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忆往谈旧录最新章节!

业资格。————漱注

    [18]据章行严先生谈,清末革命,他与蔡先生同搞“爱国学社”,与陈同办《国民日报》,多年相熟友好。蔡、陈于1916年接北大事,他恰去日本,经函电邀聘,立即应聘到校。但次年广东护法方面七总裁拥岑春煊为主,发表他为秘书长,事前并未征求他同意。在南北对抗局中,使他不得安于北大,遂尔离去云。——漱注

    [19]毛主席在长沙师范求学之时,最受知于教师杨怀中先生(昌济),情谊极深。1917年间,杨任北大哲学系教授,讲西洋伦理学史等课,住家地安门鼓楼东豆腐池胡同。毛主席北来,即投住其家,一面经杨介绍为图书馆职员,一面缴费做旁听生听课。正值五四运动之时,毛主席却未在北京。我在当年与杨先生曾彼此互有过从,顾未及结识毛主席。————漱注

    [20]见《彭翼仲五十年历史》第40页。——漱注

    [21]袁解散国会时,杭辛斋先生是国民党议员,曾为陆建章的军政执法处捕去,几遭杀害。其事即在《京话日报》二次被封的同时或前后,两件事有无多少关联则不详。————漱注

    [22]1922年春我曾为接办《京话日报》奔走,访梁任公先生于其天津寓所,承他捐助了二百元。我又先后对李大钊、张难先两位先生谈过,希望得到人力帮助,两位先生亦各曾亲自来过报社。————漱注

    [23]见《彭翼仲五十年历史》第33页。————漱注

    [24]见《彭翼仲五十年历史》第38——40页。————漱注

    [25]民国元年南京留守黄兴倡办爱国捐与此相类似,其运动亦曾发展到北京,但不论从北京看从全国看皆不及国民捐的声势。————漱注

    [26]据郝寿臣先生说,当时戏剧界同人的组织名为“正乐育化会”,会长是谭鑫培,而副会长即田际云。————漱注

    [27]见《彭翼仲五十年历史》第32页。————漱注

    [28]见《彭翼仲五十年历史》第37页。————漱注

    [29]清末官府制度复杂而又变更频繁,现在难以记忆。练勇俗呼“看街兵”,似属于五城巡防局,它与五城公所似尚非一事,后来不久皆以改制裁撤。——漱注

    [30]当时王公大臣多乘坐四人大轿以至八人大轿或一种特制的大鞍车,其随从则乘马。轿夫马夫往往横暴欺人。戈著报学史所传瞿鸿禨卫兵抢掠者,实为其马夫横行街道闹事之误,其事见七一五号报,恰在报纸被封前不甚久。——漱注

    [31]当时投函投稿的既有商店老板、伙友、小贩、手工人、家庭妇女、少年学生、蒙师、基督教友等人,而亦有那时较上层的人士。更有当时封建制度下所有而今天之所无,甚且今天所不懂得的许多各色人物,例如“宗室”(清帝室族人)、“世职”(世袭职位者)、“书吏”(各部衙门世传掌档案者,品位低而势力大)、“家臣”(王公府第护卫)、“家人”或“家丁”(府宅杂役)、“侍女”(府宅用婢往往是买来的)以及当兵吃粮饷的。又彭先生一演说中,有“梨园”(伶人)、“勾栏”(妓女)的函稿皆曾登过的话。——漱注

    [32]《彭翼仲五十年历史》一书为陈干出资印行。书中有彭撰“弟子陈干事略”一篇,并附有八年前陈对《京话日报》投稿两篇。当年陈正是一个兵丁,是以投稿而认彭先生为师者之一人。————漱注

    [33]西太后曾遣内侍到报馆传谕说每天要看。当时报上刊出了“进呈两宫御览”字样,两宫指太后和皇帝。————漱注

    [34]见五三九号报,陈即陈天华,惠即惠兴女士,冯、潘二烈士待查。——漱注

    [35]关于任文毅的事情和后来加重彭先生刑罚的事情,在《彭翼仲五十年历史》一书中记述甚详,并附录一些有关文件,今本文一切从略。————漱注

    [36]《北京报》后来在北京出了很久,从光绪末年到宣统年间以至民国初年。————漱注

    [37]张耀曾先生(1885——1938年)是近代著名法学家、政治活动家,早年参加同盟会,系《临时约法》与“天坛宪草”主要起草人,为国民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因蒋介石个人独裁,实行一党专政,与先生所怀宪政治国、多党议会政治理念不合,拒不参加政府,遂淡出政界,又因不幸早逝,遂多为世人所不知晓。

    [38]原信函中“现存亲属”与“遗稿文物保存情况”两节均略去。

    [39]作于1942年。

    [40]写于1943年。

    [41]此文约写成于1985年。

    [42]著者口述,曹月堂、丁介辉笔录整理,后经著者阅过。

    [43]此悼念文章附于全文之后,可供参阅。

    [44]此记述文字之摘录附于本文之后,可供参阅。

    [45]蒋方震(1882——1938年),字百里,浙江海宁人。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将近代先进军事理论系统介绍至中国的第一人。曾学习军事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1)与德国(1905)。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1912)、国民政府军委会顾问(1935),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38)等职。著作有《国防论》等。又,此文据著者口述,由编者笔录,整理而成;时在1985年。

