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俱舍论颂疏义钞最新章节!

五十云:传说深心厌生死胜,临命终得入圣。上下死不定,故无眼等四及女男二。正理所言无有无形得圣法者,此据本性损坏二黄门无形者说也。二、无漏十一无身苦者,约第三、第四果生无色界说也。

    断善人,准下文,准三州男女,此言无善成八。无男女等根者,准得圣,从上命终无眼等四,从下死无男女根也。

    ●疏第四(根本第二之卷)。

    正理论问:何缘作此俱生法,及下因缘论耶?答:为破邪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行自然生,及一因生等,显此诸行,诧俱有等诸因缘生,所以造此俱生法因缘论也。

    如相不同,生亦各异者,相即体相,五位法体不同,生时亦有别也。

    准正理论释,此颂欲微聚无声。欲即欲界,微即极微,聚即七极微成聚也。此论言:七极微是色,同时兼有香、味、触各七,四七二十八极微,是所造摄。一一极微,各有能造四大,计即有众多极微。今言八事者,约类同说八事,理实有众多法也。婆沙九十云:声界云何?若用造身根,四大造声,即有因少果多过。若别起大造,此大相击,更复生声,此声复大造。若更别起大造,又复生声,即有无穷过。评曰:应作是说:生欲、色界身中,有众多四大相击发声者,有不发声者。准此文,不是四大造声,但是发声。有声处即定有八事,有八事处不定布声。此论八事,即婆沙中约四大不相击不生声说。若言有声,即据发声者说。婆沙言:声恒成就者,约一切人共说。此论八事无声,即约一身不发四大说也。

    颂中言欲微不约色界明者,色界无香味,就欲界多处明;色界准欲界说八事,约外非情色说;有身九事,即约内有情色身说也。

    四根各别者,四根依身,根处各别,不可眼上加耳等,成十一也。

    以根上有声义隐者,外非情发声,相显可知。内七色根,如何有声?为通此难,谓有执受大种发声也。或此文举内身有声,显外非情,准内可知也。

    心王、心所俱者,此约总相说,若三性类各别说,如下定俱生中善心与二十二等文辨也。

    情非情有,论有情有得,就有情中法,俱得俱起,前后得即不俱也。

    心所且有五者,且者,未尽之言。此论文明五地外更有八不定地,在五地外,故言且。或准婆沙及此论下文,更有忻厌,在五事外,颂言且也。或婆沙一百三十二,更有覆地及无覆地,在五地外,颂文言且。此论谓二地四十六心所中,无有一法唯唯有覆性及无覆性,不说此二地也。问:受等通三性,受等名大法;心王通三性,心王名大法?答:以无二心王俱时生,?相依。心王自不染依心王,心王不得名大法;心所依心王,心所名大法;心所自不依心所,心所不得名地。准此论,唯心王名地也。婆沙十六,心王、心所俱得名地,以此二法?相依故。及此论下文,亦有此义,俱有因中?相依故。已下诸地,皆准此释。问:疑有无二转未决断时,即无胜解,胜解应非大地法?答:疑有印,有第二念;疑无印,无前后二念不同,皆得有胜解也。住部本宗全不立心所,即心王差别领纳名受等。末宗破以五蕴中应无受、想、行三蕴难,即立受、想、行三为五蕴故。故唯识云:或执离心无别心所,是定能令心当念中心心所不散,非令前后念不散也。问:下二定中言忻、厌二心所,此四十六中是何类摄?答:正理论云:忻即缘功德,厌即令心缘烦恼过患,一心不得俱起。论不正说,说二及言,傍显忻、厌,谓二不俱生,性相违故。又是善性,故论主于大善地不正说及字中收也。婆沙一百四十三及正理亦说此二。婆沙三十五又说怖心所是染及无记性,此论略而不论,不定地中摄也。问:善体现行即是修,如何乃言修诸善法,应离修外别有善法体?答:谓此不放逸,于因聚善法专注性也。

