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道德经顺朱最新章节!

知闷闷若浊。

    忽兮不滞于空,而若昧。

    寂兮不著于境,而似无定踪。

    众人咸以昭昭察察为用,而我独昏愚。若顽晦闷似鄙,我所以不同于众人味,道之末;而我则贵求味乎道之本耳!

    绝学至人有殊于人是这样)。

    虚心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孔,大也。恍惚,窈冥皆不可见,见智知之意,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是也。以,用也,故也,因也。

    阅,观也。甫,始也。

    此一章示:人虚心体道的意思。

    大德无名,拟将何名以形容哉?夫唯不可形,故强名曰:道。然而道又何以形容?若道是色,是色非道。若道是声,是声非道。若道是物,是物非道。拟其为物也?

    又何如唯恍兮?不有唯惚兮,不无焉耳。虽然惚恍非无底蕴也,惚恍即象也,恍惚非没凭据也。

    恍惚即物也,窈窈冥冥非无把捉也。窈冥即精也。

    般若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也。其精实有把捉,非修饰也。

    而的的甚真,其中实有凭据,非妄言也。

    而的的有信,其孔德为何如哉?互古互今,唯道是从其名不变,用观万物之始而已。

    太上复自问言:我凭何而晓得观万物之始?所以然哉,乃自答之:口因窈冥真信其名不去,而知其所以然矣,阅众甫观其微,观其复,咸是一个关捩)。

    益谦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此一章示:逊顺之理贵乎无争的意思。

    夫曲己从人者,何所以自全也;屈己伸人者,何所以自直也。

    人之所以能处洼下者,何所以受益也。

    人之所以能守旧者,何所以自新也。

    人之所以能知足者,何所以戒贪也。

    人之所以纵无厌之求者,何贵难得以自乱也。

    以是之,故圣人持守,夫一而为天下法识得一,而万事毕矣。圣人非不自见用也,特不自显己之明,而用众人之明其明益大,圣人不自满足也。

    特以非自处,而用众人之是,其是益彰,圣人不自夸伐也。

    特以无功自居,而以有功让人,则其功益着圣人不自矜高也。

    特以谦卑自牧,安不忘危,故所以能长久。

    夫惟不自见是伐矜,即不争之道也。

    故凡天下之人所争者全也,多也;圣人之所处者曲也,少也。一焉而已矣。

    孰与之争耶?古之所以道曲则全,云云者非虚妄饰说,乃真实无妄之极谈矣!诚哉,一曲则全,而四方之高士无不来归,如水之就下而莫之遏也)。

    虚无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希,少也。飘风,疾风也。骤雨,暴雨也。自旦及脯为终朝,自早及暮为终日。风雨震荡飘忽必不能久岐伯,所谓亢则害,承乃制也。

    此一章示:无作自然之道,贵恒久不变的意思。

    道以自然为至,而世少言之者,喜于有作也。有作,必有辍恶能久乎。就如那疾风之,不终朝暴雨之,不终日不能长久一样,是那个能为此久者,除是天高地厚几于久焉用斯。

    疾风、暴雨看来天地造化尚且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故有事于道者,则不然;从事于道者,任其自然耳。

    自然则无作,无作则无得,无得则无失,一切任之,道任同道,德任同德,失任同失,随顺世缘,无挂碍呼。

    牛应牛,呼马应马而无容心焉,无所不同矣。无所不同,则无所不乐矣。故同于道,道乐得同于德,德乐得同于失,失乐得任运逍遥随缘放旷,而无所不得矣。

    不从事于斯者,能如是乎。所谓信不足焉有不信也。信不足者,道不同也,道不同不柏为谋,故有不信)。

    苦恩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举踵曰:跂。张足曰:跨立。欲增高反害其立行;欲增阔反害其行。

