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成唯识论疏抄最新章节!

即恒常加行。

    疏云广者无边。谓成佛已诸根相好一一无边。大者无上。即如来超过十地菩萨。故名无上。又过二乘。亦名无上。深者难测者。唯佛能知。余凡人不能测知故。时长者。即经三大劫长时修因。方得成佛。又一向成佛。即尽未来际故。

    疏云诸有鄣善等乃至一切自体圆满而生者。若持戒行施等时。唯求当来生死中富贵王位。皆名有鄣善。意说。如人说无遮不食等。或行施等。从此命修已。即得后身中可爱乐轮王等殊胜自体。得生命有鄣粗。初亦举菩萨。后举转依。论实皆同者。然今论中。初令菩提广大言。唯菩提名广大。其后涅槃中亦得广。言转依广大屈引况己练。二皆同也。亦者论中亦约菩提。即是智之用广大故。故于菩提上。偏言广大。若涅槃是理。即是所证之法等。涅槃上偏言难。

    论复修此加行应列其名。解云。总即结上所以者。即是论文云。菩萨先于初无数劫。乃至既圆满已。总结上资粮位行行。由得见造。复修此加行者。即是论文云。为入见道位。即唯识性。复修加行是也。意说。今时行行者。皆得见道故。复修加行。复者重义也。行资粮位。今重修加行位所。所以名复修加行。犹如小乘说。先观地纵马奔驰。既有三法。一乘马人。二所乘马。三即所观地。如先观地也。菩萨在地前。具作安立非安立真如观等。即如先观地。正入见道时。即如纵马奔也。菩萨如来马人。喻无分别智。地前真如四谛理应别其名者。即是此论云。谓燸顶忍世第一法。可曰名之。

    疏云已闻随修道达契经等法乃至得清净转依依也者。已闻随修者。即是闻慧。谓闻十二分教契经等法。能诠所诠。皆悉解了。既经教已由教持心。恒常进求。不令退转。即是持也。如理作意者。即是思慧位也。凡所为作摄可道理。由思起故。显三摩地。依止定心。即是修慧。照境分明。不遇迷故。即是明也。是无漏圣智明入初地也。以入初地。以证得一分二空之理名依。依者即是转依。又云已闻修道达真如乃至第五是地果者。已闻随修契经故。能持心名持。由起如理作意。即有堪任名住也。次由发得三摩地定明净。如于镜面。定中所现影像。由如于镜中像。即名镜也。依心定中所行影像。视此相分。不异自心。展转明盛明也。由加行前行故。即能舍二取。入见道断烦恼。不如始业者。谓初地无漏名始也。不如解。

    疏云唯是方便利益有情者。其佛果位。但名方便。不得名方便道。道者趣求义。佛果息趣求故。为利有情增施。为但有胜进道。或通有解脱道。无有加行。加行是进趣故。对法八说所有资粮加行道者。即同此论中非前资粮。无加行故。有加行道而非资粮者。即同此证近见道故。立加行名。若齐解者乃至约最初说者。此疏中说加行德。亦名资粮者。即约对法中说。加行位中得名资粮。谓彼论说。加行位有三种。一资粮未具未定生。二资粮已具未具已定生。三资粮已具。即此生时。准对法说。加行位中。有此三种。今此通说。菩萨加行位有三种。今无违。

    疏云无性云扶求行见方便因相乃至定俱有戒为我为色蕴故者。谓行相行解也。见者。谓能缘之见。即无能愿之心。意说。此四寻思。体即是慧。方便因相。即是四寻思。方便果者。即是如实智。此如实智名果者。即前四寻思家果也。决定智者。即是如实智也。然此中即有四种出体。一克性出体。若四寻伺。唯用加行智为体。若在四善根如实智。亦唯由加行智为体。以在四善根中情求义故。唯取加行智为体。不取余法为体。据四如实智。既通地前上。其四如实智。即用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为体。若在四善根中如实智。唯用加行智为体。若在见道中四如实智。即用根本后得二智为体。若谓初地已上七地已来。既通漏无漏。无漏四如实智。即用根本后得智为体。若有漏四如实智。即用加行智为体。若八地已上。及佛位无漏四如实智。即用根本后得智为体。二者相应出体者。其四寻思四如实智。即并用同时遍行别境善十一四蕴为体。三若约随增出体。若暖顶二位四寻思。即用五根为体。若忍世第一法四始实智。即用五力为体。四看属出体者。寻思如实智。即用五蕴为体。以定共戒名色蕴故。既者文言。因中但言加行。不得言方便。恐滥佛果位方便故。即今此下文中。即因中言方便因相。方便果。即与上文相违。今正应言。加行因相。加行果相。即无违。

    疏云五根五力为体。解云。若大乘中资粮位中。修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若至加行位中燸顶二位。修五根。忍世第一法修五力故。唯取根力为体也。若小乘中资粮位。修四念处。燸位修四正勤。顶位修四神足。忍位修五根。世第一法修五力。

    疏云四寻思者五事中如理相应分别者。然五事中分别有二种。一谓修生死虚妄分别。二修出世如理相应分别。今者四寻思。即取如理相应分别为体。

    疏云二唯有漏二唯无漏者。此文意说。五事中若相通漏无漏。分别及名唯有漏。正智如如唯是无漏。此文不尽理。今应言正智如如唯无漏。分别唯有漏。相及名即通漏无漏。佛得无漏名句文身。若十地已来。菩萨所有名句智。皆是有漏。即以第八识是有漏故。

    疏云若真如是真智所缘名无漏乃至对谓义故名无漏者。此真如但性能出源与真智而为所缘。故名为无漏。真如不能着。谓烦恼名无漏也。又非无漏所缘。所缘摄俱起名无漏。若正智能对治有漏尽。漏尽故名无漏故。

    疏云四十八卷第十住中乃至即如实智名无生忍经者。解云。即十三住。谓从种姓住为第一。乃至第十住。即是第八地菩萨。意说。第八地得无漏如实。无漏如实智。即是三无生忍。三无生忍已用无漏如实。即是三无生忍三无生忍已用无漏如实智为体。谓诸菩萨。先起四寻思。观所取空已。即起如实智。可知。一切法作如实智时。已即起如实能取所取执。皆悉得远离也。于现法中。一切杂染无生观等。皆即在见道中。正得无漏如实智。名无生忍也。乃至从初地。至七地已来。若起有漏如实智。即不名无生忍。若起无漏如实智。即名无生忍。若至第八地中。能得无漏如实智。名无生忍。

    疏云故此唯忍可是果者。即是四如实智。彼唯加行是因者。即是四寻思。

    疏云中忍虽亦观无能取乃至而前印今名实智。解云。问下忍印无所取。上忍印无能取。下忍上忍下名实智。如燸顶二位观。无所取有。即不名实智。中忍二观能取。应不名实智。答若燸顶二位已前光。即可不名实智。中忍虽观能取。而未印可。由前有下忍以印可故。又是忍欲。故云中忍亦名如实智也。

    疏云非是寻思与寻相应不尔上地应无燸顶者。此言寻思者。但是慧异名。能观察故名寻。即非是不定中寻也。亦不是有寻有伺初名寻思也。若是四不定中寻者。有寻有伺。即在初禅。二禅已上皆无寻伺。即初禅地有寻。可许初禅有顶燸。二禅既定寻。二禅已上应无燸顶。二禅已上乃至第四禅。既有顶故。由寻思作。是四不定中寻也。若在初禅有漏四寻思。燸顶时四寻四。即得与初禅寻伺相应。若起二禅已上四寻思。寻思即不与寻伺相应。

    疏云既于前位缘法义境者。即于前资粮位中。缘能诠教法。所诠义为忆。

    疏云无性第六释此中名者。乃至谓句句身多句身等。皆名之果。解云。然论文中言名者。即是诠色受根之能诠名也。问论文中何故不言文句。但言名耶。答此中言若者。亦摄得名因名果。谓名即是果。文即是因。由文为因。方起名果。即举果以摄得因。故但言名。不言文也。举名即摄得文也。又名因句是果。由名为因故。方起句。即但举名因。即摄得句果。即举因摄果。但说其名。不言句也。名召诸法胜。但说寻名者。即会违也。问何故诸论中。不言句寻思文寻思。而言名寻思。答名能诠召诸法胜故。所以但说寻名。不言句文也。义者如名身等。所诠表得蕴。准前文中名诠自性。自性即自体。句诠差别。即名与自性对。句与差别体。即应言名寻思。自性寻思。何此言名寻思。即言义寻思。答今者即义宽故。不说自体者。问准前文中。名诠自性。自性即自体。句诠差别。即名与自性对。句与差别对。即应言名为思。自性寻思。何故此言名寻思。即言义寻思。答今者即义宽自性狭。若言自性。即唯摄得蕴处界。五尘等自体即不摄。同在无常。有漏无漏义。若言义即宽。义即摄得三科自体。及无常等故。若体若义。总名为义。此中但言义。不言自体。推求此能诠所诠定不相应者。解云。相应者。相属着义。今观能诠名。不属所诠义。观所诠义。即不属能诠所诠。不相属着。故前云二相别相。即是遍计所执也。若法名漏义。法义属名属名属名。即能诠所诠相应。