    心堪任性者,与身心作适悦之因。身即五识相应,轻安不是色身,如五受中身受也。经部许有轻安者,即是轻安风触身轻利也。问:既是五识相应,如何立为轻安觉支?答:轻安意识相应者,上非觉支,况五识相应,得是觉支?问:行舍无警觉性,作意有警觉性,此二相应,如何同念起?答:一有惊觉,一无惊觉,二体既殊,同起有何乖返?作意有用,行舍无用,行舍有用,作意即无用,二体同时,何不顺有也?四句分别者,有唯善不是遍善,即忻厌二;有遍善不是唯善,即大地十;有通二,即大善十;有非唯善及非遍善,即寻伺、睡眠、恶作,通三性不是唯善,不遍诸地不是遍善也。大烦恼六,不善二,小惑十,不定余四。善言已简,不入此四句也。身无堪任性,即五识名身,非色身,如身受也。染言通有覆及不善。四句分别者,第一句有遍染非唯染,即大地十;第二句有唯染非遍染,即小惑十,大不善二,不定中贪、嗔、慢、疑;第三句即大烦恼六;第四句不定,寻伺、睡眠、恶作,大善十,及忻厌。不入此四句,染言已简也。

    大不善地四句者:第一句,有准不善性,不是遍不善,即忿等七及嗔;第二句者,有遍不善,不是唯不善,即受等下及痴等六,发寻、伺二;第三句,即此不善地二;第四句,小惑余三,不定余七,是大善地十,同前简法也。

    于他盛事令心坟发名忿,隐所造过名覆,执财法名悭,妒他得胜名嫉,坚执不舍名恼,于他有损曰害,结怨不解曰恨,诈现亲附名谄,心口相违名诳,染着自法名憍也。

    慢、疑,阙初及第三义也。恶作,阙第二、第三二义也。此处言睡眠阙三义。准下文,见所断慢、眠、自在、随烦恼,皆唯意地起。准此文,睡眠唯意地起,虽唯意地有,不与无明俱,如善睡眠,故阙第二义也。意地起,准此文。

    上来明五地。大地法即遍一切心,大善即遍一切善心,大烦恼即遍一切染污,大不善即遍一切不善心。此十阙上四义,名小烦恼地。不定地,约不入此五地等,名不定也。

    如是类名为者,此论断即此小惑起,各别不同,是流类。正理十一云:即此十外,更有不忍、不乐、愤发等心所,是小烦恼地流类也。不忍、不乐,即此嫉中摄;愤发,忿中收也。心王、心所、相应起、非自力起,有二十九:大地十,除慧;大善十,大烦恼六,除无明;大不善二,寻、伺、睡眠。第二句有自力起、非相应,有十五:小烦恼十,不定;余五有,通二。慧中,五见即自力,余即相应、无明;共即相应起,不共即自力。第四句即心王是也。

    有时增恶作者,恶作是追悔不追悔作,恶于善心即无,故言有时也。恶作者,如昨日恶作,善恶二事名作,望今日不称情边名恶。恶之与作,皆属昨日境,今日心追悔,缘恶作境生,全取境名,有财释也。第二,释恶作所依,追悔能依。今唤追悔名恶作者,举所依恶作,显能依追悔名。如人依村,唤所依村即入来,举所依村显人也。第三,释追悔果,取恶作因名也。

    谓于善恶不作作中者,善恶即是一所作事。

    不作作中者,于善不作,于恶而作,心追悔,名善恶作也。

    谓于先时下,是释上三句也。问:于已作善恶二事心追悔,可名善恶二恶作;于未作善恶二事追悔,如何名善恶二恶作?答:谓于未作事心追悔,悔不作善,名善恶作;悔不造恶,即不善恶作也。婆沙三十七云:四句分别:一、有善恶作,于善处起,如悔不多作善等;二、有善恶作,于恶处起,如悔先作恶等;三、有恶恶作,于恶处起,如悔不多恶等;四、有恶恶作,于善处起,如悔作善等也。

    不共者,婆沙四十八有二释:一云:不共无明,唯见所断,不与根本十惑相应,名不共。若与忿等七自力惑相应起,以修断故,非是不共也。二云:不共无明,通见修断,不与根本十惑相应,名不共。与忿等相应无明,亦名不共,以是随烦恼故。今此论同后说,许不共无明与昏沉、掉举随惑相应起故也。问:不共无明,于何位起?答:谓起正见,或邪见等,缘四谛理,心劳倦时,不忍不了,即是不共无明也。经部忧根与恶作相应,故忧与恶作二种,皆通无记。有部说恶作与忧相应,皆不通无记,如前二十二根中释。睡眠无梦,即一向无记性。若有梦,即随所梦事,以判三性也。问:恶作与根本十惑中无明相应,不与余九惑相应。恶作即二十一心所俱生者,前不共无明,应亦二十一,兼恶作,何故论言二十耶?答:正理论释颂云于不善不共,见俱唯二十者,不善见即二十心所俱生,不共无明即二十一心所俱生。既许无明与恶作相应,恶作二十一,何妨恶作与无明相应,无明有二十一?前婆沙二说中,不共无明通修断,以许与二十一心所相应,有痴等六故。此论据有恶作处,即有无明,有无明处,未必有恶作也。

