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成唯识论疏抄最新章节!

    北京 灵泰法师 撰

    明梵网经与仁王经说卢舍那身分别。

    疏云此初二以道为位即分出体后三以分为位即通出体者。和尚解云。以论中云解资粮加行道故。故言以道。通出体者。亦如资粮加行道名。唯在地前。不通见道等地上。若见道即名通也。非但见道得名见道。其修道无学道。亦得名见道。见道通三处也。其修道名。即见道亦得名修。无学道中亦得名修道。且如起他受用身。他菩萨及变化身。且如起他受用身。他菩萨及变化身化众生。即四修之中。名自在修故。无学道位者。以望见道。为资粮加行故。故言以道为位。分出体者。唯取种子。不取现行行。名分出体。若得三位善。取种现行名也。法师正解云。此文意说。此五位中。约二位即望后圣道。以为初二位之名。其事云何。若言资粮道道者。即是佛果上四智起菩萨名道。资粮者。即是因中资粮位中所有善根等是。此资粮位中所有善根等是。此资粮位中善根。为因为资粮故。即得当来佛果上菩提道。即是果也。资粮是因。资粮之道。名资粮道。依主释也。今名资粮道者。即名后当来佛果圣道。为资粮道名。即此资粮道。取后当来佛果上菩提道。道即是果也。资粮是因。资粮之道。名资粮道。依主释也。故今名资粮道者。即望后当来佛果圣道。为资粮道名。即此资粮道。取后当来佛果菩提道。作此资粮道名故。名道为位。即分出体者。分者即是因义。即取顺解脱分分字也。即取顺解脱分。亦是资粮位体。若言加行道。道即是后果位。见道中择法觉支。加行者。即是因位四善根故。加功用而求当来见道中择法觉支故。即加行之道名加行道。依主释也。故前迦加行道。望后望道为名也。故以道为位。即分出体者。分者谓支分。即亦名顺决择分。分字即是支分。以取顺决择分。为加行位体。如愚意者。定分出体者。即资粮位。用一分闻思慧为体。若加行位。即用一分修慧为体。后三以分为位即通出体者。意说。后三位。皆约当分位得名。此三位不约望后此得名。若名见道。即取见道中七觉分得名。若修道。即取此修道位中八圣道为名。若无学道亦然。即不同前二位。即通出体者。意说。见道中非唯有七觉分。见道中亦有八圣道。修道中。非唯有八圣道为体。其修道中亦有七觉支为体。乃至无学道中亦有八圣道七觉支为体故。七觉八圣道。通在后三位。故名通出体。非离伏时可名除也者。此文意。若??顶位。即观能取。今伏贪等烦恼。非离起此等伏烦恼法外。别有余法可除所取烦恼也。

    疏云现法二智从实相随故者。二智者。谓根本智后得智。根本智证性。后得智证相也。论云复令悟入唯识相性者。问悟相者。为是后得智所缘依他起相。悟性者。为是根本所缘真如法耶。

    疏云如罗縠中观月等故者。罗谓绫罗。縠谓乌縠衣。由如庾信为他作奴曹主既而内外者。天上阴晴。庾信报曰。汉云渡河希才知映星。如霞褁灯。月似中镜。今此亦约十地智。根本智观真。由如由如罗中见月。不分明也。若初菩萨根本智观真如。亦不分明。由如隔九重罗观月等。以为初地。即后九地中九重鄣在。若二地菩萨根本智观真如时。即如隔八重罗观月等。为二地菩萨。即后八地中八重鄣也。乃至三地亦准知。又十地智后得智。缘依起法不分别。如初地菩萨。缘依他二。不知其微细事。然十地菩萨。观他受用佛。亦不分别。如初地观见初地他受用佛。亦不分别。乃至由佛神力。其初地菩萨。得见后九地中他受用佛。亦不分明。

    疏成已度人者。意显菩萨作唯识观自身。即得成佛已后。更度余人。

    疏摄大乘说由何能入者。即是问。由善根力所任持者。即是答也。造此摄大乘说。由何能入乃至彼在此论资粮位中者。此已上所引论文。皆是资粮位中事。摄大乘说。乃至断除四处障者。此义即是无著所造本论文也。意说。由何能入资粮位。即由有善根。起三种练磨心。断四处鄣。方得如下解。无性云。此即入因谓由行因于能入者。此文即是说无性所造释文。即释前无著本论文。无性释前论云。此三练行等。即是入资粮之因。谓由行善因。方能入解行位也。若有疏文云。谓由何因者。即是问意也。摄论云由何云何乃至谓我缘法义忆者。此文即是无著论文。法者。即是十二部经教法。义者。即是所诠义。此菩萨。谓缘能诠教法。及所诠义。以为境也。无性云此能入具者。此文即是解释文。无性释前本论中。缘法义境者。即是入资粮位之作具也。若上已下文言摄论者。即无着本论文者。若言无性云天亲云皆释文也。所入入喻者。所入者。即是加行位。是诸菩萨所入之处。入喻者。即此加行位中名作具。作者。皆从喻为名。若假士者。有即车等用。可名为作具。作者。此菩萨所有善友等名。作具者。皆从喻为名。又云喻者。谓名事互为客等名为喻。谓此菩萨观名至义。名即为客观。义至名。义即为客等。名之为喻。谓此菩萨观名至义。名即为客。假有人实是恶人。虽有赞此恶人为好人者。名虽是好。此恶人亦不得作好人。还是恶人。好人被谤为恶人。准前知。

    疏云寻思果教授二颂者。寻思果者。谓四如实智也。其弥勒菩萨。教授无着等弟子二颂云。谓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等。

    疏云入唯识所须即此见道者。如人欲得吃食。意拟欲得饱。是此人所须也。此菩萨观三性等意者。意欲得道圣。道圣即是菩萨所须也。

    疏云何修行入因果分明差别分乃至果断分是此究竟道者。彼摄论有十殊胜。十殊胜者谓所知依者。即是第八识谓所知。相者即是遍计等三性法。因者。谓地前六波罗蜜。果者谓十地已上六波罗蜜。意说。由地前六度为因。方得十地果。果修行上六度。上六度由因方得。授实因六度。别在地前。修差别者。谓十地中修行方行。三学者。谓十地中戒定慧。虽地前亦有三学。以唯有漏非余殊胜故。所以不说其十地中三学。即通漏无漏以胜故。所以说十地中三学。即为三也。果智者。谓四智菩提。果断者谓涅槃。即十殊胜中。前二是境。次六是行。后二是果。如次应知。前十胜几在见道修道。如理思之。

    然摄论十分良如前已释者。即摄论中十殊胜。并此论中有也。即说前已成。唯明三殊胜。余七殊胜以下方名。其事云何。一所知依。即是第八识。谓与染净法为所依故。即前初能变中。以广庄明。二所知相。谓遍计等三性。亦从前第八卷以明。三入明。谓地前六度。即正在此中资粮位明。果六度。谓地上六度。即已后明十度处说之。五修差别。即是后卷明菩提涅槃处明之。十三住中前十二住即菩提位今此五颂前四颂摄者。据实言之。十三住中。前种性位。而有菩萨种性故。亦得名菩萨。其前种性住。即不是前四颂中摄。何以故。此中约资粮一颂。即明入劫以发心。发心菩萨。方是初颂摄。然十一住。方是四颂摄。若种性住中。先成发心。即不是此初颂摄。若有种性住中。少分能发心。虽未入劫。亦可少分是此颂中摄。乃至七地中。初种姓地亦然。自成就菩萨功德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者。若入五位菩萨所行六度行等。其有菩萨种姓。虽未发菩提心。其入即能他债不谏受寄无善。即是菩萨檀波罗蜜多等相现以余者准知。

    疏云由性二贤乃至然由思择有所制约有所防被者。若声闻即受又别解脱戒。有所制约。不得造诸恶。此菩萨为有菩萨种姓。虽不受戒。无所制约。亦不被师长防彼。其人为有菩萨种性。方便逼迫。其性不乐造罪。而乐习善法也。亦非由心中思择而能任运行诸善法一切佛法种子者。即是在种姓位中。即具佛果位功德种子。亦有种子。亦有十地菩萨僧种子性。不能起上烦恼缠乃至或断善根者。其说有菩萨种性。多分不作此重恶业。若先菩萨种姓人。多作此恶业。余人作此重罪时。亦不能速忏悔。而续善根。而改其过失。多分不入地狱。

    疏造无间业或断善根者。此若有菩萨种性。虽亦少分造无间业。或断善根多分不作也。然诸种性。有其二种。一者不退种性。此菩萨发大乘心已去。虽未入十信。即更不造五无间业。及不断善。亦不入无间地狱。亦不作畜生饿鬼等业。亦不受鬼畜身也。二者退种性。此菩萨虽发大乘心。至十信第五心已前。亦作五无间业。及断善根。入无间地狱。然一造五逆业。及断善根。出入无间地狱故。亦能造畜生及鬼等业。亦受鬼畜等身。亦入小地狱。此退种性菩萨。从此十信第六心已去。乃至十住第六心已来。亦作余小地狱畜生饿鬼等之业。受畜生饿鬼等身。亦入余小地狱。唯除阿毗地狱。至十住第七心已去。更不退二乘等也。乃至未得清意业。清意业者即是初地也。