    疏云即依所说能诠所诠今观是意言性也。若法能取心。能取心亦是所取摄。即观所取中能诠。名所诠义。依此二法观其自性乃至如是常等义者。能遍计性名义之自性。自性谓蕴处等体。不可得故。由心外所执实义实法体皆无也。若观名义下差别。在无常等。有漏等体不得故。由如心外所执。在无常等差别也。

    疏云证知四种虚妄显现。解云。即是依他。名义自性差别。

    疏云了达四种遍计所执者。即是是遍计所执名义自性差别。

    疏依合相观故通达二种乃至观二种之自性。即约立四寻界差别观名义。即是离相。若合名义亦尔。自性差别自性差别一处观。即是合相。即同二云相同故合思察也。解云。依合相观者。即是四寻思。谓四寻思。一名。二义。三自性。四差别。四种即合名自性。一处明。即合名差别义差别义。今一处明之。离相观名。即作亦相观二义。三名自性。五名差别。六义差别也。其已前。

    疏云四寻思者于意言境者。即是唯识也。由如于意能表所缘之法。如名诠所诠之义。以咒于意言也。今四寻思中名者。即不是十二分教能诠之义名。但是教义。定相属着。此菩萨即观名之与义不相属。亦如人初生之时。无未召名字。至长大已去。方今立名。又如人死已后。名由常在。故知此名与义无不相属。如何此即生嗔恚。由如容寄相似。无实定名。亦如劫一切之上。即立千名。既有千。岂一体法而有多。又如一瞿详自于九法。即应一法。而有多体。故多假也。

    论云此四识离及识非有者。此四离识者。即是下忍位印所取皆察所取。名离识故。及识非有者。识者能取也。意说。在中忍上忍。观能取空也。了知内识及所变相属不相离者。内识者无分也。所变者谓相分。即观依他相见。属别相离。此在四善唯以三性观者。若在四善根中。未得真三性。若入见道已。方得真三性观。谓在根本智宽。先现通法空门。亲证真如。即名真作遍计圆成观。若无漏后得智中观依他。如净依他上无计执性。即是真作遍计依他观。下品已久修习者体然。若人寿五百岁时。即菩萨在四善根中。或经四生五生身已。方得入见道。以人命短。所以经生数多也。然此四善根中菩萨。虽同与余人。受年百岁。由得神通力。若延命即得千万岁。若四善根菩萨。在人寿八万四千岁出世时。其菩萨在四善根中。或经一生已。以得入见道。若人入约地已。各有上品。乃至不复四寻思观者。若先未伏二取。今取今在加行位中四寻思。即欲观能所取空。后智如实智等印。能所取空。即在加行位。即通其所取空。欲燸顶二位。皆观所取故。亦忍重印所取空。谓下忍及世第一法。亦即所唯一重观能取空。唯是中忍位。亦通重印能取空。谓上忍印。能取世第一法。二空观印故。于前印观能德取空。若入初地已智。不作四寻思观。亦不观能所取空。以先除能所取故。即唯起四如实智。印能所取空。此四如实。即是三无生忍体。此于地前位并上中品。若入地已名有上品者。问地前如实智。即有四种下忍。印所以空。乃至上忍印能取空。若入初地已。乃至佛果位。亦有四种如实智。亦下忍印所取空。乃至上忍印能取空。问四寻思思。与遍行思。为别为同。答不唯是慧故。下自知此四寻思次第者。初观名义不相别。次观次性名自性者即唯能诠之名。但行蕴摄。次观义自性者。即通五蕴及非蕴。谓无为亦是义故。次观差别。即观二种之义。谓在空等义。初无遍计所执性。次无依他性。后无圆成性故。名以三性。皆观所取无。并是此空观也。四法定地名者。地者地者。地即四善根。亦名燸地位。乃至名世第一法地位。然资粮等五位体皆是假。若至资粮位时。即用众多法而作。乃至究竟位亦然。至此究竟位中。即得众多法。即用多究。法何为竟也。

    疏云法无名名无义者。依地所论诠法下。即无遍计所执之实名。然依他能诠名下。无实遍计。取诠义论。依前解者。然前解者。行者智者。即无漏慧。得前智之相。若后解行者行相。即无漏慧之前行相故。今取前解。

    疏云明得实下寻思是慧故名为发乃至名无间定等。解云。明得定寻思是慧。即是慧俱时。必无前后。由如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即是慧。无间是定。即依无间定后念。起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有一刹那故。今且举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极速。唯有一刹那。后燸顶忍世第一法是慧。其明增定。亦与四寻思同时。若忍世与印顺定。亦同时。皆无前后也。准见道前相名燸。其燸即是有漏。

    疏云明得是无漏慧前相其即是有漏明者无漏慧初得无漏慧之明乃至名明得定者。言明得者。若所得者。即是无漏法。若能得者。谓有漏定。此定明得者。即是慧之是名。非是定之名也。若此有漏慧。与无漏慧。行相相似。可言无漏慧。有漏慧。名为明得。无漏慧。即能都分缘谛缘。其明得慧。亦能作都分缘。即有漏慧似无漏慧。若有漏定。与无漏行相当故。其有漏定。不得名明得。故说燸位中一个慧体。得三种异名。其有漏慧名燸。为有漏慧有道无前相故。亦名四寻思。有漏慧能寻思。寻思名义故。其有漏慧亦名得。以有漏慧道。先前相故。约义别故。即一体慧。立三种异名也。问既言明得即是慧非是定者。何故论中云。依明得定故下寻思。乃至依无间定。发下如实智。亦准此问。答言依明得定不言明得慧者。即隐却慧名。但举所依定。以显能依之明得慧。由如俗中。隐却如名。不显名字。即如且小时。但名某甲之如。若尔出嫁已。即名某甲之妻。若老已即名某甲之五。今此亦尔。但隐却慧名。但言明得定。不言明得定。不言明得慧。后依名增长发不寻思。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依无间定发世第一法等。皆准此释。皆隐却慧名。今举所依之定。以显能依之慧。即明得之定。名明得定。明得是别境中慧。定即是别境中定故。明得之定。依主释也。与明得俱定故。名明得定。故明得定故明得定。不是持业释。即依明得之定。而发下寻思。明得与定同时。名得定。其顶位中言明增定者。明增是有顶慧非实也。即明增之定。亦依主释。即在顶位中。一个慧体性业增故。有三种异名。亦名顶。亦名上寻思。亦名明增。若是有顶慧。与无顶慧行相同前。得名明增。若有顶定。与无顶慧。行相不劣。所以有顶定。不得名明增。言明增定者寻思。准前应释也。若在忍位中。即随义用别。有于一个慧体故。而立三名。亦名印顺。亦名忍。亦名如实智。本云印顺定各印顺。即是慧非定名印顺。即印顺俱时之实定。定俱时印顺。印顺之定。依主释也。有顶慧可得名印顺故能。印前顺后。前若体不能印顺故。当不见说。定能印顺故。依印顺定。发下必如实智。准前应释。若在世第一法位。即于一个慧已无三。既无间受之定。无间即定。有持业依主释。以慧唯有一刹那故。更无间摄故。有以无间即定持业释。然定慧有无间之义。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准前释也。

    疏云法无名名无义者。然依他有诠法上。即无遍计所执之实。名能依他。能论诠名下。无实遍计所执所诠义。

    疏云梁摄论入真义一分三摩地即印所取无名一分者。彼说一分言。即当唯识中下忍位。以印所执无也。

    疏云随顺遍达所依处故者。所依者。非是身也。但前前法法。与彼彼法法为所依。前能引后故。

    疏云念此三位四善根中慧立为忍者。然言善根者。非是燸顶等名四善根。亦言四善根者。一下忍。二中忍。三上忍。四世第一法。此四名善根。皆有忍故。

    论云忍境识空者。即是下忍印所取无。忍识空。即是中上忍。观能取识无也。

    论云此中正忍顺忍故者。若下忍上忍。即名正忍。下忍印所取无。上忍印能取无。若中忍印即但名顺忍也。

    疏云无间即是定者。即此一刹那无间道之言。即入见道。名无间即定。无间之定。无间者即是时也。定谓定体。即名无间之定。

    疏云中忍之顺乐印可者顺乐后位上品之忍者。即是中顺乐已后上忍世第一法也。

    疏云相者即是空所执相有依他相乃至真胜义性者。空有相者。此菩萨在此位中。观遍计所执性空时。此菩萨即空所执相。当心现有者。此菩萨正空遍计所执相时。当心变起依他起相分而缘之。名有相。此菩萨心中起念口言。此定之相。即是唯识真胜义性。

    疏云此中顺者乃至古云分别观论者。乃粗云。名别观证。若弘翻名分别瑜伽。即是观也。此二颂本是弥勒菩萨所化。即教授四善根菩萨。而入见道故。故今作佛遂与作菩萨受记。即如释迦佛。与弥勒受记也。然无著菩萨。引他弥勒所作教授二颂。安置余大乘摄论中。

    疏云以时小故从忍位说者。然颂中但说中忍上忍。不说世第一法者。以世第一法时促故。故不说之。即世第一法。论中上忍说也。后触无所得者。触者从也。后位见道。即无所得也。有义八识皆有执故相缚于见通于八识者。此文安慧义。有义不然乃至名为相缚者。此文即是护法菩萨。立理而问也。若善无记心无执故。即有相缚者。其后得智。亦应有相缚。若无漏后得智。即名后得智。若有漏即不名后得智也。已下亦是护法有相缚也。

