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常变通考最新章节!

降一等者也。〉傳:何以大功也?不降其適也。○唐貞觀十四年,侍中魏徵奏,嫡子婦舊服大功,請却爲周,衆子婦舊服小功,今請與兄弟子婦同,服大功九月。〈朱子曰:「禮經嚴嫡。故《儀禮》,嫡婦大功,庶婦小功,此固無可疑者。但兄弟子之婦,則正經無文,而舊制爲之大功,更重於衆子之婦。雖以報服使然,然於親疎輕重之間,亦可謂不倫矣。故魏公因太宗之問而正之。然不敢易其報服大功之重,而但升嫡婦爲朞,乃正得嚴嫡之義,升庶婦爲大功,亦未害於降殺之差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嫡婦不爲舅後服

    〈小記〉:適婦不爲舅後者,則姑爲之小功。〈註:謂夫有廢疾,若他故,若死而無子,不受重者也。小功,庶婦之服也。〉○《問解》:魏徵,升衆子婦大功,同於兄弟子之婦,又升嫡婦朞,則今嫡婦雖不得主祀,當與衆子婦同爲大功。〈『妻爲夫黨服』章『嫡孫不爲後妻不得服重』條互攷。〉

    衆子女同

    【本註】正服不杖朞。○〈喪服〉不杖:爲衆子。〈註:衆子者,長子之弟及妾子。女子子在室,亦如之。士謂之衆子,未能遠別也。大夫則謂之庶子,降之爲大功,天子國君不服之。〉○〈小記〉:大夫降其庶子。○《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衆子婦

    【本註】義服大功。○〈喪服〉小功:庶婦。○貞觀十四年,升大功。〈詳『長子婦』條。〉○《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嫡孫

    【本註】加服不杖朞。○〈喪服〉不杖:嫡孫。傳:何以朞也?不敢降其適也。有適子,無適孫。孫婦亦如之。〈註:周之道,適子死,立適孫,是適孫,將上爲祖後者也,長子在,則皆爲庶孫耳。孫婦亦如之,適婦在,亦爲庶孫之婦。疏:長子爲父斬,父亦爲斬。適孫承重,爲祖斬,祖爲之朞。不報之斬者,父子一體,本有三年之情,故特爲斬,祖爲孫,本非一體,但以報朞,故不得斬也。〉○大夫爲適孫爲士者,傳:不敢降其適也。○《通典》:成洽云;「適孫爲祖如子,則祖爲適孫,亦當如父爲長子。」後漢吳商曰;「祖爲孫正服九月,今適孫爲後,祖加之周,孫亦加祖三年,經之明義也。孫爲後,加一等服三年,祖亦加一等服周。如使祖加孫二等,而孫加祖一等,此豈經例?」○《圖式》:祖服孫大功,若傳重,亦三年。〈《問解》:所謂三年,必是字誤。〉○《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案】《大典》〈夫族圖〉,祖母爲適孫大功。祖父旣服適孫朞年,則祖母之獨降適孫,恐亦字誤。〉

    嫡孫婦

    【本註】義服小功。其姑在則否。○〈喪服〉疏:嫡孫之婦,小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案】《大典》〈夫族圖〉,嫡孫妻緦麻,恐訛。〉

    衆孫女同

    【本註】正服大功。○〈喪服〉大功:庶孫。〈註:男女皆是。〉○小功:大夫?大夫之子?公之昆弟爲庶孫。〈註:庶孫謂爲士者。〉○《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家禮》。

    衆孫婦

    【本註】義服緦麻。○〈喪服〉緦麻:庶孫之婦。○《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嫡曾孫

    【本註】加服不杖朞。○〈喪服〉傳註:凡父於將爲後者,非長子皆朞。○《開元禮》?《宋制》同。

    嫡曾孫婦

    【本註】義服小功。其姑在則否。○《開元禮》?《宋制》同。

    曾孫女同

    【本註】正服緦麻。○〈喪服〉緦麻:曾孫。〈疏:曾高同,曾玄亦同。〉○〈小記〉疏:曾孫服曾祖三月。故曾祖報亦一時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曾孫婦