    当地前住于余十一住乃至为令清净而修正行者。此文意说。当知前种生住中。唯得具后十二住中因种。转其当未能发心趣求。二未得十一住。亦未得清净。况如来住耶。若任此胜解。解行住中。即能简发心。趣后菩萨住及佛住。然此解行住。未得后十一住中功德。此人若于自胜解行住中。即名已趣求。得为令自住清净故。而位六度等行。于前住中虽修法善乃至故与前者。意说。若在前种性住中。虽亦修行诸善为性。自仁贤故。修行善也。此人亦不为求菩提。而行善也。以为未度趣求佛果。又未入僧祇劫。若住此胜解行住中。即名发心趣求所行诸善。皆得求菩提故作也。故第二住与前第一住别。此说无漏修慧。不得非有漏。修此位不得。此疏文。即解前以分别慧得坚固相续无退菩萨胜修之论文。此第一解也。

    疏主云然论文说住胜解行住中菩萨。用分别慧得坚固乃至未得菩萨胜修者。意说。此位菩萨。不得无漏修慧。名未得菩萨胜修。此位非不得有漏修慧。名未得菩萨胜修。此位亦得有漏修慧故。故说住解行位中菩萨。未得坚固相续无退菩萨胜修也。或此说初发心时乃至如何得有如是邪神通者。此第二解前论文也。然前证文中。说未得坚固乃至未得菩萨胜修者。即约前种性位中说也。不约此胜行中说。若前种性住中。即未得坚固。乃至未得菩萨胜修。若住此第二住中。既言菩萨发心。能现八相神通之事。此住中既不得修慧。如何有如是神通。故此住中亦得菩萨胜慧。定中得起如是神通等。此文即是立理也。此十信菩萨。既不得修慧。如何得有神通。能现八相神通之事。此住中既不得修慧。如何得有如是神通。故此住中亦得菩萨胜修慧。定中得起如是神通。皆依修慧定心起故。故知十信菩萨。亦有修慧。即起神通。能现八相成道等。虽未全得等持等至。亦少分得也。

    未超五位乃至处众怖畏者。若地前即有五畏。若得入初地。即离五畏。由初地菩萨。有福德有衣食故。即无不治。由初地纪行善。不行恶故。即无恶名畏。由初地观生死平等死生同故。即无死畏。菩萨无恶业故。即无恶趣畏。由菩萨有通德辨才故。即无处大众畏。若地前返此五种。即有五畏。忘前身者。此位菩萨少分忘。多分不忘。久作者。谓经十年五年学问遂忘也。或是听慧为说法无励而转者。谓界四助作意义。谓此菩萨要作意。方能说法度生也。

    疏云菩萨相中未皆成就者。相者非是三十二相也。若约三十二相者。有异生作转轮。亦具三十二相。故知相者。即是菩萨相状。于菩萨相状。未皆成就。

    疏云在家出家二分正加行中未等显现者。菩萨若在家。而行十恶。即如作喻。国王煞五百婆罗门等。即是煞生。若菩萨观前人。多有钱财。而行放逸。菩萨即与偷劫。即是偷盗。余者准知。菩萨皆是利益心中。非与无心相应。若出家时。受具戒须至威仪。作商主大臣。能断众生邪见等过。此文亦不得约在家菩萨能行在家行。出家菩萨。能行出家行。此文即约在家能行出家行出家行。出家菩萨。能行在家行。在家菩萨能行出家行者。即如维摩经云。亦有妻子常修梵行。梵行即是出家行。妻子即是在家菩萨。又云。虽处在家。即是在家菩萨。不着三界。即是行出家行。其出家菩行。在家俗人。其出家菩萨。虽不造性罪。亦造少分遮罪。

    于此所死诸行相非乃至此一切相皆无所有者。此言相者。谓能观之心上。缘遍计所执性。所执性能取所取相无时。即心上变起依他起相。即如前文云。心变无依他摄。又下文云。现前立少物。少物即是此中相也。即下忍起时。能伏上品相。若中忍时。能伏中品相。若上忍起时。能伏下忍相。若入见道时。即伏一切相。以世第一法时小故。此中不说伏相也。谓下忍起时。能伏上品烦恼现行。中忍起时。能伏中品烦恼现行。上忍起能下品。下品烦恼最难伏故。所以上忍能伏也。

    疏云自性显现者。若恶法相望。即恶业名黑。善法名白业。相望即说。无漏业名非黑非白业也。入初地时。此一切相无所有一切相违者。如愚意者。如前所说。五畏三妄。谓他说勉励而转。乃至正加行中。未等现之相。入初地已。皆无所有也。一切相违白法显现者。如愚意者。即是无漏白法。生起现行。名显现。

    疏云然念住等乃至解脱分者。念住者。即是四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即是在修解脱分位。亦能明三十七菩提分法。

    疏云增上戒住者。以第二地。名离垢地。又第二地中持戒。所以此第四住名增上。

    疏云增上心住者。心即是意也。觉分者。即第四地。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缘起流转心息者。缘起者。即是十二缘起支。流转者。谓无明缘行等。心息者。谓无明灭行等。若声闻所行修法多故。所以有觉分四谛。缘觉行法小故。唯有缘起。智观增上者。若二乘所有定慧非是增上。此菩萨所有定慧望二乘。皆是殊胜增上也。然第六七八住中。皆言增上慧者。即是菩萨慧也。

    疏云经多俱照百千劫者。俱照者。此云百亿。即是经多百亿百千大成坏劫。

    疏云此就恒常勇猛精进非不勇猛勤精进者。解云。若恒常勇猛精进。即经一大阿僧祇劫。至解行地。得入初地。若于精进修道。或不精进者间断者。即经无数大劫。即如释迦牟尼佛。法昔修道。在初阿僧祇。殊胜解行位时。十六王子。说法华经。教化众生。其释迦迦牟尼。过二大阿僧祇劫。成佛已来。以经亦无数大劫。其作王子时。所化众生于所化众生于今住声闻地者。故知所化众生。非是恒常勇猛精进者也。

    疏云摄论第七云有五补特伽罗者。解云。胜解行补特伽罗。谓地前。二清净增上意乐行。谓是初地。三有相行。谓前六地。四无相行。谓第七地。五无功用行者。即是八九十地也。

    疏云初禅方便属初禅非欲界者。初禅方便者。谓初禅未至定也。初地方便者。谓是胜解行地。今此难即用余小乘乘十九部。作此难也。然余十九部。皆计初禅未至定。还属初禅。乃至非想亦然。若经部师中有异师。名成实论师。计初禅未至定。即属欲界。二禅未至定。即属初禅。乃至非想亦然。

    疏云学佛威仪万劫化现成佛者。即学佛行住坐卧等威仪。化现成佛者。即此菩萨万劫之等。学佛教化众生。起难思化事。问何故唯识等论。皆言成佛时。即入金刚喻定。彼经说。欲成佛时。即入寂定。二文相违也。

    疏云满心修相好亦是劫中收者。意说。百劫修乃至万劫化现成佛者。此等皆在第三劫中修。是第三劫摄也。四十八说有二无数大劫乃至方证菩提不过此证菩提不过此量者。有二种无数大劫。一者即取日夜月时年。此五种为劫者。即取一日为一劫。二日为二劫。百日为百劫。千日为千劫。如是数一日二日乃至数至阿僧祇劫。方名一阿僧祇劫。若取大乘。即准华严经。即当一百一十八劫。方名僧。若准小乘。即无当第十二数。方名僧祇劫。以下准知。乃至一夜为一劫。二夜为二劫。乃至数夜至阿僧祇数。即名夜阿僧祇劫。方名一僧祇劫。乃至一月为一劫等。准前作法。时者即取雨际热际寒际时。即四个月为一时。即一年中。分作三时。即取四月为一时。一时为一劫。二时为二劫。如是为百时为百法。千时为千劫。乃至数至阿僧祇劫。即名年阿僧祇劫。方名阿僧祇劫。日月岁数者。即是小三灾劫也。若僧祇劫。即风灾劫六十四名一劫。如数一风灾劫。二风灾。数至不可数。名一阿僧祇劫。如华严经。十十名千。千千为万。万万为亿。亿亿为等。此阿僧祇劫。乃当第一百十八数。即当小乘第五十二数。然华严数法或华。三千界微尘等数二无数劫者。即取风灾六十四劫为一劫。如是数风灾劫。至阿僧祗数。方名阿僧祇劫。若取前四夜等五种。为阿僧祇劫者。即经无量无数僧祇劫。方得成佛。若取后大风灾为等僧祇者。即满三大劫。而得成佛。八百里石净居天衣者。其石即方圆。上下皆八百里。有净居天。衣服如三铢。经三年。方一回拂石。拂尽此石。名一大劫。若准阿含经中。即取一城方圆上下有四十里。满中盛芥子。经三年除一芥子。如是除尽一城芥子。方名大劫。

    疏云或所转众多中劫者。即是增减劫名中劫也。或有转众多大劫者。即是超火灾大成坏劫。然火灾大劫□极难超故。即如尸毗王慈力王月光等极苦行。方能超大成坏劫也。净居天衣者。问既有五个净居。今居何者天夜。又问五净居天。亦名五那含天。于中既有阿罗汉果。何故偏说为五那含天。亦名首陀含天。

    释迦菩萨超九劫乃至如别抄会者。问如初地已上菩萨。一种精进。无有一个即偏懈怠。而能五俱祇劫方得成佛。一个偏精进。唯经一僧祇劫即作佛。何故即说释迦超先成佛。弥勒不超得成佛耶。有漏超向心故者。问言有漏种子为体以不。又问种性住。亦取真如为体以不。最初二位虽论文有然不解此行相故今别之者。然种性住者。即是此资粮加行。此约二种住。此论文略解故。不广明故。所以今时疏文中。偏广明之。若识十一住。此已下论文中广明。所以此疏中不广明。

