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方便心论最新章节!

>
    难曰。若我异身而名常者。瓶亦异身。瓶应名为常。若瓶异身犹无常者。我虽异身云何常乎。是名同类。

    问曰说同云何。

    答曰。如言虚空是常无有触故。意识亦尔。是名说同。问曰。何名言异。答曰。如言五尘无常为根觉故。四大亦尔。是故无常。难曰。龟毛盐香是无所有。而为意识所得岂无常耶。是名言异。问曰。相违云何。

    答曰。相违二种。一喻相违。二理相违。如言我常无形碍故如牛。是名喻违。理违者。如婆罗门统理王业作屠猎等教。刹利种坐禅念定。是名理违。如此二法。愚者不解谓为真实。是名相违。问曰。何者名为不相违耶。

    答曰。异上二法名不相违。是名似因。

    明负处品第二

    论者言。已说如上八种论法。复有众多负法。今当宣说。问曰。何名语法。

    答曰。如言四大是假名。所以者何。为色等法之所成故。复有人言四大实有。何以知之。坚是地性。乃至动是风性故知为实。更相违返便生诤讼。如有言地是成身因缘。余大亦尔。

    难曰。地等亦能成一切物。云何而言唯成身乎。是名非语。若不如是是名是语。问曰。何为名负。

    答曰。如言声常无形色故如空。

    难曰。声虽无形而为根觉。有对有碍如瓶造作。而虚空性非是作法。何得为喻。此名负义立曰。瓶是有形可为无常。声无形法何得为喻。

    难曰。声虽异瓶而为根觉为耳所闻。是故无常。问曰。何等之义不堕负处。

    答曰。诸行与识作故无常。涅槃非作故常。如此之言句味真正。名非负处。问曰。何者之言而可难耶。

    答曰。若语颠倒立因不正引喻不同。此则可难。如言想能断结。问者曰。云何以想便断结耶。以不先言智从想发直言想故。此语颠倒则为可难。

    问曰。何因缘故重说此语。

    答曰。欲令人知立无执义必堕负处故说。复次应问不问。应答不答。三说法要不令他解。自三说法而不别知。皆名负处。又共他论彼义短阙而不觉知。余人语曰。此义错谬汝不知乎。即堕负处。又他正义而为生过。亦堕负处。又有说者。众人悉解而独不悟。亦堕负处。问亦如是。如此负处。是议论之大棘刺为深过患。应当觉知速宜远离。

    问曰。问有几种。

    答曰。有三种。一说同。二义同。三因同。若诸论者。不以此三为问答者。名为违错。此三答中若少其一则不具足。若言我不广通如此三问。随我所解便当相问。是亦无过。说同者。如言无我。还依此语后方为问。是名语同。义同者。但取其意是名义同。因同者。知他意趣之所因起。是名因同。若能如是名非负处。若言轻疾听者不悟亦堕负处。问曰唯有此等更有余耶。答曰有。所谓语少语多。无义语非时语。义重舍本宗等。悉名负处。若以此等为前人说。亦堕负处。

    问曰。云何名为违本宗耶。

    答曰。如言识是常法。所以者何。识体二种。一识体生。二识体用。瓶亦二种。一瓶体生。二瓶体用。然识生时即有用故。故名为常。瓶体生已后方有用。故是无常。

    难曰。若以生便有用名为常者。灯生时即用应当是常。

    答曰。灯为眼见声为耳闻。云何为喻。是舍本宗名堕负处。复次有说神常。何以知之。非根觉故如虚空。不为根觉故常。

    难曰。微尘不为根得而是无常。

    答曰。神非作故常。微尘造作故无常。难曰。汝前言非觉今言不作。是违本宗。答曰。汝言我违。汝乖我言岂不违乎。难曰如此之相可有斯理。我言违者。汝之所说自乖前义故言违耳。又汝前言。不大分别故我生疑。非我违汝。如是以疑为违。亦堕负处。

    辩正论品第三

    论者言。若人说有众生乃至亦有寿者命者。何以知之。为根觉故。如无余涅槃不为根觉故无。众生不尔故知是有。神是常法。何以故。如阿罗汉果。唯当时有而前后无故知为无。如第二头第三手等。本无今有故知前无。有已还灭故知后无。神不如是。是以为常。