    曰:犹言是谓的意思。

    余食剩残之食,如庄子谓:惠子死鼠之喻是也。

    赘,疣也,如庄子附疣县赘出乎形而侈于性是也。恶,去声,言余食赘行人所不爱也。处,上声。

    此一章示:人不可好高自大的意思。

    人岂有不能立者哉!苟立未稳而加以跂,未有不失其立者。

    人岂有不能行者哉!苟行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丧其行者。

    此二句,是喻那自见者失明,自是者失显,自伐者失功,自大者失久的,与此跂、失、立、跨失行者一样,若其在道中也,是谓余食赘行食残人贱附赘累形不适于体,岂能自然,咸人之所恶也。

    况有道之士乎,决不处也;自高自大者可深诚矣)。

    象元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混,浑通。先,去声。强,上声。介甫曰寂,止也。寥,远也。

    罗什曰:妙理常存,故曰有物。万道不能分,故曰浑成。

    钟会曰:廓然无偶,曰独立。古今常一,曰不改。无所不在,曰周行。所在皆通,曰不殆。

    此一章示:人体道象元万法一制的意思。

    道,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分明是有,不见其形,故疑之曰:有物混成。未有天地之先,早有此道,不知此道,又从何而生也?寂兮听之无声;寥兮视之无形;独立无偶兮,而恒常不变;运行不息兮,而水火莫侵其生成万物也。不可易以言喻,而有似于天下母焉。

    以吾看来,凡天地间飞潜动植,咸有名字及至于生天地,生飞潜动植者,不得而知其名,不得而知其字也。

    字曰:道者,亦寓言耳。道无边际,故强名曰,大;

    大至于不可围,故曰,逝;

    逝无所往而不在,故曰,远;

    远则无一处,而不从此道以通也,故曰反;反,反其母也。

    故道大,生天生地,无所不容也。

    天大,日月星辰无所不盖也。

    地大,山河社稷无所不载也。

    王大,统理兆民无所不制也。

    而这生生不息圣域之中,昭然有此四大。而王,特居其四大之一。大焉。

    人当法,地安静无为,而无所不蓄也。

    地当法,天运转不息而无所不周也。

    天当法,道微妙玄通而无所不现成也。

    道当法,自然无作无为而无所不作为也。

    象元体道盖有以矣)。

    重德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根,本也。躁,动之极而。烦,扰也。君,主也。辎,音子,载衣食器械者,前后有蔽,所谓库车也。以其累重,故曰辎重。荣观,纷华之观也。燕,安也,处上声居也。超然,高出而无系着也。奈,如也。乘,去声。

    此一章言:人君,当以道德自持,不得轻举妄动的意思。

    治国不自重,则权移修身。不自重,则神乱。故凡最轻小的事,要当以“自重”为根本也。

    治国不镇静,则事烦修身。不镇静,则身败。故凡最烦躁的事要当以“镇静”为君主也。

    况其国与身乎,是以圣人终日行道、布德而不自轻,谓其不离辎重舆卫以为本也。

    虽有荣美大观,而不为妄躁,谓其燕处超然渊嘿以自主也。

    奈何万乘之君,任重道远以观天下,其可不静且重乎?或迫而后动,感而后应,不得已而后起,则重矣。

    无为焉,则静矣。苟其动于得已之际,而不能无为,则是以身轻天下,而不重何本之有。

    不重,则躁而不静矣。

    何主之有,有天下者宜乎。

    以道自任,以德自厚,可也)。

    巧用二十七章

    善行无辄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瑕,玉玷也。谪,责也。筹策,计数者所用之策也。楗拒门木也。横曰关,竖曰健。结,系也。绳,索也。约,束也。袭,相传袭也。

    此一章示:大道之巧,在人善用的意思。

    十一“善”字,最重云行鸟飞,咸有影子,未有行而无迹者也。诤臣直友,咸有口过,未有言而无瑕谪者也。六出七擒,咸有谋略,未有计而不用筹策者也。南閞北门,咸有锁钥,未有闭而无关楗者也。缄箧束带,咸有会纽,未有结而无绳约者也。