    种姓住即以一切佛法乃至常无常漏无漏别故者。此文意说。其种性住。即唯取后十二位中。一切无漏种子。为种性住体性也。亦不取解行住中有漏心为体。以非殊胜故。亦不取真如为体。以未证真如故。故五法中唯是正智摄。正智唯无漏故。不取相分别也。据实而言相名既通无漏者。即亦取无漏相名也。即五法中取相名正智三法为体。若三性中即取依他圆成二法为体。即取无漏有为种子。名圆成实。亦取真如为圆成实。若常无常相对。即真如常起。为圆成实。若有为漏无漏法。为依他起。约此义故。此文即取依他起。若漏无漏相对者。即有漏者名依他。无漏者为圆成。故今唯取无漏有漏有为。为他地故也。又云此种性住分后。资粮种子。加行位种子。见道种子。修道种子。无学道种子。此种性住。即取后五位为体。若至资粮位。亦取自资粮位种子为体。亦取后加行见修无学道种子。为资粮位体。若至加行位。即不取资粮位种子。此加行位。即自加行位种子。及后见修无学道种为体。乃至已后准知。故大乘中前能摄后。后不摄前。得后舍前故也。由如亦度谓前前引发后后。即檀度摄于六。后则不能引发前。持于不能引发施等。若小乘即一背相返。后必带前。前不带后后。如总相念住。修四念处。即不能修正四勤等。别相念住。即能四正勤。亦能修四念住。即别有一类殊胜四念住。非是前劣四念住。则不修四神五根等。至暖位。修四神足。亦有四念四正断。则不能修五根等。类位五根。忍位五力。世第一法第见道等。皆准此知。由如六度后能持净前前也。初解胜。

    疏云五法中正智者。今此略也。五法之中。亦取相分别正智如如。准除于名。名是假法。故不取之。五法中相最宽故。有名是相。谓所诠名。如名中亦能诠名故。有相非是名。谓余色等法。有分别皆相。有非分别。谓余色等。有正智皆相。有非正智。谓余有漏法。有如是皆相。有非如来。谓余有为法。前解胜。若资粮五道三乘皆同。非唯大乘论有。若资粮位。唯取闻思慧为体。虽有修慧。而不取之。若至加行位。即唯取修慧为体。亦有闻思慧。亦不取之。

    第二位以一切心法乃至唯以有为为体者。第二位即取彼十地菩萨佛果功德无漏种子为体。亦取自解行住行者漏闻思性。闻思性既能顺趣出世无漏法故。故取资粮加行有漏闻思修三慧等。为第二住体。若加行资粮中有漏心等者。又解行地中。亦有能诠名名故。即五法中取相名分别正智有力力体。唯除真如。以为未证真如故。若三性中。唯取依他圆成二法为体。如前以解。问何故前解种性中住。即说是圆成依他为体。无常常别。此解行住中。即唯取有漏为体。故前说善。又问前种性住中。即取五法中正智为体。若解行住中。无不用五法为体。若后十住中。即取五法中正智分别真如。即不取相名为体。如来住中。无不取五法为体。思之。即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者。问下文加行即是功用不。思之。

    未曾得世间功德顺趣者为体乃至及相为体二种别故者。且如凡者天眼。见一四天下。声闻天眼见小千界。缘觉天眼见中千界。初地菩萨所有天眼。虽是有漏。即能见百三千世界。二地见千三千界。三地已上准知。此等皆名世间未曾得功德。又如宿住智亦通无漏者。初地菩萨有漏宿住智。亦能见过去百劫。此等亦名世间未曾得功德。此等天眼。及宿住智。有此功德能者。皆由无漏引起。及七地前所起有漏善心。今此意说。其七地已前。即取无漏真如等为解。即五法中。即通相名分别正智如来如来为体。以初地菩萨。亦有诠名故。有漏善心。即是分别摄。若三性中。即通依他圆成。圆成中亦有真如故。若八地已上。即无有漏心。即取五法中四。此中四此中四法而除分别。若如来住。即取相名正智如如依他圆成等为体。然三十二相若十地菩萨所得者。即是有漏异熟果。若佛得者是无漏。

    疏云辨差别者胜解行住于菩萨修所作狭小乃至终无退转者。此中即约修行差别。谓地前菩萨一行之中。唯修一行。初地已上。一行之中修一切行。八地已上。一切行中修一切行。即极宽。若初修即初狭后宽。若初发心。即功德最。如涅槃经。发心毕竟二分别等。如虚空之恶。皆拟断除。如虚空之善。皆拟修习。法界众生。皆拟拔济。若加行位即微。唯求于见道。乃至初地二地第十地已来皆狭。至佛果位。即最宽也。由如般若经初后宽中即狭也。

    疏云无相修果当知引受得诸功德者。谓菩提涅槃是也。既知地住而相摄已。地摄五颂唯住应知者。意说。从前来既将七地与十三住相摄已。即将七地摄五颂。准此应知者。若前种姓地未发心。即五颂不摄。若发心已去即初颂。若解行地。即是前二颂拂。若净胜意乐地入地心。即是第三颂摄。若行正行地。决定地。决定行。到究竟地。到究竟地中取因究竟中小分。此等即是第四颂摄。若果究竟中小分。即是第五颂摄。

    然此二种各五不同始终分齐者。此解初位信发深固大菩提心。即名为始。乃至未起顺决择分。即名为终者。今有二种五。一即初五位名五。二即约菩提所须入有五故。今此论中。即含三种五。以一处明之。清净增上乃至无数三大劫者。此文意。即约有清净上力等。即是三大劫之初始。

    疏云善根是因降伏所治故者。善根者。非是无贪无嗔等三善根。但是信进念定慧等五根。此上下文言善根者。多是信等五根。皆能治所治者。如信能治不信等精进念定慧等五根。此上下文言善根者。多是信等。五根能治。如信能治不信。精进能治懈怠等。故知深固不退。方名初入僧祗劫。即准此文。四十心中十信。第六心已去。方名初入僧祇之始。即十信第六心已去。方能坚固不退。十信已前五心。由有退作断善。造五无间业故。如舍利弗。是退种性。发大乘心。经六十劫修道。至十住第五心。虽入僧祇劫。虽不退断善根造五逆。由有退作二乘故。至第七住。更不退作二乘也。若顿悟菩萨。初发心修道。经六十劫中。但名顺解脱分摄。即未名入僧祇劫。其顺解脱位最长。至六十劫满。至十信第六心。即名不退。不退但断善根及造五逆业。则名初初入僧祇劫。虽已前在六十劫中。亦不得名入僧祇劫。若渐悟菩萨回心。或经八万六万四万二四万十千劫满。至十信第六心已去。方名初得入僧祇劫。虽已前地八万六万等劫中。亦名入僧祇初也。

    疏云初释资粮乃至故名资粮者。若资粮道。道者佛果上菩提也。资粮即是因中初位。意说。将资粮而资益。拟将来佛前加行位身。乃至十地菩萨身。资粮此因之身。而化道粮。方至佛果故也。然前第七末增上缘中乃至亦不相违者。问何故前第七卷。未知当知根言。资粮位能远资生。生根本位。根本位者。即是见道从为名。今者此文。解资粮位云。为趣无上正等菩提。即从远求佛果为名。何故二文自相违也。答彼第七卷。解资粮位。即约菩萨修资粮位以满。故说资粮近即能正生加行位。次能生见道故。从近为名。此处即约初入资粮位故。远求菩提。从远为名。亦不相违。应知资粮加行而得名者。若资粮唯望菩提为名。加行位唯望见道为方。

    疏云彼顺决择分者言分者乃通分顺解分。解云。顺决择分者。是四善根。善根能断彼见道中择法觉分也。决择者。即是见道七觉分中择法觉分也。分者支分义。即见道中。既有七觉分不同。即此择法觉支分。是彼七觉支分中之一分也。若择法觉分。即择法亦是觉分。余亦不名择法。得名觉分。但是着属故。即决择大乘也。顺解脱分者。解脱者说涅槃。虽有四种涅槃。涅槃体无差别。不可言分也。分者因也。与涅槃为因。分者即是顺。分者支也。说因之一分。

    疏云依此利他为因为度有情乃至文影于此义贯于彼者。然论文中云。为自故求无上菩提。为有情利他故勤求解脱者。此论文倒也。然论文正应言。为自利故出生死故求无上菩提。为有情利他故。勤求解脱者。此论文到也。然论文正应言。为自利故出生死故求解脱。为利他度有情求菩提故。二乘人求解脱。唯自利也。然求菩萨利他义显。自利义隐。衣求解脱。即自利义显。利他义隐。故今论中求菩提为自利名隐故。故论文偏说。隐者为自利故求菩提。求菩提利他义显故。即论文中。不说求菩提。为利他故也。求解脱利义隐故。论中偏说。隐者为有情求解脱。求解脱自利义增故。论文不说为有利求解脱故。求菩提涅槃。皆具二利也。

    疏云决择可体分体有多分故乃至后非是分体非多故者。见道中。有七觉分不同。故言体多也。然涅槃经无多故体非分。又涅槃经。有四种不同。其体无别。又解脱。解脱者即胜解数缘解脱。乃至今为此解即无前难。解云。即五别境中胜解缘解脱。解脱苦故。故说胜解。名为解脱。故此疏中后解。即不及前解。前解名顺解脱。解脱即是涅槃那。寻名解者。但可名顺解脱分。岂可名顺胜解脱心。然大小乘各别。若小乘因中胜解劣。所以因中但名资粮位。果中胜解强。所以果中言一切苦我已知。集我已断等。智境胜也。又果中名戒香定香解脱香等。若大乘中。因中胜解强印境胜故。所以因中名胜解行地。果中胜解劣也。然彼望慧为名者。即顺决择分。望见道中择法觉分慧。为名者。即顺决择分。望见道中择法觉分慧为此望胜解为是者。意说。顺解脱分。即望果上胜解为号。