    难曰。如树根地下水。不见言无。阿罗汉者亦复如是。非是无法。汝自不证。立曰不然。水以地障是故不见。今阿罗汉有何障碍而不见乎。是以知无。难曰。汝以第二头第三手不可见故。明无罗汉。是事不然。虽无二头非无第一。言无罗汉乃是悉无。何得为喻。又汝言以无觉知无涅槃者。是亦不然。如大海水不知几渧。可言无耶。若不知渧数而犹有海。涅槃亦然。虽不可觉实自有之。而言无者应说因缘。若不能说。汝义自坏。是则名为如法论也。

    复次若以无觉明无涅槃。他则生疑。如夜见树心便生疑。杌耶人耶。当知此树非定人因非定杌因。若令无觉定与涅槃为无因者。不应生疑。又诸业报不可毁灭故有涅槃。所以者何。譬如大火焚烧山林故火是灭因。今此业报是何灭因而得灭耶。若得涅槃则便散坏。立曰。实有灭因。障故不见。难曰。亦有涅槃。但以痴障故不见耳。复次汝今若不分别诸业有灭因者。汝义自坏。若灭因无故而不说者亦无障碍。何须说耶。以是等缘知业不灭。是则名为如法论也。立者曰。汝若以海水有故成有涅槃。岂复能令二头有耶。若设二头不可为有。涅槃云何独得有耶。汝海水喻尚不能立。涅槃为有。何能成于二头有乎。难曰。汝意若谓涅槃无者。为有是无。为当无无。若无无者。云何觉知无涅槃耶。若有此无。云何而言都无所有。若言虽有是无涅槃之法。犹自无者尚有是无。何故不得有涅槃耶。当说因缘。若不能说。当知涅槃决定实有。是亦名为如法论也。

    问曰。神为是常为无常乎。立曰。神非造作故常。瓶等作法故是无常。难曰。若以无作明神常者。是事不然。何以知之。生人疑故。若非造作神即常者。不应生疑为常无常。以生疑故当知有过。立曰。此过非但唯独我有。一切论者皆有斯过。如言声常无形色故。有过去身以宿命智知故。如是立义如前生疑。故一切处皆有是过。难曰。喻者决疑。汝所引喻令我生疑。是不成喻。喻不成者义则自坏。即堕负处。而汝乃言一切有过非独我有。斯则自咎非余过也。所以者何。如人被诬而不自明。而言一切皆悉是盗。当知此人即自为盗。汝亦如是故堕负处。今汝若欲自宣明者。理极于先。必欲复说则堕多过。汝第一立第二已破。第三之义我又为难。欲以第五而止过者。不出于初及汝后义。是则为重。若有重过即堕负处。

    问曰。设第六人更可问乎。

    答曰。第五之人已成于过。何有第六得为问耶。若必说之则同前过。问既有过。答应默然。复次第六人过。而第五者不得诘之。所以者何。由第五故是第六人便得为问。既自有过何由过彼。如是等名正法论也。

    相应品第四

    问曰。汝已分别如法正论。云何名为相应义耶。

    答曰。问答相应有二十种。若人能以此二十义助发正理。是人则名解真实论。若不如是。不名通达议论之法。此二十种。要则有二。一异二同。以同显义名同。以异显义名异。凡为义者必依此二故。此二者通二十法。云何名同。如言烦恼尽处是无所有。虚空之性亦无所有。是名为同。云何名异。如说涅槃非作故常。则知诸行作故无常。是名为异。

    问曰。此同异义云何为难。

    答曰。欲难同者。作如是言。色以眼见声为耳闻。云何言同。若色异声色自无常声应是常。若难异者。以色根觉故无常。我非根觉故常。瓶我俱有有。若同者。瓶既无常。我亦应尔。若说瓶有异我有者。可言我常而瓶无常。常有既同我应无常。如斯难者。有二十种。一曰增多。二曰损减。三说同异。四问多答少。五答多问少。六曰因同。七曰果同。八曰遍同。九不遍同。十曰时同。十一不到。十二名到。十三相违。十四不违。十五疑。十六不疑。十七喻破。十八闻同。十九闻异。二十不生。是名二十问答之法。

