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宗统编年最新章节!

    宗统编年卷之十九

    临济第五世祖

    讳省念。莱州狄氏子。受业於本郡南禅寺。才具尸罗。徧游丛席。常密诵法华经。众称为念法华。晚於风穴嗣法。历住首山广教宝应。

    宋太祖甲戌开宝七年。

    临济第五世首山祖嗣宗统(二十年)。

    祖住汝州首山。

    示众曰。诸上座不得盲喝乱喝。寻常向你道。宾则始终宾。主则始终主。宾无二宾。主无二主。若有二宾二主。即是两个瞎汉。所以我若立时你须坐。我若坐时你须立。坐则共你坐。立则共你立。虽然如是。到这里急着眼始得。若是眼目定动。即千里万里。何故如此。如隔窗看马骑相似。拟议即没交涉。

    祥符荫曰。若能作宾。方能作主。若能作得宾中宾。方能作得主中主。今之一等知识。只知在宾全正令。而忘立主要须圆。所以只知步步登高。不解从空放下。只知坐断千佛顶[宁*页]。不解随一切众生脚跟转。只成主中主。不成宾中宾。若槩以宾主历然混之。此中正自儱侗不少。一喝分宾主是也。全在照用一时行。眼目定动。即没交涉。师子象王。半身全体。岂容拟议於其间哉。

    禅师法眼下第三世杭州报恩永安寂。

    安韶国师嗣。住报恩。告众问答。跏趺而逝。茶毗。舌根不坏。柔软如红莲花。

    乙亥八年。

    禅师法眼下第三世永明智觉延寿寂。

    寿乘愿为震旦法施主。居永明十五载。度弟子一千五百人。入天台山度戒万余人。常与七众授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六时散花。日夕修持百八事。寒暑无替。声被异国。高丽遣僧航海问道。受师印记者三十六人。其国王投师叙门弟子之礼。是年十二月示疾。二十六日辰时。焚香告众跏趺而化。塔全身於大慈山。寿以贤首慈恩天台三宗。互相氷炭。不达大全。馆其徒之精法义者。於两阁。博阅群籍。更相质难。寿以心宗之衡准平之。又集大乘经论六十部。西天此土圣贤之言三百家。证成惟心之旨。为书一百卷。目曰宗镜录。吴越王钱俶序而行之。

    祥符荫曰。沙门行道。须是福慧二严。若永明寿。方无愧忝。真震旦法檀。大乘龙象也。

    丙子九年(十二月太平兴国元年)。

    太宗(名匡义太祖之弟在位二十二年)。

    太宗丁丑太平兴国二年。

    禅师云门下第二世韶州双峰竟钦寂。

    钦云门嗣。住双峰。三月谓门人曰。吾不久去矣。可砌个卵塔。五月二十三日工毕。钦曰。后日子时行矣。及期。适云门爽温门舜诸老夜话。侍者报三更。钦索香焚之。合掌而化。

    禅师清溪下庐山圆通道济缘德寂。

    德嗣清溪进。住圆通。宋齐邱至。僧众趋迎。德阅经自若。邱问看甚么经。德举经以示。邱异之。曹翰统兵入寺。德宴坐如平日。翰至不起。翰怒曰。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德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耶。翰警悚钦叹。问曰。禅者何为而散。德曰。击鼓自集。翰遣裨校击之。无至者。德曰。公有杀心故尔。因自起击之。禅者乃集。翰拜问决胜之策。德曰。非禅者所知。德住持无所事事。惟颓然默坐。而学者自成规矩。平生着一衲裙。夜申其裙以当被。十月七日。升堂告众而化。谥道济。

    戊寅三年。

    诏改曹溪为南华寺。

    知礼从法师宝云义通传天台教观。

    礼字约言。四明金氏子。父母艰嗣。祷於佛。梦僧携童子授之曰。此佛子罗睺罗也。出家具戒。学於宝云通。传天台教旨。

    己卯四年。

    庚辰五年。

    辛巳六年。

    壬午七年。

    诏立译经传法院於东京如唐故事。

    沙门赞宁奉勅修撰高僧传。

    灵隐礼曰。臣僧之称。始於赞宁。清规一书。多受更窜。自后臣僧之称。遵行勿失。虽英迈俊杰如妙喜。亦无能挽回风运。其气象亦止似与两宋名臣硕儒相颉颃。欲如南阳忠。国一钦。懒残黄檗一辈尊宿。确乎以师道自守。相去远矣。信乎唐宋一代人文。逈不相及。虽出世大士。亦不能不受域也。与时偕行。又何疑乎。

    祥符荫曰。云门大师遗表有云。伏念臣迹本寒微。生从草莽之语。是称臣不始於赞宁也。但更窜大智清规。为蔑裂从上法式耳。然云门法中特起之王。南汉乃偏霸之主。似不应称臣。存之以稽疑云。

