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楚辞今注最新章节!

力。 二句问浇谋治军以攻夏,他又是怎样增强了军事力量的。

    〔三四〕覆舟斟寻:左传 襄公四年云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哀公元年亦云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相”。竹书纪年云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寻,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是此言浇灭夏后相之事。 道:办法。 取:取胜。 二句承上,问浇用什么办法取胜。

    〔三五〕桀:夏末代之君。 伐蒙山:太平御览卷一三五引竹书纪年载:“后桀伐岷山,岷山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岷山”,即韩非子难四“桀索山之女”之“山”,亦即此之“蒙山”。 得:指桀得蒙山二女。

    〔三六〕妺嬉:桀伐有施所得之女(见国语 晋语一)。 肆:弃。汉书 扬雄传下“平不肆险”服虔曰:“肆,弃也。”竹书记桀得岷山二女之后,“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闻夏”。“末喜”即“妺嬉”。“闻夏”言伊尹从妺嬉处探得桀之消息,此事吕氏春秋 慎大记之甚详,可参。 殛:放逐。王逸注:“汤放之南巢也。”

    〔三七〕闵:即“婚”,参前“闵妃匹合”注。 父:本作“夫”,形近而误。“夫何”连文,天问屡见。 鱞:即“鳏”,无妻曰鳏。 关于舜之婚配,古有二说:山海经 海内北经:“舜妻登比氏。”礼记 檀弓上:“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郑注谓舜有“三妃”,即舜本有妻,又娶尧之二女。此其一;二、尚书 尧典:“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于是尧以二女妻之。二句对此二说发问,故曰舜在家本有婚配,又何以说他是鳏夫。 从此二句至“孰期去斯,得两男子”,皆问舜事。天问涉及古代历史传说,对夏、商、周三代皆上溯到尧 舜时代。因三代之始祖禹、契、稷皆活动于尧 舜之时,故本段问夏代之事,又回溯尧 舜。

    〔三八〕不姚告:即“不告姚”。姚,舜姓。此代指舜之父母。 二女:尧之二女。亲:结婚。 二句问尧不告诉舜之父母,二女如何行成婚之礼。关于尧不告姚,孟子 万章上记万章问孟子曰:“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万章又问:“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孟子答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屈原之问,即针对这类言论而发。

    〔三九〕厥:其,指舜。 萌:即“民”,经传多通用。 厥萌在初:指舜当初为民。亿:猜想。 二句问舜当初为民之时,怎么想得到这些。

    〔四〇〕璜台:玉台。指舜登帝之台。 十成:十层,言其高耸。 极:至。屈赋多用“极”表“至”义。如九歌 大司命“老冉冉兮既极”、九章 惜诵“曰有志极而无旁”等。 二句问玉台高耸,谁至其顶。此即言舜登位之事。

    〔四一〕登立:登位。古“位”作“立”。 道:即“导”。 尚:上。 二句问舜登帝位,是由谁导而上至的。

    〔四二〕女娲:当作“女婐”,指尧之二女。孟子 尽心下云舜为天子,“二女果”,赵注:“果,侍也。”而说文 女部:“婐,也。一曰:女侍曰婐。读若。……孟轲曰:舜为天子,二女婐。”是许氏所见汉世孟子本作“女婐”。“女婐”即舜所妻尧之二女。古籍从“果”从“呙”之字多互通,故“女娲”即“女婐”之异文。女娲的传说固早,然至秦 汉之际,女娲为帝的传说尚未形成。山海经 大荒西经之女娲非女帝;史记 夏本纪的正义引帝系、索隐引世本,并谓涂山氏女名女娲,亦非女帝。汉代始有女娲配伏羲、女娲补天、女娲化万物、女娲抟黄土为人等传说。又,屈原天问,凡问三代事,上及尧 舜而止,不及上古,故不会问及女娲登帝之事。 体:即“礼”,二字古通用。 女婐有礼,言二女能以礼事舜。 制匠:犹言培育教养。制训“作”,匠训“养”。(七谏 哀命“念私门之正匠”王逸注:“匠,教也。”) 二句问二女能以礼事舜,是谁培育教养的。史记五帝本纪记二女甚有妇道;列女传 有虞二妃传又记舜父瞽瞍与舜弟象共谋害舜,二女配合营救舜屡次脱险;孟子 万章上谓象欲妻二女而未得逞。此皆二女有礼之事。

    〔四三〕服:依从。 厥弟:其弟,指象。 为害:被象所加害。

    〔四四〕肆:放纵。 犬体:洪兴祖考异:一作“何肆犬豕”。王逸注“象无道,肆其犬豕之心”,则王逸本作“犬豕”。据孟子 万章上,象不但屡害舜,而且欲占二嫂,此盖犬豕之心也。 厥身:指象。象虽害舜,而舜事之弥谨,且封之有庳(孟子 万章上),盖“厥身不危败”之意。

