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义释最新章节!

    为依之乐诸贤者 非为再有而修禅

    无宁为依之尽灭 为不再有而修禅

    [烦恼]灭消意志施 心向涅槃信解彼

    恰如诸河注海中 彼等涅槃趣向者

    此是“以涅槃为意之人。”故世尊宣示:

    克服眠瞢愦昏忱 不可与放逸共住

    [倾心]涅槃为意人 不可住在于过慢

    九

    勿被妄言所诱导 对色不为起爱润

    又应对慢要遍知 [贤者]应离暴恶行(九四三)

    “勿被妄言所诱导”[之句中],妄言者是妄语。于此处某者于集会中,又在会合中,又在亲戚之间,又在合作社员间,又在法庭中作为证人被问时:“汝语所知”,彼不知而言“我知”,又知而言“我不知”,又不见而言“我见”,又见而言“我不见。”如斯为自己,又为他人,又为某等之利益语故意之妄语,此谓妄言。又由三行相、四、五、六、七、八行相有妄语……乃至(一七二页参照)……由此等八行相有妄语。“勿被妄言所诱导”者,是由妄言不可行、不可运、不可连行。应舍断妄言、应除去、应灭除、应令灭无。为远去妄言、离、离去、出离、弃遣、离脱、离缚。应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勿为妄言所诱导”[之义]。

    “对色不为起爱润”[之句中],色者,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对色不为起爱润者,是对色不应为爱润,不应为欲,不应为爱,不应为贪,不应生,不应令发生,不应起,不应令生起。此是“对色不应起爱润”[之义]。

    “又应对慢要遍知”[之句中],慢者,有一种之慢。[即]成为所有心之高傲。有二种之慢,(一)高扬自己之慢(二)眨下他人之慢。有三种之慢,(一)我为胜之慢,(二)我与等之慢,(三)我劣之慢。有四种之慢,(一)由利得而生慢,(二)由名声而生慢,(三)由赏赞而生慢,(四)由乐而生慢。有五种之慢,(一)我得可意色生慢,[我]得可意之(二)声、(三)香、(四)味、(五)触而生慢。有六种之慢,(一)眼之完具而生慢,(二)耳之完具,(三)鼻之完具、(四)舌之完具、(五)身之完具、(六)由意之完具而生慢。有七种之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卑慢、(五)增上慢、(六)我慢、(七)邪慢。有八种之慢,(一)由利得而生慢,(二)由不利得而生卑慢,(三)由名声而生慢,(四)由不名声而生卑慢,(五)由赏赞而生慢,(六)由毁訾而生卑慢,(七)由乐而生慢,(八)由苦而生卑慢。有九种之慢,(一)胜者之“我胜”之慢,(二)胜者之“我等”之慢,(三)胜者之“我劣”之慢,(四)相等者之“我胜”之慢,(五)相等者之“我等”之慢,(六)相等者之“我劣”之慢,(七)劣者之“我胜”之慢,(八)劣者之“我善”之慢,(九)劣者之“我劣”之慢。有十种之慢,于此处某者出生、姓氏……乃至(一六〇页参照)……又由某种之根据生慢。如斯所有慢、慢心、高慢、高贡、高举、[心]之幢幡、傲慢心之旗帜、此谓之慢。又“又应对慢要遍知”者,是慢者由(一)知遍知、(二)度遍知、(三)断遍知之三遍知而应遍知。

    (一)知遍知者云何?是知慢。[即]见知“心之高傲此乃一种慢。高扬自己贬下他人此乃二种慢……乃至……于此处某者出生、姓氏……乃至……又由某等之根据而生慢此是十种慢”。此是知遍知。