    若四不然乃至缘一切境非皆论解者。其后得智一断漏方得者。即断烦恼漏方得。故知若有漏心暂断漏也。二体非硬涩非漏所增者。若有漏善无记心心所。被他烦恼缘故。即毒气入有漏法中即漏。所谓具有漏法体。即硬涩不安隐性。无漏法返此。故非相缚。非虚妄分别境。若有漏法。即是虚妄心心缘之境。四后得智。缘一切相为证解。证解者。即后得智。缘他智法。作如幻化等。若有漏心。缘依他时。不作如幻等论解。摄相俱者。即有漏法。常与第七烦恼俱。为此道理。所以无漏法。非是相缚。有漏法有漏法有相缚。又云法云漏相俱故者。即有漏相分。俱能缘见分。漏所增故者。烦恼后缘彼增彼过失故。

    疏云若善无覆无记心中唯现比量其染污心通非量者。此文不尽理。且一往而言。以无记心有现比量。染心唯非量。若据实而言。若善心无记心。有现比量。亦非非量。善心中缘瓶衣等。若染心中有非有量。谓染污心中瓶依等。染心中亦有现量。如五识中起烦恼缘境时。即名现行。其染心中亦有比量。然疏文中。有义亦缚。有义彼非。此二有义同无偏胜也。言相缚者。谓一切有漏法。善等三性心。皆名相缚。缚能缘之心。即第八识。缘烦恼种子等。亦名相缚也。唯除无漏心。不是缚也。故四分皆名相缚。有相状故。非相分名相缚也。

    疏云阿罗汉修道烦恼断时乃至无堪任性者。望是一切烦恼。若现若种皆漏体。即一切众生。有识身中。由有烦恼种子现行等。令身心不安隐性。无堪任性。

    疏云有漏粗重随眠断时从漏所生乃至皆得微薄者。言有漏者。即是一切有漏善等三性心等及色。但除无漏及无为体。非是有漏故。此意说言。恐如善等三性心诸法体。虽非是烦恼。与漏俱时。即相应缚。为漏所缘。即是所缘缚。由此善满善法毒气入中。遂成硬涩不润槊性。如蛇吃人身分毒气遍入身中。令不安隐故。此善等三性法。即从无明烦恼漏所生。从漏所生者。即证无明漏法。而生行等漏所熏发。由现行烦恼。熏漏种子。在第八识中。令第八识及五根等。成不安隐性也。本所得者。即此漏法当体。本成所得漏性。不得余性。又云本所得性。即约因也。三性法即由根本二性为体。生缘而得成有漏法不安隐性。即约体也。在依附性即是果也。与彼相似者。此在依附性。与彼本漏体性相似。毒重分同故。无堪任性。皆得渐薄者。不得漏体。过失重故。引此论文。极为尽理。皆得微薄者。既得罗汉果。此等漏与有漏皆得微薄。

    疏云阿罗汉有习气者。已有过患故。非是烦恼种子名习气。即是无堪任性名习气也。即有习气。名为过患故。即是前文中。二乘断种而不断习。唯佛独能度。超越义。如余其数云。阿罗汉有恐怖有归依。如来无恐怖无归依。

    疏云唯佛独能度为众生归依者。此说若佛能断习气故。可与众生而作归依。二乘不能断习气故。即不名归依。故说彼名欲断尽着是不共佛法者。由如来能断有漏习气故。即得一百四十不共法中。欲断智习气。大论第二说自识中乃至故佛说为行在者。此文约一切三性。若善若性。皆是种子中收。即三品约胜劣作法。若烦恼品摄者。即是烦恼净。若种若现也。粗重者。违细轻故。随逐有情性识伏藏识。若业果熟。即约五果。及余于威仪工巧。有漏通果三无记种。但名粗重者。即是从烦恼漏所生故。不安隐性故。不名随眠者。体非是烦恼漏故。若一切善等。不名粗重。不名随眠。然此文中。亦约胜劣相形作法。非是尽理也。然恶法即不及无色。无色法即不及生得善法。生得善法即不及福分善闻思慧。福分善闻思慧即不及福分善中修慧。善福分中修慧不及顺出生世世资粮位中思慧。思慧即不及顺出生世世资粮位中思慧思慧。即不及资粮位中修慧。资粮位中修慧不及加行行位中中修慧。修慧即不及加行位中修慧。加行修位中修慧。即不及初地已上知七地已来有漏加行智中闻思修善。即千倍万倍。此中前不及后。后全胜前。前法千倍。然此中亦不约地前修慧。而不及地上生得善。生得善是闇昧故。问如何说福分善中修慧而记。及欲界中顺出世资粮位中散闻思慧。答若福分善中修慧。曾应得故。即无始来千回万回转。又顺三界生死法故。非是殊胜。若顺出世间慧。曾旷劫以来未得故。又能违背生死法故。又顺三乘无漏种而体胜故。由此道理。设有顶地中福分善中修慧。亦分及欲界中顺出世间世思慧也。问如何地前修慧。而不及地前加行善中散心闻思修慧。答若七地前加修慧。不能与无漏起引生入。故是劣也。若尽理者。即一切善无记等法。亦名粗重。从烦恼所增故。又由此善等法生时。所依身自体。即有堪能。然此菩萨等。又为粗重所说故。善等法念念说。为行在也。

    疏云所知障粗重异熟品摄者。所知障。即四无记中。是异熟品摄。

    疏云领受粗重摄一切有漏受摄即善受亦在其中乃至即威仪无记余无记亦摄者。即在等乐应喜舍舍五受。善等三性受。领受境界。令心不安名粗重。其也者劳倦粗重者。即是久行住坐卧威仪。令身疲劳也。及余无记。即取工巧无记。若久作工巧。亦作疲劳。此等令身疲劳。此等二十种触中。疲触所摄。即如前文。或损或益。

    疏云准五十八文粗重缚乃至亦未断者。此文即尽理也。即烦恼及余一切有漏善等三性法。皆名粗重也。然显扬十六论文。亦不尽理。且约执说正是所得者。由断粗重缚故。名无所得。即见道及无所见者。犹离相缚故。即无所见也。即在修道。

    疏云相缚即约现行相粗重约种子语者。此文尽理应理者。若种子亦名相缚粗重缚。第八识缘烦恼种子时。种子种子亦名相缚。若有现行。亦名粗重缚。

    疏云此中言相缚者乃至与瑜伽第五十八有漏粗重同者。此文即尽理。言断粗重缚者。如无间道远尘粗。即是一障体。解脱道虽治。治即是粗重。无堪任性是也。故下文。无间道时。虽无惑理。而未舍彼无堪任性。为性舍此故。知解脱道。尘即是粗。境即是细。如洗衣初侵尘垢。先除文侵。细垢方脱。今者亦尔。圣道法粗者先除。细者后断。然今此中。或以烦恼体名粗重。或无堪任性名粗重。或有漏善等三性法名粗。总有类。

    疏云初地分得者。谓初地中断分别断分别烦恼所知二障。及断分别粗重无堪任无性也。若前七地中。六识相缚粗重缚。由智至八地。第六识无记行二缚。以第六识恒无漏故。其种子由在八地已上。若第七识中。一切我执不行。亦名分无也。即有所知障在。此位菩萨于安立谛乃至不唯作四谛差别观者。然菩萨。或作总空非我一真如观。或唯观我空。或唯观法空。或作内遣有情假缘智等三心。作此等已上。皆是法空观。又菩萨在资粮位。亦散慢缘谛。若在加行位。亦作都分缘谛。作上下八谛观。亦作七周灭谛缘。三周灭行。即未得亦作空无我。而行非安立谛。

    疏云或总作一实真如或别作二空别总言者。一总观一切法皆无相故。名一实真如观。二或菩萨或二乘人。观我执皆空。名生空观。三菩萨观法执皆空。名法空观。此三种即名三心非安立谛。如愚意者。若三识中前二心名别。若第三心名总。遣有情依法故。

    疏云胜鬘经有作无作四谛者。然引胜鬘经中无作。四谛。虽无作名立。此问非安立名相似。若约离名言。即不如是。以彼经言。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各有四重故。既名非安立谛。岂有四谛耶。故知经及伽论。非安立唯有一重。谓一真法界。安立谛即有四重。加前谛唯实唯中解故。今取瑜伽论为胜。无作四圣谛即非安立谛者。然彼论约诠约诠门故。即说四谛名非安立。谓取四谛下真如。若此论即约废诠旨。即说一真如名非安立谛。故此论彼论。各据一义。亦不相违。又彼论说。菩萨非安立四谛说。离变易身名苦谛。断所知障名集谛。待无住处涅槃名灭谛。得法空智为道谛。此即约事名非安立也。