    無服。

    嫡玄孫

    【本註】加服不杖朞。○《開元禮》?《宋制》同。〈『嫡曾孫』條參攷。〉

    嫡玄孫婦

    【本註】義服小功。其姑在則否。○《開元禮》?《宋制》同。

    玄孫女同

    【本註】正服緦麻。○《圖式》:緦。○《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曾孫條』參攷。〉

    玄孫婦

    無服。

    五代孫爲後者服

    《周禮》〈司服〉疏:天子諸侯,絶旁朞,正統之朞,猶不降,其正服大功,亦似不降也。〈服問〉云,『君所主,夫人妻?太子?適婦。』旣言『君所主服不降也』,如是則爲適孫之婦,又當小功。然則王爲適子斬衰,其爲適孫?適曾孫?適玄孫?適來孫,皆齊衰。『不杖』章『嫡孫』傳曰;『有適子者,無適孫,孫婦亦如之』,玄謂『凡父於將爲後者,非適子,皆朞』,然則王禮,亦適子死有適孫,適孫死有適曾孫,向下皆然也。〈『四世以上祖承重當否』條互攷。〉

    兄弟姊妹同

    【本註】正服不杖朞。○〈喪服〉不杖:昆弟。〈註:姊妹在室,亦如之。〉○大夫之庶子爲適昆弟,〈註:適子或爲兄,或爲弟。〉傳:何以朞也?父之所不降,子亦不敢降也。〈註:大夫雖尊,不敢降,其嫡重之也。疏:大夫適子,得行大夫禮,故降庶,庶又自相降。〉○大功:公之庶昆弟,大夫之庶子,爲昆弟,〈註:妾子也。〉傳:何以大功也?先君餘尊之所壓,不得過大功也。○大夫之庶子,從乎大夫而降。〈疏:公之庶昆弟,公卒猶爲餘尊之所壓,不得過大功。大夫之子,父在有壓,卒則得伸。〉○《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兄弟妻

    【本註】義服小功。○〈檀弓〉:嫂叔之無服,蓋推而遠之也。○唐魏徵等議曰:「謹按,嫂叔舊無服,或有長年之嫂,遇孩童之叔,劬勞鞠育,情若所生,其生也愛同骨肉,其死也推而遠之,求之本原,深所未喩。今請小功五月報。」制可。○程子曰:「《禮記》曰;『推而遠之』,此說不是。古之所以無服者,只爲無屬。今上有父母,下有子,有婦。叔父伯父,父之屬也。故叔母伯母之服,與叔父伯父同。兄弟之子,子之屬也。故兄弟之子之婦,與兄弟之子同。若兄弟則己之屬也,難以妻道屬其妻。此古者所以無服。今之有服,亦是。豈有同居之親,而無服者也?」○問:「嫂叔無服?」朱子曰:「便是合有服。但安排不得,故推而遠之。若果是鞠養於嫂,恩義不可已。是他心自住不得,又如何無服?」○嫂叔之服,先儒固謂制服亦可,則徵議未爲失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妻爲夫黨服』章『夫兄弟』條互攷。〉

    伯叔父母姑同

    【本註】爲伯叔父,正服不杖朞。爲伯叔母,義服不杖朞。○〈喪服〉不杖:世父母叔父母。傳:何以朞也?與尊者一體也。然則昆弟之子,何以亦朞也?旁尊也,不足以加尊焉,故報之也。世母叔母,何以亦朞也?以名服也。〈疏:世母叔母是路人,以來配世叔父,則生母名,旣有母名,則當隨世叔而服之。故云以名服也。○〈小記〉疏:若據祖朞,則世叔宜九月,而世叔是父一體,故加至朞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兄弟之子女同

    【本註】正服不杖朞。○〈喪服〉不杖:昆弟之子。○〈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小記〉疏:父爲子朞,兄弟之子,宜九月,而兄弟一體,兄弟之子,不宜隔異,欲見猶子之義,所以至朞。〉○《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兄弟子之婦

    【本註】義服大功。○《圖式》:大功。〈【案】〈喪服〉『大功』章『夫之世父母叔父母』傳曰:『其夫屬乎子道者,妻皆婦道也。』今以是而更推旁尊相報之例,則兄弟子之婦大功,已在其中矣。〉○朱子曰:「兄弟子之婦,正經無文,而舊制爲之大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從父兄弟姉妹同