    疏云由前无间所说三因者。三因者。谓因力善支力作意力。若有因力。即便逢善友。虽逢善友。即便自作意。由具前三因恒无间断故。即能善备智。名资粮菩萨。能入十地。此四即名依持力也。若虽有因力。若不是逢善支。即亦不能名资粮。虽逢善友。若不作意。亦不名菩萨。要具三因。方名资粮菩萨也。

    疏云第三力能修正行者。由作意故即能修正行也。此四望二乘性恶故缘任运心资粮者。此言四胜力。即简去由推劣力。由有大乘种性故。即简去二乘性。有善友故。即简恶友缘。由有作意故。即简任运心。由有胜资粮故。即简故下资粮也。问华严第九乃至如何此文言多住外门修菩萨所者。此文问意。既华严经。十住菩萨。能八相神通等事。皆依意心。方起神通。能现八相。故知此位菩萨。即有定心。如何此文说此文位菩萨。多住外门散心。而不言依定耶。第四生贵真佛子者。意说。菩萨为至第四住已去菩萨。生生常得生贵胜宗。常生人天。不生恶道。亦不生贫贱家。故第四住名贵住。由如小乘说。过三大劫已。百劫修相时。常得果身。常生贵家住。由如小乘说贵家诸根诸根必有等。应捡俱舍文。从诸贤圣正法生者。正法者。十二分教法也。意说。十二教即能生地前三贤。亦能生地上圣。此菩萨从十二分教生也。

    疏云清净妙法身者。离杂染故。名为清净。妙法身者。不是三身中法身也。此菩萨不得法身故。此但身中有妙法故。名妙法也。

    疏云应现种种形者。即是神境智通。或现梵王帝释身等。复云。或处为众生究竟菩萨行者。究竟第十地菩萨所修行。名究竟菩萨行。此菩萨即能为众生。示现第十地中。究竟菩萨行也。

    疏云或复现初生出家行学道者。初生者。即王宫中现生也。出家者。即现逾城出家也。学道者。须六年苦行也。或于树王下者。菩萨于树下得成道故。说此菩萨树名为树王。答此第四住菩萨乃至皆于三界者。意说。由第四住菩萨。作十法观中。由第七观业故。此菩萨更不起不共无明而新造业。由第八观果故。此菩萨更不欣求未来果。故说此菩萨舍离生死出三界。又此十住菩萨乃至亦不相违者。此文会前第四八相也。

    疏云能现八相度脱有情者。然地前菩萨。或能现一相两相。或能现入涅槃一相。或能现出家一相。或能于树现成佛一相。亦不能降魔。或有地上作魔王。魔王即能伏地前菩萨也。非能断第具现八相。若是真佛。即能从兜率天便乃至入涅槃。八相皆具也。

    疏云分得十力。十力者。即不是佛身中处非智等十力。然十地菩萨。方得近力无告。但言通力等十力。然十地菩萨。尚未得□十力。如维摩经。十地菩萨。方得近力无畏。但言近力未正得也。如何此位言得十力。言得者。即华严经。以十法为一分。说信等十力也。

    疏云无碍寂灭观。观者是慧。寂灭者是定。即是双起定慧也。

    疏云又说佛法功力能灭一切烦恼者。第二解云。言学佛位者。十功力能灭烦恼。非今时即能灭也。论此二取言显二取取执取能取所取性者。今言二取者。非是能取所取为二也。若一切善无记心心所名能取。色境等名所取。又依能取。建立十二处。同处名能取。外六处名所取。十八界亦然。故不说此能取也。若说此能取名二取者。即善心无覆无记心。及后得智。皆有能取所取伏。此等能取所取者。便成大过故。应起染执心。执能取所境为实有者。方名二取。是烦恼所知二障摄。

    颂二取言乃至方名二所取者。此言二取者。表显染污心执。见分能取。相分所取。执此能取所取。为言我实法。其能执心。熏成种子。方名此二取随眠。亦不取能取所取名二取。若能取所取名二取者。有非执二取。谓善无记心。及后得智。皆是有能取见分。所取相分。此等二取种子。岂亦伏耶。故知唯取染心。执能取所取为实我法。方名二取种方便之也。又善无记相分既非染。亦别伏之。故别取也。然此文唯取染心。若执能取所为实我者。即通二障摄。若执二取为法者。即唯是所知障收。随逐有情乃至不现余处中故名随眠者。眠伏藏识中。亦不在余色等中也。此前解。即当体解随眠名。或随增过乃至是随眠义者。此后解即从喻为名。今言随眠者。滋长义。由如者眠人今日睡眠时至明日其眠更增多故。眠者滋长。今此亦尔。有此烦恼行处。即滋长过失。即从他睡眠中睡。以得立随眠之名。

    疏云其萨婆多别如别抄者。萨婆多解随眠云。行相沉隐故名随眠。如人睡眠。论云烦恼障者谓执遍计行乃至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者。问何故百法中。即说六烦恼中。贪等居先。恶见在后。此处论文。即说恶见萨迦耶见居先。余烦恼在后耶。答若此论中。即准前由我法执二障具生文。即说恶见居先。余或在后。彼论即准前由我法执二障具生文故。即说恶见居先余或在后。彼论即约三毒根本说故。即先说贪等。后陈恶见。二论亦不相违。或虽所生之或先除乃至余方断尽者。此文意说。前八品断余未惑。至第九究竟地满心。方断我见时。方断第九品中余烦恼。又解既所生或。有多品数。能生之处见定然亦九品。和尚云。此解大系。前第六卷中以广释讫。何须此处而更重论云。然疏中虽有二释。初解为胜。以我见第九品道。方能断除。若言没曳远利瑟煞。此云我见。即唯摄我见。不摄得我所也。若梵云萨迦耶。即亦摄得我见及我所也。今言萨迦耶。言者宽也。若明所知障中。亦言萨迦耶。即是我我所见也。此出自体生。若眷属乃至今此文为胜者。然此论中。出烦恼障体。有三种出体。一处自性者。即此烦恼。唯取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为体。亦不取与烦恼同时遍行别境心王等为体性。故此论唯取萨迦耶见。乃至诸随烦恼。此等皆约克性出体者。通四蕴为体。谓取六根本萨迦随。及通取与烦恼同时所起遍行别境心王不定四等为体。障三眷属出体者。即通取五蕴。谓取本随二或。及取与烦恼俱时余遍行别境心王不定等。及取与烦恼同时二名不善身语色。为欲恼体。故眷属出体。即通五蕴。问何故由烦恼发福不动等三行。今唯取非福行。为烦恼障体。即不取余福不动为烦恼体。答若烦恼发非福行时。善其非福行。即得与无明支等同时起故。以无明与恶行。俱是不善性故。故取为体。若由无明支所发福行不动行等。其福不动行。既是善法。无明是染性故。善行不与染无明俱起故。今者即取与无明同时非福行为体。不取福不动行为体。此中亦不取由福行等所感三界异熟果。为此烦恼体。此异熟果。唯是无记性故。然佛地论中。出离体中。即取一切烦恼。及取由烦恼所发得福非福不动业。及由福等三业所感得异熟。亦取与烦恼同时余遍行等心心所法。此等已上烦恼业果。皆摄在烦恼障。问未知所知障中。有一百二十八不。又问既所知鄣与烦恼数等。其知障亦能总迷四谛。谓数总行总数行别。及重缘烦恼。亦有相应无明不共无明。亦有四谛下九品所知障。亦有亲迷疏迷。其所知障中俞亦爱能润生。所知障中无明亦能发业以不。若言不者。既是同体。何理不能。答若与烦恼同体。能总别迷。若二乘人。断烦恼已。即不能迷谛也。

    疏云此之头数亦与烦恼障同者。若二障同体起者。此所知障头数。亦同烦恼障。亦有一百二十八种也。若所知障别体起者。其所知障。即有千种类。余者思之。

    疏云然显烦恼粗举有多品类乃至故不显数者。问曰。何故论文中。明烦恼障。即显数有一百二十八。其所知障。即不显头数耶。答若烦恼障即二乘。二乘即作品数断。谓初果人。即断三界见惑。一来果。即断欲界修惑六品。不还果。即断欲界修惑九品。阿罗汉果。即断三界修烦恼。故论文中。显意烦恼头数。有一百二十八。若所知障。菩萨即不作品类断惑。有初菩萨。即断有顶地所知障惑。有第十地菩萨。即断欲界所知障。为此道理故。论文中。即不显所知障头数也。其实法执。不实法执。无离无明故不有数者。若法执起。必与所知障中无明俱起。故法执。论文中。不显头数。若烦恼障。论中即显头数。

    疏云佛地言诸心心所及所发业所得果乃至除异熟果不感报故。若所知障俱时。此所知障。即随烦恼。亦能发业。若所知障。不与烦恼俱者。此所知障。即不能发业。问此烦恼所知二障。同体一种生。而用有异。圣道容时。二障应同断灭。如何二乘。唯断烦恼。不知类所知障。答由如茎牙散末。散末中亦有草叶。亦有石药。若障合时。石草叶气力齐等。此药偙着多时已去。其草药力。即渐消灭也。若石药力由强。虽药同一处。药即有衰有途。二障之体亦复如是。二障虽同一种生。圣道起时。有断不断耶。

