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本生经最新章节!

    第十七篇

    五二一 三鸟本生谭

    [菩萨=鸟]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向拘萨罗王训诫所作之谈话。佛向前来听闻佛法之王言:“大王!王者须正当治国,何以故?王不正时,官吏等亦必不正。”佛如第四篇中所述之训诫,语以蹈邪路与不蹈邪路之祸福,详述其他由诸欲而起之祸患,比喻为如梦如幻。佛言:“大王!彼等(诸人)

    死不能缓和 亦不受贿赂

    战士无能胜 诸人皆必死

    彼等旅游他世界时,除依自己所作善业之外,别无所赖。是故奉事劣者,确应舍去;勿为善评,而行放逸,宜勤正而治国。昔日诸王,于佛未出世时,尚能守贤人等之训,正当治国,死后升至天都。”佛应王之请求,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之梵与王,因无后嗣,乞愿亦未生男与女。某日,王率多数从者往苑中,昼间于王苑游戏后,在沙罗树下展设寝床,王暂睡眠后醒来,忽仰望见沙罗树上鸟巢,起念欲得,王唤从者一人云:“汝登此树,观察巢中存有何物?”从者登树,见巢中有三卵,向王禀告。王云:“仔细经心,不可破坏。”王于小箱中敷以绵屑,嘱从者曰:“将卵放入箱中,安静降下。”从者取卵降下,王接受小箱,问大臣等曰:“此为何鸟之卵?”彼等答曰:“予等不知,应向猎师询问。”王呼问猎师等,猎师等禀曰:“大王!一为枭鸟之卵,一为九官鸟之卵,一为鹦鹉之卵。”“何故一巢之中而有三种鸟卵?”猎师等:“大王!时逢巧合产下,如无故障,则不腐坏。”王喜自思:“以此为予之子。”于是将三卵分别托交三位大臣,云:“以此为予之子,汝等善为育之,孵出时告我。”彼等均慎重守护。

    最初枭鸟孵出,大臣呼一猎师至,问曰:“汝观此为雌抑为雄?”猎师观察后答云:“此为雄鸟。”大臣往王前告曰:“大王!陛下生有一子。”王喜,与彼诸多财物。王云:“汝善育子,吾子命名为尾施缚多罗。”大臣依王所言而返。

    其后又逾数日,九官鸟之卵孵出,大臣亦请猎师观察,彼闻知为雌鸟,往王前禀告:“大王!陛下生有一女。”王喜,与彼财物云:“汝善育予女,吾女之名为昆达利妮。”大臣亦依言而返。又过数日,鹦鹉之卵孵出,大臣亦请猎师观察,猎师答:“此为一雄鸟。”大臣往王前禀告:“大王!陛下生有一子。”王喜与以财物。“汝为予子作大行列举行庆典,为吾子命名为将布迦。”大臣返家,依言而行。

    此三只鸟,于三人大臣之家,由王子看护者之手扶育成长,王亦时时呼鸟等为“予子!予女!”然大臣等相互嘲笑:“请观王之所为,对畜生称为‘予之子女’,而巡回奔走。”王自思:“此等大臣,不知予之子女等有如何之智慧,予将使彼等完全明了。”

    于是遣一大臣往尾施缚多罗之前,问彼:“贵君之父思欲对君有所询问,何时前来为宜?”大臣奉命前往,向尾施缚多罗敬礼,告知王之用意。尾施缚多罗呼养育自己之大臣至,问曰:“父王对予欲有询问,如父王至此,须表敬意。”更又问曰:“父王何时来此为宜?”大臣云:“自今之第七日。”尾施缚多罗闻此向使者云:“请转告父王,自今之第七日。”于是遣返使者。彼归向王报告,王于第七日向都中击大鼓巡回布告,往其子之住处。尾施缚多罗向王表诚笃之敬意,王于尾施缚多罗鸟之家进食,受大飨宴。王归返己之住处,于宫廷建立一大型临时小屋,向都中巡回击大鼓布告,而于美饰之临时小屋中,由多数之从者围绕而坐。王向大臣之前云:“引导尾施缚多罗前来。”大臣引导尾施缚多罗止著于黄金椅上。鸟落于父王胸前,与父王戏耍,然后又归止于椅上。尔时王于众多人等中间,向鸟询问王道,唱第一之偈:

    一

    尾施缚多罗 我今询问汝

    鸟!因汝有吉瑞 欲为行政者

    如何为勤行 始能成胜者

    尾施缚多罗闻此,不答王之询问,先责王之怠慢,唱第二之偈:

    二

    领有波罗奈 懒惰父堪萨

    问吾精勤儿 为时实已迟

    彼以此偈责王后云:“大王!王者应守三种真理,正当治国。”彼述王道,唱次之诸偈:

    三

    虚言与愤怒 嗤笑先排除

    而后力勤行 王!此即谓之道

    四

    父!昔曾为邪行 悔过不置疑

    欲念与瞋恚 尔后勿再为

    五

    王者若懒惰 此为王者苦

    国土与财宝 一总至灭亡

    六

    父!室利吉祥天 被问答斯言

    雄起奋精进 我喜无妒人

    七

    心邪嫉妒深 害人为业果

    幸福车轮碎 恶运之神喜

    八

    汝皆对一切 心中存温顺

    所有世间人 皆应守此法

    王!拂去不运道 好运为依所

    九

    汝为迦尸王 多受幸运惠

    国富日增长 勇气满胸膛

    敌者总根绝 实为伟大人

    一〇

    帝释生类主 努力不怠惰

    勇往为善事 常具警戒眼

    一一

    梵天乾闼婆 诸天常随伴

    如是共生者 努力行精进

    一二

    父!精勤避非难 汝应为勤行

    努力为精励 怠惰不得乐

    一三

    汝有精勤道 应以此为诫

    安乐可得友 足使敌人苦

    尾施缚多罗鸟如是以一偈责王之放逸,以十一偈说述王道之时,对王之询问,如佛之善巧回答,使诸多人等,心中惊叹,几百次扬声喝采。王心甚喜,呼大臣等云:“汝大臣等!有关予子尾施缚多罗如此善巧回答,应如何赐与?”“大王!宜为大军师。”“如此,予与彼大军师之地位。”尾施缚多罗遂即就职,彼自此以来,就大军师之地位,代行父王之事务。

    尾施缚多罗问答终

    又王于数日后,如上述之情况,遣使往昆达利妮之前,第七日往其处,归来后仍坐于临时小屋当中,召唤昆达利妮前来。昆达利妮止住于黄金椅上时,王询问王道,唱偈曰:

    一四

    昆达利妮!王者之亲族 思汝善得答

    我问行政道 欲为行政者

    如何为勤行 始能成胜者

    昆达利妮如是由王询问王道时,彼女云:“父王思欲试予。”“试吾女将有何语可言?”“予对贵君之王道全部,唯有二句之言说奉告。”于是唱次之诸偈:

    一五

    父!道唯二句尽 皆存于其中

    得其未得者 既得应守之

    一六

    父!应善知大臣 贤而熟于义

    不诈不博奕 断酒不起害

    一七

    父!汝与汝所有 应守财宝事

    御者爱其车 如彼勤掌握

    一八

    爱护内部人 蓄财与借财

    自心善调处 勿依赖他人

    一九

    入出应自知 自知为不为

    当罚于处罚 足赏于赏与

    二〇

    一国之王者 利教自国民

    不法之从臣 勿使财亡国

    二一

    事务不急行 或又不使行

    急促为行事 愚者至后悔

    二二

    不得其所者 汝勿强愤怒

    如欲强愤怒 失身分者多

    二三

    父!我为王者计 非利勿劳力

    于汝之国土 乃至国财宝

    女儿或男儿 勿使堕苦趣

    二四

    王者无怖畏 惟知追诸欲

    一总失财宝 此为王者苦

    二五

    今正应为善 断酒勿为害

    王!为一有德者 无德堕地狱

    昆达利妮亦如是以十一偈说法,王甚喜悦,呼大臣等问曰:“汝等大臣!有关予女昆达利妮如是回答,应对彼女如何赐与?”“宜使为财政大臣。”王云:“如是,予与彼女财政大臣之地位。”昆达利妮就职,由是以来,彼女就财政大臣之地位,代父王执行事务。

    昆达利妮问答终

    又经数日之后,王复遣使,如上述之状,往智慧者将布迦之前,于第七日往其前,受庄严之飨宴。王归来,仍然坐于临时小屋之中央,使将布迦智慧者止于镂刻黄金之椅上,用头顶戴而来。将布迦智慧者止于父王之膝上戏耍,然后归止于黄金之椅上,尔时,王向彼询问而唱偈曰:

    二六

    予问哥西亚[尾珊多罗之姓] 昆达利妮同

    将布迦!汝于诸力中 语其最上者

    如是王询问大士之际,乃以与其他二者询问不同,用特别之方法询问。尔时智慧者向王伸手如载千金袋之重:“大王!请注意听闻。”于是向王说法:

    二七

    世间伟大人 彼有五种力

    此处有腕力 是谓劣之力

    长寿有财力 第二位之力

    二八

    长寿者!大臣有之力 第三位之力

    高贵家世力 无疑第四位

    此之所有者 贤者皆得之

    二九

    智慧力第一 诸力最上力

    具备智慧力 贤者得利益

    三〇

    丰优之土地 愚者暴力取

    他者以道得 不为人所忌

    三一

    生为贵王族 得位智慧劣

    迦尸王!全土诸人民 无与共生者

    三二

    智慧定见闻 令名增赞辞

    具有智慧人 苦中尚得乐

    三三

    不好闻正知 不近多闻士

    不知正知者 谁能得智慧

    三四

    知法知差别 应起时精进

    行事随其时 是人荣业果

    三五

    不惯于精进 亦无精进行

    厌于为事者 利益不善熟

    三六

    专心行内观 具有精进行

    为事不厌者 善熟长利益

    三七

    专心应为事 守护积得物

    父!汝应为此行 勿陷于怠业

    愚因怠业倒 宛如苇造家

    如是菩萨仅就此点,赞扬五力,举智慧之力,其言如击打月轮之铿鸣。今以十偈忠告王:

    三八

    王!应行正法 王!如对父母

    行兹法者 将升天界

    三九

    王!应行正法 王!如对妻子

    行兹法者 将生天界

    四〇

    王!应行正法 王!如对朋友

    行兹法者 将生天界

    四一

    王!应行正法 王!车乘军兵

    行兹法者 将升天界

    四二

    王!应行正法 王!山村大邑

    行兹法者 将升天界

    四三

    王!应行正法 王!国土州县

    行兹法者 将升天界

    四四

    王!应行正法 王!沙门梵志

    行兹法者 将升天界

    四五

    王!应行正法 王!兽类鸟类

    行兹法者 将升天界

    四六

    王!应行正法 积法赍乐

    行兹法者 将升天界

    四七

    王!应行正法 帝释诸天

    梵天与共 积法升天

    王!应行正法 切勿等闲

    如是诵十法行偈,更与忠告,唱最后之偈:

    四八

    兹汝有勤道 应以此为诫

    接近智善者 同己成满行

    如是,大士如天河之奔流,如佛之善巧说法,诸多人等,表大敬意,报以千度称赞之喝采。王大喜悦,呼大臣等问曰:“汝诸大臣!持有嫩阎浮果之嘴如予子将布迦智慧者,就彼如此之言,应如何赐与?”“大王!宜赐与将军之地位。”王云:“如是与彼以将军之地位。”于是将布迦就职。彼由此以来,就将军之地位,代行父王之事务。

    三鸟受极大之敬意,三鸟共说事相理相之训,王守大士之训,行布施及其他善业,死后得升于天上。大臣等为王之葬式后,向鸟告曰:“我君将布迦鸟陛下!大王之大伞应张置于贵君之头上。”大士云:“王国于予,实无必要,君等请努力治国。”使诸多人等遵守戒法,更将裁判法刻于金板之上:“请依此以行裁判”,言毕入于森林而去。彼之教法有四千年之效力。

    结分

    佛对王训诫如此之说法,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王是阿难,昆达利妮是莲华色,尾施缚多罗是舍利弗,将布迦鸟即是我。”

    五二二 娑罗槃迦仙本生谭

    [菩萨=仙人]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大目犍连长老之般涅槃所作之谈话。舍利弗长老由住于祇园精舍如来处得般涅槃之许可,往那罗村于自己出生之房间内,入于涅槃。佛闻知彼入于涅槃,佛往王舍城住于竹林精舍。

    尔时住于仙吞山腹之黑石窟有一长老,彼之神通力已达极位,自在往来于天上界及地狱界,于天上界见佛弟子有大权力,于游增地狱见外道弟子感受大苦。彼归人界向诸人言:“某优婆塞及某优婆夷生于某天界享受荣华,外道弟子某男与某女在地狱出生于某恶道。”于是诸人信佛教,排斥外道,于是向佛弟子之尊敬增大,而对于外道等之尊敬衰微。彼等对长老抱有敌意:“此恶棍生存,使我等之信者分裂,尊敬衰微,我等将须杀彼。”于是与盗贼名萨玛那姑塔伽以千金,使彼率多数之部下为杀长老而往黑石窟。长老见彼前来,以神通力飞升而去,盗贼当日不见长老而返。翌日又翌日,连续六日前来,长老依然以神通力飞去。

    然于第七日,长老昔日所为之顺后业,终于得受果报之机会。彼于昔时,听从妻言,思欲杀双亲,携父母乘车前往森林,假扮盗贼,殴打双亲。而双亲视力微弱,不能善见分别外物,不知其子所为之事,犹只顾虑其子之安危云:“子!盗贼前来杀害我等,汝宜速逃。”彼思:“双亲为予殴打,仍只思予之安危,予为不善之恶事。”于是装扮盗贼逃走之状,庇护双亲,揉其手足云:“父母不必忧心,盗贼已逃。”再伴双亲回归自己家中。此业于如此长久期间,未得受果报之机会,宛如火藏灰中,辗转捕捉此最后之身体,为此长老不能飞行于空中。彼之神通力曾经震撼难陀、跋难陀、陀摩那、毗阇耶他等之上,然因此业力而变成衰弱。盗贼击碎长老之骨如同堆积之麦杆,彼思:“此人已死”,率同部下离去。然长老不久恢复意识,以禅定之用具,包裹身体,运用神通,飞行前往佛所,向佛礼拜云:“大德!予之寿命已尽,予入涅槃。”彼于得入涅槃之时,于其场所而入涅槃。尔时六天界一齐骚动,皆云:“我等之师,已入涅槃。”天人携天香、华鬘、香烟及种种之薪木前来,造成九十九拉他那长栴檀香之火葬堆。佛立于长老之侧,埋葬其遗骸;火葬场之周围一由旬之间,天降花雨,天人与人互相交杂而立,七日之间,续行神圣之典礼。佛集长老之骨于竹林精舍之门楼,作舍利庙。