    【本註】正服大功。○〈喪服〉大功:從父昆弟,〈註:世父叔父之子也。其姊妹在室,亦如之。疏:謂之從父昆弟,世叔父與祖爲一體,又與己父爲一體,緣親以致服,故云從也。〉○公之庶昆弟,大夫之庶子,皆爲其從父昆弟之爲大夫者。〈註:尊同則不降。其爲士者,降在小功,適子爲之,亦如之。〉○《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從父兄弟妻

    《會典》?《大典》:爲堂兄弟妻緦麻。○退溪曰:「從父兄弟妻,《會典》?《大典》皆緦麻,《翰墨全書》?〈家禮圖〉無服。蓋程朱只加兄弟妻小功,未加此條故也。」〈【案】《家禮》無文,而卷首本宗服圖,『從父兄弟妻無服』,夫黨服圖,『夫堂兄弟緦』,必有一誤。當攷。○『妻爲夫黨服』章『夫從父兄弟』條互攷。〉

    從祖祖父母姑同

    【本註】爲從祖祖父從祖祖姑,正服小功。爲從祖祖母,義服小功。○〈喪服〉小功:從祖祖父母。〈註:祖父之昆弟。○〈小記〉疏:祖是父一體,故加至朞。祖之兄弟,非己一體,故加亦不及據朞,斷殺五月。〉○《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兄弟之孫女同

    【本註】正服小功。○〈喪服〉小功:從祖祖父母,報。○《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兄弟孫之婦

    【本註】義服緦麻。○〈喪服〉緦麻:夫之諸祖父,〈註:夫之從祖祖父。〉報。○《開元禮》?《會典》?《大典》同。

    從祖父母五寸叔父母○姑同

    【本註】爲從祖父從祖姑,正服小功。爲從祖母,義服小功。○〈喪服〉小功:從祖父母。〈疏:從祖父者,從祖祖父之子,父之從父昆弟。○〈小記〉疏:據祖朞,則世叔宜九月,而加至朞,從世叔,加所不及,據朞而殺,是以五月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從父兄弟之子女同

    【本註】正服小功。○〈喪服〉小功:從祖父母,報。○《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從父兄弟子之婦

    【本註】義服緦麻。○《圖式》:緦。○《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從祖兄弟再從兄弟○姊妹同

    【本註】正服小功。○〈喪服〉小功:從祖昆弟。〈疏:從祖父之子,己之再從兄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族曾祖父母五寸曾大父母○姑同

    【本註】爲族曾祖父族曾祖姑,正服緦麻。爲族曾祖母,義服緦麻。○〈喪服〉緦麻:族曾祖父母。〈註:族曾祖父者,曾祖昆弟。疏:族,屬也。骨肉相連,以其親盡,恐相疎,故以『族』言之耳。〉○《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兄弟之曾孫女同

    【本註】正服緦麻。○《圖式》:緦。〈【案】〈喪服〉經,爲族曾祖父母緦麻,則爲兄弟之曾孫緦,亦在其中矣。〉○〈小記〉疏:兄弟曾孫,亦爲三月。○《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族祖父母六寸大父母○姑同

    【本註】爲族祖父族祖姑,正服緦麻。爲族祖母,義服緦麻。○〈喪服〉緦麻:族祖父母。〈註:族祖父者,亦高祖之孫。〉○《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從父兄弟之孫女同

    【本註】正服緦麻。○《圖式》:緦。〈【案】〈喪服〉經,爲族祖父母緦麻,則從父兄弟之孫緦,亦在其中矣。〉○〈小記〉疏:同堂兄弟之孫,緦麻。○《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族父母再從叔父母○姑同

    【本註】爲族父族姑,正服緦麻。爲族母,義服緦麻。○〈喪服〉緦麻:族父母。〈疏:族父母者,父從祖昆弟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從祖兄弟之子再從姪○女同

    【本註】正服緦麻。○〈喪服〉緦麻:從祖昆弟之子。○《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三從兄弟姊妹同

    【本註】正服緦麻。○〈喪服〉緦麻:族昆弟,〈疏:己之三從兄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妻爲夫黨服

    〈喪服記〉:夫之所爲兄弟服,妻皆降一等。〈註:兄弟猶言族親也。疏:妻從夫而服,其族親,降一等。○【案】婦人於夫黨,尊屬從夫服降一等,於卑幼,與夫服同,於兄弟,從有服而無服,於娣姒,從無服而有服,於姑姊妹,降二等。此云『皆降一等』,言其大槩耳。至宋乾德以後,爲舅姑,與夫同服斬齊。〉○〈小記〉:屬從者,所從雖歿也服。