    疏云亦不能伏二种谛障故。解云。二种谛者。谓安立谛非安立谛。名二种谛也。烦恼障所知障。若正障四谛。即障安立谛故。于安立四谛下。建立一百二十八烦恼。其二种亦能障真如。作非安立谛。真如作非安立谛非安立谛。然今大乘宗。与彼小乘作名安名安立谛。然今大乘宗中。彼小乘亦作安立非安立也。然二乘人。亦有人空非安立谛。能断违理烦恼。问菩萨在加行位中。于安立谛非安立谛。俱学观察。即能引得当来二种故。非如二乘唯观安立。既二乘人。入见道时。亦得非安立谛。能断烦恼。其二乘人。在加行位中。不作非安立谛观。如何得真见道中非安立谛。答若准小乘中说。在资粮位。厌漫缘谛即最宽。至至加行位。从后向前。即七周减缘谛二十四周减行。即留在无常等一行。而入见道中。十六心等安立谛。今者大乘中说。三乘人在加行位中。即从减余三谛。及减上苦谛四行等。皆从后向前减。同小乘说。若欲界下四行。即是前向后减。即减却苦无常。苦无常以与非安立真如。不相随顺故。即留着空无我二行。以为加行。而入见道。以空无我。与真如相随顺。真如之上。亦有空无我。空无我为门。方显真如故。故二乘亦能引见道中非安立谛观也。

    论云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者。且如菩萨。初修燸顶忍之时。亦通下三禅。若成满时。西依第四禅。且如初修燸时。从初禅未至渐渐顺胜。即引根本定燸。后修根本定燸。即引得二禅燸。既至第二禅。后修此燸。即引得第三禅燸。既得第三禅后。此燸后引得第四禅。既至第四禅。后修此燸令其成满。如是又却依初禅未至定修顶。次至根本定修顶。乃至第四禅亦然。若修未至定下忍时。即从初未至下忍微微胜。即修禅根本定下忍。次修二禅下忍。乃至修第四禅中品忍亦然。若燸顶下忍中忍。即通四禅。若成得体。唯依第四禅。名下上忍。及世第一法。不依下三禅。唯依第四禅。以时促故。如愚意者。若顿悟菩萨。身在欲界三州。及渐悟声闻。身在欲界九处。及在初禅。及独觉在人中回心。此等人修菩萨四善根。通依禅修。而入菩萨见道。若渐悟菩萨。身在第二禅。唯修下三禅四善根。善渐悟菩萨。身第三禅。唯修下三禅四善根。若菩萨。身在第四禅。唯修第四禅四善根。以为身在上地。唯除借识。及借下寻伺。及有顶圣借下圣道。问二乘四善根。皆得异地起不。答曰不然。若菩萨为遍学诸道。即依四禅中。地地遍修四善根。第四禅方成满。若二乘人。唯依一地修。即依此一地。即顶成满处。不得异地修。以为二乘人。不能遍学诸道故。且如次第行者。唯依初未至定中。而修善根亦得成满。必无漏初禅根本定中修燸也。依初未至定中修四善。更不得异地修。虽五地中。皆有四善根种子。其人唯修一地四善根。禅根本定中。修四善根。四善根唯依初禅根本地中。方得成满。此人亦不得依未至定。及二禅方已上。而修四善根。乃至超越人。依二禅四禅等修亦然。若麟喻独觉。唯依第四禅。入见道时。其人唯依第四禅中。而修四善根。而得成满。其人亦不得依下三禅中。而修得善根也。

    疏云六十九中通三乘说三乘人现观。若二乘人次第八行者。顺解脱分。唯是欲界系。即用欲界中闻思慧。为顺解脱分也。问次第行者。解脱分善。亦通色界以不。答若次第行者。通即取初未至定闻修慧。以为顺解脱分体。此约果人。唯依未至定中。得入见道。若超越行者。先用世间道。曾伏惑者。顺解脱分。即通色界初未至四禅闻修慧为体。其人即通依四禅根本定。皆得入见道。若麟喻独觉。唯依第四禅入见道。若菩萨方便。即通诸静虑入见道。唯依第四禅。问依初未至定几人得入圣。答依初未道。得初二果三果及第四果也。问依初禅根本定。乃至第四禅根本定。得有几圣。答依四禅根本定。得有二果。谓阿那含及阿罗汉果也。

    疏云若有于此执中间。意说。若有缘法执师。中间禅得入见道者。即此疏文中破之。

    疏云若有于此执中间等者。意说。若有余法师。执中间禅。深入见道者。即此疏文破之。

    疏云此几依未至依乃至无所有处依可得者。此约六现观。即九地之中。得何现观。故问也。何故但说从初未至定。乃至无所有处而为问。不问非想地耶。答今约断惑无漏道说。不约游观无漏。有顶虽有游观无漏。以无断惑无漏断道故。故不得问有顶地也。

    疏云答一依非依能一切可得又三依五依生。解云。一依非依者。谓思现观。不依色无色界定地也。此思现观。唯依欲界。欲界中闻思慧。名思现观。余依一切依可得者。即总据余五现观名也。又三依五依生者。即别释五现观也。三依者。谓谛现观。边现观。于戒现观。五依者。谓初未至及第四禅根本定。此三观即通依初未至。及四禅根本定。此三观即通说三乘。如初果人。入见道时。此智边或三现观。唯依初未至定生也。若二乘人超越行者。此三现观。即通四根本定生也。若菩萨三现观。唯依第四禅生也。其安立谛非安立谛。必法同地。如依初未至定智。起非安立谛。还依初未至定智。起安立谛。必先依初未至定智。起非安立。别依初禅根本定智。起安立必无事。已上皆然。若信现观。究竟现观是无漏。即通依十地智起。谓色界界六地。谓未至中间禅四根本。及无色四地也。若小乘宗。谓亦依中间禅。得入现观。即依六地也。

    答一依非依非依乃至一种一分亦尔者。然一思现观。唯依欲界有。不依上界有。一依非依也。余依一切依可得者。意说。后五现观。通依九地。谓色六无色三。然修道位中。亦得有根本后得智故。即修道位中。得有现观故。智谛得通九地。有非见道中。偏有智边智谛也。若究竟现观。亦通九地。无学为依九地有。若于信现观。亦通九地有。故云余依一切依可得。问于戒现观。如何得通上界耶。答今应分别。若尔小乘中自说。问如何意色界立有定共道共戒耶。彼答云为除能等智破戒之心故。故上界有定道戒。其事云何。且如受别解脱戒。唯除于根本身语七支性罪不起。不能伏除欲界能。等起破戒。前加行含嗔等心。由有欲界贪五尘等。及由嗔煞生。方破戒故。且如受五戒于时。唯于支四根本性罪不得起。若受二百五十戒时。五百戒时。即能伏十支性罪。谓身三语四。虽受得别解脱戒。而伏所起之性罪。若不伏色界根本能等。起贪等烦恼时。由有色界贪等烦恼。已后能犯起身语七支性罪。而别解脱戒。于不得明净。为助别解脱戒力故。即起初未至定共戒。而伏色界能等起执或贪等烦恼。不能起故。初未至定。能断欲界烦恼故。即初未至定。有断律仪。虽伏欲界烦恼不起。然由有初禅烦恼为缘故。即引起欲界烦恼。起欲界烦恼即犯戒也。若无初禅烦恼烦恼即无欲界烦恼。今为除犯戒障更远故。即起二禅未至定。而伏初禅烦恼。乃至由有三禅烦恼故。即引起二禅。二禅烦恼引起初禅烦恼。初禅烦恼引起欲界烦恼即犯戒。今为令障更远。即起第四禅未至定。而伏第三禅烦恼故。四禅为令障更远。即起第四禅未至定。而伏第三禅烦恼故。四禅为令障更远。即起第四禅未至定。而伏第三禅烦恼故。四禅为令障更远故。故四禅中。有远分对治。所以四禅中。有定共戒。若四无色。有四种远故。所以无色不立有定共于戒。上来虽起定共戒伏虽断四断欲界烦恼。以后若退起烦恼。还犯戒也。若欲令永断犯戒。能等起烦恼。助令别解脱戒得清净者。应起圣道。永断欲界烦恼。由此义。即起初未至。圣能断欲界烦恼。虽断欲界烦恼。为令障更远故。即起二禅圣道。而断初禅烦恼。乃至起第四禅无漏定。而断下三禅烦恼故。四禅中远分别治令障更远。所以四禅中。即有道共戒。若无色界无远分对治。又由四种远故。所以无色界。不立有道共戒也。然九乘中。四禅有定共戒。同前小乘说。然第四禅及下三禅。皆有共戒。乃至加有超越行者。以世间道。能伏无所有处以来烦恼。后时入见道时。即依上四禅根本定。入见道时。一无间道皆能欲界犯戒能等。起见修烦恼故。四禅皆有道共戒。然大乘曰。如汝小乘中。唯初未至。定能断欲界烦恼。上四禅根本定。皆不能断欲界烦恼。为令障更远。远分对治故。即说上四禅中。皆有定道戒。令者我大乘。既四禅根本定。皆能断欲界烦恼。何妨下三无色定亦然。令障更远。远分对治。其下三无色。然有道共戒也。故戒现观得通一切地也。