    〔四五〕吴:当为“虞”之同音借字,指虞舜。“吴”、“虞”古多通用,如诗 周颂 丝衣“不吴不敖”,史记 孝武本纪“吴”作“虞”;左传 僖公五年“虞仲”,汉书 地理志作“吴仲”。迄古:犹言“终古”,指舜终其天年而以寿考闻。 南岳是止:即止于南岳,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之事。参离骚“朝发轫于苍梧”注。

    〔四六〕期:预料。 去:一本作“夫”,是。夫,于。 斯:此,指南岳。 两男子:指有虞氏之舜和舜子商均。山海经 大荒南经记舜葬苍梧之野,商均(经作“叔均”,即商均,说参郭注)亦葬焉。 此二句承上,问谁预料在此并葬舜之父子。

    〔四七〕缘:饰边。 鹄:治象牙之称,见尔雅释器。此以“缘鹄”“饰玉”对举,则“鹄”指代象牙,此乃以加诸事物的动态代替事物名称之借代用法。 后帝:天帝。 二句言伊尹用象牙和玉石所装饰的俎豆祭飨天帝。

    〔四八〕承谋:奉命图谋。 承谋夏桀,指伐桀之事。 以上四句言伊尹事。据墨子 尚贤中,伊尹本为有莘氏女之私臣,为庖人。又据吕氏春秋 本味,汤得伊尹之后,伊尹说至味,以言天子圣王之道。知伊尹善俎豆之礼,更知天子之事,此即前二句所由来。又据前注“妺嬉何肆”二句已言伊尹用谋图桀,为“何承谋夏桀”二句所问。

    〔四九〕帝:指汤。 降观:下视。 伊挚:即伊尹。挚,伊尹之名。

    〔五〇〕条放:汤败桀于鸣条,因而流放之,故曰“条放”。 致罚:尚书 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又:“汤曰:‘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 黎服:当作“黎民”。王逸注:“天下众民大喜悦也”,是王逸本作“黎民”。服,古作“”(说文 又部),与“民”形近易混。“民”误作“”,又变为“服”。 大说:大悦。吕氏春秋 慎大:“汤立为天子,夏民大悦。” 以上四句言汤得伊尹及灭夏之事。

    以上第三段。问夏代兴亡之事。

    简狄在台,喾何宜〔一〕?玄鸟致贻,女何喜〔二〕?该秉季德,厥父是臧〔三〕。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四〕?干协时舞,何以怀之〔五〕?平胁曼肤,何以肥之〔六〕?有扈牧竖,云何而逢〔七〕?击床先出,其命何从〔八〕?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九〕?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一〇〕?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一一〕。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一二〕?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一三〕。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一四〕?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一五〕。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一六〕?水滨之木,得彼小子〔一七〕。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一八〕?汤出重泉,夫何辠尤〔一九〕?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二〇〕?

    〔一〕简狄:有娀氏二女之一。 台:犹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之“瑶台”,参前注。喾:帝喾,高辛氏,商奉为始祖。 宜:即“仪”,匹偶。诗 大雅 烝“我仪图之”毛传:“仪,宜也。”郑笺:“仪,匹也。”二句问简狄居瑶台之上,帝喾何以能与之匹偶婚配。 以下问商代之事,故从简狄生契问起。

    〔二〕玄鸟:燕。 致贻:送礼。贻,礼物。参离骚“凤皇既受诒兮”注。 喜:当从洪兴祖考异引一本作“嘉”(续汉志礼仪志注引正作“嘉”),与上文“宜”同在古韵歌部,作“喜”与古韵不合。嘉,生子,参离骚“肇锡余以嘉名”注。二句问玄鸟遗卵,而简狄为何会生契。诗 商颂 玄鸟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屈原盖不信此说,故有此问。

    〔三〕该:商之先公,即“亥”。 秉:秉承。 季:亥之父。 臧:善。 二句言亥能秉承父季之遗德,故为所善。王国维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论天问之“该”,即卜辞所祭之王亥。卜辞又有季,王亥之父。

    〔四〕胡:何。 弊:困厄。 有扈:当作“有易”,形近而误(易,金文作,右半似“户”;而扈本只作“户”)。 牧夫牛羊:谓亥为有易氏牧牛羊。山海经 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王亥本商室之先,而在有易仆牧,故屈原问之。

    〔五〕干协:盾名。亦称“胁盾”。管子 幼官有“胁(即协)盾”,注云:“盾或著之于胁,故曰胁盾。”干协之舞,或似所谓“万舞”,有蛊惑淫事之作用(参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蛊文夫人事)。 怀:思。指亥思有易之女。

