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分别论最新章节!

是“非有学非无学之慧”。

    欲缠善无记之慧是“小慧”。色缠无色缠善无记之慧是“大慧”。于四道、四果之慧是“无量慧”。

    此处,如何为“小所缘之慧”耶?是以小法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小所缘之慧”。

    此处,如何为“大所缘之慧”耶?是以大法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大所缘之慧”。

    此处,如何为“无量所缘之慧”耶?是以无量法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无量所缘之慧”。

    此处,如何为“道所缘之慧”耶?是以圣道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是“道所缘之慧”。

    于四道之慧是“道因之慧”。

    此处,如何为“道主之慧”耶?是以圣道为主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道主之慧”。

    于四地异熟之慧有已生、可生而不可言不已生。于四地善之慧、三地无记作之慧有已生、不已生不可言可生。

    一切之慧是有“过去”、有“未来”、有“现在”。

    此处,如何为“过去所缘之慧”耶?是以过去之法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过去所缘之慧”。

    此处,如何为“未来所缘之慧”耶?是以未来之法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未来所缘之慧”。

    此处,如何为“现在所缘之慧”耶?是以现在之法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现在所缘之慧”。

    于一切慧是有“内”,有“外”,有“内外”。

    此处,如何为“内所缘之慧”耶?是以内法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内所缘之慧”。

    此处,如何为“外所缘之慧”耶?是以外法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外所缘之慧”。

    此处,如何为“内外所缘之慧”耶?是以内外法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内外所缘之慧”。

    如是为三种智所依。

    [四种]

    此中,如何为“自业之智”耶?是“有布施、供牺、祭祀,有善作恶作业之果、异熟,有今世、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之有情,于世以沙门婆罗门,以正行正所行为证知今世与他世而令知[其他]者”。所有之如是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除谛随顺之智,一切有漏善之智是“自业之智”。

    此中,如何为“谛随顺之智”耶?是若“色是无常”,若“受是无常”,若“想是无常”,若“行是无常”,若“识是无常”者,所有如是随顺之忍、见、明、知、观、法知忍,此言“谛随顺之智”。

    四道之慧是“道具足之智”。

    四果之慧是“果具足之智”。

    “道具足之智”者,是于彼苦之智,于彼苦集之智,于彼苦灭之智,于至彼苦灭道之智。

    此中,如何为“于苦之智”耶?是以苦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于苦之智”。以苦集为所缘……乃至……以至苦灭道为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择法、正见,此言“于至苦灭道之智”。

    欲缠善无记之慧是“欲缠之慧”。色缠善无记之慧是“色缠之慧”。无色缠善无记之慧是“无色缠之慧”。于四道、四果之慧是“无所属之慧”。

    此处,如何为“于法之智”耶?于四道、四果之慧是“于法之智”。

    彼依此之知、见、得、明知、遍行而理解过去未来之理趣。即谁之沙门、婆罗门知一切过去世是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至苦灭之道。彼等知此是苦。彼等知此是苦之集。彼等知此是苦之灭。彼等知此是至苦灭之道。又或沙门、婆罗门亦知一切未来世是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至苦灭之道。彼等知此是苦。彼等知此是苦之集。彼等知此是苦之灭。彼等知此是至苦灭之道。于此处之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类智”。

    此处,如何为“遍行之智”耶?于此处有比丘,依他有情、他人之心,遍行而知于心。若有贪之心知有贪之心,若离贪之心知离贪之心,若有瞋之心知有瞋之心,若离瞋之心知……乃至……有痴之心……乃至……离痴之心……乃至……略集之心……乃至……混乱之心……乃至……大之心……乃至……非大之心……乃至……有上之心……乃至……无上之心……乃至……定之心……乃至……非定之心……乃至……解脱之心知解脱之心。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遍行之智”。

    除于法之智、类智、遍行智,其余之慧是“通俗之智”。

    此处,如何为“是积集而非分散”之慧耶?欲缠善之慧是“积集而非分散”之慧。四道之慧是“分散而非积集”之慧。色缠无色缠善之慧是“积集又是分散”。余之慧是“亦非积集亦非分散。”

    此处,如何为“厌离而非证悟”之慧耶?是依彼之慧,于欲而离贪,不证悟神通,不证悟其谛,此言“厌离而非证悟”之慧。

    彼于欲而离贪,依慧而证悟神通,不证悟其谛,此言“证悟而非厌离”之慧。

    于四道之慧是“是厌离又是证悟”。

    其余之慧是“亦非厌离亦非证悟”。

    此处,如何为“退分之慧”耶?得初静虑者,欲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耶?其随法念是住“住分之慧”,无寻俱行之想作意是行“胜进分之慧”,厌离俱行之想作意是行离贪具足“决择分之慧”。