    初定心所四十六,中有三十四,中定有三十三,二定已上至有顶,有三十心所也。于欲界五品心中,上界无不善心品一,有余四品心。此四品心与心所俱生多少,准欲界说也。

    相传云:马胜比丘于逝多林入定思惟,拟令诸天等知佛在人中。上问四天王乃至梵天,梵天令还问佛也。四大是色,何界位灭尽?但断第四定染尽,即生无色,即是四大灭尽处。

    疏云:于功德,以无敬等四共释于有德人,亦以四共释于功德。或于功德无敬,于有德人无崇,于功德无所忌难,于有德人无所随属。或可于功德无敬无崇,于有德人无所忌难、所随属,功德及有德人是无惭境也。

    现当二世,恶果是怖境,能生心所怖故。今唤罪名怖因,罪受怖果名也。问:若见因果不怖,即是恶慧,慧有见故。若不见因果不怖,是无明,何关无愧不怖因果?答:无愧行相,别有体性,与恶慧及与无明为因,生无明恶慧,推功归本,故言无愧不怖因果也。问:自观不观他,如何无惭愧俱时起?答:就胜说,观他时非不观自,观自时非不观他,故得俱起也。

    辨别意者,寻伺同分别,释憍同高举,行相既同,体应不别也。问:寻伺行相,粗细?相违,如何一心俱起?答:如苏在水上,由下水上日照,有凝释二色。凝释二色?相违,二色得俱时生。寻伺粗细?相违,何妨俱时起。若然者,苏体非凝释,由水日有凝释,亦应寻伺体非粗细,寻伺别有粗细。因正理释云:如水与醋,等分相和,但觉醋味,不觉水味,非无水体。由醋用增,寻增伺用损,伺增寻用损。二中增者,即喻醋。又如贪痴同时有,体许俱时生,而得说为有贪,不名有痴也。

    言诸语粗者,因中寻用强;细者,因中伺用强,二体同时有也。

    慢唯方他,憍唯自傲,举也。

    梵云质多,此云心,是集起三业及心所义。梵云末那,此云意,是思量义。前心所思,即造作义,与此别也。梵云毗若南,此云识也。

    有所依者,心心所同有,六根为所依。诸论言同一所依者,古人云:意识依意根,五识依五色根及意。即五识有二所依,如何言同一所依?理实有二,且据六识各依自根,说同一所依也。宝云:不然。同一者,心王心所两法,同一刹那,共依眼根,名同一。据心王心所,同一刹那不相离,名同一。不取一个所依,名同一也。

    同一所缘者,虽心心所许,缘多境生,且据缘一色境,名同一所缘。宝云:亦是心王,心所同一,念不相离,名同一。设缘多境,亦不相离,名同一。不据一色,名同一也。

    同一行相者,虽心心所缘多境,生起多行相,且据缘一色一行相说。宝云:设心王作十种行相,心所亦然。今据心王心所,所依所缘,行相不相离,名同一。不据依一根,缘一境,起一行相,名同一也。

    心不相应行者,心不相应简心相应法,行即简色及无为法,不在行蕴摄。此疏释云:不与心相应,名心不相应,即有色法及无为难也。

    相名身等类者,此论释十四不相应皆是流类,正理论中更有和合性在十四外,是此十四之流类也。

    释疏分二:一、释颂文,二、引婆沙释得、非得。疏云:此所得法至现在世,名为成就者,此古人释,取所得法体入现在,名成就。又释:得未来,有三类能得及两类非得,各别住。宝云:未来得,即一三世起不定分法前等。所以下,论文以法俱得,三世起不定,非俱有,因取本法上能得得,名得及成就。若古人取所得法名得、成就者,即得应随所得法是色、心等法,不应是不相应行法。又非得及不成就法不生,不入现在,如何立非得、不成就也?正理论释云:有法无始来未曾得,今初得,名得;先无始来未曾得,已舍,今再得,名成就,不名得也。非得、不成就,准此应知。