    〔六〕平胁曼肤:言有易女之美貌。 胁:胁骨。平胁谓肌肉丰满不见胁骨。 曼肤:细嫩的皮肤。大招:“曼泽宜面,血气盛只。” 肥:肥美。古人以肥硕为美。 以上四句问亥常持盾而舞,为何如此怀念有易之女;她丰满柔嫩,又凭了什么。

    〔七〕有扈:亦当作“有易”。 牧竖:指亥。竖,贱称。山海经 海外东经称“竖亥”。因其为牧,故曰。 逢:遇。 二句问亥是有易氏牧牛的贱人,为何竟与有易之女相逢而合好。

    〔八〕击床:谓杀亥。 先出:指有易之女先出。 其命:指亥之命。 二句问亥被杀于床,而有易氏之女先出而走,亥之命归何处。 以上从“该秉季德”至此,皆问亥之事。据山海经 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郭注引竹书:“殷侯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下文所谓“昏微遵迹,有狄(易)不宁”,亦指此事。

    〔九〕恒:即王亘,卜辞中有“王亘”,王国维谓即天问之“恒”。恒,季之子、亥之弟。 朴牛:即“服牛”,可以驾车之牛。山海经 大荒东经作“仆牛”,吕氏春秋 勿躬:“王冰作服牛”,世本:“胲作服牛”(初学记卷二九、太平御览卷八九九引)。“胲”即“亥”,“冰”(金文作“”)与“亥”形近而混。“服牛”为正字,“朴”、“仆”其借字。 二句问恒秉承父德,又从何获得其兄之服牛。 盖亥死之前后,恒亦在有易。

    〔一〇〕营:经营。 班禄:即封禄。指恒在有易有谋求封禄之事。 不但:或即“不旦”之借字。 还来:归来。指恒出谋封禄,未明而归。

    〔一一〕昏微:即上甲微,王亥之子。 遵迹:指上甲微遵循父之事业。 有狄:即“有易”。“狄”、“易”古多通用(如史记 殷本纪“简狄”,索隐引旧本作“简易”)。 不宁:不得安宁。此指竹书所谓“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为父复仇之事。

    〔一二〕繁鸟萃棘:喻淫乱事。繁鸟即鸟,鸮也(广雅 释鸟)。此鸟宵飞昼伏。王逸谓此句是斥晋大夫解居父,失其本事。但王氏据列女传言解居父欲淫佚妇人,妇人引诗“墓门有棘,有鸮萃止”(陈风墓门“棘”作“梅”,马瑞辰校本作“棘”)以刺之,似能得“繁鸟萃棘”之隐义。 负子:妇、子。妇指有易之女,子指亥、恒兄弟。“负”、“妇”古多通用(如尔雅 释虫“鼠负”之“负”,释文谓一本作“妇”)。 肆情:放纵情欲。

    〔一三〕眩弟:指亥与其弟恒。眩,疑为“亥”之误字。“亥”又写作“胲”(世本),与“眩”形近。 并淫:指亥与其弟恒并淫于有易之女。 厥兄:其兄,指恒之兄亥。 前注“击床先出”引山海经大荒东经及竹书言有易杀亥,据天问则知亥弟恒亦预其事,故屈原斥而问之。

    〔一四〕变化作诈:斥有易之女与恒。盖二人合谋作诈,加害于亥。 后嗣:指恒之子孙后代。 逢长:谓子孙繁衍。逢,大也;长,远也。天问后有“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逢长”意同。 二句问恒与有易女变化作诈,加害于亥,为何恒之子孙后代繁衍昌盛。按殷之祖系继统,多兄终弟及之制。亥、恒兄弟之事,或即弟继殷宗之一例。然其间争斗倾轧之事,固遭屈原之揭露诘难也。

    〔一五〕有莘:国名。 极:至。 有莘爰极:即至于有莘。

    〔一六〕小臣:指伊尹。伊尹为有莘氏女之私臣,故称“小臣”。吕氏春秋 尊师亦有“汤师小臣”的提法。 吉妃:贤妃,指有莘之女。 吉妃是得:吕氏春秋 本味:“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即莘)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娶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媵女。” 二句问汤为何为了乞得伊尹而娶有莘之女。

    〔一七〕木:桑木。 小子:指婴儿时的伊尹。 得彼小子:吕氏春秋 本味:“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

    〔一八〕恶:厌恶。 媵:陪嫁。 二句问有莘氏为何厌恶伊尹,将他作为媵臣陪嫁出去。

    〔一九〕重泉:地名。史记 夏本纪记桀曾囚汤于夏台。或谓太公金匮载桀囚汤于均台,寘之重泉。后桀释之,故曰“汤出重泉”。 辠:古“罪”字。 尤:过错。 二句问桀囚汤于重泉,后又释之,汤究竟犯了什么罪过。