    在人善用不善用耳。善用,则虽行无迹,虽言无过,虽计不谋,虽闭无楗,而不可开;虽结无约,而不可解。

    以此之故,所以圣人恒常贯善斯法,以救人也。既恒贯救人,则无弃人也。恒贯救物,则巧梓愿轮桷之性,枉直无废材,良御适险易之宜,驽骥无失性也。

    又焉有弃物哉,斯法也。

    人人本有,物物全彰。

    一通百通,一达百达。

    如灯袭明焰,焰相续无有穷矣。

    故善,人者,救人者也。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袭明者也。善,人之资也。善师者,虽师不自贵也。有资者,虽资不专爱也,不贵不爱而相忘于道,虽有大智亦若愚耳。此之谓,善巧之要妙,不善用者其孰与之焉)。

    反朴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守,保守也。复,并扶,又反。溪谷,众水所注天下极言之也。式,法也。忒,爽也。足,全也。长,上声。制,裁断也。割,分裂也。

    此一章示:还淳反朴,贵常守其德的意思。

    雄者高强;雌者卑弱。

    知高强之不可恃宜,守卑弱以自牧,则高而不危,强而不拱,天下向慕,如水之归溪矣,既为天下所归也。

    此守雌之常德,可须臾离乎,时时守气,刻刻致柔,则庶乎,仍归于赤子无知耳。

    白者,聪慧。黑者,愚鲁。

    知聪慧之为道妨宜,守愚鲁以自养,则聪非昭昭,慧非察察,天下遵崇而反以为法矣。既为天下法也。此守黑之常德可斯须失乎。心心无思,念念无虑,则庶乎,仍归于原有之无极耳。

    荣者,尊贵。辱者,污浊。知尊贵之不可骄,宜守污浊以自戒,则尊而无忧,贵而无患,天下归投,如水之赴谷矣。既为天下赴也。

    此守辱之常德,岂不完全乎,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则庶乎。仍复归于本有之朴素耳。道不可离,离则为形役。朴不可散,散则为器用。圣人之为用也。

    总其大纲而众日自随矣。故曰:为官长临莅天下者,贵无为而大制,不有为而事,事于宰割矣)。

    无为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者,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疆或赢、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取,如左氏取我田畴,而伍之为治之也。为之,则伤自然。执之,则乖通变。载,成也。隳,毁也。

    去甚,慈也。去奢,俭也。去泰,不敢为天下先也。三者,圣人所以取天下也。

    此一章示:无为妙理不治而化的意思。

    至人体神合变与物为一,虽兼制天下,而未尝有。有,故能从容无为而业无不济糠秕,土苴亦将陶铸帝王也。

    若夫块然而有以己遇物,则自己六尺之躯,手足屈伸,若将不容而况天下之大欤。将欲则有心取物,则有为讵可乎。除是不得已天与人归庶几可耳。

    天下者,神道设教之大器也。无思无为,寂然自感不可勉强有作也。若勉强有作尽心力而为之,一定有灾亡无日也。不可屈强求得也。若屈强求得与物相刃相靡,一定有妨失不旋踵也。

    故独行于前,而不知随者之在后,如形影之不舍呴之,欲温而不知吹者之。已到如寒暑之相生,知强欲益,而不知赢损者。有时而来知载欲成而不知隳毁者。应手而至,此皆造物之大情朝暮之常态,有为者,有执者不知由己不了。

    故有斯患而更与为兢,是以将六尺小微形而操天下大神器,宁不累乎?圣人则不然,游神于澹合气于漠而无容心焉,如镜应形适可而止。但去其过分而已,甚奢泰皆分之过也。物有固,然不可强为,事有适当不可复过,此老子之本意也)。

    俭武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疆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疆焉。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疆。勿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好,去声。还,旋通易曰。师,众也。处,上声。善,即有道者的意思。