    尔时比丘等集于法堂谈话:“诸位法友!舍利弗长老未于如来之前入涅槃,于佛侧未得大赞辞。然大目犍连长老因于佛侧入涅槃,而得大赞辞。”佛来问曰:“汝等比丘!今有何语,集于此处?”比丘等答:“如是如是之语。”佛言,“汝等比丘!目犍连于予之侧,得受赞辞,非自今始,前生即亦如是。”于是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与王于波罗奈治国时,菩萨宿于司祭婆罗门妻之胎,经十月后,于夜明时出生。此一刹那,在广十二由旬之波罗奈都中,一切武器,均被烧尽。子出生时,司祭当适外出,偶然上望空中,见星与星间之组合状态,彼知:“依此星而出生之童子,将成全阎浮提中之第一射手。”晨起赴王宫问王夜来善休息否,王云:“予如何能得安乐?今日家中一切武器,悉皆烧毁。”“王勿忧虑,非仅王家如是,都中之武器亦均烧毁,此乃予宅今日诞生童子之故。”“然则,吾师!生如是之童子,究竟将有何事发生?”“大王!并无何事发生,但此童子,于阎浮提洲将成为第一射手。”王云:“吾师!此应庆贺之事,希善育此童子,成年后,送来予处。”于是王赠与乳金千两。司祭接受还家,于子之命名日,因生时武器燃烧,特名之曰火护。

    彼童子由多人服侍而成长,十六岁时即具有无上美貌之容姿。其父见其异常发育之身体,向其子云:“吾子!往得叉尸罗在名声响亮师尊之前,修习学艺。”彼云:“谨遵父命。”于是携赠师尊之谢礼,拜别父母,赴彼处呈献千两,请教学艺,仅七日即达奥义。彼之师尊,大为满足,将自己所有之宝刀,加上附属品羊角制之弓,同附属品箭筒,自己所著之铠及缠头之巾,悉数授与,云:“火护弟子!予年已老,由今日起,由汝教导此等青年。”师尊将五百青年托付于彼。

    菩萨承受师之托付,向师尊拜别,归至波罗奈,会见父母。彼向父母问候,父曰:“吾子!修得学艺耶?”“父亲!予已习得。”父闻其语,即往王宫:“大王!予子修习学艺而归,王将如何差遣”“吾师!可使彼侍于予侧。”“大王!请决定其薪资”“一日使取千两。”“十分厚遇。”司祭满意还家,呼其子近前转告曰:“汝将侍于王侧。”

    其后,彼每日侍王各得千两。王之侍臣等言出不平:“我等未见火护之工作,彼一日获得千两。我等愿见彼之伎俩。”王耳闻彼等之言,告语司祭。司祭云:“大王!甚善。”乃转告其子。彼云:“吾父!谨如尊命,由此第七日可以献技。于此期间,请国王集合国中射手。”司祭往王宫向王申告此事。王向都中击大鼓巡回宣布,集合射手前来。所集射手,其数六万,皆知集合之事。王命巡回击大鼓宣告曰:“都中人众,可一见火护之伎俩。”王使准备王宫之庭,自己由多数之从者相伴,坐于美丽之椅上,呼集射手等,并呼唤:“火护前来。”

    彼将由师尊所授与之弓、箭筒、铠及缠头之巾隐于着物之下,持刀如通常之状态出现于王之傍,立于一方。射手等互相约束:“火护前来表现其弓之伎俩,但因未持弓而来,必由我等之手借弓,可想而知。我等不与其弓。”王呼火护云:“使见汝之技俩。”火护于其四周张幕,立于幕中,脱去着物,穿系甲胄上着铠,头缠头巾,在羊角制之弓上张珊瑚色之弦,背负箭筒,佩刀于左方,手中回旋尖附金刚之铁杵,开幕出现,宛如冲破大地出现盛装之龙王太子,彼向王表敬意而立。多数人众见此而跳起,大声喝采而拍手。

    王曰:“火护!使见汝之伎俩。”“大王!贵君之射手中,速如电光之射人,能射毛发之人,能射速比声音之人,能射中(飞)箭之人,请呼此四种射手近前。”王呼彼等近前,于王庭之四角形间隔中构筑道场,于其四隅,使四射手站立,每人配备万根之箭,每人之侧,使立一箭之配手;彼自己(火护)则携带附以金刚尖之铁杵,直立于道场之中央。彼云:“大王!此四人一齐放箭向予发射,予将防卫所放之箭。”王即命令:“依言而行。”彼等四人曰:“大王!予等为如电光之射,毛发之射,当声当音之射,予等皆能,火护为一年幼童子,予等请止其射。”大士云:“尽汝所能,向予射之一观。”彼等曰:“甚善”,于是一时一同放箭。大士以一铁杵与以遮挡,适宜与以击落。菩萨击落之箭簇,箭簳,箭羽皆按顺序,整齐排列,堆成箭之小堆,积如城壁之高。射手等之箭已尽,彼知其箭尽,不毁箭之小堆而立起,回至于王傍。多数之人众,大声喝采,拍手跳跃,起大骚动,投下着物及璎珞,如是积聚之财物,达一亿八千两之多。于是王问彼曰:“火护!此为何技?”“大王!此为除箭之法。”“有他人知此者耶?”“大王!于全阎浮洲,除予别无他人。”“如是,使见其他之技。”“大王!彼诸人等立于四隅,四人均不能射予,然予只以一箭可射此立于四隅诸人。”射手等不敢应允站立之事。