    〔二〇〕胜心:指克服其心欲。淮南子诠言:“圣人胜心,众人胜欲。”高注:“心者,欲之所主也。圣人止欲,故胜其心,而以百姓为心也。” 伐帝:指汤伐桀。 使挑:唆使挑诱。 之:代汤。据吕氏春秋 本味,汤得伊尹,伊尹说之以至味。汤曰:“可得而为乎?”伊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伊尹又谈天下美味,最后强调“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成则至味具”。此正所谓伊尹挑诱汤伐桀也。 二句问汤不能克服其心欲而伐桀,是谁以美味为喻而挑诱的。

    以上第四段。问殷代兴亡之事。

    会鼌争盟,何践吾期〔一〕?苍鸟群飞,孰使萃之〔二〕?到击纣躬,叔旦不嘉〔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四〕?授殷天下,其位安施〔五〕?反成乃亡,其罪伊何〔六〕?争遣伐器,何以行之〔七〕?并驱击翼,何以将之〔八〕?昭后成游,南土爰底〔九〕。厥利惟何,逢彼白雉〔一〇〕?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一一〕?环理天下,夫何索求〔一二〕?妖夫曳衒,何号于市〔一三〕?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一四〕?天命反侧,何罚何佑〔一五〕?齐桓九会,卒然身杀〔一六〕。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一七〕?何恶辅弼,谗谄是服〔一八〕?比干何逆,而抑沉之〔一九〕?雷开阿顺,而赐封之〔二〇〕。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二一〕?梅伯受醢,箕子详狂〔二二〕。稷维元子,帝何竺之〔二三〕?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二四〕?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二五〕?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二六〕?伯昌号衰,秉鞭作牧〔二七〕。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二八〕?迁藏就岐,何能依〔二九〕?殷有惑妇,何所讥〔三〇〕。受赐兹醢,西伯上告〔三一〕。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三二〕?师望在肆,昌何识〔三三〕?鼓刀扬声,后何喜〔三四〕?武发杀殷,何所悒〔三五〕?载尸集战,何所急〔三六〕?伯林雉经,维其何故〔三七〕?何感天抑墬,夫谁畏惧〔三八〕?皇天集命,惟何戒之〔三九〕?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四〇〕?初汤臣挚,后兹承辅〔四一〕。何卒官汤,尊食宗绪〔四二〕?

    〔一〕会鼌争盟:指诸侯会合于甲子之朝,请盟誓而伐殷纣。诗 大雅 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鼌”即“朝”;“争”当从洪兴祖考异所引一本作“请”。诗之“清明”即“请盟”之借字。 践吾期:践吾(指武王)之约期,指诸侯如期而至。史记 周本纪载武王“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正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即此事。

    〔二〕苍鸟:喻武王所率众师。 萃:聚集。 诗 大雅 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传云:“鹰扬,如鹰之飞扬也。”王逸注谓“苍鸟,鹰也”,即据此为说。惟诗指吕尚而言,此则指众多诸侯而言。武王伐纣,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故此言“孰使萃之”。 二句问诸侯之师像苍鸟一样群飞而至,是谁使他们聚集起来的。

    〔三〕到击:当从洪兴祖考异引一本作“列击”,斩杀之意。说文 刀部:“列,分解也。” 此句言武王伐纣,射纣尸体,又“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悬大白之旗”(史记 周本纪)。 叔旦:周公姬旦,武王之弟。 不嘉:指姬旦不赞成武王对纣射尸斩首。嘉,赞许。

    〔四〕二句当从一本作“何亲拨发,定周之命以咨嗟”。 亲:亲自,指周公。拨:谋度。 发:即武王发。“拨发”犹言为武王出谋划策。 定周之命:犹言定周之天下。 咨嗟:叹息。 二句问为何周公亲自辅佐武王,而定了周之天下还要叹息。因前言“叔旦不嘉”,故有此问。又论衡恢国:“君子恶不恶其身。纣尸赴于火中,所见凄怆,非徒色之觳觫,袒之暴形也。就斩以钺,悬乎其首,何其忍哉!”是汉儒犹有微词于姬发。

    〔五〕施:当为“移”之同音借字。诗 周南 葛覃“施于中谷”传云:“施,移也。”是“施”与“移”音同义通。 二句问天既然授殷以天下,其帝位怎么又移于周。

    〔六〕反成乃亡:从王逸注“言殷王位已成,反复亡之”语观之,此句疑本作“及成乃亡”,“及”因形近而误作“反”。而“乃”、“反”则古义通,故王逸以“反”释之。 伊:因。诗 郑风 溱洧“伊其相谑”郑笺:“伊,因也。” 二句问殷取天下既已成功,至纣反而覆亡,纣的罪过又是什么。