    不得已,为之难也。庄子曰:不得已而后动是也。果,有斩钉截铁之意。不二,其心也。五“而”字,当作“于”字读。

    人方果于彼,我独果于此也。矜,自恃也。伐,夸大也。骄,恣肆也。已,止也。早已,言不久也。

    此一章言:为民上者,以无为自处;佐人主者,亦宜以道相卫的意思。

    夫为人臣者,以仁义为干橹,以礼乐为甲胄,犹为道伪。况以兵强天下乎。天道旋还此往彼,复终无已也。而以兵强佐人主者,是不知天道者也。

    军旅所处之地,使民不得耕耨,而荆榛棘刺丛生也。

    治身者心君六乱,性地茅塞如斯也,大军经过之后家无粮,人乏食,而凶荒立至,治身者救死且不暇奚,暇收耗散复正气而保其无凶乎。

    故有道者知其兵疆,决不可用而遂止,非果断不能也。有道者尚不敢其他,孰敢以兵疆取天下耶。有道者果断于谦而不自大,果断于让而不自夸,果断于退而不自骄,果断于不得已而后动,果断于弱而不以兵强。天下非达天下者决定不能也。

    不知天道者,一味恃壮而不知衰,恃强而不知弱,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可叫做佐人主之人也耶。是谓不知天道之人也。不知天道旋还之人,不可以不早已也夫)。

    偃武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是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居士势则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佳,谓佳之也。温公曰:兵愈佳则害人愈多。恶,去声。处,上声,下并同。左,为阳为生。右,为阴为死。

    恬澹,安静也。美,即佳也。乐,去声。

    此一章言:定乱偃武,不及布德安邦的意思。

    夫兵,乃戎器、戈矛、剑戟之类,所以杀人者而嗜爱之。岂吉道哉。或师之所处,或大军之后荆棘丛生,凶荒立至,动植飞潜,咸不得所而,况于人乎?未有不嫌恶者。故有道之士不居处也。

    君子居之,以左为重,取阳生以自保也;用兵以右为贵,取阴杀以自强也。

    兵者非吉器,乃凶器也。岂君子乐用之器也耶。设或时衰世乱,救民水火不得已而用兵,以自防护。

    亦宜以德为兵;以慈为卫;以无为为城郭;以不嗜杀人为甲胄。如此恬澹为上不得已而战胜,而不佳美。若战胜而佳美之,是嗜爱杀人以要求功名也。

    夫嗜爱杀人者,岂能放心肆志而安天下哉!非不嗜杀人者不能一之矣。

    左阳生位也,平居为吉而尚左;右阴杀位也,丧事为凶而尚右。

    偏将军,卑而居左者,阳不专杀也。

    上将军,尊而居右者,阴位主杀也。

    兵者不善之器,故以丧礼处之而不美煞。死者,众宜乎以悲伤哀痛,无德自惭而涕泣之也;古者,战胜将军居丧主礼,素服而哭明不得已而用兵也。有道者讵乐处也耶)。

    圣德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此一章言:侯王宜晦德含章,俾物自化的意思。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不可离即常也。道即无名也,无名即未雕、未琢之朴。朴,即曰希,曰微之小也。朴虽小,乃天下人之君主也。孰敢臣而偶之哉。尊之至也。

    侯王若能守,是见小。曰明,是知子守母抱一为天下式也。有一人一物不为宾服者耶。侯王抱道育民德,侔天地以时以雨,而无贫富,不疵不厉而无寿夭,吉祥止止。民受其赐而不自觉知,各安其分而天下自和平矣。

    始本无名,制之有名,朴原非器散而为器名。器既有则一生二,二生三,千头万绪与接为构逐色逐声穷劫不悟,苟能抱一亦将知止镇之无名之朴,而万有自冰消瓦解也。

    知止,则不随物迁,淡然自足,殆无从生矣。道在屎尿,道在稊稗。在坑,满坑。在谷,满谷。

    道在天下,无在而无乎不在也。比喻此道之在天下,就如千流万派无有不归于江,归于海者,无以异矣。故笔乘曰:异派必会于海,殊名必统于道)。

    辩德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失其所,即《易》之止其所也。

    罗什曰:在生而不生曰久,在死而不死曰寿。

    此一章言:察人不如明己,胜人不如自强的意思。

    知,在外为智察,在内为自明。

    胜,在外为势力,在内为自强。

    智与力妄也。明与强真也。入道之门皆由于此,人之所以不能入道者,以其自知不明,自胜不强,真不胜妄,而为物欲所蔽也。

    人能明己自强,回观返照,近取诸身▆本有智力不可胜用矣。不可胜用则无所不瞻▆物皆备于我而富可胜言哉。不可胜用则无所不强,千变万化,咸从斯出。

    凡心所发,发皆中节也,明己之人万物一体,天地同根。安有失所之理耶?不绵绵若存,吾不信也。自强之人等视生死犹如旦暮,安有不寿之理耶?不没身不殆,吾不信也。)