    获时不名成就者。问:获时即名成就,何妨?答:即有一身亦凡亦圣过。如世第一法现在身,即成就凡位;未来苦法忍上法前得在身,成就圣法。若成就之时,即是得者,即应成就凡位,亦成就无漏法,凡圣不辨也。若成就他身法,即有五趣杂乱过;若成非法,即有怀法性杂乱过,为情非情收也。问:如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及非情耶?答:轮王约过去造相系属业,感得七宝,七宝假设为得成就,非是得成就也。

    除初刹那具缚圣者,即是先凡位,未知断惑入见道,至苦法忍未成择灭。此除不取,若先六行断惑入见道,至苦法忍初心,即成择灭也。

    诸余有情者:一、即苦法智已去圣人;二、即先凡位断惑入圣,至苦法忍;三、凡夫六行断惑者,皆成择灭。

    虚空不同择灭,道证不同非择灭,阙缘显得非得皆无也。由无漏法上有得故,圣者起世俗心,不名凡夫,以有圣法上法前后得在身也。问:虚空无得,应立非得?答:以得无故,非得亦无也。

    宗明得、非得相翻立者,此释无得处,非得亦无也。既翻大得立大非得,何不翻小得立小非得?答:若就别义相翻,即得有小非得;若大非得上,即不得有小非得;若有小非得,即过如后述。下第二、引婆沙,分二:一、引婆沙释得,二、引婆沙释非得。前文分二:一、释能得之得,二、释所得。法中分二:一、引文,二、疏释。释非得,引婆沙文,准此科也。

    异熟生等者,等取威仪工巧。非数习者,及自性、无记、有覆及无覆无记色。有覆色者,即初定梵王起贪等烦恼,引身、语二业;二定以上即无,无发业心故。欲界身边见有覆性,不能发业,如下释。

    胜缘阙故者,谓世俗智,无始来曾作六行断惑,令三类智亦断惑。在未来合有一类俗智所依五蕴,与三类智所依五蕴,同刹那生入现生。由世第一法强等无间缘,引三类智所依身,先入现在俗智所依身不得生。所依身既阙,现在世体不生。俗智阙,所依身亦不生也。又解:未来俗智,与三类智合同刹那起,依现在五蕴身,被三类智先生,依现身俗智,即阙现在身为所依,名胜缘阙也。

    有事现观故者,俗智虽与三类智漏、无漏不同,同作断惑事故。

    二、当谛事周者,谓三类智知三谛事周也。

    无事现观故者,即漏、无漏别故也。

    二、无遍事现观故者。道类智知道不遍,谓种性多故者。释上修道不遍所以也。一、三乘种性?不相修;二、就声闻种性中有六种性,亦?不相修;三、就六种中退法种性中有九品种性,不俱时修,名种性多也。问:俗智既不生,如何与三类智同时有法前得?答:如万人军同收郡邑,半人已死,来命齐赐官品。虽万军死生有别,官品即齐。俗智与三类智同类,或生与不生,即有能得,得即齐也。

    别解脱戒等,即八众无表等,取恶无表,兼处中无表,及善恶表色,对二定也。

    道类忍等等,取第二果、第六无间、第三果、第九无间、金刚喻定,及与此等同时得四相道共戒、大地、十大善、十寻伺心王也。第五取一切定,余除道类忍一念,及第二果、第六无间道,及第三、第四果、第九无间道,余一切散善、一切染法,及通果、无记、全威仪、工巧、小分、取数习者。

    现忍如何有法前得?此问现在一念道类忍上,如何有法前、法俱二得?答:初将二世道类忍上得。答:约现在、未来所得法,体同未来道类忍上法前得,与现道类忍上法俱得同现世,名现忍有二得也。破云:岂有问现忍上得,将未来忍上得?答:破第二解云:岂有入现在已,有法俱得了,却不入现在有法前耶?第三解:取未来众多未起法前得,即是现在道类忍法前得。流类破云:设三类得,未来法前得起未尽,亦不可将配现在一念道类忍上法前得也。宝法师释云:现忍未起已前,有法前得;此忍现行,即有法俱得。未来起多道类忍,亦容有二得。今约现在世一念忍,能引二得生,名现忍有二得,非是一得同念起也。