    得第二静虑者,寻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随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舍俱行之想作意是行“胜进分之慧”,厌离俱行之想作意是行离贪具足“决择分之慧”。

    得第三静虑者,喜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随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非苦非乐俱行之想作意是行“胜进分之慧”,厌离俱行之想作意是行离贪具足“决择分之慧”。

    得第四静虑者,乐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随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虚空无遍处俱行之想作意是行“胜进分之慧”,厌离俱行之想作意是行离贪具足“决择分之慧”。

    得虚空无遍处者,色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随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识无遍处俱行之想作意是行“胜进分之慧”,厌离俱行之想作意是行离贪具足“决择分之慧”。

    得识无遍处者,虚空无遍处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其随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无所有处俱行之想作意是行“胜进分之慧”,厌离俱行之想作意是行离贪具足“决择分之慧”。

    得无所有处者,识无遍处俱行之想作意是行“退分之慧”,自体随法之念是住“住分之慧”,非想非非想处俱行之想作意是行“胜进分之慧”,厌离俱行之想作意是行离贪具足“决择分之慧”。

    此处,如何为“四无碍解”耶?是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于义之智是义无碍解。于法之智是法无碍解。于其法辞说明之智是词无碍解。于诸智之智是辩无碍解。此是四无碍解。

    此处,如何为“四通行”耶?是苦迟通行之慧、苦速通行之慧、乐迟通行之慧、乐速通行之慧。

    此中,如何为苦迟通行之慧耶?是依所应作之苦而达定者,以迟钝而通达其处所生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苦迟通行之慧。

    此中,如何为苦速通行之慧耶?是依所应作之苦而达定者,以速而通达其处所生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苦速通行之慧。

    此中,如何为乐迟通行之慧耶?是依非所应作之非苦而达定者,以迟而通达其处所生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乐迟通行之慧。

    此中,如何为乐速通行之慧耶?是依非所应作之非苦而达定者,以速而通达其处所生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乐速通行。

    此等为四通行。

    此处,如何为四所缘耶?是以小为小所缘之慧、以小为无量所缘之慧、以无量为小所缘之慧、以无量为无量所缘之慧。

    此中,如何为以小为小所缘之慧耶?是不得所欣之定,有限遍满于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以小为小所缘之慧。

    此中,如何为以小为无量所缘之慧耶?是不得所欣之定,有大遍满于所缘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以小为无量所缘之慧。

    此中,如何以无量为小所缘之慧耶?是得所欣之定,少所缘遍满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以无量为小所缘之慧。

    此中,如何以无量为无量所缘之慧耶?是得所欣之定,大所缘遍满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无量为无量所缘之慧”。

    是等为四种所缘。

    道具足之智即于彼老死之智、于彼老死集之智、于彼老死灭之智、于彼至老死灭道之智。

    此中,如何为于老死之智耶?是缘老死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于老死之智。缘老死之集而……乃至……缘老死之灭……乃至……缘至老死灭之道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至老死灭道之智。

    道具足之智是于生之智……乃至……。

    于有之智……乃至……。

    于取之智……乃至……。

    于爱之智……乃至……。

    于受之智……乃至……。

    于触之智……乃至……。

    于六处之智……乃至……。

    于名色之智……乃至……。

    于识之智……乃至……。

    于行之智,于行集之智,于行灭之智,于至行灭道之智。

    此中,如何为于行之智耶?是缘行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于行之智。缘行之集而……乃至……缘行之灭……乃至……缘至行灭之道而生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于至行灭道之智。

    [五种]

    此处,如何为五支之正定耶?是喜遍满、乐遍满、心遍满、明遍满、观察相。

    于二禅之慧是喜遍满。于三禅之慧是乐遍满。于他心之智是心遍满。天眼是明遍满。由彼彼之定而出者之观察智是观察相,此言五支之正定。

    此处,如何为五智之正定耶?“此定是现在乐为未来乐异熟”,彼自身之智生。“此定是圣无资”,彼自身智之智生。“此定乃非卑贱人”,彼自身之智生。“此定是获寂静、好善、烦恼除灭,达[心]一趣定而无随有行呵责遮障”,彼自身之智生。彼实又我此定“念我入定”、“念出定”,彼自身之智生。此是五智之正定。

    如是为五种智所依。

    [六种]