    (二)度遍知者云何?如斯已知是度知慢。[即慢者]度知“无常也,苦也……乃至(三七页参照)……非归依所”。此是度遍知。

    (三)断遍知者云何?如斯已度知、舍断慢、除去、灭除、令灭无。此是断遍知。

    “又应对慢要遍知”,由此等三遍知应遍知慢。此是“又应对慢要遍知”[之义]。

    “贤者应行离暴恶”[之句中],暴恶行者云何?贪行[以贪]为被染者之暴恶行。瞋行[以瞋]为怒者之暴恶行。痴行[以痴]为蒙昧者之暴恶行。慢行[以慢]为被结缚者之暴恶行。见行[以见]为执取者之暴恶行。掉举行[以掉举]为散乱者之暴恶行。疑行[以疑]为不决定者之暴恶行。随眠行[以随眠]为强力者之暴恶行。此是暴恶行。“应离暴恶行”者,为远去暴恶行、离、离去、出离、弃遣、离脱、离缚、应以不限定之心而住。“应行”者,是应行,应行作,应动作,应活动,应护持,应持续,应维持。此是“应离暴恶行”[之义]。故世尊宣示:

    勿被妄言所诱导 对色不为起爱润

    又应对慢要遍知 [贤者]应行离暴恶

    一〇

    不可欢喜旧[过去] 对[现]新者不为忍

    续有减退不可愁 不可依止钩引者

    (九四四)

    “不可欢喜旧[过去]”[之句中],“旧”,是过去之色、受、想、行、识。过去之诸行由爱由见而不可欢喜、不可欢迎、不可缚着。舍断欢喜、欢迎、缚着、执、执取、住着,除去、灭除,应令灭无。此是“不可欢喜旧[过去]”[之义]。

    “对新者不为忍”[之句中],“新”者,是现在之受、想、行、识。对现在之诸行,由爱由见而不可忍,不可欲、不可爱、不可贪、不可生、不可发生、不可起、不可令生起。此是“对新者不为忍”[之义]。

    “续有减退不可愁”者,是“减退”、失、毁失、衰灭、离去、消灭“不可愁”、不可[悲]疲,不可悲泣,不可捶胸而泣,不可陷于蒙昧。眼之减退、失、毁失、衰灭、离去、且消灭,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施主家、住居、名声、赏赞、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医药之减退,失、毁失、衰灭、离去、且消灭不可愁,不可[悲]疲,不可悲泣,不可捶胸而泣,不可陷于蒙昧。此是“续有减退不可愁”[之义]。

    “不可依止钩引者”[之句中],“钩引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一页参照)……是贪欲、贪、不善根。由何而渴爱谓钩引者耶?彼之由渴爱而钩引色、钩牵、执、执取、住着、钩引受、想、行、识、趣、生起、结生、有、轮回、轮转、钩牵、执、执取、住着。由此谓钩引为渴爱。“不可依止钩引者”,是不可依止渴爱、应舍断渴爱、应除去、应灭除、应令灭无。为远去渴爱、离、离去、出离、弃遣、离脱、离缚,应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不可依止钩引者”[之义]。故世尊宣示:

    不可欢喜旧[过去] 对[现]新者不为忍

    续有减退不可愁 不可依止钩引者

    一一

    我曰贪求大暴流 又曰吸引为热望

    所缘遍计成渴爱 又曰欲泥难超越(九四五)

    “我曰贪求大暴流”[之句中],贪求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一页参照)……是贪欲、贪、不善根。大暴流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是贪欲、贪、不善根。“我曰贪求大暴流”者,是我以贪求曰大暴流、言、说、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此是“我曰贪求大暴流”[之义]。

    “吸引谓热望”[之句中],吸引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是贪欲、贪、不善根。热望者亦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是贪欲、贪、不善根。“热望谓吸引”者,是吸引曰热望、言、说、施设、确立、开显、分别、显示、说明。此是“吸引谓热望”[之义]。

    “所缘、遍计者”[之句中],“所缘”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是贪欲、贪、不善根。“遍计”者,亦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是贪欲、贪、不善根。此是“所缘、遍计者。”

    “欲泥难超越”者,是超难、过难、度难、度过难、超越难、离越难,是欲泥、欲污泥、欲染、欲泥土、欲障碍。此是“欲泥难超越。”故世尊宣示:

    我曰贪求大暴流 又曰吸引为热望

    所缘遍计成渴爱 又曰欲泥难超越

    一二

    牟尼由真不离去 婆罗门在陆地[涅槃]

    彼[弃]一切为舍遣 彼实言称为寂者

    (九四六)