    又三依五依者。此文唯约自见道中三现观也。说此见道中智谛边。或三现观。唯依五地。余一种一分者。谓助见道中之住现观。亦唯依五地也。

    又彼梵王居多散乱者。然中间禅。即是僻执地故。名为散乱。故二乘人不生彼天。问若凡夫而作梵王。可除散乱。若十地菩萨作梵王。如何故散。非纯净地所。亦得言我是知者等烦恼不。若言十地梵王时。不执生梵子者。即阙七识住中。根一身异。若言菩萨亦示现执乘能生汝者。岂可菩萨教有情起身边见等烦恼业。又问若中间禅中。则具漏法。唯是大梵王得比。余天不得起。可言中间禅是梵王居多散。最非纯净地。其初禅亦梵众梵补皆得起。如何言中间禅梵王居多散。又梵王若起中间余无漏法。其中间禅无漏。不除入见道。既梵王坐得起中间禅有漏法。不得起无漏法。无漏法体离散善。如何中间禅无漏。不得入见道。又问大乘中间禅。既是非纯净地。即不除入见道。如何依中间禅。断俱生烦恼。而得二乘无学果。

    又菩功德乃至不同二乘者。然菩萨见道。与究亦见道。唯依第四禅。若菩萨修道十地功德。即通依十地。谓色六无色四。故云多依第四禅。若二乘又见道。即通依五地。谓初果未至四禅根本。若小乘即说。小乘见道。通依六地加中间禅。若二乘修道无学道。即通依九地。谓色无色三也。如先所修诸世俗智种子者即是先居资粮位中。而修四禅八定。世俗智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此名谛现观边者。即是在见道中。后相见道缘下上八谛观时。而傍修世俗智种渐渐令殊胜。名得清净也。由彼入相见道。安立谛心时。即傍修世俗智种子。有殊胜势力。能生现行也。

    疏云若尔应修道位应知未知当知根种子不殊胜者。此中难意。且如见道中。傍修三无色有漏世俗种子。有漏世俗种子。名未知当知根。即此三无世俗智种子。被见道傍修已久。至修道位。此种子应名未知当知根。答云。世俗智种子。虽体是一。约见修二位。不若见道一重资。但名未知当知根。至修道位又更重。当知此种子。即是已知根也。此问意。得果不起前问。若先在资粮位。所有世俗智种子。未知当知根摄。此世俗智种。被见道傍修已后。至修道位中。遂世俗智生现行。即见修位别总是一。今世俗智种子摄。修道中应名起未知当知根。约位行相二皆有别乃至但名已知收者。然此世俗智种体。虽是一个种子。即约见道位修道位别。以为见道位前所起者。未能通缘故。即名未知当知根摄。若至修道位。以更用修道智重知故。即此世俗种子。名已知摄。

    又六十九云见道初智生时乃至是此根摄者。此文即缘下三无色。亦有见道无漏种子。是初根摄。若正入第四禅。见道智生时。即能傍修余下三无色中。见道无漏智种子因。皆得增长。此下三无色见道亦不能生现行。问下三无色界中。既有见道种子者。加何前说三依五依。应名三依八依。前言五依者。即约五地中有见道种。能生现行故。所以偏说五依。其下三无色见道种。不能现行故。所以不说八依也。问色界定慧约等可有见道种子。其无色空强慧劣。如何得有见道种耶。应问法师。又云此文意。由初入见道时。亦能造修道。又无学种子有其势力。皆生现行。虽无后时有比生现行。此时不即得生现行。所以修道无学道种子。不得名见道摄。若世俗智种子。被见道治已。亦时能生现行。所以世俗智种子。名未知当知根摄。问且如有漏修法。而得增长者。且如初禅下品修时。即能修上地下品。并修欲界三品种子令增长。至修初禅中品时。即能修自地中品下品。不能修因地上品。亦粗修欲界三品。若初禅修至上品时。即能修自地三品。亦能修欲界三品。亦能修第二禅法也。何故入出第四禅能法也。何故入第四禅。能修下三无色三无漏根。此义更应问。思之。

    疏云问若尔如何彼地圣道亦离欲界者。即是不还果人。在色无色界。亦能断亦二界烦恼。而得无学果。又问声闻思心渐悟菩萨。身坐四禅之中。厌心既劣。如何得入大乘见道耶。更问。唯欲界人。即佛出世现观。现观者。即是见道。意说。欲界九处。得入见道。谓东西南三洲。及六欲天也。此九处亦是有佛出世东等。东等者智摄。摄六如故。上言互真如摄智摄。所以下言东等。所以重言互等也。或偏遮有漏后得智者。即有漏智及后得智也。又云然虽由前无漏势力。引起有漏后得智。有漏后得智。即假名后得智。实非是后得智。实若无漏者方名后得智。

    疏云佛地有二说无此第一然彼一切无漏心合作法者。然后论无说见道修道无学道。所有根本智合作法。彼说中有二师说。有义一切根本智。相见俱有。有义一切根本智。见有相见无也。

    疏云此即不然者。然唯识论中。亦约见道中根本智。明见相有无等。

    疏云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者。此第一师解此颂云。了达者。入见道也。二皆无者。见相二分也。等住者。即自证分从真如也。二无者。无见相二分也。真法界者。即是真如也。若得第三师解此颂云。二皆无者。即是遍计所执能取所取也。返覆比量义准可知者。汝缘色智。应非缘色智。无色相分。方如缘声智。又缘声智应非缘声智。无声相分。如缘色智。

    疏云虽无现观从无分别相乃至不得余智名曰从如。解云。此师意说。真虽现从根本智。缘真如时。还有细相分。相分与彼真如。极相似故。不得余能缘心王粗相分也。有别疏本云。如虽无亲从无分别相与彼相似者。意说。根本智缘真如时。虽不亲从真如。根本智还从实起细相分。而缘真如。此缘真智挟带真如之体智故名所缘者。言挟者。皆名杖义。心杖真如境。心方得生故。其义云何。言狭者。即如病人。不能自起。要得余强人以手策。此论人两腋下。此强人使病人方得起也。今此亦尔。根本智。由如病人不能自起。真如喻能强人。即真如使根本智腋下。根本智方得起。言带者。即如笇袋。不能自起。要由人及腰腰此笇袋。笇袋方得起。今真如由如人腰带。根本智喻如笇袋。根本智不能自起。由从真如带此根本智。根本智方得起。

    疏云若尔心王应名缘所不现彼影带彼体相智者。既心王心所相杖托方得起。故为起故为此问。见即是道者。言见道修道无学道。此等道谛故。名见道等也。今言道者。非是游履义。又云疏云见即是道者。道谛即是无漏智。一切诸法皆游履此智。方得成佛。故说此智名之为道。论一真见道谓即所说分无别智乃至总说一心者。下文说有三心真见道。及一心真见道。皆依此文真见道说也。说三心者。谓内遣有情假缘智等三也。既论文中言虽多刹那。明知有多心一心。不名两三心方名多也。故三心皆名真见道。依此立也。若一心见道为从者。即言虽有多刹那。而相等故。既言而相等。明知唯有一心也。或说三心。或说一心。皆依此文说也。

    疏云名顿断者不别起观心三品断名顿者。此师即含文。或可观心已。即断此三品惑名顿。又解。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即合上品烦恼上品故知障一处断故。名之为顿也。人法理障者。此前师即说。菩萨先从生空理。从后法空理。先断烦恼。后断所知。先起生空粗智。后起法空细智。若后师说。菩萨见道中。必不别起生空观。唯作法空观。

    论云有义二空二鄣顿从断者。然解见道名顿者。虽有多心。长时相续。不生观故。故名为顿。然疏文中。有二解名顿。一解云。即得三心名顿。即说一无间。一解脱。一胜进。第二解云。即约二心为顿。即起一无间一解脱。除胜进故。言且为二说合有十一解者。或约七心为顿。即上品烦恼。上品所知。合一上品。即中品烦恼所知。合为一中品。所知合为一下品。既有上中下三品惑。即相三无间三解脱一胜进为七。一心为第一解。或除胜进六心名顿。即第二解。或后无间道。即前解脱道。即三无间。如第三心解脱。并一胜进。即五心名顿。即第三解。除胜进或二障各别上下二品。即鄣有二品。既鄣有三品。即起二无间二解脱并一胜进。五心名顿进。即四即第四解。即第四解。除解进即四心名顿。第六解。或后无间。即前解脱。即三心名顿。第七解。除者如见道章中说也。

    疏云古德云此有三说者不然者。即是泰法师释此文云。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等。又即是第一师释。有义此中二空二鄣。渐证渐断。即是第二师义释。有义此中二空二障。顿证顿断。即是第三师义。今解不然。谓所说无分别智等文。即是物标。不名别师之义。下文有二。有义即是二师所说问古矣。太法师无不见唯识文即身欤。如何今说而作三说。更问。此初泛说为相相见道者。即于相见道中。假说有三心见道。无无三心见道。又约决定乃至定有三心者。此解脱有三心见者。解即说相见中。定有三心。

