。人寿增至六万岁时。有银轮王出。治东西南三洲。北郁单越(此云胜处)洲。此洲人与长寿天报等。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时。有金轮王出。治东西南北四大部洲。皆有大威力。十善治世。地居天子。治一国为粟散王。九州溟渤。此一国土界也。此世界之略也。详具华严经中。佛住正觉世间为法界。圆周太虚。无欠无余。法界参合世界。为四法界。谓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如来法身。居常寂光。为法性净土。亦徧微尘。依於山河大地色相之土凡圣同居。事理交互。不即不离。入四种法界。而摄化众生。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岂曲士之可谈。凡夫之能信哉。积剎那呼吸而成时。积时成日。积日成月。积月成岁。积岁成劫。为增。渐损为减。劫减坏时。有大小三灾。劫减时。有小三灾。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地大亢旱。草菜不生。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饮食。人民饥馑而死殆尽。为饥馑灾。人寿减至二十岁时。疾疫大行。种种诸病。染者皆死。死亡殆尽。为疾疫灾。人寿减至一十岁时。人怀斗诤。见即相戕。手执草木。即成兵仗。杀害无遗。为刀兵灾。大三灾者。劫欲坏时。有七日出见。大地山裂。四海水消。千世界及初禅天。皆悉火炽。洞然无余。为火灾。初禅天已下。七番火灾之后。世界复成。又於坏劫之时。降澍大雨。滴如车轴。地下水轮。涌沸上腾。大千世界。至二禅天。水皆漂荡。如水消盐。坏尽无余。为水灾。二禅天已下。七番水灾之后。又经七番火灾。世界复成。又於坏劫之时。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名毗岚风。三千大千世界。上至三禅天。悉皆飘散。如空扬尘。为风灾。此大三灾。世数人物之终始也。问曰。儒释之体用修证既同。所以造极而未尽其量者。可得闻乎。祥符曰。法界皆一心所见。儒释之修证体用。不出一心。此心无二。岂得不同。大同之原。在於无我。凡夫执我。不达本心。圣人无我。能尽此性。此性尽处。即浅可以资深。无小而不具大。实无极之可造。量之可尽。佛教摄化十方。融通三世。十方三世。一念全该。如来智入三世而无来往。身於十方成等正觉。修行三大阿僧祇劫。誓度一切众生。尽法界性。佛圆证焉。儒教圣人。以道治世。适可而止。致位育於中和。能参赞乎天地。平常之理。只在时中。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中体原无十方三世之隔。子臣弟友皆道之际。和气岂有我人众生之分。儒教圣人。盖世间之佛也。佛盖出世间之圣人也。人在世间。尽圣人之道。尚何处而非佛哉。人出世间。尽佛之道。尚何处而非圣人哉。此心原一体也。此道斯一贯焉。造极而未尽量。悟彻此心。当自知之耳。问曰。世间三教并称。然乎否乎。祥符曰。率性之谓道。道也者。吾性体之一条通畅大路也。此通畅大路。一任东西南北。各适其适。而归家者自罢问程。老聃庄列诸子。皆已腾身千仞之上。徘徊瞻顾此大路。欲人不昧南北东西。而自尚不能不滞迹於南北东西焉者也。大士摄化。多密乘权。老聃庄列诸子。当世相纷争。人心轇轕之际。而以清净旷达之言荡涤之。亦如人病热恼。而医者下一服清凉散也。其有功於世教人心孰大焉。读其书得其大意。俱可就路还家。守其言执其知解。只自迷方小歇。若也荡平南北东西。豁然一条通畅大路。弥贯十虚。见前无隔。则步步踏佛阶梯。时时诞登道岸。何教之有三。然之与否乎。问曰。西竺九十六种外道。及此土诸异端。何也。祥符曰。心外有法。谓之外道。心外有法。则不达本心。诸见横生。谓断见。世间一切皆归断灭也。常见。世间一切长久不灭也。亦断亦常见。世间一切亦断灭。亦恒常也。非断非常见。世间一切。亦非断灭。亦非恒常也。此四种见。单复参错之有六十四种。西天竺修道者。不悟自心。妄自窥测。各执一见。与道相背。所以谓之外道。如南北东西。各争一路。而不达通畅十虚之当前大路也。此种外道。一经点拨。多有当下知归者。至於异端远离道路。别寻蹊径。多以小术小数。簧惑於人。有堕其云雾。而不知非者。由不识本心。不逢良导故也。世尊初学道时。亦先历试邪法。然知非即舍。乃证菩提。广以大乘而为度脱。若执吝不悔。将来难於救度。如来说为可怜悯者。问曰。即以佛教言。有讲有律。今皆并行。何以称宗统而编年也。祥符曰。道之在人心。如水然。水散流为四渎百川。而朝宗於海。四渎百川之水。归海而成一味海者。四渎百川之宗也。故言海。而四渎百川之水统之矣。今夫道一也。而弘道之迹不一。曲顺机宜随时施设。其立法也。必有所宗。久而日沦於迹。渐失其宗。如水泛滥横行。而以邻国为壑者有之矣。此宗之不明。无以统之也。宗统创述。必征乎时。因时明宗。大统斯在。是以释迦文佛雪山成道之时即欲一切众生。同证此道。而观机垂慈。遂有四十九年之教。其教也。一音演说。一一皆宗。而众生随类得解。失佛本怀。故於灵山一花拈出。全体付授迦叶。四十九年之大宗。昭然揭日月而中天之统垂於后。唯法身大士。能契此宗。传持密护。具体而微者。有演佛之经以为教焉。有奉佛之仪以为律焉。其始也皆宗之所摄。而其渐也究妙失宗。遂支离之。教忘其为诠宗之言。律忘其为表宗之行。饮水分河。统斯涣矣。时移世异。隐显微茫。甚而清浊泾渭。溟涬河汉。统斯淆矣。此皆宗统不明。年历无征。以致考信无从。滔滔天下。徒深望洋之叹也。佛祖圣贤。以及诸子百家之道。不外一心。心之全体。圆澄如海。性海湛然。支流遍注。圆湛性海。妙极一心。遍注支流。散周法界。今之画佛祖圣贤及诸子百家而区别之者。是不曾体究此心量之到极则处。喻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