    〔七〕争遣:争相派遣。 伐器:攻伐之器。本指兵器,此代指参战士卒,即会师伐纣的八百诸侯。 行:行军,谓指挥军队行动。

    〔八〕击翼:攻击敌之侧翼。 将:率领。 以上四句问武王伐纣,各路诸侯争相会师,这军队是如何指挥的;大军驱击敌军侧翼,又是如何统率的。

    〔九〕昭后:周昭王,成王之孙。 成游:盛大的巡游。“成”即“盛”,二字典籍多通用。此指大规模伐楚。左传 僖公四年:“昭王南征不复。”史记 周本纪:“昭王南巡狩不返。”即指此事。 南土爰底:即“至于南土”。南土,指荆楚。

    〔一〇〕利:好处。 白雉:疑本作“兔雉”,作“白”,字之坏也。初学记卷七引古本竹书纪年云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此曰“逢彼兔雉”,当指此事。 二句问昭王伐楚,除了碰到震恐的兔雉,又得到了什么好处。此乃屈原对昭王伐楚之诘难与讽刺。

    〔一一〕穆王:昭王之子。 巧梅:即“谋”之同音借字。诗 大雅 抑“谟定命”毛传:“,大。谟,谋。”然则谟即弘大谋略之意。盖“巧”从“丂”得声,而说文 丂部云丂“古文以为‘亏’字”,而“”从“亏”得声,故通“巧”;“梅”从“每”得声,而从“每”从“某”从“莫”得声之字多同音相通,故“梅”得通“谟”、“谋”。此“巧梅”指穆王好大喜功,有弘大的谋略。 周流:即周游,指穆王周游天下,征伐楚、徐。

    〔一二〕环理:即周行。竹书纪年沈约注:穆王“环履天下,亿有九万里”。左传 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环理”、“环履”、“周行”同义。 索求:即“求索”,追求、索取。 二句问穆王周行天下,所求的是什么。屈原对穆王之索求无厌、以肆其心不满,故有此问。

    〔一三〕妖夫:妖夫与其妇。 曳衒:相曳而行卖。 号:呼喊叫卖。 二句问褒姒之事。据国语 郑语,宣王时有童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宣王闻之。适有夫妇鬻是器,王使执而戮之。夫妇惧奔褒,路见弃女,收养之,是为褒姒,后为周幽王后。

    〔一四〕诛:伐。 褒姒:幽王后。据国语 郑语、晋语,史记 周本纪等载,褒氏有罪,周幽王伐褒欲诛之,褒以褒姒与幽王以赎罪。后褒姒误国,犬戎入侵,杀幽王。 二句问周幽王何所诛伐,他从哪里得到了褒姒。

    〔一五〕反侧:反复无常。 何罚何佑:当作“何佑何罚”,“罚”与下文“杀”为韵。王逸注:“天道神明,降与人之命反侧无常,善者佑之,恶者罚之。”是王逸本如此。

    〔一六〕齐桓: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 九会:多次会合诸侯而为盟主。 卒然:终然。韩非子 十过:“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此即所谓“卒然身杀”。 以上四句言天命反复无常,究竟何所佑又何所罚。齐桓公有九会诸侯之霸业,而又终于被杀身亡。 此段问周代之事,使用了回环叙述法。从“会鼌争盟”至此,叙武王伐纣,昭、穆征伐,直到幽王被杀;又及齐桓之事,因齐桓霸而周名存实亡之故。此下“彼王纣之躬”至“箕子详狂”,又追叙纣之荒淫为周取天下之由;“稷维元子”至“又使至代之”追叙周之始祖后稷之兴,文王被囚,直到武王伐纣为止。三部分往而复始,反复追问。读天问者须知之。

    〔一七〕乱惑:即昏乱。

    〔一八〕恶:憎恶。 辅弼:辅佐之臣。 谗谄:指进谗献谄的小人。 服:任用。

    〔一九〕比干:纣之父辈。 逆:不忠。 抑沉:压抑。 史载比干忠谏而被剖心,参见九章 涉江“比干菹醢”注。

    〔二〇〕雷开:纣之佞臣。 阿顺:洪兴祖考异谓一作“何顺”。天问此前句言“何逆”,则此句似当作“何顺”。 赐封:“封”与上句“沈”为韵。 二句问雷开有何忠顺可言,而纣赐金封赏。

    〔二一〕圣人:指下文的梅伯、箕子。 一德:同德。 异方:不同的处境。

    〔二二〕梅伯:纣时诸侯。吕氏春秋 行论:“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 箕子:纣之父辈。 详:章句本作“佯”,“详”乃其借字。佯:假装。据史记 殷本纪,纣暴虐,箕子谏,不听。于是箕子佯狂而为奴,隐而鼓琴自悲。