    “牟尼由真不离去”者,是牟尼不离去真语,不离去正见,不离去八支圣道去。牟尼者,谓智是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〇六页以下参照)……超越着与纲,此是牟尼。此是“牟尼由真不离去”[之义]。

    “婆罗门(佛)在陆地[涅槃]”[之句中],“陆地”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离贪、灭、涅槃。婆罗门者,是令拒外之七法故是婆罗门……乃至(九〇页参照)……无依止者此言婆罗门。“婆罗门(佛)在陆地”者,是婆罗门在陆地,在洲诸,在救护所,在避难所,在归依所,在无畏,在无死,在不死,在涅槃。此是“婆罗门在陆地”[之义]。

    “彼一切舍遣”[之句中],“一切”者,是眼与色……乃至……意与法之十二处。是对内外之[六]处欲贪被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刈割故,一切被弃、唾弃、脱、舍断、舍遣。爱、见、慢被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刈割故,一切被弃、唾弃、脱、舍断、舍遣。福行、非福行与不动行,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刈割故,一切被弃、唾弃、脱、舍断、舍遣。此“被一切为舍遣。”

    “彼实言称为寂者”,彼者,是“言”、语、话、说明、言说为“寂者”、寂静者、寂灭者、[烦恼]消灭者、安息者。此是“言彼实寂者”[之义]。故世尊宣示:

    牟尼由真不离去 婆罗门在陆地(涅槃)

    彼[弃]一切为舍遣 彼实言称为寂者

    一三

    彼实是知者 吠陀之达人

    已知一切法 彼不为依止

    彼在此世间 且为正动作

    此世任何人 彼亦无羡望

    (九四七)

    “彼实是知者、吠陀之达人”[之句中],“知者”者,是知者、明解者、智者、智慧者、辨知者、有慧者。吠陀之达人[之句中],“吠陀”者,是于四[沙门]道智……乃至(前卷一一一页参照)……对一切之诸受离贪、超一切受,此是吠陀之达人。此是“彼实是知者、吠陀之达人”[之义]。

    “已知一切法、彼不为依止”者,是已知[法]、识、考量、度知、辨知、明了,[即]“一切行是无常”,“一切行是苦”……乃至(二二页参照)……知、识、考量、度知、辨知、明了“所有集法皆此灭法。”“不依止”者,[依]有爱依、见依之二依……乃至(二五五页参照)……此是爱依……乃至……此是见依。舍断爱依,舍遣见依不依止眼,不依止耳,不依止鼻……乃至(一四四页参照)……不依止见闻觉识诸法,不止着、不系着、不近着、不缚着、不信解。此是“已知一切法,彼不为依止”[之义]。

    “彼在此世间,且为正动作”者,是对内外之[六]处舍断欲贪,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刈割故,彼于世间正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又福行、非福行与不动行被舍断、根绝、是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刈割故,彼于世间而正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彼在此世间,且为正动作。”

    “此世任何人,彼亦无羡望”[之句中],羡望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一页参照)……是贪欲、贪、不善根。舍断此羡望、渴爱、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亦不羡望任何人。[即]无论对于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亦[无有羡望。]此是“此世任何人,彼亦无羡望”[之义]。故世尊宣示:

    彼实是知者 吠陀之达人

    已知一切法 彼不为依止

    彼在此世间 且为正动作

    此世任何人 彼亦无羡望

    一四

    于世间难超诸欲 超越之所[有七]着

    彼以断流无结缚 无愁亦无烦恼事

    (九四八)

    “于世间难超诸欲,超越之所[有七]着”[之句中],“所”者,是无论于刹帝、婆罗门、毗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如何容貌,如何业务,如何职分,如何阶级,如何地位,于任如何法之具备者[之义]。“诸欲”者,概言之,是事欲与烦恼欲之二欲……乃至(前卷一页以下参照)……此等谓事欲……乃至……此等谓烦恼欲。“着”者,是贪着、瞋着、痴着、慢着、见着、烦恼着、恶行着之七着。“于世间”者,是于恶趣世间、于人世间、于天世间、于蕴世间、于处世间。“难超越”者是度、越度、度过、超越、离越于世间所有欲乃难超、难过、难度、难度过、难超越、难离越、难着。此是“于世间难超诸欲,超越之所[有七]着”[之义]。