    夫

    【本註】義服斬衰三年。○〈喪服〉斬衰:妻爲夫。傳:夫至尊也。〈疏:妻者,齊也,言與夫齊也。雖是體敵齊等,以其在家天父,出則天夫,是其男尊女卑之義。故同之於君父也。〉○〈小記〉:姑在爲夫杖。〈註:姑不壓婦。〉○《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舅姑

    【本註】婦爲舅,義服斬衰三年。爲姑義服齊衰三年。○〈喪服〉不杖:婦爲舅姑,傳:何以朞也?從服也。○《開元禮》:不杖朞。○宋乾德三年,秘書監大理寺尹拙等言,「按律,婦爲舅姑服朞,《儀禮》〈喪服〉傳?《開元禮》?《義纂》?《五禮精義》?《續會要》?《三禮圖》等所載,婦爲舅姑服朞,後唐劉岳《書儀》,稱婦爲舅姑服三年,與禮律不同。然亦準勅行用,請別裁定之。」詔百官集議,尙書省左僕射魏仁浦等二十一人奏議曰:「謹按〈內則〉云:『婦事舅姑,如事父母』,卽舅姑與父母一也。古禮有朞年之說,雖於義可稽,《書儀》著三年之文,實在禮爲當。蓋五服制度,前代損益已多伏,况三年之內,几筵尙存,豈可夫服麤衰,婦襲紈綺?夫婦齊體,哀樂不同,求之人情,實傷至治。况婦人爲夫有三年之服,於舅姑而止服周,是尊夫而卑舅姑也。况昭憲皇太后喪,孝明皇后親行三年之服,可以爲萬代法矣。」十二月丁酉始令,婦爲舅姑三年齊斬,一從其夫。〈張子曰:「古者爲舅姑,齊衰朞正服也,今斬衰三年,從夫也。」〉○《大典》同。○《會典》:爲舅姑,並斬衰三年。

    夫繼母嫡母

    《問解》:問,「妻爲夫之繼母嫡母,夫爲妻之嫡母等服,禮無明文。故《國典》〈橫看圖〉闕而不錄,殊爲可疑。」答,「繼母嫡母,與生母無異。故不別言之。」○《輯覽》:近年沈相守慶著書云,『妻爲夫之繼母無服』,而且於洪相暹夫人之喪,『以妾子妻,爲嫡母無服』,使之不服,其誣經背禮,使人得罪人倫,爲害甚矣。

    夫祖父母

    【本註】義服大功。○〈喪服〉大功:爲夫之祖父母,○《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曾祖高祖

    【本註】義服緦麻。○《圖式》:緦。○《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張子曰:「爲夫之高曾,宜無服,而緦者何?此亦古無明文,至唐《開元禮》,始爲之緦,宋朝猶然。」〉

    夫承重則從服

    【本註】夫爲祖若曾高祖承重,則從服斬衰三年。爲祖若曾高祖母承重,則從服齊衰三年。○《通典》:晉賀循云;「其夫爲祖曾祖高祖後者,妻從服,如舅姑,齊衰周也。」○《開元禮》:從服不杖朞。○《宋制》?《大典》同《家禮》。○《會典》:俱斬衰三年。