    〔二三〕稷:姜嫄之子,周民族奉为始祖。 元子:长子。诗 大雅 生民说姜嫄履大人迹而有孕生稷。 帝:天帝。 竺:即“笃”,厚,此指厚爱。

    〔二四〕燠:暖。据诗 大雅 生民,姜嫄生稷之后,弃之隘巷、平林、寒冰,而“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据墨子 鲁问及节葬、后汉书 南蛮列传所记,原始民族有杀弃长子之俗。后稷以长子而被弃,盖其遗俗。但既弃而又有鸟燠之等事发生,故谓帝何厚爱于他。

    〔二五〕冯弓:强其弓。参前“冯珧利决”注。 挟矢:带着箭矢。 殊能将之:言甚能统率各方诸侯。此指周文王之事。据史记 殷本纪载,崇侯虎谮西伯于殷纣王,纣怒,囚西伯于羑里。闳夭等以异物美女献纣,纣赦西伯,并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专征伐。 二句即指赐弓矢、专征伐。

    〔二六〕惊帝:使纣震怒。帝指纣王。 切激:怒之甚。 逢长:繁衍昌盛,与上文“后嗣而逢长”意同。据史记 殷本纪,纣王囚文王,是因为纣杀九侯女而醢九侯,文王闻之窃叹,崇侯虎谮文王于纣,纣怒而囚文王。此盖指所谓“惊帝切激”者。 以上四句问为何文王受赐弓矢,甚能得诸侯之心;纣王既如此震怒,为何又封文王而使其繁衍昌盛。

    〔二七〕伯昌:周文王 姬昌。殷时为西伯,故称“伯昌”。 号衰:发号令于殷之衰世,殆指得专征伐。 秉鞭:执鞭。尚书 舜典:“鞭作官刑”,则“秉鞭”谓任官执政。 牧:治理一方之官。周礼 天官 大宰“牧以地得民”郑注:“牧,州长也。”

    〔二八〕彻:弃。 岐社:社,古代有国有天下者必立社以祭土地。西伯之社立于岐地,故曰“岐社”。周得天下,废岐社而立天子之太社,故云。 命有殷国:墨子 非攻下云文王时有“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即此意。此乃神话预示周将代殷。

    〔二九〕藏:宝藏。引申为一切家藏财物。 迁藏就岐:谓周太王因避狄人之侵,乃迁其财物,由邠至岐。 依:归依。 二句问太王迁岐,人民为何归依于他。事详史记 周本纪。

    〔三〇〕惑妇:指妲己,谓其以色惑纣。 讥:讥刺。尚书 牧誓记武王誓师,谴责纣“唯妇言是用”。

    〔三一〕受:古史多称纣为受。 兹醢:指梅伯之醢。 上告:上告于天。吕氏春秋 行论:“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杀鬼侯而脯之,以礼诸侯于庙。”即谓以醢分赐诸侯。故文王以此事上告于天,谴之也。

    〔三二〕亲:指纣。 以上四句问纣分赐梅伯之醢于诸侯,文王乃上告于天;何以纣受到了天之处罚,使殷之命运不可挽救。

    〔三三〕师望:即吕望,文王以其为师,故古称“师望”。 肆:市肆。 昌:文王名。

    〔三四〕扬声:高扬其声以求售。晏子春秋 内篇 谏上:汤“兑上丰下,倨身而扬声”;伊尹“丰上兑下,偻身而下声”,是“扬声”谓使声音高扬宏亮。 后:指文王姬昌。 以上四句问吕望在市肆屠牛,文王怎会识而用之;吕望鼓其刀而高声叫卖求售,文王又为何会喜欢他。

    〔三五〕武发:周武王 姬发。 杀殷:即伐纣,指武王忿恨纣之无道,射尸斩首之事,参前“到击纣躬”注。 悒:忿悒。

    〔三六〕尸:文王之木主,即俗所谓神牌。 集战:会战。史记 周本纪:“武王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 以上四句问武王伐纣而射尸斩首,为何如此忿悒;文王刚死,武王载其木主伐纣,为何如此急忙。

    〔三七〕伯:长。 林:君。(尔雅 释诂)此处长君指纣。 雉经:以绳缢死。周礼 地官 封人:“置其絼”,先郑注:“絼,著牛鼻绳,所以牵牛者。今时谓之雉,与古者名同。”是“雉”此训“绳”。又古凡以绳悬颈而死谓“经”。是以“雉经”连用谓缢死,如国语 晋语二所谓“申生乃雉经于新城之庙”。纣死后,武王斩其首而悬之,亦曰“雉经”,史记 周本纪所谓“悬大白之旗”是也。二句问纣为武王之君长而被缢悬,这是什么缘故。