    疏云此中果若谓等流增上士用果除异熟不相应果者。谓此所知障。前后相引。故名等流。同时即名士用果。增上果极宽。

    疏云此所知障依主释也者。此所知障。即障于所知境。以受所知障积称也。此所知障受称依士释也者。此所知障。即障于所知境。以所知障故。此所知障。亦能缘菩萨智故。故古云智障也。

    疏云故唯识性中破之者。即举下文。不与无明慧等。佛地论说。有义法执乃至此障中无者。此佛地中。亦是安慧师。如前已说故。此障中不明也。若言法执何藉慧俱者。此安慧。故云若法执起时不藉。与安慧俱起故。第八识中无慧无有法执。若言因中法空。第七识我执不行。若第六识。起法空观。其第八识即法执断者。难曰。若起空观时。其第八识断者。应无漏起时既无所熏识。即不熏成无漏种。佛果如何得成。第八异熟既尔乃至总合为法者。意说。第八异熟识。既不与法执。余六识中业果异熟。亦不与法执俱故。今总举第八。前六七识异熟。今论皆不与法执俱。又下异熟心许是法执故。不可为例者。既五识中。有十三个烦恼。亦有十三个所知障。今疏文云。五识有十三法执俱者非也。上下论文皆言。五识中无法执故耶。若第七识中。有十二个烦恼。亦有十二个所知障法报俱。然见道中。无缘邪教耶师。乃至名无分别者。此中意识。五识中自不起能邪教邪师自耶思惟等分别烦恼。然意识中起疑邪教邪师邪思惟如分别。或时即引五识。五识亦名有邪教邪师邪思惟分别烦恼。今此意说。非彼自力分别者。然有三个疏不同。有一个本。言如彼自力者非也。有一本言非字。一本有无学。与无学义意同也。意说。五识中无彼自力所起分别烦恼。然有由意识所引分别烦恼。

    疏云佛地论说五识虽无见等乃至曼表等起二障所摄者。无见道等。若即五识中无身见边见等五见者。五中谓有爱恚等。名非见也。

    疏云谓遮外法执五识中惑唯修道断故者。即遮小乘婆多。婆多计颂云。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见断。意说。不染即是善无记法。非六生者。意说。若烦恼非从第六识生者。意取其烦恼从五识生者。及五眼色等。此善记法。及五识中所生烦恼。及五色根等法。非是见道断。唯是修道断也。五识之中。唯有修道烦恼。五识中无见道烦恼。又计五识中。唯有生得善。无方便善。彼计第六意识中。亦有修道或见道或。亦有生得善方便善也。今大乘故。彼计云。五识中亦有见道或。由意识引方得生故。五识中亦有修道或也。五识中亦有生得善。亦有方便善。即如第六识中。执生得善时。即引五识中。亦有生得善。若第六识中。起方便善时。即引五识中。亦有方便善。五识中善。是第六识等流。不可言第六识中起方便善。识五识中起生得善也。必无是事。不可言此法执心无无明俱如人执心无明俱故者。此护法安慧云。汝若言此善无记心中。随烦恼有法执。此法执不与无明俱。故说痴与无痴相违。若恶中心法执即与无明俱者。难曰。故如人执起时。即许与无明俱。其法执起时。即不与无明俱。一种皆是执。故人执起。即有无明俱。时执起时。亦有无明俱也。

    疏云世尊于此智起烦恼刹那心相应等者。此文即约起烦恼者。谓是心与现行烦恼相应起也。此文意说。一切现起烦恼刹那之心而相应者。皆依无明种地。而得生长。无有不依无明住地。无明住地者。即是所知障耶。若所知障名发业者。即依名发业故。无漏亦尔。且如八地已上菩萨。于入观恒常无漏。无漏引故。亦能起五灭。能见有闻声等。即此五识。皆由无漏引起。即此五识。依名无漏。其实五识。实是有漏。以五识所依五色根。及第八识。是有漏故。未来真无漏也。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者。此文意说。心起时。唯与所知障相应。其心即不与烦恼相应。乃至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萨智所应断法者。此意。即举能治所菩萨智。以显所知障。若无明住地断诸所应断皆亦随断者。问此经说。若断所知障时。余烦恼随断者。何故十地菩萨。唯断所知障。不断烦恼障耶。若尔必俱应二障乃至如二执用者。此文即彼护法难安慧也。然安慧。即许第六识中。有烦恼障。实有所知障掌。其第七识中。唯许有烦恼障。不许有所知障。彼护法难曰。若第六识中。有烦恼障。即有所知障。即二障必俱起。应二障体各有别者。应第七识有二执体俱。其第七识中。应如第六识中。二有二执作用也。如愚意者。此文即生次下论文。问若尔有所知障。必有烦恼障者。即二障体各有差别。第七识中。应二执体俱起。是二执故。如因故。次举论文。答云体虽无异。而用有别。

    此中二障随三乘圣道有胜有劣者。然二人能断烦恼障故。即生空智名胜。不能断所知障故。即法空智助。若修道法中。十地菩萨。唯断所知障故。即法空智胜。不能断烦恼故。即生空智劣。论云刺或所后者。此言或者。即是不定义名或故。即生空智劣或。非是烦恼名或。此依种说不依粗重者。若十地不断烦恼种故。说十地不断烦恼。其十地中。亦能断烦恼粗重。重者谓是无堪任是也。得二果故。故须双断者。二果者。谓生空智法空智。名二果。又云。菩提涅槃。谓断烦恼得涅槃。谓断所知障得菩提。

    疏云诸异生不断二障粗重种子者。此文意说。非异生能断二障种子业。意说。异生不能断二障种子及粗重也。种谓现行体一体异者。若异生等。起烦恼现行。即带所知障。即二障同一个现行所重障种子。现行所重障种子。随现行二障种子。即同一种体也。若阿罗汉耽断烦恼障尽已。独起所知障现行。所知障现行所重得种子。种子随现行种子。唯有所知障种。所知障种。即与烦恼障种。体别异也。有独有所知障。所知障种。不共烦恼种同体。谓阿罗汉身中。所有所知障。有独有烦恼种。种不与所知种同一体。谓修道位中。十地菩萨。唯断却所知障。不断烦恼种。即独有烦恼。有二障同体。谓异生身中二障种。是因是义。故二鄣种。即各独有别种体。无同体也。其二障现行。即一独一俱。若所知障。即有独有所知障现行。而同时无即烦恼障现行。即如罗汉所知。独所知障现行。各起烦恼障。现定同时。即定有所知障。无有独烦恼行。而无所知障者。若独有所知种。虽不与烦恼障同种。其独所知种。亦能生现行。即如罗汉身中独所知障。能生现行。若独有烦恼种种。不与所知障同种者。其独烦恼种种。一一不能生现行。即如二障种先同体者。十地菩萨。断即一分所知障种时。有一分烦恼种。亦不能生现行故。有烦恼现行时。必有所知障。即如前迷浅必迷深。有烦恼现行。必有所知障。有迷深不迷浅。即有所知障时。而无烦恼现行也。

    论言非余三种者。问若起威仪工巧。不善性体。既有烦恼时俱。必有所知鄣。如何言非余三种。又问其所知障。即异熟生摄。其烦恼障。于四无记中。何法摄。

    疏云虽与不善有发心俱不得二乘但名无覆者。问其所知障。既与不善有覆烦恼同体。如何是无覆无记。问如何知障。既与烦恼同体。即如异生起烦恼障。造煞生等恶业。此烦恼俱时。亦有所知障。若不善性所知障。亦是不善性。若起烦恼。是有覆性。其所知障亦是有覆性。其所知障。必与烦恼同时种故。不可一心之中。烦恼是不善姓。所障即是有覆性。如阿罗汉。既非唯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所知障既通不善有覆二性。如何此所知障。望二乘即是无覆。答此所知障。若与烦恼同体。俱时而起。此所知障。即是不善有覆性。若断烦恼。唯独有所知障。所知障望二乘是无覆者。由如有人。若有两手两脚。即能煞人。亦能往来。造种种事业。其人若被他人却一手一脚。及斫却半身。此既无半身分。即更不能造诸事业行来等也。此所知障。然古难解。此所知障。若望菩萨。即亦是不生有覆性。外有难。由所知障。由鄣菩萨果故是有覆。不鄣二乘果故即是无覆者。应难云。所知障是染。不障二乘果故成无覆。亦可资粮加行位中关。且助见道修道。可许是善。不助佛果。应成无覆。不有难外。如第七识缘第八识。名带质通情本。第七识相分。若属能缘见分。即是有覆性。若属所缘第八识见分。即是无覆性。岂一个相分。半是无覆。半是有覆。若更别解者。若所缘境强。即唯属所缘。是无覆性。若能缘心胜。唯属第七。是有覆性。此解者稍有道理。又有难曰。解即如第六识重自第二识中异熟无记心。是席质通情本处。应问法师。

    疏云前师不许第七识中有法执乃至二难齐故者。然安慧师。唯许第七识七识中有我执。不许第七识中有法执也。今正义语言不尔。何以故。违我自正义宗中比量。若第七识中有生执。二难即齐。若第七识中无法执。即不齐也。言齐者。第七识中有生执。第六生空。第七有法执。第六入法空。第七法空。即齐也。若不齐者。若第七识法执者。第六作生空观时。第七识何故不入法空。以第七识中。无法执故。即应是法空。又如阿罗汉第七识。既无我执。第六识若作生空观时。第七识亦应入法空观也。此义更应问法师。如愚意者。因中第七识。必有法执。因中具二空故。如具第六识也。