    “无愁亦无烦恼事”者,是不愁事物之变易,不愁事物之变易时。[即]“我眼变易”无愁。“我耳、我鼻、我舌、我身、我色、我声、我香、我味、我触、我施主家、我众、我住居、我利得、我名声、我赏赞、我乐、我衣服、我食物、我卧坐所、我病者之资具药品、我母、我父、我兄弟、我姊妹、我亲子、我亲女、我友人、我同僚、我亲戚缘者之变易”无愁。无疲[悲],无悲泣,无捶胸而泣,无陷于蒙昧。此是“无愁。”“无烦恼事”者,是无烦事、无烦、无烦思、无愁思、无愁恼。或又无生,无老,无死,无死亡,无生起。此是“无愁亦无烦恼事”[之义]。

    “彼之断流无结缚”[之句中],流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一页参照)……是贪欲、贪、不善根。彼之流、舍断渴爱、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之人谓“断流”者。“无结缚”[之句中之结缚者],是贪缚、瞋缚、痴缚、慢缚、见缚、烦恼缚、恶行缚之七缚。舍断此等之结缚、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之人谓“无结缚者。”此是“彼之断流无结缚”[之义]。故世尊宣示:

    于世间难超诸欲 超越之所[有七]着

    彼之断流无结缚 无愁亦无烦恼事

    一五

    前所[烦恼]令涸渴 后成何物勿标新

    若汝不执[是为]中 汝之将行为寂静

    (九四九)

    “在前所有令涸渴”者,是有关过去诸行所生起之诸烦恼皆令涸、涸渴、干尽,令成无种、舍断、除去、灭除、成为灭无。如斯是“前所有令涸渴”[之义]。或又过去之业行所未受报之诸业行令涸、涸渴、干尽、令为无种,舍断、除去、灭除、令成灭无。如斯亦是“前所有令涸渴”[之义]。

    “后成何物汝勿标新”————未来谓“后”————有关未来之诸行所生起之贪所有、瞋所有、痴所有、慢所有、见所有、烦恼所有、恶行所有、虽然此等所有(何物)汝勿标新,勿令现前,勿令生,勿令发生、勿起、勿生起,舍断、除去、灭除、令之灭无。此是“后成何物汝勿标新”[之义]。

    “若汝不执为是中”————“中”者,是现在之色、受、想、行、识————现在之诸行由爱由见而汝不执、不执着、不执受、不执取、若不住著者。若舍断、除去、灭除、令之灭无欢喜、欢迎、缚着、执、执取、住着,此是“若汝不执为是中”[之义]。

    所谓“汝之将行为寂静”者,乃贪之寂故为寂。瞋之寂故为寂……乃至(一〇五页参照)……一切不善行之寂故、寂止故、寂灭故、消尽故、消灭故、离去故、安息故是为寂,为寂静、寂灭、消灭、安息而汝将行,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汝之将行为寂静”[之义]。故世尊宣示:

    前所[烦恼]令涸渴 后成何物勿标新

    若汝不执[是为]中 汝之将行为寂静

    一六

    普对名与色 无有我执者

    非有故无愁 彼实无毁失

    (九五〇)

    “普对名与色,无有我执者”[之句中],“普”者,是普、一切、是无残、无余。名者,是四无色蕴。色者,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者”者,是阿罗汉、漏尽者。“我执”者,是爱我执及见我执之二我执……乃至(二五五页参照)……此是爱我执……乃至……,此是见我执。“普对名与色,无有我执者”,是对于一切名与色,无有我执、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正断、令寂灭、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者。此是“普对名与色,无有我执者。”