    疏云合为四类者。谓此三心见道所断二障中。各有上品下品。今者约所圣道。但有三心也。

    疏第三心时其智上品能广缘一切内外我法者。然三心中。第三心除内外我法。如何外我。即是执梵王为常。皆是化我。即执名外我。或执外一切五尘等为我所故。今名外我摄也。

    疏云此则说二真见道义者。即是说三心是真见道师义。各说假者乃至第二智胜能广法故者。此则是说三心。皆是相断见师义。

    疏云此即泛说为相见道者。即是此论文云。相见道此复有二等者。道总标是泛说也。次下论文中云有义有义。有二师说者。方是真解也。

    疏云总别殊义名亦不别解。然此一段疏文。并余有诸论。第一文也。一对法三心名法。即约内遣有情假缘智等三心也。二此论及瑜伽等之师。二名法智。第三名类智。今约三心也。三者约十六心。即法忍法智名法。即八观真如。类忍类智名类。即八观正智。第四即约现前界不现前界以明法类。即缘现前欲界名法一缘。不现前上二界名类。若余论虽有四说。总束为三类。一对法三心名法。及此论十六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等。余如疏文中说也。

    疏云若曾上界善取相者乃至不等别能唯法智云者。然准此瑜伽论文。即先明下上地十六心。后明所取能取。八观真如。八观正智等十六心。然今唯识论中不次也。何者。即如次此论中。先明真见道。次明三心相见道。次明所取能取。八观真如等十六心。未及明依上下地十六心。以为细故。多缘四谛理故。其次不及不合明依所取能取十六心。以是言故。既欲出观半缘理半缘事。故是粗也。故此论文别也。别故此论不为次第者。但为降伏二乘故。且先说八观真如十六心。后说现前界不现前界十六心。二乘人。但现界不现前界十六心。亦能作三心相见道。以二乘不断法执所知障故。亦不能作八观真如。八观正智等十六心。又淮枢要中序此论中现前界云。若不在欲界入见道。可言上二界名不现前。名类智缘。欲界中现前界之。若身在欲界入见道。可言上二界名不现前。名类智缘。欲界名现前法智能缘。今难曰。且如渐悟菩萨。或色界回心。即于色界中入见道。岂无是现前界名法智缘。欲界是不现前界。即是类智缘。故知不可。今正应言下界名法。上界名类。或欲界散地名法。二界是定地名类。即无过也。若准能法观次第。正义应云。先明真见道。似次三心相见道。以次明上下地十六心。末后方明依所取能取八观真如等十六心。方是正也。善取相者。即是当于加行位中。曾于加行位中。曾作都分都缘谛。作上下八谛观故。今在相见道。亦能作上下八十六心。即苦法智忍苦法智法智即缘欲界四谛。苦类智忍苦类智。即能色无色四谛。业惑道亦尔。即是二现前界不现前十六心是。若不尔者。即智第二重所取能取十六心智。共法智忍苦法智。苦法智忍总缘三界。在法界如苦类智忍苦类智。类智忍即合三界谛下正智集灭道二。

    疏随自所鄣有四见分者。问既无间道。唯起一法空智。即一个见分。解脱道中亦然。如何今说无间道中有二见分。解脱道亦有二见分。即有四见分。答据实言之。见道唯有一个见分。然无间道。既双断二谛障。即断烦恼鄣时。义说为一见分。断所知障时。六义说为一见分故。有二见二分也。有四无分者。然无间道。虽有一个智。其智即有二用为智。法空智必带生空智故。无间道。有二空见分之用。解脱道亦然。故有四见分。然见分中有无间解脱自所断障有四见分乃至总法有中第三心者。如愚意者。其无间解脱。各有一见分。既言随自所断障。即无见道中法空智。必带生空智。法空即断法执。名一见分。生空智即断人执名见故。无间道中。空智法智断法执。名一见分。生空智即断人执。名一见故。故无间道中。义说有三见分。若解脱中。法空既带生空。法空解脱道。即证断法执下所得无为。若生空解脱道。即证断人执下所得无为。故解脱道亦义说为二见分。故云随自所断总法有中第三心也。有义此三是真见道以相见道缘四谛故者。问前论文总标中。既言二相见道此复二种等。云何故此阿末后方始。如云此三是真见道。答虽标即是前渐论师义无别者。若见缘真如时。即能缘智。所缘真如别有。又为无为别。若真如即是诸法之体。自证分亦是识体相见分。皆用自证分为体故。真如与自证分。体等相似。此师以三心十六分等俱相见道唯缘非安立者。问论文自云。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八苦三心。前言缘非安立。论中自云。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其十六心。既言缘四谛。之是缘安立谛。如何此疏文言。十六心亦缘非安立谛。答非安立别故无过。前云一解如名法缘智名类。乃至对法约三心并缘如者。问有何所以。缘如名法。缘智名类。何故不缘如名类。缘智名法也。又问对法中三心。为在真见道。亲证真如三心为性。相见道法。前真见道。无间解脱二别名法。总缘名类。问何故不别缘名类。总缘名法。云何前。

    疏云初解相见道复云何者。问二心相见道。即是后得智不。

    疏云第一师者。第一师。约三心名真见道。以缘非安立谛故。若相见道中。即缘安立四谛。今此三心。既缘非安谛。故知即真见道也。此即是前渐断渐证师义。渐断证者。即有十四解。约十三心名渐。谓烦恼鄣亦有上中下三品。所知障亦有上中下三品。即有六品类也。即先断下品烦恼。起一无间一解脱。次断下品所知亦然。总六无间道六解脱道。又起一胜进。即有十三心名渐。即第一解。又除胜进。即有十二心名渐。即是第二解。或复解脱即是前无间。即十一心名渐。即是第二解。或烦恼有上下二品。所知障亦有上下二品。即有四鄣。断一品鄣时。即起一无间解脱。此四品鄣。总起四无间四解脱。并起一胜进。即七心名渐。即第七解。或除胜进六心名渐。即第八解。或复解脱。即前无间。即五心名渐。即第九解。或二鄣。唯即上下二品。即起无间解脱。若一胜进五心名渐。即第十解。或除胜进。即四心名渐。即第十一解。或后解。即前无间。即三心名渐。即第十二解。或二障唯有一品。即起一无间一解脱并一胜进。即三心名渐。即第十三解。或除胜进。即二心名渐。即第四解也。如先抄者。即见道在也。

    疏云以加行心意不尔故者。然第二师。即说三心。并是相见道。以真见道中。但缘真如。何得更有三心差别。菩萨于加行位。以加行心中。拟入真时。唯观一种法空理断鄣。即不拟真见道中。作三心别也。

    疏云对法第九十五等皆空此二是安立谛故者。问彼论既言此二是安立谛者。为缘何者名二。为约二重十六心名二。答是也。所取者谓谛理者。问此言谛理。与真如何别。若言谛理与真无别者。何故前言十六心。即言缘四谛理。复云十六心。即言缘八观真如等。又无别者。何须立有通重十六心。若言别者。即此前十六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

    疏云所取者。法亦缘如。能取谓缘理真智。而缘根本智中所真如。若八观正智。即后得智而缘他根本智。若言在法智忍缘真如者。如何言在者谛。法谓类法。智谓加行智。忍谓无漏后得智忍。三可解。三十八种分别随眠者。问何故论文在谛下。即言断二十。余集灭道下。皆不言断二十八。又问此十六心。为实断三界一百十一二烦恼。为无不断。但法依真见道中。断一百一十烦恼也。又问何故在谛有四心。若在法智忍下。即言断二十八随眠。若余若法智类智。皆不言断二十八。思之可解内大乘唯识中。两重十六心。及大乘中说二乘十六。及小乘中说三乘十六心。此四种十六心。名与义何别。若言唯识中两重十六心名义无别者。何须立两重十六心。问答分别二障。唯是一类。即见道中四重断之重。谓前真见道中。异断二鄣分别随眠。第二重相见道中三心见道云。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耎品分别随眠。第三重十六心云。正断三界见苦所断二十八种分别随眠。第四重复十六心云。断见所断者。百十二分别。重断惑之处。皆有加行无间解脱胜进以不。三在类智忍。谓智无间无漏慧生。于信忍智各别内证言后圣法是此类。问何故皆言谓智。无间之言。此文如何释。问何故相见道中。法前真见道。各各不得。谓前三心见道中。即云法界见道二空见分自所断鄣。无间解脱。总建立名相见道。若第一重十六心处。即言法真见道无间断脱见自证分差别建立名相见道。若第二重十六心处。即云如其所应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分缘谛。若后九心见道无不法之忍可欲界智者。即是无间道。现观决定智。即智此名智现观边智也。以立后而得智故。

    疏云此唯前别与无间解脱不总合说故者。此十六心。皆别法也。不如三心见道中第三心。缘内外法我总合缘也。

    论云言后圣法皆是此类者。即类智缘前证如之忍智缘暑。此智之时。遂意解言。次已后所起一切无漏。修道无学道所有圣法。皆是此中证如如智缘类法也。与前忍智缘类同故。名类智也。苦类忍即缘前缘苦如之慧。名类忍也。若在类智。即缘前苦类忍。即是缘智。若法忍法智。俱缘如也。苦法智忍者。苦者即三界苦谛。法者即是能诠苦谛之教。智者即是能诠苦谛之教。智者即是加行道中。有漏心中起闻思等三慧心名智。忍者即是无漏之忍。即苦之法。又即苦法之智。又即苦法智之忍。皆依主释。如苦谛既然。集灭道三谛亦尔。道法智忍者。道谓道谛。法者能诠道之教法。智者谓加行道中有漏智。忍谓无漏忍。皆依主释。准前苦法智者。苦谓苦谛。法谓苦如。智谓缘缘苦如之智。名苦法智也。