    必无非得可与法俱下,破古论,此总破。以法现前下,立理。非所得者,即外非情、他身、虚空、无为,得、非得俱无。

    非无始来下,宝法师难唐三藏也。未来俗智合与见道同时生,未至阙缘不生时,常有法前非得也。

    无所依故者,入涅槃无所依身,故无非得也。前五无觉未得无生智,常有非得;练根后得无生智,有得替非得也。宝法师云:初以过去非想见惑难,三藏前引婆沙文,所不得法有三句,合更有第四句,唯法后非得。非想见惑已入过去者,是唐三藏依难,便立第四句。第二遍以未来未起见惑难,即除所加第四句,再加十六字,双遮二世见惑难。如非想见惑无始来成就,未以见道断,名未舍必起,必无起得未来见惑入过去尽者,所以遮言非。意云:无此道理,若起得入过去尽,即可言唯法非得。既无此理,即是见道现前,隔过未二世见惑断。望过去即法后非得,望未来即法前非得,即是前婆沙三句中第二句收也。问:本法大小二得及非得,安立如何?答:如大得得本法,小得即得大得,属身;若失本法时,即非得不得。本法有大得得非得,有小得得大得,属身;大非得上若有小非得,即失却大非得,应失无表戒时,非得不属身,应不失戒等。四句分别者:一、得上有得,即大得上有小得;二、得上有非得,即舍大小二得有非得生;三、非得上有得,如以大小二得得非得;四、非得上有非得,即舍非得时有非得生也。有学及无学法,即以有学无学身,有为无漏五蕴为体,上能得得亦然也。一切有漏,随所得判性,以所得法引生故。二、灭自无用,择灭随道论性,非择灭又不由道证,随命根众同分别性也。

    约得种类者,即是未来世有三聚,得不杂故,有前后及俱得也。

    若有漏道证择灭者,若凡夫断下八地,见修合断,即有八九七十二品惑;断此惑,得七十二品择灭上得。若初、二二果人,以有漏道厌下欣上,准断修惑,亦有七十二品无为上得。此二类得中,半色界摄,半即无色界摄。

    若无漏道下者,明无漏道断三界见,修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无为上得,此得即无漏不系也。

    道谛得者,无间解脱各有八十九能得,得亦无漏不系也。三乘有学,身中有为,无漏五蕴法上能得,得亦是有学。若三乘无学,身中有为,无漏五蕴法上能得,得亦无学,随应所得判也。

    有漏及无为是不?前三果四向修,名非学法;不是第四果人修,名非无学法也。非择灭上得及非圣道,若凡若圣所证七十二品,无为上能得得是。

    有漏与修惑为境,名修断也。若有学道所证择灭者,即三果四向,共证八十八品无为,其能得得随能证,是有学收。

    若无学道所证择灭者,即第四果人,第九解脱道,一时再得八十九品无为,有八十九个能得,得亦是无学摄也。

    见、修烦恼,名见、修所断法。此上能得,即随二惑,是二所断也。

    非择灭上能得,及有漏道断惑,有七十二品,无为上得。此上二类,得与修惑为境,是修断所得法,即非断也。

    圣道所证择灭,即无漏道,断八十九品惑。有八十九品无为上能得得,及八十九无间解脱道上得,此得皆是无漏,并非断也。此上所举诸法,取上能得得得,辨三学三断等,不取法体也。

    虽有上品,而亦不能发无表故者,由有覆心卑劣,从有覆心发身、语更劣,此身、语不能发无表也。

    是不随心,势微劣故者,善恶无表,及身语二表色,是不随心色。问:翻得立非得,得随所得判三性,非得如何不随所不得法判三性,颂言非得净无记耶?答:若非得随所不得法判性者,凡夫圣道,应亦不现起,以有圣道上非得在身,非得即是无漏凡夫,成非得即是成圣道,应成圣人。又如初果人有过未二世,见惑上非得在身,非得非随惑判性,初果人成见惑,应初果人即是凡夫。又舍向应成向,退果应成果,断善应成由善,有此等众多过故,不随所不得法判三性也。问:非得随命根众同分判性,此通异熟等流,二类中何类摄?答:异熟不遍,随等流立,即自性无记收。

    据世横望者,未来在过去,现在后名法后。未来有一聚法,前非得起不尽。此法前非得,即是过去法家法,前非得流类也。

    约性类别者,即是未来两聚非得,法前、法后非得各别,起处不同,故有二非得也。

    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即如六欲天,不得别解脱戒;于上有非得,即随身欲界系。色、无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即无表非得,随自界系也。