    夫承重而母若祖母在則其妻從服與否

    《通典》:晉孔瑚問虞喜曰;「假使玄孫爲後,玄孫之婦,從服周,曾孫之婦,尙存纔緦麻,近輕遠重,情實有疑。」曰;「有適子者,無適孫。又若爲宗子母服,則不服宗子婦。以此推,玄孫爲後,若其母尙存,玄孫之婦,猶爲庶,不得傳重,傳重之服,理當在姑矣。」○宋庾蔚之謂:「舅沒則姑老,是授祭事於子婦,至於祖服,自以姑爲適,所謂『有適婦,無適孫婦也』。〈【案】此謂傳重之服在姑,而不在於婦。〉祖以適統惟一,故子婦尙存,其孫婦以下,未得爲嫡,猶以庶服之。〈【案】此謂祖服,孫婦其姑在,則以庶婦之服,服之。卽《家禮》『小功』章,『姑在則否』,是也。〉孫婦及曾玄孫婦,自隨夫,服祖降一等,故宜周也。」〈【案】此謂孫婦之服祖也。自以從夫而服,故雖姑在,而猶爲之周也。〉○退溪答鄭道可曰:「禮,曾孫爲曾祖承重,而祖母或母在,則其祖母或母服重服,妻不得承重。」○答金而精曰:「喪者之妻,旣服,其母與祖母,似不當服,來諭引《家禮》『小功』條爲嫡孫若曾玄孫之當爲後者之妻,其姑在則否之說,謂此必其姑當服,故不爲其婦服云云,來諭近是。疑其夫雖服重服,姑或祖母以冢婦服之,則婦可以不服,故禮意如此也。且孫妻曾孫妻並服之疑,又恐未然。竊意孫妻曾孫妻俱在,則似孫妻服,二妻一在,則在者服矣。然此等事亦甚重大,難以率意而輕言之。」○又答鄭道可曰:「婦人之於夫之祖父母,夫承重則從而服,今曾玄孫之服曾高祖也,其妻則當從服矣。若其母,恐所謂舅沒則姑老,已付主婦之事於婦矣,疑若不當服矣。然〈喪服小記〉『屬從者所從雖沒也服』疏,謂『屬從三,妻從夫服夫之黨,其一也』。據此則其夫雖已死,其妻亦當服矣。蓋傳重而至曾玄之服,其已上死不服者與服同也,更詳之。」○《問解》:承重孫妻,姑在則不從服,恐未然。《朱子家禮》與時王之制,皆云『夫承重,則妻從服三年』,更無其姑在則否之說。禮律甚明,今何可捨已定之論,而從諸家牽補之說耶?至如玄孫承重,則其間孫妻曾孫妻服,誠亦可疑。退溪前後三說各異,莫可適從,當質知禮者。○或曰:「玄孫承重,則孫妻曾孫妻,亦皆服三年。」恐是。蓋其夫生時,旣爲祖父若曾祖父承重,其妻亦從服三年矣。其夫死後,其祖母若曾祖母死,則其妻以其夫已死,委重於子若孫婦,只服本服而已,則是一人之身,齊斬之喪,前則重,而後則輕。非徒人情有所不忍,其夫雖亡,傳重之義猶在,恐不當如是。設令雖非前日從服之婦,若無繼世傳重之義,則中間代序斷而不續,其曾玄孫何自而陟爲承重耶?其孫若曾孫雖已死未服,猶服也,必孫婦若曾孫婦皆服正統服,然後代序始繼,而傳重有本耳。退溪先生所引『屬從者所從雖沒也服』一段,實是的確明證,恐不容有他議。」○愚伏曰:「夫承重則從服,而有姑在則不服。蓋亦喪不二孤之義也。然則只當服其本服耳。」○南溪曰:「承重者妻之服,雖嘗以沙溪所引退溪說爲準,今考其書,不見於文集中,此却可鬱。《通典》虞喜庾蔚之所論,皆以有嫡子無嫡孫爲言,固亦明白有據矣。然《家禮》所謂『其姑在則否』之義,是以尊服卑之常制,只當用之於孫婦而已,非可以此廢今日承重者妻,爲夫曾高從服三年之禮者,不啻審矣。然所謂『雖沒也服』,亦似有二例。若夫承重而死者,正當〈小記〉之文,追服無疑矣。若元未承重而死者,其夫猶未成爲當服之人,正所謂『有嫡子無嫡孫』者,其妻何從而爲之服重乎?《問解》或說固有云云,然代序傳重,在於祖禰正體之間,而恐不當在於孫曾妻之爲服與否。」○禮只云,『夫承重則從服』,更不云『姑或祖妣在則否』。此實爲的據。○葛庵曰:「母在則主喪者之妻不得承重,已有老先生定論。至於以孫婦之服行主婦奠獻之疑,蓋亦有說。《儀禮》〈喪服〉,舅姑之服,以不杖朞斷,豈可以服輕之故,不主饋奠之事乎?然則孫婦雖服大功,與於奠獻,恐無所礙也。」○密庵曰:「《儀禮》〈喪服〉傳曰,『宗子之母在,則不爲宗子之妻服』,《家禮》『小功服』條曰,『爲嫡孫及曾玄孫爲其後者之婦,姑在則否』。退溪先生答寒岡問曰,『禮,曾孫爲曾祖承重,而祖母或母在,則其祖母或母重服,妻不得從服云云』。故南中士大夫家,一遵此說。不但嫡孫持重服時,其母在則妻不得從服,雖曾玄孫承重,祖母曾祖母在,則其母若妻,不得從服,已成通行規例。」○先師曰:「《通典》虞喜曰,『玄孫爲後,若其母尙存,玄孫之妻,猶爲庶,不得傳重,傳重之服,理當在姑矣』。庾蔚之曰,『舅沒則姑老,是授祭事於子婦,至於祖服,自以姑爲嫡,所謂有嫡婦無嫡孫婦也』。據此則其姑在而遽持重,是以嫡婦自處也。恐當從愚伏說爲是。」○蘭谷曰:「從服與承重,自是兩項事。夫承重則從而加服,有宋以前爲朞,有宋以後則爲三年。自是統於尊,哀樂與同之義,與承重之服,略有差別,不可以其姑與祖姑在否有間也。夫承重而其姑在,則妻雖從服,而不害爲庶婦,嫡婦之名,依舊在姑。其承曾高祖之重者皆然,則其服乃庶婦之服,非承重之服也。老先生答寒岡書所謂『其祖母或母服重服,妻不得承重』云者,不曰『不從服』,而曰『不得承重』,則無乃從服承重之別,已了於裁鑑之中,而後之人不善讀耶?」