    〔三八〕感天抑墬:犹言触天抢地。墬,古“地”字。 二句问纣之将死,为何触天抢地,又有谁畏惧他。

    〔三九〕集命:降命。 皇天集命:谓上帝降命于殷,使有天下。犹诗 大雅 大明所谓“天鉴在下,有命既集”。 戒:警戒,此指使武王伐之。

    〔四〇〕受:即纣。 礼:与“履”通。履天下,谓践天子之位。 至:或系“周”之借字。亦犹“周”之训“至”,诗“轩轾”士丧礼作“轩”。 二句承上“何”字,问商殷既践天子之位,为何又使周取而代之。

    〔四一〕初:当初。此因纣不用贤而亡,故追叙汤用贤臣而兴之故事。此乃天问回环追述之例。 挚:即伊尹。 承辅:承担辅佐重任。

    〔四二〕卒:终。 官汤:即相汤,指伊尹任汤之相。 尊食:即庙食,指受殷之祭飨。 宗绪:世代相传。吕氏春秋 慎大:商王室“祖伊尹,世世飨商”。以上四句问当初汤以伊尹为臣,后又要他承担辅佐重任,为什么伊尹终于相汤,且庙祀世世不绝。

    以上第五段。问周代兴亡之事。

    勳阖梦生,少离散亡〔一〕。何壮武厉,能流厥严〔二〕?彭铿斟雉,帝何飨〔三〕?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四〕?中央共牧,后何怒〔五〕?蠭蛾微命,力何固〔六〕?惊女采薇,鹿何祐〔七〕?北至回水,萃何喜〔八〕?兄有噬犬,弟何欲〔九〕?易之以百两,卒无禄〔一〇〕。薄暮雷电,归何忧〔一一〕?厥严不奉,帝何求〔一二〕?伏匿穴处,爰何云〔一三〕?荆勳作师,夫何长?悟过改更,我又何言?吴光争国,久余是胜。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一〕勳阖:吴王阖庐。荀子 王霸:阖闾“威动天下,强殆中国”,且与齐桓、晋文并举。则“勳阖”或系当时惯称。功绩卓著曰“勳”。 梦:寿梦。 生:姓。古人言子孙曰子姓。阖庐乃寿梦之长孙(史记吴世家)。 离:罹。散亡:指未得王位。据史记 吴世家,阖庐少时,寿梦死,其父太子诸樊立;后诸樊卒,阖庐未得立,故曰“少离散亡”。

    〔二〕壮:壮年。 武厉:勇武厉烈。 流:传播。 严:威力。或谓字本作“庄”,因避东汉明帝讳而改,以为作“庄”始与上文“亡”字叶韵。实则屈赋用韵,阳部的字与阳声诸部的字的合韵已多有其例,如阳蒸合韵、阳真合韵、阳元合韵等皆是。此是阳谈合韵。西汉时古韵阳谈二部通转之字已多。如诗大雅桑柔“民人所瞻”,校官碑引“瞻”作“彰”;又诗 魏风 陟岵“瞻望父兮”,阜阳出土汉初竹简作“章望”,是其例。 以上四句问阖庐乃寿梦之长孙,少时未得王位,为何壮年如此武厉,而能播其威力。

    〔三〕彭铿:彭祖,古传长寿者,善养性,能调鼎,至殷末七百余岁。参列仙传。斟雉:调合雉羹,即指调鼎而言。 帝:天帝。 飨:食。

    〔四〕受寿:指帝赐彭祖长寿。 长:当作“怅”,怅恨。“长”上朱熹本无“久”字,是。王逸注:“彭祖至七百岁(七原误作八,据庄子 逍遥游释文引校改),犹自悔不寿,恨枕高而唾远也。”则王逸本作“怅”。以上四句问彭铿调合雉羹,上帝为何要食用之;帝赐彭铿长寿,他为何还要怅恨。

    〔五〕中央:中国,此指周王朝。 共牧:共同治理国家。据史记 周本纪载,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袭之,王出奔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即此所谓“共牧”。 后何怒:后指厉王。据史记 周本纪,厉王奔彘之后,国人欲杀厉王太子。召公匿太子,并对国人言:“……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雠而怼怒乎?”此殆所问之“后何怒”也。

    〔六〕蠭蛾:喻百姓。 微命:命小而贱。 力何固:指国人齐心合力袭逐厉王。 以上四句就厉王事发问,言周之天下由召公、周公共治之,厉王有何怼怒可言;百姓虽蠭蛾微命,而其力何为坚固若是。

    〔七〕惊女采薇:即“采薇惊女”。采薇,谓孤竹国君之二子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参见史记伯夷列传)。惊女,惊动了妇女。据文选辨命论注引古史考,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 鹿何祐:祐,保佑。据路史 后记四注引类林,伯夷、叔齐不食薇,“有白鹿乳之”,或系古之遗说。