    “非有故无愁”,是不愁事物之变易,事物之变易时不愁。[即]我眼之变易无愁,我耳、我鼻、我舌、我身、我色、我声、我香、我味、我触、我施主家、我众、我住居、我利得……乃至(二二一页参照)……我亲戚缘者之变易不愁,不[悲]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于蒙昧。如斯是“非有之故无愁。”或又眼病所触,所袭……乃至(一二一页参照)……由与虻、蚊、风、炎热、爬行类之接触所触、所袭、围,则具此亦不愁、不悲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于蒙昧。如斯是“非有之故无愁”。或又不存,不存在,对不得之物,“我己曾有而今我无”,“我虽应有之物而我未得”亦不愁、不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于蒙昧。如斯是“非有之故无愁。”

    “彼实于世无毁失”者,乃“此是我物,此是他人之物”,而凡执、执取、住着、缚着、信解所有色、受、想、行、识者有毁失。即世尊如斯说:

    车马宝珠耳环夺 子及妻亦同被夺

    一切财富至失落 愁时何汝不热苦

    舍先人之诸财富 人最初舍彼等[财]

    欲欲有财者无常 故我愁时无有愁

    月盈增充满亏减 日使灭没自[暗黑]

    适者我知世间法 故我愁时无有愁

    “此是我之物,此是他人人之物”,于无执、执取、住着、缚着、信解所有色、受、想、行、识无者,无有毁失。即世尊如斯说:“沙门!汝喜耶?”“友!得何而[可喜]耶?”“沙门!然则汝愁耶?”“友!失何而[愁]耶?”“沙门!然则汝无喜亦无愁耶?”“然!友!”

    实则我等已久见 于般涅槃婆罗门

    世间之爱着[见]度 无欢喜无苦之比丘

    此是“彼实[世间]无毁失”[之义]。故世尊宣示:

    普对名与色 无有我执者

    非有故无愁 彼实无毁失

    一七

    “此我物”“他之物” 然而何物不[执]者

    不存我执彼如斯 于“我无”亦无有愁

    (九五一)

    “此是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无执者][之句中],“者”,是阿罗汉、漏尽者。“此是我之物,此是他人人之物”,于无执、执取、住着、缚着、信解所有受、想、行、识非有、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正断、令寂灭、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如斯“此是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不[执]者。”

    即世尊如斯说:“诸比丘!此身非汝等之物,亦非他人人之物。诸比丘!应见由先业之所行作、所意思、所感受之物。诸比丘!于此处有闻(博识)之圣弟子善如理作意缘起。[即]有此时[即]有彼,此生故彼生,此无时即彼无,此灭故彼灭。所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乃至……如斯有此一切苦蕴之集。然而无明之无余灭故有行之灭……乃至……如斯有此一切苦蕴之灭。”如斯亦是“此是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不执]者。”

    又世尊已如斯说:

    莫伽罗阇!常有念 以害破自我之见

    观察世间是空也 若如斯者应度死

    如斯观察世间者 [究竟]不见死王事

    如斯是“此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不[执]者。”

    又世尊如斯说:“诸比丘!汝等之物非是物,应舍断彼。彼若舍断,对汝等应有长时之利益、安乐。诸比丘!然则非汝等之物者何耶?诸比丘!色非汝等之物,应舍断彼,彼若舍断,汝等应有长时之利益、安乐。受、想、行、识非汝等之物,应舍断彼。彼若舍断,汝等应有长时之利益、安乐。诸比丘!汝等云何思惟此耶?于此之祇树园所有草、薪木、树枝、树叶、为人人持去焚烧,又从用途而应用。然彼时‘人人持去我等焚烧,又从用途而用’,汝等如是思念否?尊师!不然。彼何因耶?尊师!此非我,非为我所(物)。诸比丘!如斯,非汝等之物,应舍断彼。彼若舍断,汝等应有长时之利益、安乐。诸比丘!非汝等之物者何耶?诸比丘!色非汝等之物,应舍断彼。彼若舍断,汝等应有长时之利益、安乐。受、想、行、识非汝等之物,应舍断彼。彼若舍断,汝等应有长时之利益、安乐。”如斯亦是“此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不执]者。”

    又如斯说:

    单是法生起 单诸行持续

    如实且观者 村长!勿怖畏

    以慧观[察] 时世间等草木

    不结生涅槃 他物不冀求

    婆耆罗比丘尼向恶魔波旬如斯言:

    汝以何耶解有情 汝非有魔恶见耶

    此[身]唯是诸行聚 于此有情无能得

    譬如部分之集物 谓如车声有(名称)

    如斯诸蕴之有时 谓如有情有假名

    发生只有[成为]苦 存续衰灭亦是苦

    除苦无有发生者 苦之以外无灭物

    如斯亦是“此我物他之物,任为何之物无[执]者。”

    “如斯诸比丘!有比丘至色之灭追求色,至[受、想、行]识之之灭追求受、想、行、识。至色之灭追求色之彼,至[受、想、行]识之灭追求受、想、行、识之[彼],则无有人是‘我’或‘我是物’或‘有我’之处。”如斯亦是“此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无执]者。”

    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尊师!‘世间是空,世间是空’。尊师!何故言‘世间是空’”耶?“阿难!我、我所亦空故,言‘世间是空’。阿难!我、我所亦空者云何?阿难!眼我、我所亦[无故]是空。色是空,眼识是空,眼触是空,眼触所生起乐、苦、不苦不乐之受此亦是空。耳是空,声是空,鼻是空,香是空,舌是空,味是空,身是空,触是空,意是空,法是空,意识是空,意触是空,缘意触所生起乐、苦、不苦不乐之受此我、我所亦[无故]空。阿难!我、我所空故”,言“世间是空”。如斯亦是“此我物他之物,任何之物无[执]者。”

    “不存我执彼如斯”[之句中],“我执”者,是爱我执与见我执之二我执……乃至(二五五页参照)……此是爱我执……乃至……此是见我执。舍断爱我执,舍遣见我执,不存我执、不令存在、不取得、不令获得者。此是“不执我存彼如斯”[之义]。

    “于我无亦无有愁”,不愁变易之事物,不愁事物之变易时。[即]“我眼之变易”不愁。“我耳……乃至(二二一页参照)……我亲戚、缘者之变易”不愁、不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堕于蒙昧。此是“于我无亦无有愁”[之义]。故世尊宣示:

    此是我物他之物 然而何物不[执]者

    不存我执彼如斯 于我无亦无有愁

    一八

    无有贪求无嫉视 不动一切处平等

    于质问不动摇者 [此有]功德我语曰

    (九五二)

    “无有贪求无嫉视,不动一切处平等”[之句中],嫉视者云何?于此处某者是嫉视者对他人[受]利得、恭敬、尊重、尊敬、奉事、礼拜而嫉,羡嫉,结嫉。如斯所有嫉视、嫉视业、嫉、嫉妒、嫉妒性、羡视、羡嫉、羡嫉性此是嫉视。为舍断此、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不得生起此嫉视,以智火烧所之者谓无嫉视者。此是“无嫉视。”

    无有贪求[之句中],贪求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一页参照)……是贪欲、贪、不善根。为舍断、正断、令寂灭、使安息、令不得生起此贪求,以智火烧所之者谓无贪求者。彼对色无有贪求……乃至(一四四页参照)……对所见闻觉识诸法无贪求、无贪觅、无昏迷、无缚着、离贪求、离去贪求、舍贪求、唾弃贪求、脱贪、舍断贪求、舍遣贪求,离令、离去贪、舍贪、唾弃贪、脱贪、舍断贪、舍遣贪无爱,消灭[烦恼],为清凉,觉受乐,自为梵而住。此是“无嫉视,无有贪求”[之义]。

    “不动一切处平等”[之句中],动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是贪欲、贪、不善根。为舍断、正断、令寂灭、令安息此动、渴爱,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者谓不动者。动之舍断故是不动。彼对利得亦不动,不利得亦不动,对名声亦不动,对不名声亦不动,对乐亦不动,对苦亦不动,不动摇、不震、不震动、不震骇。此是“不动。”

    “一切处平等”[之句中],一切者,是眼与色……乃至……意与法之十二处。对内外[六]处之欲贪被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彼一切处是平等,于一切处是如同,于一切处是中庸,于一切处言舍。此是“不动、一切处平等”[之义]。