    疏云显扬十七说法智类智四谛智不由加行差别者。此意说言。不由能缘行相故。有十六心差别也。但约理体之中。皆有十六心之义超。即谈体中。说智十六行相。亦如三解脱门。若别立者。缘遍讨无故名空。缘一切有漏法。不可取名无取。涅槃寂静十相。故名无相。若义说者。即涅槃中亦说有三。即涅槃中。无我我所故名空。即此涅槃离名绝相名无记。无相可知。若有漏法今亦有三种。依他起上无法所执名空。即此依他本来自体无能取名无相。无取可知。即此遍计所执性无故名空。既是无体。无有相状名无相。既无体不可取求。名无记取。即此真如名四谛。法类智等亦尔。由能缘智缘境行下类。其源底知有四谛十六心等。故知真如之中。亦有四谛差别。即是超法师抄。更应问法师。一现观忍二现观智者。然此后十六心亦名法智忍苦法智。乃至道类智忍道类等十六心。言现观忍者。即是八忍。谓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集法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故论文中。现观忍现观智。即摄得十六心。

    疏云以于前十六心后作此观渐粗故者。然此疏观真如等十六心为细。若后上下八谛十六心为粗。若准枢要。即说上下界十六心为细。若八观真如等十六心为粗。

    论云二十六种止观别乃至各有四观即为八心者。问既有十六个心。都有十六忍。十六个智如何。

    疏云八忍合为四。八智合为四。名忍智合说。

    论云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者。此文即令违。然余对法显扬瑜伽论等文皆言。从前有漏加行位世第一法。邻次无间。即生苦法智忍十六心等。及三心等。合者会言。以相见道。即依真见上。假说为相见道。即真见道相见一处合说故。余瑜伽等说。从前世第一法。邻次无间。即生十六心也。据实而言。即从前世第一法无间。即生见道。生见道后即生三心相见道心。生十六心。假说相见道等者。正八真见道时。亦不作行相。我是无间道。我是解脱道等。即生真见道。且在相见道。在相见道中。学真见断证之争。皆是假实也。既是假法何谓作者。为降伏二乘故。及引生真相二见道故。又菩萨入见道。何故唯入法空。不入生空。意者然菩萨所作时。为利益起大悲心。若欲利生。即先后得成自受用身。不断不尽。是自利摄。复能起化用及化身智。难曰。作利益有情。是利他摄。若二乘唯证生空理。法理作众生故。即无利他。此有三用者。如愚意者。一真见道后方得生故。二非安立后起安立故。三分别随眠见断故。问菩萨后得智。缘根本智时。即此能缘之智。六通之中何通所摄。

    疏云本颂何故但说于真以论性乃至今依见分说者。以本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即但说真见证真见证唯识性。即是用成实故。不说相见道。即约见分而说。若的自证缘见分时。见分即是依他起摄。故今不说自证缘见分。但见分缘真如。是真见道也。若说在见道次。是缘智也。

    论云诸后得智有二分耶者。诸者谓三心后得智。缘两重十六心谛观后得。更有缘事后得智等。故言诸也。众生识上声色等相生者。其有情识有声名句等生。声等即是色粗摄故。说众生识上有色也。然大乘及萨婆多同说。声是蕴。声处声界收。若名句文。次是行蕴。法界法处摄。为三界处有二十四不相应行故。若经部师。次不世有不相应行。其经部次说名句及声。则是色蕴。声处界摄。则不说名句。是行蕴声界摄。

    论云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者。此第二师。亦同初师说佛。说佛一见十五界。佛亦不说法。此身三师说。其十八界中。若五根五尘。唯是相分。若法处即通见相分别七心界。唯是见分。此第二师说。既无五根五尘相分故。所依五根既定。其能依五识。亦不得智故。此师亦说五无识。即无十五界。圣智皆能观照境故者。此师说。后得即真取心外本质。皆以无相分故。

    疏云同见体之法者。有疏云。如彼四句广说者。有思惟真如不观真如。谓地前加行位。有观真如不思惟真如。即真见道根本智也。有亦思惟真如亦观真如。谓相见道。即八观真如。各观真如也。有不思惟真如亦不观真如。从余发心住。其他之心他真世等者。此有三法。谓他心即是他心智所缘境。二他身五根扶尘。三他人所受四尘等。

    疏云离自见体之法者。问言离自体者。为能缘见分所缘本质法为自体。为所缘亲相分为自体。如愚意者。如旅人见分。缘巳人时。即离张人自身中法外。其张及见分。不能缘王人。以不变相王人相分故。

    疏云不变为相分者。即如见分缘无体法之时。本质虽无心上相分。即有此相分似无。故名相分。

    疏云言对法十显扬说六或十一等。此等现观之义。如现观章中说。

    疏云然有义事所缘者。义谓能缘观心无常等义。事者谓同俱有之法。同一事业故。所缘者。谓四谛非安立等境。

    疏云喜能明利有分别。有问。何故不与受乐俱。答思现观即是欲界中思慧。思慧唯立意识中。欲界中第六识。唯有喜忧舍三受。第六识无有乐受故。唯与喜受相应。若色界中。第六识中有乐受。上二界无思业。又欲界中。若闻得师得法。皆第六识有喜受故。故喜别分别。

    论云加行位中观察诸法者。此文即约前资粮道。亦名加行道故。

    论云非前资粮无加行故。今此文即不约四节根。名加行道也。思能生修者。由资粮位中。思所成慧。能引生暖等修慧。

    疏云虽如亦是法皆自相未际之时但名共相者。若根本智缘真如时。亲证真如故。真如名自相。若加行位。及后得智。观真如别亲证故。如即但名共相摄。

    疏云暖等不能广分别法乃至多分有分齐者。此加行位。燸等四善根。即作都分而缘谛。即上下二界。作谛八观故。燸顶等虽劝一切法无常等。既是都分缘谛故。有分齐也。谓观者通二谛。谓居乐。无常通二谛。空无我通四谛。至顶忍位。渐渐而狭。士见道已。又渐渐宽。由如般若经。名金刚初发心地最宽。发四弘渐渐极广大故。次入净心地极细。无能取所故。从二地已去。渐渐复宽。其如来地。无法界故。喻如金刚两头粗腰里细也。言现观者。即是四不坏信。谓佛法僧戒。注缘三宝在世间决定清净者。问请信缘世者。即是有漏因果法。出世者。即缘无漏有为无为。答是也。

    论云四现观智谛现观乃至法缘安立谛世出世间智者。如愚意者。若第四现观中。即本后二智。若一切种根本智。缘真见道中真如。若非安立谛。即唯有两重十六心。及九心见道。初现观两字。即是别名。二现观二字。即是六现观中。通摄智者。即是非安立智。即是能观之智谛者。即是非安立谛。此智现观。缘非安立谛故。名现观智谛也。一切种者。即是真如。以与一切法为体性故。说真如名一切种。

    疏云谓在何位但缘非安立乃至即一切见修道二智者。如愚意者。此现观既是根本后得智。言一切种者。谓是真如即根本智缘之。言非安立者。即是三心见道。是后得境。既不是缘事后得智故。言根本后得无分别智。问既言此通见修修道。亦得有非安立等三心以不。无得。

    论云现观边智谛现观者。初现观者。即是真见道非安立谛。名现观也。下现观二字者。即是六现观之通号。边谓后边。此安立谛。即是非安立谛边之后边也。智者是安立谛智。谛者是安立谛。此安立谛智。是非安立后边故。名现观边智谛现观。

    疏云此通有漏无漏者。此边现边。据实唯无漏。言有漏者。且如从真见智已。渐次即起无漏智。缘安立谛。即后得智。后次后智有漏智。亦能安立谛世十六心共相相作意也。故言通有漏。能在相见道中。即具作安立谛十六心。若在修道位。则不具起安立十六心。或作一心二心。即初出见道无漏心时。亦不名修道。亦见道摄。从相相有漏。世从智时。虽名修习。不名修道也。

    疏云尽无生智为自性故乃至菩提分法为自性者。十智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然大乘中。说阿罗汉皆不得十智但烦恼漏尽之处。名尽智。又智智缘择灭无为。烦恼不生。更名无生智。即佛身亦有十智。若小乘之中。即有不退种姓阿罗汉。即得十智。烦恼更不生。若退种姓阿罗汉得九智。不得无生智。更退智烦恼故。小乘说世俗智唯有漏。今大乘说世俗智。唯取三十七菩提分法。为自性也。

    论云此真见道摄彼第四乃至第五小分者。问第四第五等中。既通修道位本后智。即言真见道摄之。其第六现观果位。亦有本后智。何故真如与善达不言摄。生如来家者。问生如来家。既是真如与善达法本不何别二自有。答于多百门以得自在者。问菩萨初入见道时。初得十百果是闻是故。何言以得自在。又问此菩萨为在见道根本智时。而得十百门。为在相见道后得智中。而得十百门。又在相见道中。为在三心见道二重十六心九见道等而得十百。为出见道时。方得十百。如何论言并为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等。又准疏文云真见道中不得起五识文。何故名问有言根本智中十百者。准下论文。若五地已上。得真俗并行。既初同初地。如何在根本智中。即见世界。而能了俗。