    良由非得下。是释非得随自界系所以也。色界法,即四禅定。共无表无色界法,四空定也。不系法,即释非择灭及道谛。约三界有情,不得此三类无漏法,非得各随自界系也。

    经部许此身未得圣来色心上假立,异生性得非圣,即舍犊子部说苦下十烦恼名异生性,瑜伽取三界见道烦恼种子上假立,今时相传取二障种子上立,即佛一人名圣,余二乘断不尽,应亦凡亦圣也。

    易地舍者,非得随所依身,俱是有漏,皆系地定,若易地时,非得即舍也。问:至第十六心即舍,前十五心有法,后非得,应同未得苦法智忍,上非得,应名异生性?答:彼初得苦法智忍,已害异生性了,今时非得,非是异生性也。

    ●论本第五

    业用乐欲者,此简本索??,人虽相似,无业用乐欲,非同分依也。外难云:身形同由引满,二业同者,乐欲由何物?即由同分,无情无乐欲,不立同分也。

    身形等同即果分,即不相应法与身形同,作因同之分,故依主释。

    有别实物名同分者,显不相应法为实体,破经部情非情相似边,假立同分。本论说此名众同分,即会本论名多人不一,名众同分也。

    论云若无实物,无差别相,名同分者已下,并返难经部。汝经部若无实不相应法为因者,但约情、非情无差别相似边假立。众同分者,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无差别者,即五趣相望,应无差别;五趣不一,重言有情也。问:身形乐欲同,即说由同分者,同分相似,由谁应更有同分?即有无穷过。答:同分如四天,自性即色,不假余物,方名色同分,自性即同也。

    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此明依处有法,能令心、心所灭,明用显体。

    名为无想,立名是实有物,明假实能舍;遮未来心、心所等,明世及所灭法。

    如堰江河喻。释迦婆沙一百一十八云:是何异熟?答:有多说。评曰:无想果是无想定灭一切命根众同分眼等,色根是无想定前有心定相应思感,余蕴有心无心定皆能感也。问:无想果中无触、思、识三食,如何持身?答:准正理论,有过去业同时触、思、识三,而能引同分命及色根等,由过去业相应思等三,及引无想果心兼续生心同时思等为食也。下二定中无三食者,由入二定前有心有根应思等为食作能引,无心位中唯有心位触、食等,现在无食,有心位中二种俱有也。

    或起邪见,谤释种涅槃等者。初加行,即起邪见,为恶趣因。次欲得定,即离染起上定等,为善趣因也。依经部,二定及无想果,即无心位所依色身假立。二定不同,有宗别有不相应为体也。问曰:定是心所,二定无心,如何名定?答:此二定体在身,令四大均平,名定无妨。或此二定有心,定引生所引,随能引名定。此取等至,唯定不通,散通有心无心也。

    无想者,定或无想,即定是标,二、论文释名。

    言无想者下,释上二文也。

    传说现身必还能起者。问:一度入定,即感五百劫,何要再入?答:将感余蕴异熟,或将招入,或出早说,入早出脱也。婆沙一百五十四云:或前多后少,或前少后多,随彼意乐有差别故。出无想果心,通生得善及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心。出入心唯是异熟,无记心顺异熟果故。入二定心,皆是自他善心引生。出二定心,不定、灭定、自地净心及下地无漏心。出无想,即自地善心出也。

    计定为出离,即戒取;计果为解脱,即见取也。

    圣人修得第四定时,未来合得第四定摄,有心定即有法前得得之。过去无始增得,已失第四定,今有法后得得之。无想定亦属第四定摄,亦有法前后得,得过未无想定否?答中余亦不得者,凡夫是修无想定人,尚过未无心定总不得,况圣人不是修人,岂得也?住有顶者,一以非想心细,二以灭定厌背一切心心所法。若依下地,未能厌背一切心心所也。前无想果在色界,故无想定亦色界也。

    报是时不定者,即上流那含得灭尽定,退失生色界已,更受多生,方生有顶,故时不定也。

    或全不受,如第四果人得定,即全不受;如下乐慧那含及住欲界那含得灭定,即不受果也。

    唯招有顶四蕴异熟者,准前无想果,命根同分,即灭定前有心定感;余蕴异熟,即通灭定及有心定感也。怖畏断灭者,异生恐畏,当生有顶天;彼已无色,更灭心、心所,即成断灭也。