    [46]胡氏到香港前,曾从海外有一极长电文致国内各方面,大谈其五权宪法,谓全国今既统一,当奉行总理遗志。愚先于任潮处见之,深觉其一味逞书生虚见,对于大局前途之艰难全无认识,而满纸骄盈自得之色实属可鄙。然素闻任潮少时尝一度受业于胡,彼此有师生之谊;真如亦一向盲目崇拜胡氏。当时局方陷于僵持,而报载蒋忽飞奉化不出,愚深恐李、陈拥胡以代蒋,于大局实无好处,因赶赴京、沪阻其事也。——漱注

    [47]系因民革中央秘书处向我征求意见而写。——漱注

    [48]汪精卫此文在十九年扩大会议前,愚当时曾于《村治月刊》引用之,试检《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第一一四页可得。原文指出第一种模型心理即清末革命派之于十八世纪自由主义之制度,如法国美国者。第二种模型心理则民国十五六年最盛,不是法美式而是苏联式了。言之未尝不明白,顾未自承两度革命运动领导者同在此模型心理中,而第诿归于青年无识。盖不只自讳其失,并为孙总理留颜面也。——漱注

    [49]二十三年立法院公布宪法草案时,愚有《我们尚不到有宪法成功的时候》一文,犹是此意,可资参照。原文见天津《大公报》,收入《乡村建设论文集》。——漱注

    [50]见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天津《大公报》社论,《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第一八〇页曾引用之。——漱注

    [51]1939年初,著者自重庆出发,往山东敌后考察,途经西安时,利用滞留西安时的间隙,而有宜川秋林镇之行,走访阎锡山。时在1939年2月17日至26日。

    [52]此文由《河南文史资料》编辑部据访问记录整理成文后,曾经作者审阅。

    [53]摘自《我努力的是什么————抗战以来自述》(1941年首次发表于香港《光明报》)。

    [54]关于这些教育(或称训练),我本嘱随行的友人考察记录,不过材料不在手边,只好从略。但我为使上面的话不落空,为使大家深切予以注意起见,我特指出那些学生生活的苦况。吃饭总是吃小米饭,没有掉换,菜只一样,萝卜汤,有点盐,没有油,滋养二字不能谈。睡在窑洞内,空气、光线皆不足,而且潮湿,又是人与人挤拢一起,铺位分不开,跳蚤、虱子纵横无法清除。最苦不堪的,是早起没有洗脸水,因为担水上山来不易,水都冻冰,要柴来烧,而柴是贵的。所以一盆水,第一个人洗过,第二人洗,第二人洗过,第三人洗,第三人洗过,第四人洗,如此,洗到七八个人才算完。这种情形,卫生二字向谁讲?我留延安半月以上,随我去的邹君参加到他们学生队,故知之详且确,没有虚假,奇怪的是身体并不见差(面色不见黄瘦难看),兴趣都很好!这不是一种成功吗?————漱注

    [55]一九四二年首次发表时为港英当局新闻检查机关所检扣者。

    [56]作于1978年。

    [57]商震(1886——1978年),浙江绍兴人,字启宇。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旅长、陕军第一旅旅长、师长,晋军前敌总指挥、山西省府主席。1927年加入国民革命军,任三集团军左路总指挥。1928年起,历任河北省府主席、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府主席等职。同情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抗日战争胜利后,对蒋介石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不满,辞去驻日代表团团长职务,留居日本。

    [58]摘自《我努力的是什么————抗战以来自述》,标题为编者所加。

    [59]此为1941年在香港《光明报》首次发表时,为港英当局新闻检查机关所检扣者。

    [60]1957年9月编次。

    [61]1941年作,同年发表于香港《光明报》。文中空格□处为当年港英当局新闻检查机关所检扣者。

    [62]1942年作于桂林。当时“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尚未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

    [63]著者1962年重阅此文时于此处加以下批注:“其实盖为青年党之左自以为党势大过张之民社党,不肯以主席地位让于张。”

    [64]当时十大纲领及同盟成立宣言系经陈友仁、陈翰笙二君亲自译成英文,即由二君担保此事之属实,而后各外国记者乃拍出电报,引起世界各国注意。————漱补记

    [65]追记于1984年。

    [66]写于1952年。文中的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67]1949年1月在重庆召开了国共和各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与建国后的政治协商会议非一事,故称前者为旧政协。旧政协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通过党派协商,最终组成由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掌握国权,管理国家,以取代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实行宪政。

    [68]作于1949年。

    [69]作于1948年末,发表于1949年初。

    [70]1952年作者写有《我的努力与反省》一文,其中三、四两节内容正是回顾了创建民盟及其前后的个人的言行,现选录于此。标题为编者所拟。

    [71]闻之于叶笃义同志。——漱注

    [72]即山东邹平县乡村建设研究院附设试验农场;时为1932年。

    [73]《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工作报告》(1933年)

    [74]《梁漱溟先生近年言论集》(1949年)

    [75]《我的努力与反省》(1987年)

    [76]《梁漱溟先生近年言论集》(1949年)

    [77]《我的努力与反省》(1987年)

    [78]《梁漱溟先生近年言论集》(1949年)

    [79]同上

    [80]同上

    [81]《中国文化要义》(1949年)

    [82]《我的努力与反省》(1987年)

    [83]《人心与人生》(1984年)。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