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经分别最新章节!

/>
    任何比丘尼,持染心从有染心男子之手,以己之手接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此比丘尼亦犯从最初即成罪之法,应离去,是僧残。”

    二

    (一)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持染心”者,比丘尼有欲念、期待、染着心。

    “有染心”者,男子有欲念、期待、染着心。

    “男子”者,人男而非夜叉男、饿鬼男、畜生男,人男之有智而能受乐者。

    “硬食”者,除五正食、水与杨枝外,其余名为“硬食”。“软食”者,五正食:饭、粥、麨、鱼、肉。

    欲食而取者,偷兰遮。每咽食者,僧残。

    “此比丘尼亦”者,取前事而言。

    “从最初即成罪”者,……是故亦云“僧残”。

    (二)

    受水与杨枝者,突吉罗。一方有染心时,欲食而受,突吉罗。每咽食者,偷兰遮。受水与杨枝者,突吉罗。两人俱有染心,由夜叉男、或饿鬼男、或黄门、或畜生之有人形者之手欲食而受,突吉罗。每咽食者,偷兰遮。受水与杨枝者,突吉罗。一人有染心时,欲食而受者,突吉罗。每咽食者,突吉罗。受水与杨枝者,突吉罗。

    (三)

    两人俱无染心、知无染心而受,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僧残 六

    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孙多利难陀比丘尼端正美貌。诸人于食堂见孙多利难陀比丘尼,持染心而给予孙多利难陀最上食。孙多利难陀比丘尼畏慎不受,次座之比丘尼对彼尼作是言:“尊姊!汝何故不受耶?”“尊姊!彼有染心也。”“汝亦有染心耶?”“我无染心。”“尊姊!汝无染心故,彼男子染心之有无对汝能如何?然,尊姊!彼男子予汝之硬食或软食,汝可以己之手受食。”

    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比丘尼如是言:‘尊姊!汝无染心故……食。’耶?”……乃至……“诸比丘!比丘尼实作斯言:‘尊姊!汝无染心故……食。’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比丘尼作如是言:‘尊姊!汝无染心故……食。’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作如是言:‘尊姊!汝无染心故,彼男子染心之有无对汝能如何?然,尊姊!彼男子与汝之硬食或软食可以己之手受食。’此比丘尼亦犯从最初即成罪之法,应离去,是僧残。”

    二

    (一)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如是言”者,“尊姊!汝无染心故……食。”以此相劝者,突吉罗。依彼之语欲食而受者,突吉罗。每咽食者,偷兰遮。食竟者,僧残。

    “此比丘尼亦”者,取前事而言。

    “从最初即成罪”者,……是故亦言“僧残”。

    (二)

    劝受水和杨枝者,突吉罗。依彼语欲食而受者,突吉罗。一方有染心时,劝:“夜叉男、或饿鬼男、或黄门、或畜生之有人形者之手[受]硬食或软食而食。”者,突吉罗。依彼语欲食而受者,突吉罗。每咽食者,突吉罗。食竟者,偷兰遮。劝受水与杨枝者,突吉罗。依彼语欲食而受者,突吉罗。

    (三)

    知无染心而劝、言“怒者不受”而劝、言“由亲族之怜愍而不受”,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僧残 七

    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旃达加利比丘尼与诸比丘尼争,瞋怒不喜而作是言:“我舍佛……乃至……舍戒。何以唯此沙门释女是沙门女耶?其他亦有知惭耻、有慎、欲学戒之沙门女,我当至其处修梵行。”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尊姊旃达加利比丘尼瞋怒不喜而作是言:‘我舍佛……修梵行。’耶?”……乃至……“诸比丘!旃达加利比丘尼实瞋怒不喜而作是言:‘我舍佛……修梵行。’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旃达加利比丘尼瞋怒不喜而作是言:‘我舍佛……修梵行。’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瞋怒不喜,且作如是言:‘我舍佛……乃至……我舍戒。何以唯此沙门释女是沙门女,其他亦有知惭耻、有慎、欲学戒之沙门女,我当往彼处修梵行。’诸比丘尼应对此比丘尼作如是言:‘尊姊!勿因瞋怒不喜,且作如是言:“我舍佛……修梵行。”尊姊!应欢喜,法已被善说,为了脱苦,当修梵行。’诸比丘尼对此比丘尼作如是言已,尚固执者,诸比丘尼为令此比丘尼舍其执,应三次谏告。至三次谏告时,若舍则善,若不舍者,此比丘尼亦犯至三次即成罪之法,应离去,是僧残。”

    二

    (一)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瞋怒不喜”者,不满足、受打击而心不平。

    “如是言”者,言:“我舍佛……修梵行。”