    大士于是于四隅竖立四株芭蕉,于铁杵之箭端结缚红线,先以一株为目标而放射。铁杵于贯穿后,连续顺次射穿第二第三第四各株,更由最初射穿之处贯穿返还于其手中,四株芭蕉皆被红线相连结。多数人众扬起无数千回之欢声。王问曰:“此为何技?”“大王!此为车轮贯之技。”“更使见他之技。”大士于是使见箭杖之技,箭纲之技,箭之组纽之技,并作出箭之宫殿,箭之屋宇,箭之梯子,箭之莲池,箭开莲花及箭降如雨。

    如是以及其他共使见十二种珍奇之技,更又以其他之技,将非常大之物射贯七种:计射穿八寸厚之优昙钵罗板,四寸厚之阿萨那树板,二寸厚之铜板,一寸厚之铁板及捆缚一处之百木板。并由麦杆车、砂车、板车之前方放箭贯通至后方,由后方放箭贯通至前方;箭在水中可飞至四乌萨巴,陆上可达八乌萨巴;于一乌萨巴距离之毛发,如同视为茄子,与以射穿。彼使见如此之技,太阳已至西没。

    而后王与约定,应任彼为军师之职。“火护!今日时刻已晚,明日授与军师之荣誉,汝须剃须沐浴而来。”王与一万两以为当日之俸金。大士云:“予不需此”,并将一亿八千两之宝,分与诸师,与多数之友人相伴前往沐浴剃须。身着一切璎珞,以无比之荣誉回至家中,摄取种种上品之食物,入于荣华之床而卧。

    彼于初夜中夜卧后至后夜时醒觉,盘足而坐。彼思考自己技之始中终末:“予之技艺,自始即为死路,中年将受烦恼之搅扰,最终必至受生地狱。此为杀生,一径大意,甚肆诸欲,必至地狱。王授予军师地位,予将有大权威,多拥有妻子,然烦恼之事务亦大,舍之亦难。予今正宜出家,一人入于森林,修习仙人之道。”大士由卧床起而外出,不使一人知晓,由宫殿下,由大门出,一人入森林中,指向瞿陀婆利河畔三由旬之伽维陀林而去。

    帝释天知彼之出家,呼毗首羯磨吩咐云:“此火护出家遁世,将集合多数大众前来,汝于瞿陀婆利河畔之伽维陀林中建修道院,整备出家之道具。”毗首羯磨依言而行。大士来至此场所,见只有一人之通路,彼思:“此确为出家之住所。”经通路而行,入于任何人均未发现之修道院,见有出家之道具,彼思:“此帝释天王知予出家。”于是脱去着物衣服,着赤色之树皮上下衣,外披鹿皮之袈裟,发编圆形,肩担扁担,携杖而出草庵,登上经行之处,到处散步;以出家之光辉,于林间大放异彩。彼行观法,于出家后第七日,得八禅及五神通。采拾落物,食森林中之草根树实,只有一人居住。父母朋友亲族一堂,见彼失踪,哭泣各处寻觅而行。

    尔时,一山中之人于伽维陀修道院中发现大士,了悟其事,通知其父母,父母又向国王申述,王曰:“汝等同来,前往会彼。”劝诱其父母与多数之伴侣相随,依山中人之言,攀缘寻找,到达瞿陀婆利河岸。菩萨来至河岸,坐于空中说法,使彼等皆入于修道院中,彼于此处亦坐于空中为彼等说诸欲为灾之说法,由国王开始,诸人全部出家无遗。菩萨与诸行者群相伴住于其处。

    然彼住其处,全阎浮洲皆知,诸王与国人共同前来至彼之前出家,行者之群众,次第增加,集合数千之众。若人怀有贪欲之念,瞋恚之念,侵害之念,大士往其目前,坐于空中说法及观法之语。随彼之教得禅定达于极致者有萨利萨罗,梅恩帝娑罗,巴巴陀,伽罗戴瓦罗,吉萨瓦伽,阿努西萨,那罗多七大弟子。

    其后伽维陀道院人满,行者等已无居住之场所。大士呼萨利萨罗曰:“萨利萨罗!此道院于行者等不能相应,汝可伴此行者等住于栴陀钵殊多王之国领蓝巴秋罗迦邑附近之处。”彼同意师言,“谨遵师命”,与数千之行者相伴,移住于其所。然又有多人前来道院出家,道院又见人满。菩萨呼梅恩帝娑罗近前曰:“汝伴此行者等,往苏拉吒州境内之甘水,住于其岸边。”于遣派之后,如是第三班次送出巴巴陀:“大森林中有安阇那山,汝住其附近。”第四班次派遣伽罗戴瓦罗,谓曰:“南路之阿槃提国有格那色罗山,汝可率众住居于附近。”其后迦维陀道院又复人满,结果五处各有数千之行者。一方更有吉萨瓦伽向大士乞假往丹达吉王之国领毗勃瓦提城住于军师附近之林园中,那罗多则住于阿兰伽罗山之山脉中,而阿努西萨则仍住于大士之前。