    〔八〕回水:指黄河之曲。水经 河水注云涑水“出河北县之雷首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汉书 王贡两龚鲍传颜注:“马融云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此“回水”即指首阳山在黄河之曲。 北至回水:庄子 让王:“伯夷、叔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饿而死焉。” 萃:集、止。指夷、齐兄弟同止于首阳山。 喜:或为“”之借字。礼记 郊特牲郑注:“炊黍稷曰。”又诗 豳风 七月“田畯至喜”郑笺:“古文以喜为。” 以上四句问夷、齐采薇而食,惊动了妇女,但白鹿为何又保佑他俩;兄弟二人北至河曲,虽止于此又有何食物可用。此盖言夷、齐至于河曲而饿死。

    〔九〕兄:指秦景公伯车。 噬犬:咬人猛犬。 弟:指秦公子鍼,景公之弟。

    〔一〇〕易:交换。 百两:百两金。 无禄:丧失食邑。春秋 昭公元年:“夏,秦伯之弟鍼出奔晋。”传记其事略云鍼有宠于父桓公,轻视其兄。后畏罪而奔晋。事又见国语 晋语八。盖鍼在秦时,曾想得到景公之犬,以百金交换而兄不与;兄弟反目,鍼逃晋,丧失了所封之食邑。

    〔一一〕薄暮:傍晚。 归何忧:归去又有何忧。此指尚书 金縢所谓周公畏谗居东,三年不归,天大雷电以风,成王悟而迎归,故曰。

    〔一二〕严:指天降雷电以示其威。 不奉:犹言不从天谴。 帝何求:言天又何求于成王。 四句问傍晚时雷电大作,周公已归,成王又有何忧;如果连天谴都不遵从,天又何求于成王。此虽问古事,但与屈原遭谗外放而不得归相通,故以下至篇末,转而问楚事。

    〔一三〕自此以下至篇末,虽皆言楚事,但因有错简,故韵律不叶,文义难通。古今传本,歧异甚大,前人注释,异说亦多。今参校章句、补注诸本,以韵求之,以义探之,定原文如下:

    荆勳作师,夫何长先?悟过改更,我又何言〔一〕?吴光争国,久余是胜。何环闾穿社,以及丘陵〔二〕?伏匿穴处,爰何云?是淫是荡,爰出子文〔三〕。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四〕?

    上述句次,只有一处更动,即“伏匿穴处,爰何云”移至“丘陵”句下;文字上只有一处改变,即从洪兴祖考异作“是淫是荡,爰出子文”,其余均未轻易原文。今略

    释其义如次:

    〔一〕此四句问楚庄王事,谆、寒部通韵。荆勳作师:言楚勳业在治兵。 长先:指楚庄王为五霸之一,为诸侯盟长。 悟过改更:史载楚庄王即位之初,逸乐不问国事达三年之久。后因大臣进谏,始觉悟而改正错误,革新政治,终成霸业。事见吕氏春秋 重言、史记 楚世家等。 我又何言:谓庄王前非而后是,我又有何话可说。此谓君有道,则可以霸诸侯也。

    〔二〕此四句问吴王阖闾伐楚破郢之事,以蒸部为韵。 吴光: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 争国:谓吴公子光刺杀吴王僚而自立。 久余是胜:余,我,指楚国。句谓吴强大后战胜了楚国。 环闾穿社:闾,即闾里;社,即立社以祭土神之处。此言吴师入郢,闾社皆遭破坏。 丘陵:即陵墓,指吴军掘楚平王墓。事见史记 楚世家、吴世家。 四句谓君无道则受敌国欺凌。

    〔三〕此四句问楚贤相子文的出身,用谆部韵。伏匿穴处:谓隐藏在洞穴中,此指斗伯比与公之女通于洞穴中。 爰何云:犹“如何说”,难言也。出子文:出,即生。子文出身事,参左传 宣公四年。 四句言斗伯比与公之女相通,这事又怎么好说。事虽淫荡,却生出了贤相子文。此言国之治乱在于有无贤臣。

    〔四〕此三句问楚成王弑其君堵敖而自立之事,用阳部韵。堵敖:史记 楚世家作“杜敖”。不长:指被弑。试上:言成王杀其君堵敖。“试”古与“弑”通,指弟以臣杀君。 自予:自立为君。 弥彰:愈益显赫。 三句乃屈原将楚国史事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诘问。谓我早说堵敖的命运不会长久,但为什么弑君自立者反而忠名愈显?此言怀王信谗,国运难保,但如子兰等劝怀王入秦而不返,此与弑君何异?何以反而身登令尹之显位?

    以上第六段。问古今各国杂事而以楚事终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