    “此比丘尼”者,作如是言之比丘尼。

    “由诸比丘尼”者,当由其他见闻此事之比丘尼言:“尊姊!勿因瞋……修梵行。”应二次言之、三次言之,若舍则善,若不舍则突吉罗。闻而不言者,突吉罗。应将此比丘尼引至僧伽中而劝言:“尊姊!勿因瞋怒不喜而作是言:‘我舍佛、舍法、舍僧、舍戒……修梵行。’”应二次言之、三次言之,若舍则善,若不舍则突吉罗。应谏告此比丘尼。“诸比丘!应如是谏告。应由一聪明贤能之比丘尼于僧中唱言:

    ‘大姊僧!请听!此某甲比丘尼因瞋怒不喜,且作如是言:“我舍佛……修梵行。”彼不舍此事。若僧时机可者,则僧为使某甲比丘尼舍此事而谏告之。’如是表白。

    ‘大姊僧!请听!此某甲……不舍[此事]。僧为使某甲比丘尼舍此事而谏告之。诸大姊中,为令某甲比丘尼舍此事而谏告,忍者默然,不忍者请说。我二次言此事……乃至……我三次言此事……乃至……。

    某甲比丘尼为舍此事由僧谏告已。诸大姊……我如是知解。’”

    由白突吉罗、二羯磨语偷兰遮、羯磨语竟者僧残。僧残罪者,除由白突吉罗、二羯磨语偷兰遮外。

    “此比丘尼亦”者,取前事而言。

    “至三次,成罪”者,被谏告至三次才成为罪也,非于行其事之同时即为罪。

    “应离去”者,应离开僧伽。

    “僧残”者,……乃至……是故亦云“僧残”。

    (二)

    于如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而不舍者,僧残。于如法羯磨有疑想……于如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而不舍者,僧残。于非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者,突吉罗。于非法羯磨有疑想者,突吉罗。于非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者,突吉罗。

    (三)

    不被谏告者、舍者,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僧残 八

    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旃达加利比丘尼因某诤事被斥责而瞋怒不喜,即作是言:“诸比丘尼是随欲、随瞋、随痴、随怖。”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尊姊旃达加利比丘尼因某诤事……作如是言:‘……随怖。’耶?”乃至……“诸比丘!旃达加利比丘尼实因某诤事……作如是言:‘……随怖。’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旃达加利比丘尼因诤事……作如是言:‘……随怖。’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于何等之诤事被斥责而瞋怒不喜,且作如是言:‘诸比丘尼是随欲……乃至……随怖。’诸比丘尼应对此比丘尼作如是言:‘尊姊!勿于何等诤事被斥责而瞋怒不喜,且作如是言:“诸比丘尼是随欲……乃至……随怖。”尊姊才是随欲、随瞋、随痴、随怖。’诸比丘尼对此比丘尼作如是言已,尚固执者,诸比丘尼为令此比丘尼舍其执,应三次谏告。至三次谏告时,若舍者则善,若不舍者,此比丘尼亦犯至三次即成罪之法,应离去,是僧残。”

    二

    (一)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于何等之诤事”者,诤者有四种诤事:争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

    “被斥责”者,言败负。

    “瞋怒不喜”者,不满足、受打击而心不平。

    “如是言”者,言:“诸比丘尼是随欲……乃至……随怖。”

    “此比丘尼”者,作如是言之比丘尼。

    “由诸比丘尼”者,由其他曾见闻此事之比丘尼。由彼等言:“尊姊!勿于何等诤事……随怖。”应二次言之、三次言之。[参照僧残七.二(一)~(三)。“勿因瞋……”换为“勿因何等……”;“此某甲比丘尼因瞋……”换为“某甲比丘尼于何等……”]……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僧残 九

    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与弟子诸比丘尼相亲近而住[共]作恶行、得恶声、溢恶名,为比丘尼僧伽之恼乱者、相互覆藏其罪者。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比丘尼等相亲近而住……覆藏其罪耶?”……乃至……“诸比丘!比丘尼等实相亲近而住……覆藏其罪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若比丘尼等相亲近而住[共]作恶行、得恶声、溢恶名,为比丘尼僧伽之恼乱者、相互覆藏其罪者。诸比丘尼应对此等比丘尼作如是言:‘诸姊!相亲近而住……覆藏其罪。诸姊!应远离。诸姊远离乃僧伽所赞叹。’诸比丘尼对此等[相亲近之]比丘尼作如是言已,尚固执者,诸比丘尼为令此等比丘尼舍其执,应三次谏告。至三次谏告时,若舍则善,若不舍者,此等比丘尼亦犯至三次即成罪之法,应离去,是僧残。”

    二

    (一)

    “若比丘尼等”者,言已受具戒者。

    “相亲近而住”者,相亲近者,依非随顺行身口相亲近而住。“恶行”者,具足不善之行为。“恶声”者,恶评流布。“溢恶名”者,以恶业为生活也。“比丘尼僧伽之恼乱者”,于被作羯磨时,互相遮[其罪]。