    癸未八年。

    禅师善昭来参於祖言下大悟。

    昭器识沉邃。少缘饰。有大智。历参诸方知识七十一员。皆妙得其机用。最后至首山。一日祖升座。昭出问曰。百丈卷席。意旨如何。祖曰。龙袖拂开全体见。昭曰。师意如何。祖曰。象王行处绝狐踪。昭於言下大悟。拜起曰。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服勤久之。遂付正法。

    甲申雍熙元年。

    乙酉二年。

    祖住宝安山广教禅院。

    入院上堂。有僧问曹溪一句。天下人闻。广教一句。什么人闻。祖曰。不出三门外。僧曰。为什么不出三门外。祖曰。举似天下人。

    元琏来参领悟。

    琏参举。一日问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曰家家门前火把子。琏当下大悟。曰某甲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曰汝会处作么生。与我说来看。琏曰。祇是地上水碙砂也。曰汝会也。琏便礼拜。

    禅师法眼下第三世杭州五云山华严志逢寂。

    逢得法於韶国师。一日宴坐。有神人跪膝於前。逢问。汝其谁乎。曰护戒神也。师有一小过。凡折钵水。每倾弃之。非所宜也。逢自此洗钵水尽饮之。(凡遇退饮食。及涕唾便利等。并宜鸣指默念咒。发施心。而倾舍之)大将凌超於五云山创院奉供。逢每出。携大扇。乞钱买肉饲虎。虎每迎之。载以还山。

    丙戌三年。

    归省参祖领悟言下。

    省参祖。祖一日举竹篦问曰。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唤作甚么。省掣得掷地上曰。是甚么。祖曰瞎。省於言下大悟。

    丁亥四年。

    楚圆生於全州李氏。

    禅师云门下益州香林澄远寂。

    远绵竹上官氏。依云门十八年为侍者。门不许学者记持语言。远以纸为衣。凡有言句。皆密书之。初住西川迎祥寺。复住青城香林。大振云门法道。将寂。辞知府宋珰曰。老僧行脚去。通判曰。这僧风狂。八十岁行脚去那里。宋曰。大善知识。去住自由。归谓众曰。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言讫而逝。

    法师中兴天台教观螺溪羲寂寂(初荆溪五传至清竦。竦传羲寂。志因。自后分为两宗。寂传羲通。通传知礼。遵式。志因传晤恩。恩传洪敏。源清。清传智圆。庆昭。昭传继齐咸润。各师其说。知礼辟为山外宗云)。

    戊子端拱元年。

    诏撰三教圣贤事迹。

    赞宁撰集宋高僧传成。

    传凡三十卷。分为十科。一译经。二义解。三习禅。四明律。五护法。六感通。七遗身。八读诵。九兴福。十杂科。本传五十三人。附见一百三十人。表上。诏褒答之。赐绢三千疋。令编入大藏。

    祥符荫曰。宁既未达禅宗。文笔亦复冗杂。诠次阘茸。备览而已。

    性宗法师宝云义通寂。

    通受学螺溪。住宝云。精研教观。茶毗得舍利五色。建塔。

    沙门遵式苦学感疾入台疾愈 发明(书之以为力行延寿者劝)。

    式四明人。母梦吞明珠而生。受学於宝云通。苦学感疾几殆。乃入天台自誓曰。若教兴在我。则疾有瘳。否则毕命。持咒满七七日。闻空中声曰。十方诸佛。增汝福寿。是夕见巨人持金刚杵拟其口。观音大士垂手於其口。引出数虫。复注甘露。疾顿愈。

    己丑二年。

    祖住宝应。

    祖徇众请入宝应禅院。(为南院第三世)三处法席。海众云臻。

    智嵩来参有省。

    嵩参祖。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祖曰。梵王城畔。汝水东流。嵩有省。

    庚寅淳化元年。

    禅师云门下洞山宗慧寂。

    僧问如何是佛。答曰。麻三斤。七月。无疾跏趺而化。

    禅师镜清下衢州乌巨山开明仪宴寂。

    宴禅定深入。太宗加礼诏延。不赴。钱忠懿王锡号开明。寿一百十五。阇维白光烛天。舍利五色。

    僧师善昭遨游湘沔。

    长沙守张茂宗。以四名剎请择居。昭一笑而去。襄阳守刘昌言。恨见之晚。时洞山谷急诸名剎皆虚席。前后八请。坚卧不答。

    禅师云门下洞山守初寂。

    初嗣云门。住洞山四十年。道及天下。秋无疾而化。

    禅师洪諲隐迹南岳。

    諲襄水扈氏子。游方礼祖。言下大悟。乃入南岳山。隐於三生藏。

    辛卯二年。

    禅师云门下第四世南安岩尊者自严寂。

    严契心法於西峰云豁。颇着异迹。有沙弥无慧而事严谨愿。严愍之作偈。使诵。偈曰。大智发於心。於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久之。世间章句。吾伊上口。正月六日集众曰。吾此日生。今正是时。右胁而化。