    疏云不依璎珞经非极成故者。然唯识论文。唯引胜??经为证。以胜??经中说义周悉故。若唯识论文。即不引璎珞经。璎珞经义不周悉故。故有余果从乃至非所作已办者。由得有余依涅槃。故名梵行已立。梵谓涅槃。行八圣道。由行八圣道。方得涅槃。梵者是静也。意说。涅槃寂静所作已办。从道谛故。有颂云。梵行已成立者。是梵行已立。圣道已善修者。即是所作已办。人天七种学人者。谓前三果四向。名七种学。七种学总是人身天身也。

    疏云烦恼有二谓住地烦恼乃至花数譬喻所不能及者。住地烦恼者。谓是种子。起烦恼者。谓是现行。即五住地中。皆有现行有种子。此文意说。前四住地烦恼。若种若现。及第五无明现行。此等无始已来。皆依无明住地烦恼。若种若现。及第五无明现行。此等无始已来。皆依无明住地种子。而得生长。所以无明住地种。其力最大。上烦恼依。谓上品烦恼也。无明者。即是所知障也。和尚云。疏文应错。复应捡经文。

    疏云随余烦恼有俱不俱者。疏中随字或错。应是虽字。义善得者。余烦恼。如前贪嗔不并起。爱憎必不俱。皆如前明烦恼。离一切烦恼。心皆有无明故。

    疏云如二乘等必非有余烦恼俱故者。意说。无学人虽无烦恼。遂有所知障中无明。

    疏云三难断增要上上道方能断故者。此无明住地所知鄣。即极难断。要法空智。方能断故。上上道。不是九品中上上道也。

    疏云见一处住地者。即约邪见等五见为名也。即约入见道时。一时断却故。分别烦恼故。名见一处。

    疏云次有三品迷事理惑约界论之者。约三分界论者。谓名爱住地。欲界中修道烦恼。有九品故。色爱住地。即是色界中修道烦恼。有爱住地。即是无色界中。修道烦恼。故约界论也。

    疏云后一智鄣总名无明无品数故无有别迷谛行相故者。或有初地菩提能断有顶所知障。或有第十地。即断欲界所知鄣故。无无明住地无品数也。此所知障。若与烦恼同体。与烦恼俱起。即所知障。亦能别迷谛。若二乘人。断却烦恼障。虽有所知障。所知障即不能别迷谛也。

    疏云此约数种名之为地等内分别。解云。一约数。即五住不同名数也。二种约种。即约种子名住地也。三约断。即约见修二断。修道一处见道断。次三修道断。后一通见修道也。

    疏云古云此五住地如四流体三界烦恼中一切无明名无明者不然者。四流体者。一者欲流。谓欲界中。除五见及无明以别。自余一切烦恼。皆是欲流。二有流。谓上二界中。一切烦恼。亦除却无明及色见。三者见流。谓三界中。一切身见边见于取见取邪见为体。四者无明流。谓三界一切无明为体。故大德释。五住地者。见一处住地者。即是见流。谓三界中。身边见于取见取邪见也。欲爱住地者。谓欲界中。除五见及无明已别。余一切烦恼是也。色爱住地者。谓色界中。余五见及无明已别。余一切烦恼是也。色爱住地者。谓色界中余五见。及无明已别。余一切烦恼是。有爱住地者。谓无色界。及中一切烦恼是。亦除见。及无明住地者。谓三界中。一切无明是也。古师虽作此释。即不是也。即此唯识论文中解为正。

    疏云即初地中断五识或二障并得者。五识之中。亦有分别所知障。即入初地时。与烦恼同断。若五识中俱生所知。即十地中。地地皆断也。

    疏云菩萨俱鄣二果别故者。若二障即通鄣菩提云果。若烦恼鄣。即正障涅槃。兼鄣菩提。若所知障。即正鄣菩提。兼鄣涅槃。二果者。谓菩提涅槃也。

    疏云后中定障二乘亦断小故不说者。若凡夫身中。有烦恼故。即能鄣四禅八定。如欲界烦恼。或不善性。有落性。即能鄣初禅定。要作六行伏或道。伏却欲界烦恼。方得初禅定也。如初禅地中。所有烦恼。即能鄣第二禅。第二禅定已上亦然。即伏却初禅烦恼。得第二禅定。已上准知。异生即说烦恼。能为定得。然罗汉唯能断烦恼定鄣。唯能伏所知障定鄣。以二乘人无法定智。不能断所知障定鄣或。如有二阿罗汉。唯用初禅未至定中无漏道。断烦恼尽得阿罗汉果。其人天。无不得四禅。及九次第定。其人既断烦恼尽。如何不得四禅八定等。此人身中。即有定下劣性。不肯进修故。能鄣于定。名为定障。即是所知鄣摄。是人以得初未至定。未至定中。有劣分离生喜乐。领受此未至定中中喜乐受。而不肯进。后时起无间道等。伏此定鄣。得非择灭。即得根本定。唯能伏定鄣。不能断也。以择灭无为先已得故。即故即下劣性。名定障也。由断变异受故。得不动无为。由断乐变异受故。得相受灭无为。小故论文不说。二乘能断所知障也。唯得漏无漏受。若所三果。即得净定味定无漏定。若阿罗汉。唯得净定无漏定。无味定也。以断尽烦恼故。

    疏云伏烦恼时此俱法执亦不起故伏烦恼法执乃至加行智伏者。此文意说。异生用六行有漏道伏时。与烦恼俱时所知障。名能伏。令不得起。拟其势以同体故。非但此六行伏惑。有漏道能伏烦恼及法执。即见道已前贤圣行法中顺生世。是有漏加行智。亦能伏烦恼及法执也。有生执必不带法执。迷浅必迷深故。有有法执不必带生执。如二乘无学起法执时。无生执故。若名是一者。执我常体周遍。常得虚空等。等三种我。反执常为我。皆是我执。若名是执空性二十五谛。除我见及六句义缘法起。是等皆名法执。若据实而言。执空性二十三谛六句义等。皆是邪见烦恼摄。以诸文言非因计因皆邪见摄故。不是我执摄。执我我者。方名我执故。如成实论师名师子曾。先是数论宗中出家。后时即得佛法中出家。与经部师。而非作弟子。即造成实论。仍用彼数论宗言。五尘生五大五大生摄有。其人若是凡夫。说此五尘生五大等。皆即是邪见。是烦恼鄣。不是我执摄。若执我方是执故。其人若得阿罗汉果。说此五尘生五尘生五大。即是法执所知障也。大有阿罗汉。执有微极。同外道计。皆是法执所知障收。

    疏云能伏二细分别现种者。即能伏现行令不起。亦能折伏种子。损其势力。不能生现行。

    疏云其俱生现种皆少亦能伏者。若俱生身边二见独头者。最极细故。其加行位。不能伏之。若俱生身边二见。与贪痴慢俱起稍粗故。其加行位。亦能伏之。若余俱生贪痴慢迷事生者。亦能伏之。其种子亦被折伏种子势力。二不能生现行也。

    疏云菩萨不断下界或起定生上故者。谓诸菩萨不退地定。还生欲界故。或不伏欲界烦恼。而生上界。得上定故。若异生用六行伏或。即要伏下界烦恼尽。方得上定生上界也。若生欲界。必退却上界定也。问菩萨亦作六行伏惑之道。生上界不。答资粮位菩萨。亦作六行伏惑之道。而生三界。即如资粮位菩萨。于劫坏之时。亦作六行伏或之道。而生上二界。或生他方世界。皆得不粗。若至加行位。必不作六行伏惑之道。此行位多作三无性观。入唯识论。欲入见道故。问且如加行位菩萨。未得无漏故。不得生净居。不作六行伏之道。不得生上二界。此加行位。若至劫坏之时。当生何处。答此加行位菩萨。劫坏之时。即他方欲中。为此菩萨。欲入见道。论文中。唯于欲界。有善趣身起故。生他方欲界之中。经说二种人得生他方。一谤法之人。入此方无间狱。至劫坏之时。生他方无间缘地狱。如此法华经说。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二者此界有情凡生他方国土。而得往生。除此已外。更无有文说生他界。问如何得知资粮菩萨而生上界耶。答如经中说。波罗蜜多声闻。毗钵舍那菩萨。若定若生。以无色界心。了一切法。若定者色。即唯得上界。若生者。即是身生于彼土界之中也。说此二谛与诸部相摄者。准此第十云。此十一障。二障所摄。亦是诸部相摄法云。

    论云亦尔者顺决择分乃至论有亦言者。非资粮位。是七地中。解行地摄。其顺决择分。亦是七地中解行地摄。论云亦也。其资粮加行位。亦是十三住中解行摄。论云散心决定意解思性者。此文意说。若资粮位中。多分是散心中。亦能决定意解思性。小分是有漏定中。亦能决定意解思性。既言胜解行地。亦摄加行。加行位中。唯是有漏修慧。故知有漏定中。亦能决定意解思性也。已下明百四十不共法福智相摄。