    “相互覆藏其罪”者,相互隐匿其罪。

    “此等比丘尼”者,此相亲近之比丘尼等。

    “由诸比丘尼”者,由其他见闻此事之比丘尼。彼等应言:“诸姊相亲近而住……当赞叹。”应二次言之、三次言之……[参照僧残七.二(一)。“尊姊!勿因瞋……”换为“诸姊!勿相亲近……”、“此比丘尼”换为“此等比丘尼”;“此某甲比丘尼”换为“此某甲比丘尼等相亲近而住……彼等不舍此事……谏告某甲某甲比丘尼等……某甲某甲比丘尼等……”]得僧残罪者,除白突吉罗、二羯磨语偷兰遮外。

    [相亲近而住之]二、三人应一起[被]谏告,其二、三人以上者不应谏告。

    “此等比丘尼亦”,取前事而言。

    “至三次即成罪”,被谏告至三次即成为罪,非于行其事之同时即为罪。

    “应离去”者,应离开僧伽。

    “僧残”者,……乃至……是故亦云“僧残”。

    (二)

    于如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而不舍者……[参照僧残七.二(二)]……于非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者,突吉罗。

    (三)

    不被谏告者、舍者,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僧残 一〇

    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偷兰难陀比丘尼对被僧伽所谏告之比丘尼等作如是言:“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汝等勿各别住,僧伽中其他比丘尼亦如是行、得如是声、溢如是名,为比丘尼僧伽之恼乱者、相互覆藏其罪者,对彼等,僧伽亦不言何事,僧伽由于轻侮、蔑视、嫌恶、流言、无力证据而对汝等作如是言:‘诸姊相亲近住而共作恶行、得恶声、溢恶名,为比丘尼僧伽之恼乱者、相互覆藏其罪者。诸姊!应远离。诸姊之远离乃僧伽之所赞叹。’”

    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大姊偷兰难陀对被僧伽所谏告之诸比丘尼作如是言:‘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所赞叹。’耶?”……乃至……“诸比丘!偷兰难陀比丘尼实对由僧伽所谏告之比丘尼等作如是言:‘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所赞叹。’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偷兰难陀比丘尼对由僧伽所谏告之比丘尼等作如是言:‘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所赞叹。’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作如是言:‘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汝等勿各别住,僧伽中其他比丘尼亦如是行、得如是声、溢如是名,为比丘尼僧伽之恼乱者、相互覆藏其罪者。僧伽对彼等不言何事,僧伽由于轻侮、蔑视、嫌恶、流言、无力证据,而对汝等作如是言:“诸姊相亲近而住共作恶行、得恶声、溢恶名,为比丘尼僧伽之恼乱者、相互覆藏其罪者。诸姊!应远离。诸姊之远离乃僧伽之所赞叹。”’诸比丘尼应对此比丘尼作如是言:‘大姊!勿作如是言:“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所赞叹。”’诸比丘尼对此比丘尼作如是言已,尚固执者,诸比丘尼为令此比丘尼舍其执,应三次谏告。至三次谏告时,若舍则善,若不舍者,此比丘尼亦犯至三次即成罪之法,应离去,是僧残。”

    二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如是言”者,“[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僧伽由于轻侮……对汝等”者,是因侮蔑也。“由于蔑视”者,为轻视也。“由于嫌恶”者,为怒也。“流言”者,谣言流语也。“无力证据”者,无赞成者也。“如是言”者,云:“诸姊!应相亲近……所赞也。”“此比丘尼”者,作如是言之比丘尼也。

    “由诸比丘尼”者,由其他见闻此事之比丘尼等也。当由彼等言:“大姊!勿作如是言:‘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所赞叹。’”应二次言之、三次言之……[参照僧残七.二(一)~(三)。“大姊!勿因瞋怒……”换为“大姊!汝勿作如是言……”“大姊僧!请听!此某甲比丘尼对于由僧伽所谏告之比丘尼作如是言:‘大姊等!汝等应相亲近而住……’”]……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诸大姊!十七僧残法已诵竟。[前之]九是从最初即成罪,[后之]八是至三次方成罪。比丘尼等犯以上任何一项,彼比丘尼于二部僧中行十四日之摩那埵[别住]。比丘尼摩那埵竟,此处若有二十人之比丘尼僧伽时,应许之复权。若二十人,虽少一人之比丘尼僧伽,欲令彼比丘尼复权,彼比丘尼亦不得回复。又其诸比丘尼应受呵责,此乃于此时之如法行也。

    于此,我今问诸大姊:“于此事得清净耶?”再问:“于此事得清净耶?”三次问:“于此事得清净耶?”今诸大姊于此事得清净,是故默然,我如是知解。

    ——————十七[僧残]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