    问曰。此二十法应分别说。

    答曰。增多者。如言我常非根觉故。虚空非觉是故为常。一切不为根所觉者尽皆是常。而我非觉得非常乎。难曰。虚空无知故常。我有知故云何言常。若空有知则非道理。若我无知可同于虚空。如其知者必为无常。是名增多。损减者。若空无知而我有知。云何以空喻于我乎。是名损减。同异者。如立我常引空为喻。空我一者一法何得以空喻我。若其异者不得相喻。是名同异。复次汝立我常言非根觉。如虚空非根觉故常。然非根觉不必尽常。何得为证。是名问多答少。复次汝立我常言非根觉。非根觉法凡有二种。微尘非觉而是无常。虚空非觉而是常法。汝何得言非觉故常。是名第五问少答多。复次汝以非觉为因故知我常者。空与我异。云何俱以非觉为因。是名因同。复次五大成者皆悉无常。虚空与我亦五大成。云何言常。是名果同。复次汝以虚空非觉故常。然虚空者遍一切处。一切处物岂非觉也。是名遍同。复次微尘非遍。而非根觉是无常法。我非根觉云何为常。是不遍同。复次汝立我常言非根觉。为是现在过去未来。若言过去过去已灭。若言未来未来未有。若言现在则不为因。如二角并生。则不得相因。是名时因。复次汝立我常以非根觉。到故为因。为不到乎。若不到则不成因。如火不到则不能烧。如刀不到则不能割。不到于我。云何为因。是名不到。复次若到因者。到便即是无有因义。是名为到。复次汝以一切无常。我非一切故常者。我即是有故应无常。如[疊*毛]少烧。以多不烧应名不烧。是名相违。复次汝以我非根觉同于虚空。虚空不觉我亦应尔。若我觉者虚空亦应觉于苦乐。虚空与我无有异故。是不相违。复次我同有故不定为常。容可生疑。为常无常。是名为疑。复次汝言有我非根所觉。则可生疑。有何障故非根觉耶。当说因缘。若无因缘。我义自坏。是名不疑。复次汝以我非根觉故为常者。树根地下水亦非根觉而是无常。我云何常。是名喻破。复次汝以经说。我非觉故知是常者。经中亦说无我我所。尼干法中明我非常。我定常者。诸经不应有异有同。是名闻同。复次若汝信一经。以我为常。亦应信余经我为无常。若二信者。一我便应亦常无常。是名闻异。复次汝以有因知有我者。娑罗树子既是有故应生多罗。若以无故而知无者。多罗子中无树形相。不应得生。若有亦不生。无亦不生。我亦如是。若定有者。不须以根不觉为因。我若定无。以根不觉不可令有。是名不生。若复有人立声是常。亦以如上二十种法同异破之。

    问曰。此二十种。更有因缘自解说耶。答曰自有。应当问言。由有我故汝破于我。若无我者汝何所破。以有能破故有所破。

    难曰。理实无我。汝横计为有故我难汝。汝言以有所破故有我者。以有能破故知无我。若言汝执我义以明无我。是事不然。非用汝义。今汝自用我所执耳。立曰。汝云何知我执汝义。应说因缘。难曰。我前已言。非执汝义汝执他立。何故复问。云何知我执汝义耶。汝言自违即堕负处。又汝初以根不觉故知实有我。后以众法而为证明。立因不定违失义宗。亦堕负处。汝义已坏。我若更说不出于初。受言多过。凡问答者。答极至于五。过此更言皆名为过。若有智慧思惟深理。广说譬喻能解于义。然其所论不出此法。论者言。已说如上诸说法要。此论要者。诸论之本。由此论故广生问答增长智慧。譬如种子若遇良地根茎滋茂。若种恶田无有果实。此法亦尔。若有智慧能善思量。则广生诸论。若愚痴人少于智慧。虽习此论不能通达。是则不名真善知见。是故诸有欲生实智分别善恶。当勤修习此正法论。

    方便心论一卷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