    菩萨三十二心前,名字位三十三心中,未起灭定,第三十四心即成佛,有灭定障,如何成俱解脱也?答中,一约起得自在,第二约得入出灭定心,如前文辨也。经部说十六心后,起灭定了,方起有顶,九无间道,九解脱道也。

    邬波鞠多者,此云近护,即是第五师。

    理者,道理。此论所诠道理,与世为眼目及出世足也。三十四心,皆是无漏,不可中间起。灭定有漏心,即菩萨意乐不纯也。

    已说二定有多同异者。先明同者:一、灭心心所同;二、性同;三、初得一世同;四、有漏同;五、依二界身起同;六、同是入心,作等无间缘,引生出心为果也。

    异者:一、无想定,欣相应心入;灭定,厌相应心入。二、作意异:无想定,出离相入;灭定,静住想入。三、依地别也:无想,依广果;灭定,即有顶。四、招果异:无想,招五蕴无心果;灭定,招四蕴有心果。五、凡圣别:六、无想,即唯加行得;灭定,通二得。七、初起别:无想,欲、色二界皆得。初起灭定人中,初起八无想,唯顺生受;灭定,通二受及不定也。

    若有不许色界起无想定者,难云:灭定依于无色界,无色界身不得起;无想定依于色界,色界有情不得起?答中四节文,取第二已得入无想定,证色界人许入无想定也。

    此在人中初修起者,此通难云:灭定初起,人中如何?言通依二界者,若第四果人得灭定,退作前三果,即失灭定,此现世取得果及灭定。若第三果人断无所有处,下八地惑尽,得灭定后,起色界烦恼,退失此定,生色界再起,故依色界身也。

    初、二、三定有喜乐受者,虽修下三定以为加行,非本所求,故下三定能不招果。由无想定力,生第四定也。疏云以欲、色界有疲劳受者,欲界即五受,色界即喜乐舍,名疲劳受也。

    于四静虑有粗动想者,合言四无色有想,以前文言欲色界,以论色界也。

    令暖识三更?。相持此三由业持,业尽三法同时灭。婆沙四十八云:何故作此四相论耶?答:分别论者,执四相是无为,所相法即有为法。密师说三相,有为相、灭相、无为。经部师执一期四相,相似相续。沙门执所相是色,能相亦色,所相是心,能相亦是心。为遮诸计,显有为法,一一刹那,皆有四相也。

    标相者,但相法体是有为,不相是色心善等也。

    此中于法能起名生者,此四相中,相有为法能起名生等也。问:生、住、异、灭四相作用各别,如何同刹那起?答:婆沙三十九有二说:一云四相作用有别,体即是一;二云生、住、异、灭四体各别,以用别故。此上三说,体即同时,名一刹那。四相用时即异,如生在未来用,余三观在用也。问:住、异、灭三作用?相违,如何同现在有用?答:准仁王经,一念有九十五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小乘念即刹那,刹那即粗,容有九百生灭,何妨现在容三相有用也?问:有宗未来无用,如何生相言有作用?答:四相生本法名功能,各生自后念果名作用。如眼根望识名功能,引自后念根名作用。彼同分眼不发识,但名作用,生相未来名有功能也。

    三释中,第一释经依住辨异,名住异相,即是此论异相别名;第三释住异各别合立,名住异相,令有情同厌舍也。

    应更别有生等四相者,四大想有为,一一各有小,四相即十六小相,小相又是有为名,名又有四小相,即有六十四相,展转即有无穷过也。

    于八一有能者,如一弱人负一石物,须一个杖,人方能行。人能负物,得杖方行。杖即人能杖擎,更不要杖。物喻本法,人即大相,杖即小相,况法可知也。

    名中有一字名、多字名,皆是名收。三字多故,名多名身。有说:四字已去,名多名身。以身多故,第一字与第二字为身,第二与第三、第三与第四后二身,以身至三,故名多名身也。

    且如古者下,是经部师。声为教体,声能诠义。以多人共立契约,呼此九法共作衢声。后集会时,九中随指其一,皆以衢声即目彼物也。

    非所显义者,若所诠三界,皆是所诠义;若就所诠义,即通三界摄也。

    同分业感即异熟,若自性、威仪、工巧、边,即等疏性也。

    俱舍慧晖第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