    此中,如何为六神通之慧耶?是种种神通之智、耳界清净智、他心智、宿住随念智、有情死生智、漏尽智,此等是六种神通之慧。

    如是为六种智所依。

    [七种]

    此处,如何为七十七智所依耶?是“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则无老死”之智。过去世之“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则无老死”之智。未来世之“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则无老死”之智。于此法住智之处,“是尽法、消法、离贪、灭法”之智。

    “缘有而有生”之智……乃至……。

    “缘取而有有”之智……乃至……。

    “缘受而有取”之智……乃至……。

    “缘受而有爱”之智……乃至……。

    “缘触而有受”之智……乃至……。

    “缘六处而有触”之智……乃至……。

    “缘名色而有六处”之智……乃至……。

    “缘识而有名色”之智……乃至……。

    “缘行而有识”之智……乃至……。

    “缘无明而有行”之智。“无无明则无行”之智。过去世之“缘无明而有行”之智。“无无明则无行”之智。未来世之“缘无明而有行”之智。“无无明则无行”之智。于此法住智之处,亦“是尽法、消法、离贪法”之智。此等为七十七智所依。

    如是为七种智所依。

    [八种]

    此处,如何为于四道、四果之慧耶?是预流道之慧、预流果之慧、一来道之慧、一来果之慧、不还道之慧、不还果之慧、阿罗汉道之慧、阿罗汉果之慧,此等为四道、四果之慧。

    如是为八种智所依。

    [九种]

    此处,如何为九次第住定之慧耶?是初禅定之慧、第二禅定之慧、第三禅定之慧、第四禅定之慧、虚空无边处定之慧、识无边处定之慧、无所有处定之慧、非想非非想处定之慧、想受灭尽定之慧,此等是九次第住定之慧。

    如是为九种智所依。

    [十种]

    此处,如何为如来以处为处,以非处为非处之如实智耶?

    此处,如来如此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见具足之人执著「以诸行为常”者,此非有是处。然,有是处,知异生执著「诸行是常”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见具足之人执著「诸行是乐”者无有是处。然又有是处。即异生执著「诸行是乐”者是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见具足之人执著「以诸法是我”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异生执著「以诸法是我”者是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见具足之人“可夺母之生命”者无有是处。然又有是处,即异生“可夺母之生命”者是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见具足之人“可夺父之生命”者……乃至……“可夺阿罗汉之生命”者……乃至……“以恶心可出如来之血”者……乃至……“可破僧伽”者……乃至……“可就于他师”者……乃至……“可生于第八有”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异生“可生于第八有”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于一世界有二应供正自觉者出于非前非后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于一世界出一应供正自觉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于一世界出二转轮王于非前非后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于一世界出一转轮王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女人可为应供正自觉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男人可为应供正自觉者有是处。又无是处,不可得有,即女人可为转轮王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男人可为转轮圣王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女人可为[帝]释,可为魔,可为梵[天]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男人可为[帝]释,可为魔,可为梵[天]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于身恶行者应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于身恶行者应起非可爱、非可乐、非可意之异熟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于语恶行者……意恶行者应起可爱、可爱、可意之异熟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于[语恶行者……]意恶行者应起非可爱、非可乐、非可意之异熟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于身妙行者应起非可爱、非可乐、非可意之异熟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于身妙行者应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于语妙行者……意妙行者应起非可爱、非可乐、非可意之异熟者则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于[语妙行者……]意妙行者应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具身恶行者依其因缘、依其缘而身坏死后,可生于善趣、天世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具身恶行者依其因缘、依其缘而身坏死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具语恶行者……具意恶行者依其因缘、依其缘而身坏死后,可生于善趣、天世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具[语恶行者……]意恶行者依其因缘、依其缘而身坏死后,应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具身妙行者依其因缘、依其缘而身坏死后,应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具身妙行者依其因缘、依其缘而身坏死后,应生于善趣、天世者有是处。又无有是处,不可得有,即具语妙行者[……具意妙行者]依其因缘、依其缘而身坏死后,应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者无有是处。然有是处,即具语妙行者……乃至……具意妙行者依其因缘、依其缘而身坏死后,应生于善趣、天世者有是处。彼彼之法即取彼彼法之因、缘为彼彼之处。彼彼之法即取彼彼法之非因、非缘为彼彼之非处。所有于此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如来以处为处,以非处为非处之如实智。