    嫡孫不爲後者妻不得服重

    《問解續》:嫡孫未承重而亡,又已移宗,其婦不當服承重服。〈『本宗服』章『嫡婦不爲舅後服』條互攷。〉

    夫兄弟

    【本註】義服小功。○〈喪服〉傳:夫之昆弟,何以無服也?其夫屬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屬乎子道者,妻皆婦道也。謂弟之妻婦者,是嫂亦可謂之母乎?故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無愼乎?〈註:道猶行也。謂弟之妻爲婦者,卑遠之。故謂之婦。嫂者,尊嚴之稱。嫂猶叟也,叟,老人之稱也。是爲序男女之別爾。若己以母婦之服服兄弟之妻,兄弟之妻以舅子之服服己,則是亂昭穆之序也。治猶理也。父母兄弟夫婦之理,人倫之大者,可不愼乎?○朱子曰:「傳意,本謂弟妻不得謂婦,兄妻不得謂母,故反言以詰之曰:『若謂弟妻爲婦,則是兄妻亦可謂之母矣,而可乎』,言其不可爾。非欲卑遠弟妻而正謂之婦也。註疏皆誤。故今論於此。」〉○《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並同《家禮》。〈『本宗服』章『兄弟妻』條互攷。〉

    夫兄弟之妻

    【本註】義服小功。○〈喪服〉小功:娣姒婦,報。傳:何以小功也?以爲相與居室中,則生小功之親焉。〈《通典》:蜀譙周曰:「父母旣沒,兄弟異居,又或改娶,則娣姒有初而異室者矣。若不本夫爲倫,惟取同室而已,則親娣姒與堂娣姒,不應有殊。婦人於夫之昆弟,本有大功之倫從服,其婦有小功之倫。於夫從父昆弟,有小功之倫從服,其婦有緦麻之倫也。夫以遠之而不服,故婦從無服而服之。然則初而異室,猶自以其倫服。〉○《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姑姊妹

    【本註】義服小功。適人者不降。○〈喪服〉小功:夫之姑姊妹。〈註:夫之姑姊妹,不殊在室及嫁,因恩輕,略從嫁降。〉○《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伯叔父母

    【本註】義服大功。○〈喪服〉大功:爲夫之世父母叔父母。○《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兄弟之子女同

    【本註】義服不杖朞。○〈喪服〉不杖:夫之昆弟之子。〈註:男女皆是。〉○大功:爲夫之昆弟之婦人子適人者。〈疏:在家朞,出嫁大功。〉○《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明齋曰:「孫婦之於夫祖父母,姪婦之於夫伯叔父母,服大功者,降於夫一等也。於夫之姪子服朞者,報服也。服必有報,故如此。」〈【案】婦人之於夫黨,本是路人,與夫胖合,從而爲之服。故以婦服之,則降於夫一等。其夫屬乎父道,則妻皆母道也。故以母服之,則與夫服同,非特爲服必有報而然也。〉