    任成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居。衣被万物而不为主,故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止,可名于大。是以圣人能成其大也,以其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此一章言:至人,任其自然,不拘于一曲的意思。

    世之于道也,可左而不可右,可右而不可左,拘于一曲者非大道也。大道也者,无乎不在,故泛兮其可左可右也。

    凡天地间飞潜动植,无不赖之,而不假言辞,功业克襄而不居其声名,仁爱育养衣被万物而不以为主制。

    惟其不辞、不名、有不为主,则常无欲矣。

    常无欲,则妙之至者也,故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则容之至者也,故可名于大。因是之。

    故圣人任其自然可以大可以小,而卒不拘于一曲单成其大,惟卒不单成其大故,所以可以大可以小,而乃能成其大矣。大道泛兮,其活活鱍鱍如此也)。

    仁德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澹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此一章言:守道者无所往而不安的意思。

    大象者,道也,能抱守无离,则凡天下四海五湖何所往而不可哉。凡所往者利泽万物而不主谁为害,谁当害,故至者无不安,无不平,无不泰矣。

    夫乐可以悦耳,饵可以适口,多乐丧志,多嗜损神,只可以暂而不可以久,但如过客,一止即去。

    道之在口,浑如嚼蜡非同于饵,视之无形听之无声,非同于乐,其所用之也。既以与人己愈有,则何所往而不安平泰也耶。)

    微明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使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此一章示:微明之理,要识将必的意思。

    凡人物事物之理,将欲收敛不可强,歙必固意开张之,使其自歙。

    将欲柔弱不可强,弱必固意刚强之,使其自弱。

    将欲废弃不可强,废必固意兴起之,使其自废。

    将欲抑夺不可强,夺必固付与之,使其自夺。

    此理也,非术也,故曰:微明。

    柔之所以胜强,弱之所以胜刚,正是此微明之理也。

    虽然谓之微明,则微而明可也,明其微不可也。

    何谓微而明,韬此理以自养,静深敛退优游自得,如鱼之不离水是也。

    何谓明其微,炫此理以示人,启衅招尤借寇诲盗,如以邦之利器示人是也。

    此理也,民可使由而不可使知也;圣人用之为理,犹鱼得水快活。有不可胜言者,奸邪挟之为术惜,莫惜于志,莫邪为下,其害亦有不可胜言者)。

    为政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常言道之大常也。介甫曰:言道之主,故曰:万物将自宾。言道之变,故曰:万物将自化。作,此也。镇者,压定之使不动也。

    罗什曰:心得一空,资用不失,万神从化,伏邪归正。

    此一章言:为政在无为民自归厚的意思。

    道常者,即首章不迁不变之常道也。体本无为,不迁不变,而用无所不为,亦不迁不变。故曰:道常。云云王侯若能持守此无为、无不为的道常,则万物之理得而天下将自正。

    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也。

    苟利欲之情一萌动,我必以此道常无名之质,奠安而镇压之,使其不萌动无名之朴可谓美矣。然而不能无迹亦将有所不欲焉,必使玄览涤除,心迹俱遣,遣亦复遣,静而又静,静亦不欲,则庶乎,天下之民自各正性命而无累物之迹矣)。

    道德经顺朱卷上(终)

    (蜀渝华岩季而关圣可德玉顺朱卷上

    徒 发静 发桂 光赞同刻

    嘉兴范嗣吴书嘉郡陈馥林刊

    康熙癸亥仲秋月吉嘉禾楞严寺般若堂藏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