    此处,如何为如来依处依缘而[知]过去未来现在受业异熟之如实智耶?此处,如来知此,即为一类恶业受因遮止幸趣而未熟。此处,为一类恶业受因遮止幸依而未熟。此处,一类恶业受因遮止幸时而未熟。此处,为一类恶业受因遮止幸加行而未熟。此处,为一类恶业受因之不幸趣而熟。此处,为一类恶业受因之不幸依而熟。此处,为一类恶业受因之不幸时而熟。此处,一类恶业受因之不幸加行而熟。此处,为一类善业受因之不幸趣而未熟。此处,为一类善业受因之不幸依而未熟。此处,为一类善业受因之不幸时而未熟。此处,为一类善业受因之不幸加行而未熟。此处,为一类善业受因之幸趣而熟。此处,为一类善业受因之幸依而熟。此处,为一类善业受因之幸时而熟。此处,为一类善业受因之幸加行而熟。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言如来依处依缘而[知]过去未来现在受业异熟之如实智。

    此处,如何为如来一切处往道之如实智耶?于此处如来知此道是往地狱之道。知此道是往畜生之道。知此道是往饿鬼境界之道。知此道是往人间界之道。知此道是往天界之道。知此道是往涅槃之道。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是为如来一切处往道之如实智。

    此中,如何为如来之非一界、种种界、世间之如实智耶?于此处如来知蕴之种种。知界之种种。知处之种种。知非一界、种种界、世间种种。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是如来之非一界、种种界、世间之如实智。

    此处,如何是如来之诸有情种种胜解之如实智耶?如来知此,即有诸有情之劣胜解,有诸有情之胜胜解。劣胜解之有情即是依附、亲近、敬奉于劣胜解之有情。胜胜解之有情是依附、亲近、敬奉于胜胜解之有情。于过去世,劣胜解之有情亦依附、亲近、敬奉于劣胜解之有情。胜胜解之有情亦依附、亲近、敬奉于胜胜解之有情。于未来世,劣胜解之有情亦依附、亲近、敬奉于劣胜解之有情。胜胜解之有情亦依附、亲近、敬奉于胜胜解之有情。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是如来之有情种种胜解之知实智。

    此处,如何是如来之他有情、他补特伽罗根上下之如实智耶?此处,如来知诸有情之所依。知随眠。知行。知胜解。知小缠、大缠者、利根、钝根、妙相、恶相、善了知、恶了知、可使不可使者之诸有情。

    又如何为有情之所依耶?或为“世间是常”,或为“世间是无常”,或为“世间是有边”,或为“世间是无边”,或为“命即是身”,或为“命与身异”,或为“如来死后有”,或为“如来死后无”,或为“如来死后亦有亦无”,或为“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如是或有有见所依之有情,或有非有见所依之有情,或更不随于此之两边而于相依性缘起之法得顺观之忍。或有[得]如实智。是为诸有情之所依。

    又,如何为诸有情之随眠耶?诸有情之随眠者,是欲贪随眠、瞋随眠、慢随眠,见随眠、犹豫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关于彼之世间之爱色、好色,有情之贪随眠而住。关于彼之世间之不爱色、不好色,诸有情之瞋随眠而住。于此二边应如是见:无明随行、随伴而有空想、邪见、疑。是为诸有情之随眠。

    又,如何为诸有情之行耶?是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者,或为少地,或为大地者,是为诸有情之行。

    又,如何为诸有情之胜解耶?是有诸有情之劣胜解、诸有情之胜胜解。劣胜解之有情是依附、亲近、敬奉于劣胜解之有情。胜胜解之有情是依附、亲近、敬奉于胜胜解之有情。于过去世,劣胜解之有情亦依附、亲近、敬奉于劣胜解之有情。胜胜解之有情亦依附、亲近、敬奉于胜胜解之有情。于未来世,劣胜解之有情亦可依附、亲近、敬奉于劣胜解之有情。胜胜解之有情亦依附、亲近、敬奉于胜胜解之有情。是为诸有情之胜解。

    如何为彼大尘者之诸有情耶?是有十烦恼事:贪、瞋、痴、慢、见、犹豫、惛沈、掉举、无惭、无愧。诸有情习、修、多所作、增大是等之十烦恼事者,此等为彼大尘者之诸有情。

    如何为彼小尘者之诸有情耶?即诸有情不习、不修、不多所作、不增大是等之烦恼事者,此等为彼小尘者之诸有情。

    如何为彼钝根者之诸有情耶?即是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诸有情不习、不修、不多所作、不增大此等之五根者,此等为彼钝根者之诸有情。