    疏云即十力一切智是起者。此一段疏文言。一切智亦不是根本智。名一切智。然此十力。皆是后得智。其曰无畏。亦是后得智。此根本智上。无无十力四无畏。以后得智中。为魔王故。即起十力。为伏解道故。即起四无畏。即佛十力中。自有一切智。谓明十力中言。谓一切智。无净智。清净智。离增上智。离增上智。若百四十不法中。一切种妙智。一切种妙智事。即摄得根本智后得。若余处言。一切智一切种智。即是缘理智。一切种智。即是缘事智。一百四十不共法功德者。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断习气。一切种妙智。四一切相清净土。谓法有一百四十法也。更别有十八不共法者。谓身无悟先意无悟先。无种种根。无九十恭音。无不择损为六也。又欲无减。胜解无减。念无减。精进无减。实无减等。又如来悟业起。为知道眼起随起而转。身意亦永了达过者。无著无等。现在未亦然。已上并是大乘不共法。若小乘之中。十八不共法者。谓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大悲。即为十八。若小乘说。共劫功德者。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是共功德摄。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轮王亦有也。若八定异生有。若六道。前五通异生亦有也。四无量八解脱中。前七解脱凡夫共有四。一切相清净者。一所依清净。谓佛身六根及佛身也。二所缘清净。谓佛所变净土。及五尘等。三心清净。谓是定也。四智清净。即诸慧也。即心境定慧也。

    疏云且佛十力慧根定知根摄唯是智。解云。然据实之言。其十力即用信等五法为体。非唯用慧为体。即说十力是智摄。然准法华。诸出体有五。一最胜出体故。决择说。十力用佛具知根慧根为体。二引生体故。对法云。若定若慧为体。三克实出体。菩萨地云。用五根为性。由意胜故。且说十力慧为自性。所以但言处等智力。不信力精进力。即会决择文说。四相观出体。对法又云。及相应法心心所四蕴为性。五眷属体。五蕴为性。定共道共无漏色等。助为体故。此诸亦约最胜出体。即言若十力。于信等五根中。即是慧根摄。若十力三无漏中。即是具知根摄也。其十力及十信尽智身故。十力皆约者。即三根对。谓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九根上。空三无漏摄故。此三无漏根。即是依也。谓在见道中法前九法上。世来当知根。谓在修道中。依前九法上。世已知根。谓无学道中。依九法上。而立具知根故。此言十力。是具知根摄。

    疏云四无畏五根具知根摄通谁知者。其四无畏。即是信等五根摄也。亦是具知根摄。若五根摄。信等五根。进念定即是福摄。若五根中慧根。即是智摄。故四无畏通福智摄。若四无畏。依具知根中。五识等为体。无畏亦畏亦是福智。

    疏云诸相随好舌根及四根处乃至合四所摄者。正取舌根。不取余根。即取余四根扶根尘。余四根扶根尘者。谓身根眼根舌根依处。依处者。即是扶根四尘大种。今取舌根者。即三十二相中。由如来契会舌根常得味中上味故。唯取舌根也。又取舌根依处者。三十二相中。世尊相薄广长。能露面轮。至于发际。即是舌根上扶根尘也。今取根依处者。三十二相中。世尊眼睛绀青鲜白红白[糸*芳]皎洁分明。此等即是眼根上扶尘。若言眼能远无即取眼根。今既不言远见故。不取眼根也。今取界根尘者。三十二相中。世尊阴相势净藏密。其由龙马亦如马。即有是男根上扶尘。若三十二相中。自余相皆依身根扶尘。若鼻根耳根扶尘。即在鼻孔耳孔中深故。三十二相中不明也。今者亦应取声。即三十二相中。世尊其声体震。由如天鼓。疏中应言。合四根扶尘所摄。今者唯取舌根。因取四根依处者。以为依舌根依处上。而立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以用舌根依处为体。其实佛五色根。皆是无漏。即是福也。余人中。有漏异熟五根。非是福也。已是无记性。若言由福业故。即感得人天中五相。得人天中五相。从能感之业为名。即人天五根。亦得名福田。他福业感故。若三恶趣中五根。皆由非福业感故。所以三恶趣五根。不得名福。男根者。问佛自受用身。常居第四禅。佛自受用身上。得有男根不。若言有者。如论中说。男女二根形丑漏故。色界无男女故。有四句云。有男非女谓。欲界中具男根者是。有女非男。谓欲界中能生养者是。亦男亦女。谓二形者是。有非女。谓上二界天是。故知色界无男女根。若言无者。云何言佛具三十二相耶。答如来自受用身上。亦得有男根。以是大夫相故。若言余色界天皆无男根。佛既在第四禅。佛二无男根相者。例曰上如有漏鼻舌识。即许唯欲界系。其色界无二识。其有漏眼耳身识。即计初禅系。第四禅即无眼等三识。成佛已即许无漏五识。皆许第四禅。有云今此亦尔。虽除色界天等定无有漏男根。何妨如来身上即有无漏男根。故知自受用身上。亦有男根。然他受用变作身。亦具男根。然亦不可言色男中。顿悟菩萨。受变易身上。先无男根。后成佛时。亦无男根。其依先欲界中。渐悟受变易身。有男根。后成佛时。即有男根。难曰。欲界渐悟菩萨。先有男根故。后成佛时。即有男根。其依色界烦恼悟菩萨。先无变易故。后成佛时。即有男根。其依色界烦恼悟菩萨。先无变易故。后时成佛。即无男根者。亦应欲界渐菩萨。先有五识。可许后成佛即具五识。彼既不尔。此云何然。故知顿悟菩萨。后时成佛。齐有男根。诸相随好。随好者谓八十种好。庄严于三十二相。即是随相之好。

    疏云三不护如无畏者。三不护者。谓身不护。语不护。意不护。此三不护中。若身语不护。谓身语业。即是色声摄。若意不护。谓意业即是意俱时思故。此三不护。若取身语意三业。即唯是福。是福若三不护。取舍等五根为体。即通是福智二根慧根。是知信进念定。即是福也。若余人即有三护。谓护身护意故。

    疏云三念住非根摄无贪嗔所摄即唯福者。三念住者。若有一类众生。将刀斫佛右胁。如来缘之不生嗔。即是无嗔。又有一类有情。于佛左涂栴檀。如来缘之即不生贪。即是无贪。又有一类有情。不将刀害佛。亦不涂香。如来缘之亦不生痴。皆正念知。若无贪无嗔。即是二十二根摄。此三念即唯是福摄。若是正念即是福是根摄。若是正知即是智摄。即是根摄。然疏中。能皆约随增说也。故三念以有正念正知。应是二十二根摄。今者但取能发心因。故取无贪嗔非根摄。

    疏云无忘失法者。然此无忘失法。即是慧亦有念也。由有念故无忘失。即有慧能简择。由有念。五根之中。即是念根摄。即是福由有慧。即五根之中慧根摄。三无漏根。即是具知根摄。即通有福智也。

    疏云随增说上言如力唯智一切种妙智亦尔者。其百四十不共法中。唯一切智是纯智摄。余十力等。皆通有漏福智。永断习气。非根六根所修者。此无为法。或是第六意根。为能修无为。是所修发故。名六根所修。据实即九根所信。谓信等五根意喜乐舍。喜乐舍既是三受。不得并生。即证无为时。七所论谓信等五根。及三受中。随应取一受。永断习气者。即是择灭等无为。由从生无为。即能永断习气。永断习气既是无为。即非二十二根摄。六根者。即是能从无为之法。应是七根。谓信念定慧五根。及意舍根。皆是能证之法。或可此支除心王故。不取意根。唯取心所。即唯取信等五根舍根也。故唯六根也。喜乐舍三受虽别。然二受不并生。又同是一受类故。合三受而作一受数。

    疏云菩提分中四念住根力觉支乃至少分是福余唯福非智也者。若四念住。既以慧为体。故四念住即令是智摄。念四正勤体。即是精进。若四神足体。即唯是定。故四正勤及四神足。即唯福摄。若五根中慧根。五力中慧力。七觉支中择法觉支。若八正道中正见。正见择法觉支慧力慧根皆是智也。故云不分是智。若余信进等。乃至正念定。皆是福摄。问佛具几根。答佛身中。谓具眼耳鼻舌身五也根。及男根命根意根喜乐舍根。及具知根。问如来天住之中。唯住之中。唯住第四禅中。第四禅中。既唯舍受。下三禅中。有喜乐受。如何佛身中。得有喜乐受但成而不得现起也。问凡不起乐受者。何故下文言。佛受用大乘法乐。答言大乘法乐者。即是轻安乐。非是乐受。问寻名解义。既名大乘法乐。如何是轻安乐。若言轻安乐是大乘法乐者。异生二乘等。亦得轻安乐。其异生等。皆应名得大乘法乐。若言得者。与佛所何别。若言非者。如何云轻安乐即是大乘法乐。应问法师。问男女二根。既是丑恶。如何如来自受用身有男根。答佛身男根者。即三十二相中。阙马阴藏相。由如来有三十二相故。佛身中有男根也。问佛身中眼等五根。及命根既无漏。何故眼等五根。不是具知根摄。答由如有顶地中有无漏。而不明利。即有顶地中无漏道。不是未知当知根已知具知三无漏根所摄。佛身五色根亦尔。虽是无漏。非是具知根摄。又眼等五根是色法。具知根是心法。色心既殊故。六色根非具知根摄。问大乘十八不共法。与百四十不共法相摄云何。三念住非根摄。无贪嗔所摄者。问第三念住。即于等分有情。而不起痴。即有无痴。何故此中唯言无贪嗔。问神足中。有欲勤心观。欲是真。如何疏说四神足唯福。问八识于二十二根中何根摄。问上来明百四十不共法是福智者。此等为约佛自修得福智。为约生他众生福智。有唯起非福乃至四念住愿智等。问愿智者。谓是阿罗汉所起先净愿智。为是十度中愿智。准下论中。出十度体。之后五智。以择灭为性。说是根本后得智故。有义。第八以欲界胜解及信为性。即以此三。为自性故。又余圣教中亦言。即以欲胜解信智为体。如何疏中说愿智等是智非福。又此愿智。为愿即智。为愿与智别。为先发愿后起智。答如愚意者。疏中即约小论文初师义。所以说。所以说愿智唯智非福。其愿智六道或同或别。若愿智知过去未来。即同宿住起生二智。若知现在。方名愿智故。与二通别。若知无色界者。或漏尽智。知或是愿智也。愿智者。即用世俗智为体。应引俱舍颂。愿智能遍缘。余如无净说也。余差别。问功德智福。以是无漏故。若真如即非福智。据实而言。其相名分别正智。皆通有福有智。若三性中依地通福智。若圆成实遍计法性。非福智也。