    “于质问不动摇者,此有功德我语曰”者,问于不动摇之人人,质问、乞、求、信乐,有此等四功德而我曰。彼无嫉视,无有贪求,不动而一切处平等,我曰、言、说明也。此是“于质问不动摇者,此有功德我语曰”[之义]。故世尊宣示:

    无有贪求无嫉视 不动一切处平等

    于质问不动摇者 [此有]功德我语曰

    一九

    有识智者于不动 无有何等作为事

    彼[为不动]离杂勤 于一切处见安稳

    (九五三)

    “有识知者于不动”[之句中],动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一页参照)……是贪欲、贪、不善根。为舍断、正断、令寂灭,使安息此动、渴爱,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谓不动者。动之舍断故是不动。彼于利得亦不动,于不利得亦不动,于名声亦不动,于不名声亦不动,于赏赞亦不动,于毁訾亦不动,于乐亦不动,于苦亦不动,不动摇、不震、不震动、不震骇。此是“不动。”

    “有识知者”,是知者,了知者,识知者,别知者,通达者。[即]了知、识知、别知、之通达者知“一切行是无常”,“一切行是苦”……乃至(二二页参照)……通达者知、了知、识知、别知“所有集法皆是之此灭法。”此是“有识、知者于不动”[之义]。

    “无有何等作为事”[之句中],作为者,是福行、非福行、不动行。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被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刈割故而无有作为事,是不存在、不能得、舍断、正断、寂灭、安息,不得生起,以智所火烧。此是“无有何等作为事”[之义]。

    “彼[为不动]离杂勤”[之句中],杂勤者,是福行、非福行、不动行。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被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刈割故,是故远离杂勤,离、离去、出离、弃遣、离脱、离缚,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彼[为不动]离杂勤”[之义]。

    “于一切处见安稳”者,贪起怖畏,瞋起怖畏,痴起怖畏……乃至……烦恼起怖畏。起怖畏贪之舍断故……乃至……起怖畏烦恼之舍断故,“于一切处见安稳”,于一切处见无畏,于一切处见无患恼,于一切处见无灾祸,于一切处见无灾厄,于一切处见安息。此是“于一切处见安稳。”故世尊宣示:

    有识知者于不动 无有何等作为事

    彼[为不动]离杂勤 于一切处见安稳

    二〇

    虽亦等同虽为劣 牟尼虽胜不作语

    彼为寂而离五悭 不取着亦不放掷

    (九五四)

    如斯世尊[宣]

    “虽亦等同虽为劣,牟尼虽胜不作语”[之句中],智谓牟那。即所有慧、知解……乃至(一〇七页以下参照)……超越着与纲者,此是牟尼。此是牟尼。[牟尼]不说、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我胜”“我等同”“我为劣。”此是“虽亦等同虽为劣,牟尼虽胜不作语”[之义]。

    “彼为寂而离五悭”[之句中],寂瞋之寂故是寂。瞋、痴……乃至(一〇五页参照)……一切不善行之寂故,寂止故,寂灭故,消尽故,消灭故,离去故,安息故而为寂、寂静、寂灭、消灭、安息。此是“彼为寂”[之义]。离五悭者,悭有住处悭……之五悭……乃至(三页参照)……把取谓之悭。舍断此悭、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者离悭、离去悭、弃悭、唾弃悭、脱悭、舍断悭、是舍遣悭者。此是“彼为寂而离五悭”[之义]。

    “不取着亦不放掷。”如斯世尊宣[之句中],不取著者,是于色不取着、不取、不近取、不执、不执取、不住着。是不取着、不取、不近取、不执、不执取、不住著于受、想、行、识、趣、生起、结生、有、轮回、轮转。此是“不取着”[之义]。不放掷者,是不舍断色、不除去、不灭除、不令成为灭无,不舍断、不除去、不灭除、不令受、想、行、识、趣、生起、结生、有、轮回、轮转之灭无。此是“不放掷”[之义]。世尊者,此是尊重之同义语……乃至(一〇九页以下参照)……此谓世尊……是作证与共同施设。故世尊宣示:

    虽亦等同虽为劣 牟尼虽胜不作语

    彼为寂而离五悭 不取着亦无放掷

    如斯世尊[宣示]。

    第十五 执杖经之义释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