    如何为彼利根者之诸有情耶?是诸有情习、修、多所作、增大此等之五根者,此等为彼利根者之诸有情。

    如何为彼恶相者之诸有情耶?是诸有情为恶所依、恶随眠、恶行、恶胜解、大尘、钝根者,此等为彼恶者之诸有情。

    如何为彼妙相者之诸有情耶?是诸有情为善所依、善行、善胜解、小尘、利根者,此等为彼妙相者之诸有情。

    如何为彼恶了知者[善了知者]之诸有情耶?是彼之诸有情为恶相即是恶了知者之诸有情。以彼之诸有情为妙相即是善了知者之诸有情。

    如何为彼不可使者之诸有情耶?是诸有情为业障具足、烦恼具足、异熟障具足、不信、不妙欲、恶慧者,于善法入正性决定者为不可使,此等为彼不可使者之诸有情。

    如何为彼可使者之诸有情耶?是诸有情为欲障不具足、烦恼障不具足、异熟障不具足、信、妙欲、慧者,于善法可入正性决定者为可使,此等为彼可使者之诸有情。

    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为如来之他有情、他补特伽罗根上下之如实智。

    此处,如何为如来之静虑、解脱、三昧、等至之杂染、清净、出定之如实智耶?静虑者是将静虑分为四种之静虑者,或为静虑者,即是以正得之平等为不正得。或为静虑者,即是以不正得之平等为正得。或为静虑者,即是以正得之平等为正得。或为静虑者,即是以不正得之平等为不正得,此等为四种之静虑者。

    亦有或为静虑者,即是迟入定而速出定者。或为静虑者,即是速入定而迟出定者。或为静虑者,是迟入定而迟出定。或为静虑者,即是速入定而速出定者,是等为四种之静虑者。

    亦有四种之静虑者。或为静虑者,即于定有定善巧,而无等至善巧者。或为静虑者,即于定有等至善巧,而无定善巧者。或为静虑者,即于定有定善巧,亦有等至善巧。或为静虑者,即于定无定善巧,亦无等至善巧,此等为四种之静虑者。

    静虑者,有四种之静虑: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

    解脱者,是八解脱。即于有色观诸色是第一解脱。内为无色想而外观诸色则是第二解脱。于胜解之实为清净即是第三解脱。超越一切之色想而灭有对想且不作意种种想,谓“空是无边”,具足空无边处而住是第四解脱。超越一切之空无边处,谓“识是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是第五解脱。超越一切之识无边处,谓“无少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是第六解脱。超越一切之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是第七解脱。超越一切之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之灭而住是第八解脱。

    三昧者,是三种之定,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

    等至者,是九次第住等至:初静虑等至、第二静虑等至、第三静虑等至、第四静虑等至、空边处等至、识无边处等至、无所有处等至、非想非非想处等至、想受灭尽等至。

    杂染者,是顺退分法。

    清净者,是顺胜进分法。

    出定者,是以清净为出定。由彼彼之三摩地而出定是出定。

    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是如来之静虑、解脱、三昧、等至之杂染、清净、出定之如实智。

    此处,如何为如来宿住随念之如实智耶?此处如来随念无数若干之宿住。即或于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无数成劫生、无数坏劫生、无数成坏劫生,于彼处知如是名、种姓、姓生、食,为胜、妙色、恶色以至于如善趣者、恶趣者、业者之有情。实以此等诸有情之具足身恶行、具足语恶行、具足意恶行为呵责圣者、恶见者、恶见业所定者即彼等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亦实以此等诸有情之具足身善行、具足口善行、具足意善行而不呵责圣者、正见者、正见业所定者即彼等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世。如是以超人清净之天眼而观有情之有死、有生,如是为乐苦受、寿长,彼由此处死而于彼处生,于彼处为如是名、种姓、姓生、食、乐苦受、寿长,彼即自此处死而于彼处生,于彼处如是为名、种姓、姓食、食、乐苦受,寿长,彼自彼处死而于此处生。如是具足行相与方处而随念无数若干之宿住。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是如来宿住随念之如实智。

    此处,如何为如来之诸有情死生之如实智耶?此处如来以超人清净之天眼而观有情之有死、有生,为劣、胜、妙色、恶色,有善趣者、恶趣者之有情。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是如来之有情死生之如实智。

    此处,如何为如来漏尽之如实智耶?此处于如来是漏尽而以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知、作证、具足而住。于此处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是如来漏尽之如实智。

    此等为如来之十如来力。具足此等力之如来为最胜位者,于集会中作狮子吼而转梵轮。

    如是为十种智所依。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