    壬辰三年。

    祖上堂示众。

    十二月四日。上堂示众曰。今年六十七。老病随缘且遣日。今年记却来年事。来年记却今朝日。

    祖示纲宗偈(汾州昭注)。

    偈曰。咄哉拙郎君(昭注曰。素洁条然)。巧妙无人识(运机非耳目)。打破凤林关(荡尽玲珑性)。着靴水上立(尘泥自异)。咄哉巧女儿(妙智理圆融)。撺梭不解织(无间功不立)。看他斗鸡人(旁观审腾距。贪功不自伤)。水牛也不识(全力能负。不露头角)。背阴山子向阳多(叶县省曰。逈无背面)。南来北住意如何(不堕有无边)。若人问我西来意(从来无间断)。东海东面有新罗(大地不奈何)。

    安隐忍曰。汾州叶县注纲宗三偈。彻法源底。惟雪窦得其体裁。后世未有继之者。或曰。达摩不立文字。岂有禅宗加注释乎。譬如愚人傲慢王宪。曰我欲法羲皇耳。

    蕴聪来参领悟。

    聪参祖。问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祖曰。家家门前火把子。聪言下大悟。

    禅师智嵩住并州承天。

    癸巳四年。

    临济第五世汝州首山祖示寂。

    十二月四日。上堂示众曰。白银世界金色身。情与无情共一真。明暗尽时俱不照。日轮午后是全身。言讫安坐。日将昳而逝。阇维。舍利五色。

    临济第六世祖

    讳善昭。太原俞氏子。

    甲午淳化五年。

    临济第六世汾州祖嗣宗统(三十年)。

    祖至汾州沙门契聪排闼请之 发明(削牍者。道俗千人。排闼而起之者。聪也。故书法如此)。

    首山祖寂。西河道俗千余人。协心削牍。遣沙门契聪。迎请住持汾州太平寺太子院。祖闭关高枕。聪排闼而入。让之曰。佛法大事。静退小节。风穴惧应谶。忧宗旨坠灭。幸而有先师。先师已弃世。汝有力荷担如来大法者。今何时而欲安眠哉。祖矍起握聪手曰。非公不闻此语。促办严。吾行矣。既至。宴坐一榻。足不越阃者三十年。天下道俗。仰慕不敢名。同曰汾州。

    安隐忍曰。生死之大事不了。不容不遍参。生死之大事觑破。不容不休去。惟师匠。而后我之生死根株顿断。不容不起荷法之心。此昭祖八辞住持。而末上欣然肯来也。祖接人下刃处。有大方便。故得慈明等大士出其门。皆气宇如王。至杨岐白云五祖。而济上宗风益振。今而知汾阳为中兴也。

    祖示十智同真。

    上堂示众曰。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与人天为眼目。决断是非。如鸟飞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断弦。弦断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飞。弦壮翼牢。空的俱彻。作么生是十智同真。与诸上座一一点出。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志。五同徧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又曰。与甚么人同得入。与阿谁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杀。甚么物同得失。阿那个同具足。是甚么同徧普。何人同真志。孰能总同参。那个同大事。何物同一质。有点得出的么。点得出者。不吝慈悲。点不出来。未有参学眼在。切须辨取。要识是非。面目见在。

    径山杲曰。汾阳老子末后若无个面目见在。一场败阙。虽然如是。未免丧我见孙。喝一喝。颂曰。兔角龟毛眼里栽。铁山当面势崔嵬。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

    祥符荫曰。临济六传而至汾州。百二十余年。大纲要旨。流播彰彰。在人耳目。若非汾州祖密提枢纽。括剔玄微。主宾玄要。蚤同土笼瓦鼓。供人描邈矣。是以祖尝有颂曰。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故善提挈变化临济氏之道者。莫如我汾州祖也。

    乙未至道元年。

    禅师警玄至梁山领旨。

    玄江夏张氏子。十九为大僧。听圆觉了义。问何名圆觉。曰圆以圆融有漏为义。觉以觉尽无余为义。玄笑曰。空诸有无。何名圆觉。讲者叹曰。是儿齿少。识卓如此。我所有何足以益之。政如以秽食置宝器。其可哉。游方谒梁山。问如何是无相道场。祖指观音曰。这个是吴处士画。玄拟进语。祖急索曰。这个是有相底。那个是无相底。玄遂有省。便礼拜。祖曰。何不道取一句。玄曰。道即不辞。恐上纸笔。祖笑曰。此语上碑去在。玄呈偈曰。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明今辨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蒙师点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乌鸡带雪飞。祖称谓可兴洞上之宗。

    禅师法眼下第三世温州瑞鹿寺遇安寂。

    安嗣天台韶。破句读楞严经悟道。将寂。辞众澡身易衣安坐。令舁棺至。良久自入棺。经三日。门人启棺睹安。右胁吉祥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