    论云彼第二三虽此俱起而非自性故名相摄者。然或现观。信现观。既戒信等。不是慧同性故。所以不摄。然资粮位。唯得思现观。不是加行位中所起之此。至加行位。亦容间起也。若初地菩萨。无思现观究竟现观。即有余四现观也。

    疏云缚先所依生余依故者。所依者谓身也。即得缚却异生性所依之身。即缚得无漏圣性所依之身也。

    疏云由此般若自相续故者。若佛身四智。即不觉敷荣。菩萨身中智慧亦名也。法界名如来家者。即真如是也。问生如来家。与善达法界何别。答曰若生如来家。即是根本智。若余者皆是后得智上作用也。

    疏云有此州在果也。若实果。即成佛果上所有四智心品及涅槃。并一切智种。及无漏离系果。即是成佛果上所有菩萨四智心品及涅槃。并一切智一切种智。及无漏离系果。此等皆是并所得实果也。在果者。即入初地已上。由无漏势力。傍资地前资粮资粮位已前有漏之乘。今感得十王十王位。乃是菩萨花枝也。若至初地已上。更不造新业故。资产有漏业也。由如有人造重罪。死后合入无间狱。即是实。此人未死已前。或善性病。即是花枝。问菩萨何故于十王中。不作余九王。而偏作转轮王。有此欲界恶生。更问。

    疏云三种平等者。一者得一切有情平等。菩萨观众生。无有亲疏故。二得一切菩萨平等。见法菩萨。皆无高无下。等皆恭敬故。三得一切如来平等。十方佛法同故。然皆论中言初地菩萨得法平等者。即约三平等说也。若十平等。八地已上方得也。第七识中十平等。若初地菩萨。得第七识中十平等也。

    疏云即常生在他受用土中如梵网经者。即梵网经说。为第二菩萨戒经。方坐莲花台者。我今卢舍那即是第二地菩萨所见他受用佛。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者。即是加行位中所见居化佛。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即是于云所化佛。若为初地菩萨所见他受用佛。又应言。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百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若为第三地菩萨见他受用佛。应言。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万花上。复现万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以初地菩萨生在他受用者中。即坐百叶花。若所见佛亦坐百叶。若第二地生在他受用五中。即坐千叶花坐。所见佛。亦坐千叶花。若三地菩萨。生在他受用者中。即唯万叶花。若三地菩萨。生在他受用者中。即唯万叶花。其所见佛。亦坐万叶花。已上准知。唯仁王经。若菩萨住百佛国中。作浮四天王。修百法门。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千佛国中。作刀利天王。修千法门。十善道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十方佛国中炎魔天王。修十万法。四种定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百亿佛国中。作兜率天王。修百亿法门行品。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千亿佛国中。作化乐天王。修千亿法门。二谛八地。化一切众生。若住十万亿佛国。作他天王。修十万亿法门。十二因缘智。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百亿佛国中。作初禅王。修百亿法门。方便智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百万微尘数佛国中。作二种梵王。修百万微尘数法门。双照方便神通智。化一切众生。若菩萨住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佛国中。作三禅王。修百万亿阿僧祗微尘数法门。四无碍智化众生。若菩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国中。作第四禅大净天王三界。修不可说不可说法门。得理尽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源。教化一切众生。如佛境界。故知。仁王经中。若三地已上。不约三地者十万。四地者百万等。乃至十地即是十住不说不说佛国中等。若言初地百。二地千。三地万。四地亿。五地兆。乃至第十地即是沟。十数十当第中数者。何故乃言第十地有不可行。不可行佛土中。然十地论第已见梵网经中言。二地菩萨有千叶花等。即合言初地百。二地万等。其实三地已上。即约十万亿等倍倍说。又此言初地菩萨所见佛坐百叶花者。即会瑜伽言初地菩萨所见佛坐百叶华者。即会瑜伽言。初地菩萨所居境土。分量宽狭。如百三千界之分量。问其叶上唯有一大释迦佛。及一国一释迦。即十国中。唯有一小化佛。此等叶及一国等。唯有一个佛。其所化有情。何处安置。答且如释迦化佛。丈六之身。有一四天下。岂可佛即坐通四天下。其佛身长丈六。具所坐处方圆。不过八九尺故。余处大有空地。余有情居。故知久化土。然又卢舍那佛所坐又花台。花台由如风轮。若身菜由如分终金刚轮。若一花百亿国。百亿国由如地终安置余有情。然七地已前菩萨。虽生在上中。于凡夫五摄中受生。即同处见异。生菩萨常见地受用土。若五唯见秽土。又七地已前菩萨生秽中。即不生莲花。唯余化释迦。菩萨。最后身上。初生之时。地中踊出花台。而我无化土中。唯有知足。即上化相中。一生补处菩萨。而生莲花。余者皆无坐花。问欲界四禅中诸天。有屋舍不。答有。即所坐宫殿之上。亦有种云霞之。以宅舍也。乃至第四禅亦然。一刹那颂证百三摩地者。然一念中。唯得一个定体上。有一百个化用。名得百定。非一念中而得一百个体定。以净天眼见诸佛国者。即于一念中。得见一百个三千界。

    疏云一刹那顷证为三摩地乃至即十百皆得自在者。此菩萨得初地时。即于一刹那中。一时得有此十百之事。于一念得定见佛动世界。不约前念得有十百之作用。若约前后念。亦同千万种事。何论十百三摩地。百舒者。或化作今银七宝色声定也。问二地得十个万等。为前后同。为一时得。答亦一时同。二见百如来者。即如初地菩萨见百住。一个丈六尺小化佛小化佛。即化二乘凡夫等。见一百今大化佛。即是化四节根菩萨。一三千界大化佛也。不见一百千他受用身佛。以初地见百三千世界。今言见为如来。即见一百个大化佛也。即见一个化。初地小菩萨化周也。二地菩萨。即见一千界大化佛十个小地受用佛。即是化初地菩萨小他受用佛。即见一个化。第三地他受用身佛。二地已上准知。身亦能往彼佛世界者。即身能往一百界三千界。放光明。即放光照百千佛国。四化为百类者。或化作舍观七宝色声黄等为类总。今他有情见。若言第四化作为身。即与第九心化作百十何别。故知第四中化作舍观等为类总也。五成动为种所化有情者。问如何菩萨。于一念中。能化为类有情。令根成熟而得入圣。答亦不约得入圣。从作有一个为有情所乐者。菩萨即对机而为说法。今令善根成熟已。彼余时方得入圣。若欲留命同百均住者。然一初地菩萨。若触尽寿命。或得三劫活。然今欲留。即得百劫。七见前复证百劫事。此中约见前五中起已。后七十劫。即名百劫。即前约见百劫故。亦见百劫。百法明门。即是法也。谓知者无常等法也。身皆能现百眷属者。但触一个本身同时。化作菩萨百眷属围绕本身。菩萨本身即有一百一也。又云。即约前第九百个化身为本。于此第九百化佛上。一一身上。能现百身以为眷属。即都计现方今身。法师云。境身太多。应于菩萨自实身上。能现为身以为眷属。前解为胜。

    疏云二加能入者佛世界即此中动百世界摄者。能入百佛世界。即是前身亦能往也。三加照百佛世界者。即是前久放大光明也。

    疏云又作阿赖耶识依他性观者。从初地至七地。即作阿赖耶识观。从八地至十地。即作异熟识观。身上亦能往彼佛世界者。问为菩萨化作一百今身。能往百佛世界。为实身能往彼佛世界。以净天眼见诸佛国者。此见往佛国。与见百如来。及见前后证百劫事何别。又问言诸佛国者。为见小化佛国。为见大化国。为他受用佛国。各见以来。今准前是可知。六若欲留身得百劫住者。问此言留身。为留分段身。为留变而身。欲身时为用无漏定愿资。如阿罗汉入边际定延专法。若之留变易身。欲留身功用者。初果亦然。何论菩萨。若言留分段身。经百个成住劫住者。后彼时劫种。菩萨身何处安置。五成熟为类所化有情者。问如菩萨于灭劫从八万以下。至百岁以来。同入见道。可许化得百类有情。若至二十减劫。或二十坏劫。或增劫。或至年二十三岁。既众生难化。菩萨于此时中。入见道时。如何能化得百类有情。诸尚于五浊出世。不于余时菩萨小人耶。若言菩萨。要至二十住劫中灭。劫方得出世者。菩萨先已修行满。于成坏劫增劫三十岁等灭劫。而入见道。是又留身。而待住劫满。方入见道。又渐慢菩萨身在色界。或有菩萨。身在六欲天。而入见道。如何能化为类有情。已上上界人难化故。又如何动色界。五成熟有类所化有情者。问有情若是利根。可除一念善根。即同成熟有情。既是钝根。要经多念多时。方得善根成熟。如何经一刹那。即令有情成熟。准解如是闻中言一时。不得约刹那时。以钝根者要经多时方得解故。亦不得明多时。以净天耳即一念时中即解脱故。问菩萨得十百门中。摄得几通。如愚意者。若见佛国。即是天眼知通。若动世界。即是神境智通。若见前后百劫。而中若见者。即是宿住智通。若见后际。即是死生智通。唯大天耳他心智尽。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