    论云且依六种波罗蜜多通相皆二者。若菩萨行六度时。但唯济益有情。即六度皆名为福。若菩萨六度时。若拟自断除烦恼求菩提。即六度皆名为智也。若约助伴。即智与俱行即智。与福俱行即福。

    论云别相前五前为福德第六智慧者。问若别相中前五是福者。何故下论云。忍以无嗔精进审惠为性。既言审慧。明知忍亦是智摄。又问六度中。忍与智何别。

    疏云邻近生起以出体者。此文即是生起次下论文。次下论文云。或后前三唯福德摄等。若依定心。亦能行布施等亦得。即如八地已上菩萨。无出入观。恒在定心。亦能引施等。若入初地已上。即能施身命。第三地极增。若入初地已上菩萨。即无怨家能实。若菩萨自身命等。皆是受在忍。若八地已上能行忍者。无怨家能害故。即无耐怨若忍。亦有安受苦忍也。八地菩萨身生色界。如何得忍耶。应问。又问初地已上菩萨。得具几忍。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二种又何差别。答彼他怨害家。将得棒杖。或得刀害。皆名耐怨害忍。若拔师俱具五打。或拔怨家恶口骂。或拔他盗劫破物。或自舍身命。皆是安受苦忍。

    疏云若依精进前三名福。远智慧故名远也。不是前三摄。于精进方修禅定。禅定能发慧远。

    疏云若依精进修三慧六善巧观四谛缘生法等。修三慧者。谓闻思修三慧也。若余论中说。第六波罗蜜三慧。即是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即是尽理也。若唯识论说。第六波罗蜜三慧。谓生空法空俱空。据实言之。三慧中但有二慧。入法空必有生空故。法空即是俱空摄受无别。俱空即是不尽理也。问唯识论。波罗蜜中。何故不取加行根本智后得三慧耶。答为下论文。明三学中。慧学有三。谓加行根本后得三慧。下文既明加行等三慧。又上论文。第六度中。又明加行等三慧。即有重也。所以第六度中。唯说生空等三。即是尽理。若余论第六度中。说加行等三慧是也。缘起者。谓十二支也。后三唯智近生智故者。谓由精进方修禅定。能慧名近生也。及定是福者。然前文。即约定能发慧故。说定名智亦者。此文即约定自体是福愿。此意即是别境中定也。随意乐力乃至皆通二利者。此加行行时。随意乐说。若人行六度。唯为自未来得果好。即是自利。若行六度。唯为利他即情。即是利他摄。

    疏云或唯自利谓诸相随好者。然疏文中不尽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亦通利他故。故如来现化身。三十二相等。皆为利他也。即如一切怨家恶人。若见佛时即舍恶。盲者得眼等。皆是利他也。又如经中说。教量功德。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所有功德。不及如来一毛孔中功德。佛身八万毛孔。八万毛孔功德百万千分。即不及八十好中一个好功德。假使八十种好功德百分千分。三十二相中阴除无见顶相梵音声相。不及三十二相中一相中一相功德。假使除三十二相功德百分千分。不及一无见顶相功德。假使无见顶相百倍千倍。即不及好来一梵音声相德。何以故。梵音声相。若说法时。即令无量百千有情。皆得离在而得道果。如何说三十二相唯自利也。又如八十种好。亦通自利利他。若八十种好通利他者。谓第六十四世尊法音。随穴大小增不减。应理无善。第七十一世尊音声。不齐不下。随穴生意利悦与言。七十二世尊能随诸有情类。言音意乐。而为说法。七十三世尊音汉说诸法。随有情各令得解。七十四世尊说法减依取第必有因缘。言无不善。此已上五。今皆是利他。然疏主约多分说。所以言相妨唯自利也。唯自利。谓永断习气。利他谓四摄等。自他俱利。谓相好及六度等。

    疏云或自他俱利谓六波罗蜜等。解云。若气施三种。皆是利他。若小乘说。若施浮图形像。即唯是自利摄。以无受者故。若施病儿及俱等。即名利他。以有受者者。若持于三种之中饶益有情。即唯利他。余二即自利。耐怨害忍。即利他自利。三种精进中。利乐精进准利他。余二自利摄。三种精虑中引发中。若菩萨为利益有情起神通。即是利他。若为嬉戏起神通。即自利。办事亦通自利利他。安住唯自利。慧中加行智后得智通利他。若根本智唯自利。

    疏云同事者。谓菩萨若在长者者长者者中尊。若在师士师士中尊。皆名同事。如维摩经。入诸酒肆。能立其恶。入诸淫舍。是欲之过。此等即相通不同事也。

    疏云有四种菩萨行者。波罗蜜者谓六波罗。菩提分法者。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神通谓六根神通等法。然菩萨为自求菩提故。行波罗蜜行。为降伏二乘故。修菩提分法。降伏外道故。修神通行。为成熟有情故。修熟有情行。此四行通地前菩萨。及十地菩萨。皆修此四菩萨行也。

    疏云三十二相。解云。三十二相。总有二类。一者即如凡夫复无遮幡幡转。即是一个轮三业。此已上皆是轮王。二者其本有无漏种。曾未得增长。即是入资粮加行位菩萨。修有漏闻思修三慧。广造福业势力。资此本有无漏种。令得增长。亦造无量轮王业。故下诸文引大论。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论得方便菩萨。虽合作轮王。菩萨不肯轮王业。而舍王位。作贪下下七人。即积集无王业。名积集资粮菩萨。若凡夫造得轮王业。即受却也。既地前由有漏业。资本有无漏种子。无漏种子忽生现行。即入初地。入初地无漏报有漏思也。无漏识言语。有资我无漏。得生现行。汝有漏于我无漏大有思。且我无漏。资汝有漏业。初地且作铁轮王。二地作金轮王。至第十地。第四禅王。既至第十地作第四禅王。既至第十地金刚心时。无漏语自我相。汝思即是舍却汝。今我作佛。即是无漏报思也。十地之中轮王。即总是有漏异熟无记果。

    疏云即彼天说三十二相乃至下唯有种子等文。有问何意有此疏文来。答上来即解胜解行地。所修修法因果之中所有功德。今者却谈所说功德。在何位得有。故有此文来也。问三十二相等。地前解行地亦得。何故今说地上。方得。益地前虽得三十二相。唯是有漏。非殊胜故。未得十王位。无漏资有漏三十二相。至初地具无漏资有漏。方得十王位相故。此论文中说。地前不得三十二相。又云若诸不共法乃至善净圆满者。此文意说。十地菩萨。小分相似。如何言得百四十不共功德。未正故。故维摩经说。菩萨进力无畏。故知十地菩萨。未得正也。今者得者。假名为得。由如赞初发心人。云发心究竟二不别。意说。此人成佛已后。方得与佛不事。若在凡夫。如何与佛不别。故知亦赞语。今此亦尔。故知劫中修一切菩萨行乃至未得净故者。意说。地前未得十地位中十王位。殊胜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异熟果。说入因中者。意说。由行三种练行为因。能入资粮位。

    疏云三种练磨心行除四处缘此义初境止观恒常等者。若菩萨谓除退故。修三种练磨心。为除障故。即但断除四实障。一菩萨广大屈他况己练。二万行难修屈者已曾修练。三转依难修屈引粗况妙练。四处鄣者。一二乘作意者。即是不定性菩萨。超二乘人作意。唯拟厌生死欣涅槃。求二乘果。二诸疑离疑者。诸疑者。即通地前定性不定性小菩萨。疑二乘为得作佛。不得作耶。说自身及诸菩萨。为独得作佛。亦不得作耶。疑自他故。名为诸疑。离疑者。此小菩萨疑云。唯有我能行菩萨行。即得作佛。离菩萨乘以外。疑余二乘得作佛。为不得作佛。为不得作故。邪是鄣也。疑如?路。不肯进修。三离所闻思我我所执者。所闻者是闻慧。所思者思慧也。约定性顿悟初学。作安立非安立谛观。或修闻思慧。或作布施六度之行。此小菩萨。遂自念言。唯我能作此行。乘是好人乃是菩萨。余人不能作此行者。即是恶众生。此小菩萨作此念时。即是菩萨鄣。此小菩萨。若言我能即是我我所执。何以故。菩萨修行之时。不见能行施三事体空。方是菩萨真行也。四断除分别缘法义境者。谓诸顿悟定性不定性小我。或行无相行。既执为好。或作四谛观。即执此行为好。即是菩萨别法者。谓十二分教义者。即是能诠教下所诠之义。即此菩萨。于能诠教法所诠义中。而生执差诸菩萨。即作四谛观。即了知有染净因果等。亦作无相。即时除一切相。上者定也。散观者慧也。即是菩萨双修止观惮常者。修行无间故。虽修即殷重。即恒常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