    夫兄弟子之婦

    【本註】義服大功。○《圖式》:緦。〈【案】〈喪服〉,夫之世父母叔父母大功,則世母叔母,亦當報以大功。已論於『本宗服』章『兄弟子婦』條,《圖式》緦,恐誤。〉○《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並同《家禮》。

    夫從父兄弟

    〈卷首圖〉:緦。〈『本宗服』章『從父兄弟妻』條互攷。〉

    夫從父兄弟之妻

    【本註】義服緦麻。○〈喪服〉緦麻:爲夫之從父昆弟之妻,傳:何以緦也?以爲相與同室,則生緦之親焉。○《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夫兄弟之妻』條參攷。〉

    夫從父姊妹

    【本註】義服緦麻。適人不降。○《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從祖祖父母

    【本註】義服緦麻。○〈喪服〉緦麻:夫之諸祖父母。〈註:諸祖父者,夫之從祖祖父母。〉○《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兄弟之孫女同

    【本註】義服小功。○〈喪服〉小功:從祖祖母,報。○《圖式》:緦。〈【案】〈喪服〉,明報以小功,而《圖式》緦,恐誤。〉○《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問:「爲夫兄弟之孫女適人者,合有緦麻,而《備要》圖無服,何歟?」尤庵曰:「恐《備要》傳寫之誤。當以降一等之文,照斷矣。」

    夫兄弟孫之婦

    【本註】義服緦麻。○〈喪服〉緦麻:夫之諸祖母,〈註:夫之從祖祖母。報。〉○《開元禮》?《會典》?《大典》同。

    夫從祖父母

    【本註】義服緦麻。○《圖式》:緦。○《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從兄弟之子女同

    【本註】義服小功。○〈喪服〉小功:從祖母,報。○《圖式》:緦。〈【案】《圖式》之誤,已論於『夫兄弟之孫』條。〉○《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從兄弟子之婦

    【本註】義服緦麻。○《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兄弟之曾孫女同

    【本註】義服緦麻。○《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從兄弟之孫女同

    【本註】義服緦麻。○《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從祖兄弟之子女同

    【本註】義服緦麻。○《開元禮》?《宋制》?《會典》?《大典》同。

    夫外祖父母

    【本註】義服緦麻。○〈喪服〉緦麻:夫之諸祖父母。〈註:諸祖父者,夫之外祖父母。〉○〈服問〉:有從無服而有服,公子之妻,爲公子之外兄弟。〈註:爲公子之外祖父母,緦麻。疏:外兄弟者,謂公子之外祖父母也。〉○《開元禮》?《宋制》?《會典》同。

    夫從母及舅

    【本註】義服緦麻。○〈服問〉註:爲公子之從母,緦麻。○《開元禮》?《宋制》?《會典》同。○朱子曰:「舅於甥之妻有服,甥之妻於夫之舅,却無服,可疑。恐是舅則從父身上推將來,故廣,甥之妻則從夫身上推將來,故狹。」〈【案】甥妻及夫之舅,以〈喪服〉則俱無文,以《開元禮》?《書儀》則俱有服,朱訓恐是記誤。今考《開元禮》及《書儀》,甥婦有服,舅母無服。據此,則『甥之妻於夫之舅』七字,當作『甥於舅之妻』五字,『甥之妻則從夫身上』八字,當作『甥則從母身上』六字。如此則舅於甥之妻有服,甥於舅之妻無服。政因從父從母推而不同也。〉

    夫之甥

    《輯覽》:甥爲舅妻,旣有服,〈《通典》:開元二十三年制,舅母緦麻。〉則舅妻當爲之報而不著,恐是闕文。

    被出者爲夫黨服

    【本註】凡婦服夫黨當喪而出,則除之。○問:「女被出者,爲其舅姑,當以義絶,而無服歟?若守信者,當只服其夫,不服其夫黨歟?」明齋曰:「中國則出妻,夫卽改娶,而妻亦有改適之道,義已絶矣。故凡服夫黨當喪而出則除,其爲舅姑無服,可知矣。若守信者,雖被出,而其心則不改也。其心在夫,則夫黨之服,亦不必以被出自處而不服也。似當服夫黨如常。」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