    此时,丹达吉王使当时颇受人尊重之歌伎停止职业,彼女依其生性各处游荡,往王苑见一行者自思:“此为不祥之男子,向此男子之身体唾吐,然后自行沐浴。”彼女嚼杨枝,首先第一吐以浓唾,向吉萨瓦伽发之当中吐出,将杨枝投向行者头上,自己洗头而去。王知其事,使彼女再复其原有职业。彼女愚昧自思:“向此不祥之男人唾吐,予始得此荣誉。”其后不久,王使司祭退役,彼往歌妓之所问曰:“汝缘何理由,恢复职业?”于是彼女向彼答曰:“予向王苑不祥男人之体唾吐之故。”于是司祭前往依样向彼男之身体唾吐,果然王亦使其恢复如原来之职务。

    此时王领之边地生起暴动,王率各种军兵出发前往战争,而愚昧之司祭向王问曰:“大王!汝望胜利耶,抑望败北耶?”王曰:“当然希胜。”司祭曰:“御苑住不祥之男,王可向彼男身体唾吐,然后再行出发。”王信彼之语云:“与予一同出发者,可往王苑向不祥之男唾吐。”王入王苑,口嚼杨枝,最初真正由王自向行者之发中唾吐,并投杨枝,而后洗头,彼之军队亦如是行之。王去后,军师来见行者,取除杨枝,为行者善加洗头,问曰:“王何为如是?”行者答曰:“予无恶气,只恐天人等发怒。此后第七日,国中将成荒芜,汝速逃往他处。”彼惶恐战栗往告于王,王闻其言而不入耳。彼往自己家中,携同妻子逃往他国而去。

    娑罗槃迦师已知其缘由,派遣二青年行者,使吉萨瓦伽坐于寝床形之轿中,通过虚空,伴随而归来。王于战争中捕贼还都,王归来后,天人等先行降雨,一切死骸为雨水冲流无遗,然后于清净之砂上降天花之雨,花上降钱雨,钱上降金两之雨,金两之上降天之璎珞雨。人人大为喜悦,拾取黄金璎珞,此时有种种闪光武器之雨降落彼等身上,将诸人切断为稀碎。然后降落大炭火炬,于彼等之上,炎炎燃烧。大山之峰倾倒,于彼等之上降下纵广达六十肘之细砂雨,于是六十由旬之间,完全成为荒漠,此事全阎浮皆知。

    而在此国间之诸国,如迦陵誐,阿达迦,毕玛拉陀之三王各自思惟:“昔日于波罗奈之迦尸王迦蓝浮激怒堪忍行者而灭入大地,同此,那利吉拉王迫使行者等过量大食,具千人腕力之阿诸那王激怒鸯耆罗娑仙,而今又有丹达吉王损及吉萨瓦伽行者之起居,以致诸国均遭破灭。此四人之王死后出生之所,我等不解,除娑罗槃迦师之外,无人能言。我等往彼之所一问。”三人与多数之伴者相随,为询问而出发前往。三人各自前往,事先并未互相知会,彼等接近瞿陀婆利河时,不期而遇,于是降车,三人同乘到达瞿陀婆利河畔。此一刹那,帝释天坐于凋叶毡之石座上,思考七项询问:“除娑罗槃迦师之外,人界天界无一人能答此问题,予将向彼询问。又此三人之国王为向娑罗槃迦师询问而到达瞿陀婆利河之岸边,此王等之询问,予亦一并为之。”于是率[忉利、四王]两天界之天人等由天界下来。

    恰于此同日,吉萨瓦伽行者死去,为葬其遗骸,数千之行者,为吉萨瓦伽设立四所栴檀香木之火葬堆举行火葬;从天降下花雨。遗骸葬式终了,大士入于道院,坐于行者群围绕之中。

    此王等到河岸时,以大军鼓之响音而来。大士闻此,呼河努西萨行者曰:“汝往观察,此为何音?”

    彼携水瓶前往其处,见王等而唱第一询问之偈:

    一

    耳环美饰整衣裳 琉璃真珠饰佩刀

    王者!汝等为谁且止步 汝等人界何可知

    闻彼之语,诸王降车,敬礼而立。其中额瑟达迦王向彼回答唱第二之偈:

    二

    阿达迦及迦陵誐 毕玛拉陀共三王

    欲见自制之诸仙 为问彼等来此处

    于是行者向彼等曰:“诸位大王!善来之事,君等来至应来之所。请先浴水休息,然后往道院礼拜诸仙,向师询问。”为与彼等表亲密,举水瓶溅洒水滴。彼仰观空中,见帝释天王伴天人群,骑伊罗婆那象下来,彼与帝释天王交谈唱第三之偈:

    三

    虚空之中止空间 行如十五夜之月

    问此大威力鬼神 人界之人何可知

    帝释天闻此,唱第四之偈:

    四

    须阇之夫在诸天 人界呼为摩伽婆

    天王今日来此处 欲见自制之诸仙

    于是阿努西萨向帝释天曰:“王!善来之事。王请稍待。”乃取水瓶进入道院,归置水瓶之后,向大士告知三人之王与帝释天王为询问而来。

    大士由仙群围绕,坐于广大之园庭中。三人之王,向诸仙敬礼,坐于一方;帝释天亦降来近于诸仙群,合掌礼赞诸仙,敬礼而唱第五之偈:

    五

    吾等远闻此诸仙 有大威力具神通

    人间生物界之长 以清净心礼诸仙

    如是帝释天敬礼仙群,避免着座之六种过失,坐于一方。阿努西萨见彼坐于诸仙下风之处,唱第六之偈:

    六

    出家已久诸仙味 随风飘荡由身出

    千眼者!诸仙气味由此去 天王!诸仙之味为不香

    帝释天闻此唱次之偈:

    七

    出家已久诸仙味 随风飘荡由身出

    大德!此香胜好如华鬘 诸天喜好无厌恶

    帝释说此语后复曰:“阿努西萨大德!我等终极目的为询问而来,请与我以机会。”阿努西萨闻彼之言,起立与以机会,向仙人群唱次之二偈:

    八

    富兰陀罗生类主 须阇之夫摩伽婆

    诸天之王破修罗 欲得机会为询问

    九

    此处此等贤士中 有谁能答此巧问

    向此人间三人王 乃至诸天婆娑婆

    仙人之群闻此云:“可敬之阿努西萨!君为立于大地而不见大地之言。除娑罗槃伽师之外,谁人能答此询问?”

    一〇

    娑罗槃伽此仙士 交断男女善自制

    阿阇梨子善调形 此等之中唯彼答

    仙人之群为此言,又向阿努西萨曰:“阿努西萨君!唯卿向师敬礼,以仙群之语,请与答覆帝释天询问之机会。”阿努西萨:“谨如尊命。”予以同意,向师敬礼以与机会,唱次之偈:

    一一

    昆丹尼亚!请答彼询问 相好诸仙求

    昆丹尼亚!此为人界法 智胜者之责

    于是大士与彼机会,唱次之偈:

    一二

    诸卿!询问得许可 心欲为何问

    自知此彼世 我将答卿等

    如是大士与以许可之时,帝释天提出自行准备之问题。佛说明此意义,如次言曰:

    一三

    见义因陀罗 帝释摩伽婆

    彼心常怀念 问此第一偈

    一四

    杀绝何物无忧事 弃掷何物仙称美

    可恕何者粗恶语 昆丹尼亚!吾问此义汝语我

    于此答其所问而言:

    一五

    杀绝忿怒无忧事 弃掷伪善仙称美

    可恕一切粗恶语 贤者堪忍最第一

    一六

    对于同辈或优者 二种粗语可得恕

    如何劣者语可恕 昆丹尼亚!有关此义汝语我

    一七

    畏惧之故恕优者 忌争之故恕同辈

    能恕劣者之语者 贤者堪忍最第一

    由如此诸偈之询问与应答,当知先后之次序。

    然、于如此说时,帝释问大士曰:“大德!贵君于先,言:‘可恕一切人之粗恶语,贤者云此堪忍最为第一’,而今又云:‘能恕劣者之语,贤者云此堪忍最为第一’,此二者之言,始终不相一致。”大士对彼云:“帝释天王!后者之言,予乃就恕粗恶语之人而言,因彼知对方为劣者。然人之姿,于一见之下,不能知其为优者或劣者,故如最初所云。”人如不住于一处而观察,只见其姿,则难知其为优者或劣者,大士为说明此事,唱次之偈:

    一八

    一见姿饰四威仪 优劣同辈如何知

    贤者处世扮非姿 应恕一切人之语

    帝释天闻此澄清疑念,继又请愿云:“大德!请使予等得闻堪忍之功德。”于是大士向彼唱偈:

    一九

    国土虽率大军势 应得堪忍之善人

    此之利益不可得 堪忍之人怒自消

    如是大士说堪忍之德时,国王等自思:“帝释天只顾自己之询问,不与我等询问之机会。”于是帝释知彼等之意念,暂置自己准备最后所遗之四问题,就彼等之质疑而询问唱偈云:

    二〇

    谢汝之善答 更又问他事

    以下诸王事 愿为我作答

    丹达吉王事 那利吉拉事

    阿诸那王事 迦蓝浮王事

    此等极恶者 请语诸行者

    彼等恼诸仙 今往生何处

    于是大士答此唱次之五偈:

    二一

    丹达吉王唾行者 断足亡灭民与国

    活火地狱被烧炙 热炭落来燃其体

    二二

    出家自制说正法 无过沙门被王欺

    那利吉拉于彼世 众犬聚集撕裂食

    二三

    鸯耆罗沙乔达摩 久行梵行有忍力

    阿诸那王使其苦 彼王落入铁刺狱

    二四

    出家忍辱说正法 无过沙门遭寸断

    迦蓝弗王有大苦 无间地狱被生煮

    二五

    此等地狱贤者闻 更有可厌诸地狱

    行法沙门婆罗门 如是诸人生天处

    如是大士说明四人王之生处,三人国王等闻之,疑念一扫。于是帝释天就所遗之四问题质疑,唱次之偈:

    二六

    谢汝之善答 更又问他事

    何为持戒者 何为有智者

    如何称善人 不为吉运舍

    大士答此唱次之四偈:

    二七

    善制身语意 不作诸恶事

    为己勿虚语 是为持戒者

    二八

    深问心思考 恶业不可为

    不舍适时语 是为有智者

    二九

    知恩报恩刚毅人 忠诚之人有善友

    为愁苦人作善事 如是得称为善人

    三〇

    具此诸德者 信心柔软心

    爱语有慈念 如是为善者

    不被吉运舍

    如是大士如升于空中之月,鲜明答此四问之质疑,更又且答他之问事。

    三一

    谢汝之善答 更又问他事

    持戒与吉运 善法与智慧

    何者为最优 愿汝为我答

    三二

    如月对诸星 智慧为第一

    持戒与吉运 皆为善人法

    善巧智慧者 应与此相伴

    三三

    谢汝之善答 更又问他事

    行事如何作 作何亲何者

    于此得智慧 语我智慧道

    如何作业人 成为有智者

    三四

    亲近胜老多闻人 学者亦为多问者

    敬法闻法善说法 如是之人有智者

    三五

    彼有智者舍诸欲 善见无常与苦病

    如斯观苦大怖畏 对诸欲望尽舍弃

    三六

    去欲制害心 养无量慈心

    对所有生类 无伤害之心

    无有毁谤事 上升梵天界

    如是大士说诸欲之害时,此三人之国王与其兵士等,当场均舍去欲心。大士知此,为使彼等欢喜而唱偈:

    三七

    此大不思议 阿达迦国王

    汝与迦陵誐 毕玛拉陀王

    三人位尊者 一总弃欲念

    大王等闻此,对大士表示谢意而唱偈:

    三八

    知他心之人!汝说为正然 吾等总弃欲

    与机垂慈悲 使我成汝果

    于是大士与彼等以机会,又唱次之偈:

    三九

    汝等舍欲念 与机垂慈悲

    汝等得成果 大喜满汝身

    彼等闻此,首肯而述偈:

    四〇

    广智之人!一一汝所语 随汝之所训

    吾等得汝果 大喜满吾身

    于是大士使彼兵士等出家,送出彼行者等而唱偈:

    四一

    行者供养行终了 卿!可敬人等且还去

    常喜禅定心安静 此为出家第一乐

    行者等首肯彼语,敬礼后升于空中,各往自己之所而去。帝释天亦起座,合掌拜大士如拜太阳,向大士为礼,随伴侣而去。

    结分

    佛知此事端,述次之偈:

    四二

    贤者仙士说妙法 具有最上意义偈

    誉高天人等闻法 欢喜感谢去天都

    四三

    调整文句意义深 贤者仙士说此偈

    闻此偈者为大事 前后奇特见优者

    前后所见诸优者 彼等不至死王所

    如是佛以阿罗汉果示教之极致,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于目犍连墓,亦有降花雨之事。”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云:

    四四

    萨利萨罗舍利弗 迦叶梅恩帝娑罗

    巴巴陀为阿那律 戴瓦罗为迦旃延

    阿努西萨阿难是 吉萨瓦迦拘利多

    娑罗槃迦为菩萨 本生谭应如是知

    五二三 阿兰布萨天女本生谭

    [菩萨=行者]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比丘受原妻之诱惑所作之谈话。此一谭于根本生谭[第四二三]中曾经详述。佛对比丘问曰:“比丘!汝厌出家之事为真实耶?”“吾师!是为真实。”“何故厌耶?”答云:“为原妻之故。”“汝比丘!彼妇人对汝作不利者,汝于前生亦为彼妇人破坏禅定,三年间成为痴呆,失去本性而卧,后还复本性,有大悲叹之事。”于是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出生于迦尸国婆罗门家。达成年后,通一切学艺之奥义,彼入仙人之道而出家,于森林中食草根果实以系命。尔时有一牝鹿食彼涂己精液之草,饮水之后,以此对彼起恋着之心而妊娠。自此以来,牝鹿时来彼处,徘徊于道院之周。大士考察,知其缘由;牝鹿后生一人儿,大士爱如己子而育养,命名为伊西辛伽,继而达分别识物之年龄,使之出家。自己时已年老,伴子往那利林中,谓其子曰:“子!此雪山中住有如花之美妇人等,凡入彼女等之手中者,皆陷于大破灭,汝须注意不可为彼女等之手所乘。”菩萨使子听从,其后死去,生梵天界。

    伊西辛伽游戏于禅定,栖居于雪山地方。彼苦行甚剧,使诸根之动作皆失,于是依彼持戒之力,摇动帝释天座。帝释诠索知其缘由,彼思:“此人将使予由帝释天之位坠落,须派天女前往破其戒法。”于是向天人世界巡回探索无遗,于服侍自己一亿二千五百万人之中,除阿兰布萨天女之外,实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